無印良品倒閉了?老字號實體店如何轉型線上

2020-12-19 廣州群接龍

最近,有傳言說無印良品倒閉了?原來是7月10日,無印良品母公司良品計劃宣布,美國子公司申請破產!負債6400萬美元。原因是疫情影響,業績急劇惡化。

無印良品門店

作為日本零售巨頭、大家耳熟能詳的大品牌,這種事太讓人難以想像了。其實,受疫情影響,大大小小的實體店都舉步維艱,【程記德】光明乳鴿就是其中一家。

【程記德】創始於2010年,專注於乳鴿製作,深受鄰裡的喜愛,在疫情發生之前,一天銷售額會有3500-5000元;然而疫情發生後,一時間門可羅雀,收入銳減80%

十年老品牌【程記德】

10年的老店,可不能就此毀於一旦,負責人焦頭爛額,想盡辦法來挽回損失。一開始嘗試接入美團外賣,然而美團抽成商家16個點,還需要籤獨家協議,一天下來營收只有可憐的幾百塊錢,並不足以讓小店支撐下去。

機緣巧合下,負責人聽朋友說他們小區在用群接龍做社區團購,於是自己研究過後創建了自己的品牌主頁。第一次開團讓朋友發到小區群,沒想到效果特別好,竟賣了120隻乳鴿。

現在,【程記德】已經成功轉型線上,從4月中旬至今,線上營業額超過了50萬,覆蓋了300多個社區,最多一天賣出500隻乳鴿,比以前有了質的飛躍。

問到實體店轉型線上,最重要的3點是什麼,負責人是這樣說的:「一是品質、二是服務、三是售後,三者缺一不可。」

1品質保證

良好的產品品質是復購的前提。

【程記德】負責人笑稱他們用的乳鴿是「三無」的:無凍品、無化學添加、無隔夜;採用優質供港乳鴿,堅持一天一滷,採用骨湯慢火熬製,才成就了讓人念念不忘的好產品。

乳鴿鮮嫩多汁,十分誘人

因為社區團購對品質的要求更高,如果有差評,很容易就會失去整個社區的顧客。所以必須要保證從原材料源頭到出鍋,每個環節都把控好。

2服務到位

現在每個人的時間都很寶貴,我們儘可能地做好服務,減少團長花費不必要的時間,他們自然就願意來開團。

1、銷售文案

使用群接龍編輯好銷售文案,圖文並茂,寫清楚賣點和注意事項,團長一鍵轉發即可開團,省心省力。

接龍詳情一目了然,具有吸引力

2、開團時間

每個社區的開團習慣不一樣,團長比商家更加了解顧客,因此【程記德】會按照團長的需求來設置開團時間。

團長省心省力,重複開團意願高

3、包裝&送貨

顧客下單後,【程記德】會按訂單順序和按顧客需求包裝到位,送貨時交代好司機,送到指定地點,減少團長工作量。

乳鴿打包送到每個小區的指定地點

4、團長推薦

【程記德】不僅給到每個團長較高的佣金,還使用群接龍的【推薦佣金】功能:只要老團長推薦了新團長開團,老團長也能獲得一定的利潤。因此通過口碑和推薦,【程記德】的團長越來越多,現在已經超過了300名,為它帶來了豐厚的收益。

設置團長佣金和團長推薦佣金

3做好售後

售後是社區團購非常重要的一環,有售後問題並不可怕,只要能正確處理,就是一次能增加顧客對你信任的機會。

【程記德】處理售後的方法很簡單,就是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有一次顧客反饋乳鴿脖子處的淋巴沒有掏乾淨,【程記德】當即承認問題,並免單處理;之後對這方面的細節也更加注意,再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這種處理售後的方法讓團長和顧客都感到很安心。

現在,疫情逐漸控制,【程記德】線下店鋪也開始恢復往常的忙碌。「我一直很感恩群接龍,幫助我們在最艱難的時期挺了過來。」 負責人說,「即使線下生意恢復了,我們還是會繼續使用群接龍開團,線上和線下相結合才是最好的。

互動話題:

你最愛的線下實體店,

都正常營業了嗎?

相關焦點

  • 無印良品倒閉了?
    近兩年, 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上的頹勢也越來越明顯。  高價並沒有拉低無印良品的人氣, 15年無印良品上海旗艦店開業時, 你甚至需要排隊80分鐘才能進店。  無印良品主打的是簡樸而剔除了冗餘的,禪意生活。  在中國設計界非常有名的,無印良品設計師原研哉也這麼說,「無印良品這個品牌就像個空物一物的容器,能接受不同的觀點,也能無拘無束地發揮。」
  • 消費者抖音上買到「無印良品」後懵了:我到底買的哪個「無印良品」?
    然而,成都市民於女士卻開心不起來,她在抖音平臺上一家認證為「無印良品官方帳號」的店購買了幾套床上用品,收到貨後發現產品質量沒有在實體店的好,因此,懷疑自己購買的商品並非日本品牌「無印良品」。11月13日,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市場上售賣的打著「無印良品」商標的貨物並非一家。
  • 「我有嘉賓」 | 無印良品的轉型陣痛
    無印良品的危機和收穫2001年,無印良品出現了品牌自創立以來的最大赤字:38億日元(2.3億元人民幣),股價從2000年的17350日元暴跌到2750日元,僅一年時間,就降到六分之一。社會上也充斥著「無印良品」時代即將結束的嘲笑聲。松井忠三臨危受命,成為無印良品的第三任社長。
  • 真假「無印良品」難辨,為何日本無印良品這次慘敗?
    也就是說日本的無印良品把中國的無印良品告了。相信很多小主開始懵逼了,乘法君其實也懵逼,因為之前壓根不知道竟然有兩個「無印良品」。這樣的兩家無印良品,你傻傻分得清楚嗎?反正乘法君是傻傻分不清楚。此外,天貓上的「無印良品MUJI官方旗艦店」和「無印良品旗艦店」的線上店鋪,更是讓人懷疑自己的智商。
  • 線下戰略定位失誤,沒有品牌號召力的無印良品如何打通線上關卡?
    目前,無印良品在美國有18家門店,據悉由於線下運營狀況欠佳,該公司正在考慮縮減這一規模。(圖片來源:muji)數據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無印良品母公司良品計畫的營業總利潤為133億日元,約合1.24億美元。但其歐洲和美洲的業務卻產生了5.57億日元,約合510萬美元的虧損。
  • 無印良品破產保護是什麼意思 無印良品申請破產保護原因
    7月10日,據路透社報導,日本零售巨頭無印良品(MUJI)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畫(yohin Keikaku Co)周五表示,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造成的影響,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已經根據破產法第11章申請破產保護,負債6400萬美元(約合67億日元)。不過,無印良品強調,在美申請破產不影響全球其它市場的正常運營。
  • 無印良品破產保護 無印良品申請破產保護是為何
    7月10日,據路透社報導,日本零售巨頭無印良品(MUJI)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畫(yohin Keikaku Co)周五表示,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造成的影響,無印良品美國子公司已經根據破產法第11章申請破產保護,負債6400萬美元(約合67億日元)。不過,無印良品強調,在美申請破產不影響全球其它市場的正常運營。
  •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如何判定商標侵權?
    延續多年的「無印良品」商標之爭即是判定商標侵權的典型案例。近年來,兩家公司的商標糾紛一直在持續,訴訟結果也是各有勝負。商標之爭背後,如何更好地保障商標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始終受到業界的關注。當市場上「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僅有一字之差,誰的商標是「正品」,自然會引起雙方以及消費者的注意和甄別。經過調查,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公司認為,良品計畫、無印良品上海公司生產、銷售的腈綸毛毯、麻平織床罩、無印良品MUJI羊毛可洗床褥、無印良品MUJI棉天竺床罩等商品侵害其對涉案商標享有的專用權,遂訴至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
  •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 如何判定商標侵權?
    延續多年的「無印良品」商標之爭即是判定商標侵權的典型案例。近年來,兩家公司的商標糾紛一直在持續,訴訟結果也是各有勝負。商標之爭背後,如何更好地保障商標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始終受到業界的關注。  當市場上「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僅有一字之差,誰的商標是「正品」,自然會引起雙方以及消費者的注意和甄別。經過調查,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公司認為,良品計畫、無印良品上海公司生產、銷售的腈綸毛毯、麻平織床罩、無印良品MUJI羊毛可洗床褥、無印良品MUJI棉天竺床罩等商品侵害其對涉案商標享有的專用權,遂訴至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
  • 無印良品:將線上店鋪的流量導向實體店鋪
    無印良品:線上只為專注服務2000年,無印良品迎著網際網路發展的大潮,開始設立網絡店鋪。時至今日,無印良品線上註冊會員超過430萬,銷售的商品在7000件以上,每日訪問消費者人數超過11萬。基於此,無印良品做電子商務最重要的不是為了線上的銷量,更多的是將其作為前臺導購,讓消費者感受無印良品,了解無印良品的商品。事實上,無印良品定義網絡店鋪的作用有三個:最重要的是向實體店鋪引流,讓消費者到實體店鋪消費;第二位是和顧客進行交流;最後才是網絡店鋪的銷量。無印良品並不為網絡店鋪的註冊用戶提供更多的折扣,或提供與線下完全不同的商品。
  • 無印良品下沉賣菜,能否重拾年輕人的歡心?
    2005年無印良品的中國首家專賣店在上海開業,並未掀起浪花,直到2012年。 2012年,奢侈品行業遭遇危機,連帶一批垂直電商倒閉;而另一邊,ZARA、優衣庫、H&M等快時尚品牌通過迅速開店進入年輕人的視野。 崇尚「無品牌標識」但「設計簡單好看」的無印良品終於被市場看中,搖身一變成為中高端生活品牌。
  • 「無印良品」和「無印良品」,如何抉擇?
    日本無印良品和中國無印良品的官司打了十幾年,幾乎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知道,談到無印良品這家公司,其實大部分中國人都認為他是日本的品牌,所以更多人認為中國的品牌是抄襲了日本,是品牌侵權。但是兩家公司在中國十幾年的明爭暗鬥當中,打了大大小小不下於10場官司,卻各有勝負呢。
  • 無印良品到手成「無良品」,某音直播賣假貨屢犯不改,消費者心寒
    據紅星新聞報導於女士雙十一時,在某音短視頻平臺上一家認證為「無印良品官方帳號」的店購買了幾套床上用品,收到貨後發現產品質量沒有在實體店的好。到底自己買的商品是不是日本品牌「無印良品」?於女士真得有些懵了。 某音直播賣「無印良品」是真是假?
  • 無印良品是時候「下行」了
    除了中產階級的推動之外,無印良品能迅速佔領中國市場,也是因為當時市場上同類型選手較為稀缺,且線下零售行業尚未受到較大衝擊,這都讓無印良品前期在中國市場頗有暢通無阻之意。根據無印良品母公司財報來看,2014年至2016年財年,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的可比銷售一直處於持續上漲狀態,幅度分別為14.3%、14.5%、45.7%,2016年財年堪稱飛躍式增長。
  • 陷利潤下跌「羅生門」 無印良品如何突圍?
    零售業管理專家胡春才表示,近年來,同類型品牌層出不窮,尤其是像名創優品、小米有品等一些高性價比的品牌出現,給無印良品帶來了一定的衝擊。而且在品質上,無印良品想要跟其他品牌拉出明顯差距很難,它的價格又處於一個劣勢。因此未來發展必須要根據市場環境的變化不斷調整發展戰略,而不是一味走中高端甚至是高端路線。
  • 這一次,是日本無印良品「山寨」了國產無印良品
    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從過往的經驗上來看,這種通過「諧音」或「相近字」來跟風知名品牌的行為是山寨、抄襲無疑了。但這一次,持續了十幾年的無印良品VS無印良品「商標大戰」的結果卻和我們先入為主的慣性思維不太一樣。北京「無印良品」給大家親身示範了一次雖然似曾相識,但卻刮目相看的「騷操作」。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它還打了一眾給日本無印良品叫冤人的臉。
  • 無印良品:「去品牌化」的品牌化
    無品牌?提起「無印良品」這個品牌,你第一個會聯想到哪個關鍵詞?以「去品牌化」聞名的無印良品在國內有著一眾信徒,他們希望在中國複製無印良品在日本的成功,然而這條路似乎並不好走,不僅是他們很艱辛,就連先行者無印良品在中國也沒混出個門道。
  • 直播秒殺價買到「無印良品」,女子收貨後懵了…
    然而,成都市民於女士卻開心不起來,她在某短視頻平臺上一家認證為「無印良品官方帳號」的店購買了幾套床上用品,收到貨後發現產品質量沒有在實體店的好,因此,懷疑自己購買的商品並非日本品牌「無印良品」。11月13日,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市場上售賣的打著「無印良品」商標的貨物並非一家。
  •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一字之差,誰是正品?
    延續多年的「無印良品」商標之爭即是判定商標侵權的典型案例。近年來,兩家公司的商標糾紛一直在持續,訴訟結果也是各有勝負。商標之爭背後,如何更好地保障商標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始終受到業界的關注。當市場上「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僅有一字之差,誰的商標是「正品」,自然會引起雙方以及消費者的注意和甄別。經過調查,棉田公司、北京無印良品公司認為,良品計畫、無印良品上海公司生產、銷售的腈綸毛毯、麻平織床罩、無印良品MUJI羊毛可洗床褥、無印良品MUJI棉天竺床罩等商品侵害其對涉案商標享有的專用權,遂訴至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
  • 無印良品在中國賣不動了,日本成功無印良品在中國做錯了什麼?
    但是讓無印良品更寒心的是,業績如此不好卻不僅僅因為價格原因,因為無印良品已經降價了整整9次了,從2014年10月起,無印良品在中國推出「新定價」策略,降價頻率基本達到每年兩次。今年8月底,無印良品宣布進行第9次降價,平均降價幅度為20%,最高達到了四成。但很明顯,降價並沒有為無印良品帶來其期待中的效果。在日本大獲成功的無印良品,到底在中國這個特殊的市場上做錯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