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衛,在明朝是專有軍政搜集情報機構,前身為明太祖朱元璋設立的"拱衛司",後改稱"親軍都尉府",統轄儀鸞司,掌管皇帝儀仗和侍衛。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親軍都尉府與儀鸞司,改置錦衣衛。
作為皇帝侍衛的軍事機構,錦衣衛主要職能為"掌直駕侍衛、巡查緝捕", 其首領稱為錦衣衛指揮使,一般由皇帝的親信武將擔任,直接向皇帝負責。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親國戚,並進行不公開的審訊。
在明朝也是這樣的一個機構所在,讓朝廷更加的公開,有的皇親國戚也不敢囂張,叛逆之心更是不敢有了。
錦衣衛的創立
當然,錦衣衛的存在和當時的創建者——朱元璋也是密不可分的,我們都知道,被大家稱之為「乞丐皇帝」的朱元璋人生經歷是非常坎坷,當過和尚也做過乞丐,甚至曾經一度徘徊在生與死的邊緣。也是這樣異於常人的種種經歷造成了他極度脆弱的自卑心理,同時也造成了他極度敏感且多疑的性格。
於是,在這種巨大心理陰影的催生下,生性多疑的朱元璋就想派人暗中監視自己懷疑的每一個人,也就是在這樣的歷史大背景下,錦衣衛組織就此應運而生。
其實據正史記載,錦衣衛的職責有很多,不僅僅是特務、偵查,而且對明朝歷史的正面作用也是頗為突出的。
各種活動的管理者
首先,錦衣衛要負責大型典禮的侍衛和儀仗工作,比如祭祀、上朝、經筵、科舉殿試等等,這些場合都少不了錦衣衛的身影。他們還負責京城的街道和市容市貌,比如修理街道、清理溝渠、城防治安等等。
執行廷杖的監督者
執行廷杖也是錦衣衛的一項職責,具體執行杖責者為錦衣衛校尉,在一旁監督者為司禮監掌印太監和錦衣衛都指揮使。
打擊反腐和情報工作
反腐敗和監督官員也是他們的重要職責。打擊貪腐和監察不法官員,一直是錦衣衛的重要職責,這也是保證權力制衡和防範政治風險的一個方式。軍事情報工作也是錦衣衛的職責。在對「北虜」和「抗日援朝」的戰爭中,錦衣衛人員都發揮了收集敵方情報的作用。
餵養大象
其實,錦衣衛還有馴象所的機構,專門負責來餵養大象,當時的大象是皇家典禮儀式中必不可少的。所以這麼重要的任務就交給錦衣衛了。
權利範圍
由於錦衣衛是由皇帝直接管轄,朝中的其他官員根本無法對他們下令,因而錦衣衛可以處理各種關於朝廷官員的大案,並直接呈送皇帝,由皇帝來直接監控到朝中大臣。所以,朝中官員很多都是畏懼錦衣衛的,害怕自己的一些不好言行舉止傳到皇帝耳裡,給自己惹來麻煩。
但是,由皇帝直接管理的錦衣衛也是有一定管理範圍的,不是說聽命於皇帝就真的可以為所欲為了,在錦衣衛的刑訊範圍中只針對官員士大夫,也就是為朝廷做事的官員或者皇親國戚,所以一般不會審訊以及隨便捉拿普通百姓。而普通的百姓刑、民事案件只通過正常的司法進行處理,比如六扇門等機構。
總結
說到這裡,相信大家都對明朝的錦衣衛有了大致的了解,近期熱播的《錦衣之下》中的錦衣衛表現的武功高強,權力很大,很多都是影視劇的誇大而已,在看劇的同時還是要有正確的歷史知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