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記》影視劇中的鰲拜大多武功高強,書中設定卻是另一回事

2020-12-18 陝西法制網

受影視劇改編的影響,許多觀眾對《鹿鼎記》中的鰲拜,印象中都是個武功相當厲害的人物,還有戲份很重,與主角小寶上演了多場對手戲,歷經多場鬥智鬥勇,最終才被小寶所擒。但在小說中金庸先生對鰲拜的武功,其實並沒有細寫,他的實力是相對模糊的;而且出場的戲份很少,他跟小寶的對手戲也就只有兩場,這點新版張一山版的電視劇算是比較還原。實際上,鰲拜這個真實的歷史人物在書中出場的意義,就是為了成就被小寶所擒,鑑於這一點,他的武功設定也不可能會太過高。

徐錦江版鰲拜

一、多版影視劇對鰲拜這個角色的戲份及武功實力,都進行了重新的改編和刻畫,將他設定為第一檔高手。

多版影視劇對《鹿鼎記》中鰲拜這號人物的改編和刻畫,都比較著重,將之設置為小寶成就傳奇通關路上的首個Boss。為了達成這個創作目的,幾乎都把鰲拜設定為一大高手,沒有絕頂也有一流的第一檔水平。

比如在周星馳版的電影《鹿鼎記之龍城爭霸》中,聖誕公公徐錦江扮演的鰲拜,武功就近似絕頂。電影中的他,練就「十三太保橫練金鐘罩」,刀槍不入,水火不侵,縮陽入腹,破功的罩門都保護周到。小寶他們用毒酒下機關,大內侍衛圍毆,都沒能殺他,連海大富的「化骨綿掌」(小說中是假太后的武功),都奈何不了他;假太后與之交手,在攻他雙眼挨了一掌,用天蠶絲將他縛住,再用九隻神龍釘封住了他的穴道,才勉強將他擒住;後來他與陳近南一戰,總舵主還被有神龍釘在身的他打成重傷,海大富也死在他手下,幸虧小寶推石錐刺中他的脊椎骨大穴,破了他金鐘罩神功的罩門,才被陳近南一劍刺穿腦殼。按照這版電影設定,鰲拜在電影中的實力絕對第一,妥妥的絕頂高手。

與這版設定相近的還有張衛健版《小寶與康熙》和韓棟版《鹿鼎記》。張衛健版不用說,就是周星馳版電影的翻版,畢竟導演都是王晶。這版電視劇中的鰲拜還是徐錦江老師扮演的(加上後來的黃曉明版電視劇,聖誕公公演了三版鰲拜,他就是鰲拜代言人),這版鰲拜除了有金剛不壞之身刀槍不入,武功依舊高強,第一集陳近南就被他重傷,而且還會滿天飛、讓對手避無可避的血滴子,幾乎是最強版鰲拜。最終是與胡德帝(劇中小寶天地會的師傅)大戰一場,重傷胡德帝之後,被小寶使詐用火槍才給幹掉了,幾乎沒人是他的對手。

韓棟版電視劇中的鰲拜,也是接近王晶導演版的設定,畢竟這版電視劇的導演也同是香港的賴水清,馬景濤版《倚天屠龍記》就是他的作品,劇中的鰲拜就是他親自上陣扮演的。賴水清版鰲拜,一開始就差點擒獲入宮行刺的陳近南,天地會青木堂香主就死在他手下,而且也練就「金鐘罩神功」,刀槍不入,難逢敵手。這版中的擒殺鰲拜,是因為小寶曾聽澄觀說過,練「金鐘罩」的鰲拜其罩門是在會陰穴,在鰲拜擒起康熙時,被小寶手執銀針從背後插中會陰穴,導致經脈盡斷神功被破,頭部又遭小寶一銅爐重擊才被擒殺了。

賴水清版鰲拜

陳小春版的《鹿鼎記》,沒在鰲拜的武功上做太多的刻畫,但遵循梁朝偉那版,添加了一些他與小寶鬥智鬥勇的情節,其中最讓觀眾印象深刻的莫過於鰲拜在家穿龍袍,被突擊到他府上的康熙發現這場戲。早已有謀反自立之心的鰲拜,穿著龍袍手持七星寶刀躺在床上裝病,被康熙一翻被子全部露餡,但同時康熙和小寶及隨從的一眾人也被鰲拜家兵包圍了起來,鰲拜要殺他們就在一刻之間,幸虧小寶機靈,將鰲拜手上的寶刀說成是要獻給康熙的,化解了這一危機四伏的局面,不僅救了皇帝和一眾隨從大臣,也救了自己,保留了反殺鰲拜的機會。這段改編其實就是參照的《三國演義》中的曹操獻刀,用之來表現小寶的機靈。

可見在《鹿鼎記》的影視劇作品中,對鰲拜這號人物的改編和刻畫通常都是較為著重的,像以上的這些關於鰲拜武功和戲份的添加,其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表明小寶擒殺鰲拜這件事,是兇險萬分和極其不易的,更能進一步襯託出韋小寶這個人物形象的傳奇。不過這一些情節純屬改編,在小說中都不存在,書裡面鰲拜出場的戲份很少,他與小寶的對手戲也不多,而至於他的武功如何,金老也沒有細寫,但結合書中和金庸武俠的相關設定,他的武功並沒有以上幾版影視劇的設定那麼高。

二、書中鰲拜的戲份少武功也並非高強,他出場意義決定了他的水平。

書中的鰲拜其實總共出場才三次,這也是與小寶的全部對手戲。第一次是小寶去上書房終於發現了小玄子就是皇帝,看到鰲拜要康熙下旨殺了蘇克薩哈,步步緊逼,小寶情急之下現身擋在康熙身前,喝斥鰲拜;第二次出場,就是被小寶和康熙設計聯手給擒拿了;第三次是在關押他的康親王府,小寶奉命去探視他,小寶先在他的飯食中下藥,然後就在躲避刺殺鰲拜的天地會高手時亂中刺死了他。從第四回快結束時出場,第五回被擒,到第七回就被殺了,其實就是像最新張一山版演的那樣,快速出場,快速謝幕。

除了這三次出場,其他對鰲拜的相關描寫,都只是在交代小說時下背景時略有涉及,比如第一回說到的「明史案」,就是他在接到吳之榮的舉報後,為了警示漢人而親手發動的,而且為了鎮壓漢人的反清勢力,他還殘殺了不少武林義士。也是由於他出場的戲份不多,所以書中對鰲拜的武功並沒有做太多和仔細地的描寫,有說到的只是他天生神力,是天生神勇的猛將。結合金庸武俠的一貫設定及書中相關描寫,鰲拜就僅是勇猛過人的武人,而稱不上真正武林上的高手,他的武功僅是在橫練上,但也並不是影視劇那樣的練就最高境界的「金鐘罩」,能刀槍不入。這一點從書中他被小寶與康熙聯手所擒時即可看出。

康熙起初是想讓十二名平常練摔跤的小太監抓住他,一開始鰲拜以為皇帝只是想試探他的武功,並沒有出力。但在被十二名太監纏住之後,小寶兩次擊他要害,康熙更是在背後插了他一匕首,他發現原來康熙是想要他的命,於是馬上摔開那些小太監,隨著頃刻間就殺了其中的八個。這些小太監雖然平時練習摔跤,但基本上並沒有多強實力,一般的高手要殺他們也是易如反掌。緊接著鰲拜想直接殺了康熙,但小寶及時用香灰撒他雙眼,又投擲匕首刺中了他的左臂,之後就被小寶拿起一個三十多斤重的青銅香爐給砸中頭頂,暈了過去被縛了。不過頭骨沒碎,小寶砸他的香爐倒是破裂了。

這說明鰲拜應是有練過橫練功夫,但僅是練過,遠沒有達到刀槍不入的境界,較之「黑風雙煞」那等銅屍鐵屍,周身如鐵打銅鑄刀槍不入的水平差遠了,不然又豈會輕易就被康熙和小寶的匕首刺中。除了橫練,傍身的武功就是戰場上殺敵用的武藝,比如騎射、斬將刺馬、摔跤、搏擊這些。但這類武功在金庸武俠的設定中,其實只能算是粗淺的功夫,稱不上真正的高深武學。金老在《射鵰英雄傳》中,就曾對當年越女傳給士兵上陣用的「越女古劍法」,做過於此相關的評價。

越國處女當日教給兵卒的劍法旨在上陣決勝,斬將刺馬頗為有用,但以之與江湖上武術名家相鬥,就嫌不夠輕靈翔動。到得唐朝末葉,嘉興出了一位劍術名家,依據古劍法要旨而再加創新,於鋒銳之中另蘊複雜變化。新修版《射鵰英雄傳第二回》

簡單來說,就是戰場上將士所用的功夫基本都較為笨重,重拼殺而缺乏反覆變化、靈動及巧勁,較之技藝,更側重於將士本身的力量,比如臂力,擅於拉弓投擲。這也是像鰲拜這種天生神力之人,顯得會比常人勇猛的原因。但在金庸武俠裡,真正的武林高手,那是能在千軍萬馬中來去自如,讓士兵不寒而慄的,比如像蕭峰、丘處機、郭靖和楊過等都曾做過類似的事情。鰲拜把他戰場上所用的那些武功練得再厲害,也不可能比得上蕭峰等人,不然也不至於會被小寶所輕易成功偷襲了。

所以說,鰲拜就只是一名猛將而已,算不上真正的武林高手,像影視劇中說他能重傷海大富,甚至是陳近南,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小寶曾問過海大富,問他與鰲拜相比誰的武功更厲害,海老公並沒有直接回答他孰強孰弱,而是轉移到他們身份的貴賤上去,說他豈能與出將入相的鰲拜相比。海大富的言下之意,其實就是論武功,鰲拜是不能與他相比的,畢竟海大富自己就是個武學大家,他很清楚鰲拜的功夫是那等級別的。實際上鰲拜在小說中的出場意義,就已經決定了他的武功不可能會太高。

小說裡鰲拜被塑造成中原武林義士的頭號仇敵,金老讓小寶成為擒殺鰲拜的英雄,無疑是為了替他日後進入江湖作鋪墊,讓他遊走於兇險萬分的江湖中,能時常輕易脫險。這也是小寶會成為天地會青木堂堂主和被莊家視為恩人的原因之一,可以說鰲拜就是為了成就小寶的江湖頭銜而出場。但我們都知道,鰲拜是真實的歷史人物,而且歷史上他就是被十四歲的康熙召進宮,然後被十幾名小太監給擒縛的,小說中小寶擒鰲拜,便是將這節史實進行藝術加工而來。

為了匹配對應歷史上康熙彼時的年齡,小寶的年齡也被設置為十二三歲。沒錯,和康熙擒鰲拜時小寶才十幾歲而已,而且武功稀鬆平常(實際上整部小說,除了在通吃島避世幾年的情節之前,小寶大部分情節都只有十幾歲,多版影視劇中的小寶其實都是「老寶」,說他最後是武功高手就更是扯談)。以小寶這樣的年紀和實力,假如把鰲拜的武功設定得過高,再寫小寶擒殺他,便是再如何寫小寶用下三濫的手段,也明顯說不過去了。像韓棟版演的那樣,說小寶一針就刺中了鰲拜的會陰穴,明顯就是抬高了他的水平。書裡從他替沐劍屏解穴一節就能看出,小寶根本連穴位都認不準。

綜上所述,多版影視劇中的鰲拜與原著裡的形象,可以說完全是兩回事。影視劇對鰲拜武功和戲份的重新刻畫,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襯託小寶擒殺他是兇險萬分和極其不易,這是影視作品增加效果的創作需求。但這無疑也樹立了觀眾對鰲拜這號人物的印象,因此最近隨著張一山版電視劇的熱映,不少朋友都不由地在吐槽裡面鰲拜的戲份和霸氣不足。不過在羽菱君個人看來,就造型而言,新版鰲拜霸氣確實不顯,但其戲份無疑卻是最遵循原著設定的一個,許多朋友是錯把舊版影視形象當原著了。

新版鰲拜

(圖片來源於網絡)

我是羽菱君,專注於「天龍時代」前、「射鵰時代」前、「倚天時代」前,金庸武俠「三前」空位期前傳的解讀,歡迎關注,一起交流!

作者/來源:羽菱君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影視劇中的鰲拜大多武功高強,《鹿鼎記》書中的設定卻是另一回事
    實際上,鰲拜這個真實的歷史人物在書中出場的意義,就是為了成就被小寶所擒,鑑於這一點,他的武功設定也不可能會太過高。這版電視劇中的鰲拜還是徐錦江老師扮演的(加上後來的黃曉明版電視劇,聖誕公公演了三版鰲拜,他就是鰲拜代言人),這版鰲拜除了有金剛不壞之身刀槍不入,武功依舊高強,第一集陳近南就被他重傷,而且還會滿天飛、讓對手避無可避的血滴子,幾乎是最強版鰲拜。最終是與胡德帝(劇中小寶天地會的師傅)大戰一場,重傷胡德帝之後,被小寶使詐用火槍才給幹掉了,幾乎沒人是他的對手。
  • 論海大富和鰲拜誰更強
    鹿鼎記前期有兩位高手,一開始兩個都看上去很厲害,大有天下第一之勢!一個武功高強的太監海大富,而另外一個滿洲第一勇士鰲拜!如果他們兩個真打起來誰更強?海大富海大富武功高強,但是知道他底細的人很少,擁有一身上乘武功而不為人所知,海大富最厲害的武功當然是化骨綿掌,中了這種掌法的人生不如死,是金庸武俠比較厲害的一種掌法之一。鰲拜關於鰲拜的武功,看一下原著
  • 《鹿鼎記》鰲拜為何是「第一巴圖魯」?原來清朝能打的基本死光了
    而被稱為滿清第一巴圖魯的,正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人物——鰲拜。可能有很多朋友心中的鰲拜形象是周星馳的電影《鹿鼎記》來認識的。在《鹿鼎記》的小說或電視劇或電影中,鰲拜被刻畫成滿洲第一勇士,孔武有力,戰功赫赫,武功無敵,總舵主陳近南武功高強,帶著一夥武林高手,也不是鰲拜一個人的對手。可以說,在《鹿鼎記》中,鰲拜就是像項羽、呂布一樣的無雙戰將,神擋殺神,魔擋殺魔,秒天秒地秒空氣的主。
  • 新《鹿鼎記》爭議不斷。鰲拜家門匾上書「鰲府」?
    由張一山主演的《鹿鼎記》開播以來爭議不斷,評分一度2.6分。該版《鹿鼎記》好壞暫且不說。最近網友對影視劇的吐槽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這可能是最近影視行業只注重流量不注重質量的越來越嚴重的風氣導致的。結果就是網友們更關注影視劇的質量了,現在網友們目前對影視劇的要求更高。
  • 鹿鼎記中的常見謠言,有幾個忽悠過你?
    鹿鼎記作為金庸最後一部小說,這部書的武功討論程度比其他書要來的低,但是關於鹿鼎記的影視作品影響力卻不小,如果周星馳的電影版《鹿鼎記》,張衛健的《小寶與康熙》,陳小春的電視劇版《鹿鼎記》都算很多人童年回憶了。不過網上關於鹿鼎記的內容也有很多謠傳,這裡我在看新版鹿鼎記彈幕時發現了許多,這裡略微澄清一下。
  • 鹿鼎記十大頂尖高手,武功排行榜,陳近南只能排第六
    10、海大富出場就重病纏身的海公公,秒擒茅十八,武功可說一個在天一個在地。後來眼睛瞎了,去古墓和白衣人對打,海公公由於身體疾病和眼睛瞎了看不到對方,打鬥中處於下風,此刻茅十八出現,打跑了白衣人,甚至砍掉了面具。這個說明了明眼人和瞎子的海公公戰鬥力相差有多麼遙遠。
  • 連載版鹿鼎記中的韋小寶有多強?內力伯仲段譽、虛竹
    很多人都知道,鹿鼎記是金庸別開生面的一部書,這部書中的主角韋小寶是唯一一個武功平平,只會一些高深輕功還有幾招奇招怪招的。但是在香港派的鹿鼎記影視劇中,如在王晶拍攝的電影《鹿鼎記》和電視劇《小寶與康熙》中,韋小寶均武藝高強,都打死了馮錫範。
  • 影視劇中出現「鰲府」牌匾,觀眾大呼神奇,那該掛什麼字才正確
    前言:金庸先生的作品《鹿鼎記》,可謂是中國武俠小說中的翹楚。故事大背景在明末清初的動蕩年代,在煙花之地長大的韋小寶,沒有掌握任何武功,而能靠著智慧與"嘴炮",周旋在皇帝、反清勢力,與芸芸眾生之間。韋小寶真正為皇帝建功立業,獲得康熙帝的信任,是在幫皇帝除掉權臣鰲拜之時。這部經典的小說,歷來受到影視界的大量改編、翻拍。
  • 鰲拜家大門上掛的匾額,到底寫的是什麼?
    作者:石雱最近,武俠小說家金庸的《鹿鼎記》再度登陸央視八套電視平臺,劇中再現了韋小寶配合少年皇帝康熙擒拿權臣鰲拜的小說情節,而電視劇中一閃而過的一個鏡頭:康熙朝的太子少保、一等公鰲拜家大門上掛著的「鰲府」二字,再度引發了廣泛的關注。
  • 《鹿鼎記》10韋小寶手刃鰲拜,誤打誤撞成了青木堂香主
    《鹿鼎記》第十集自從鰲拜被關在康親王王府,每天不住地大聲咒罵,王爺是一天好覺都沒睡過,將苦水倒給了皇帝,可皇上只讓他自己想辦法讓鰲拜閉嘴。康親王一籌莫展,只能找索額圖商量對策,索額圖提議,乾脆毒啞他,不就落得耳根清淨了?
  • 《鹿鼎記》中出場了哪些歷史人物?
    《鹿鼎記》是金庸先生所著的最後一部武俠小說作品,它以明末清初這段歷史時期為背景,通過韋小寶這個聰明機智卻又不太會武功的主角經歷展開情節。《鹿鼎記》中涵蓋了許多重大歷史事件,如明史案、擒鰲拜、平三藩等等。相應的,《鹿鼎記》中自然也出場了許多歷史人物,今天夜讀史書就來與大家一一盤點。
  • 新《鹿鼎記》將鰲拜宅子稱為「鰲府」,「沒文化」是影視劇的大悲哀
    近日,新《鹿鼎記》上映引發不小爭議。戲服如塑料漁網、妝容尊卑不分、演技尬出天際等槽點,讓其僅收穫2.6分的評分。而劇集當中,將鰲拜宅子稱為「鰲府」的操作,亦讓不少網友質疑起導演和編劇的文化水平。事實上,在當下影視劇中,奇葩錯誤俯拾皆是,「鰲府」這樣的紕漏實在算不得什麼,以至於有人調侃,「沒給你寫成『鱉府』已經不錯了。」
  • 《鹿鼎記》09查封鰲拜讓韋小寶一夜暴富 海大富正式「下線」
    《鹿鼎記》第九集鰲拜被降服,大臣們終於可以一朝翻身把歌唱,為鰲拜擬定了三十條大罪。小寶對這些並不感冒,只想找到海大富心心念念的四十二章經,三十條罪終於念完了,康秦王建議將鰲拜斬殺,皇上念及他是顧命大臣,還是決定沒收家產,終身拘禁。
  • 未在鹿鼎記提及,卻存在於鹿鼎記世界觀中的隱藏高手
    作為金庸的最後一部小說,鹿鼎記在論武上其實是及佔便宜,一方面由於創作時間最晚,武功描寫越來越誇張,另一方面,鹿鼎記上承碧血劍,下接連城訣、飛狐系列,甚至和雙鵰(海大富的化屍粉是歐陽鋒傳下來的)、笑傲江湖(澄觀提過獨孤求敗和令狐衝)聯繫上,因此隱藏人物極多,在本號之前的文章中,已經介紹了鹿鼎記中的碧血劍人物鹿鼎記隱藏的最強高手團體
  • 新版鹿鼎記什麼時候更新 一周更新幾集每周幾點更新
    張一山版本的《鹿鼎記》開播了,對於這部劇網友是有很大的期待,但隨著劇情的播出,吐槽聲也也越來越多了,那麼,新版《鹿鼎記》什麼時候更新?七位老婆分別是誰飾演的?下面小編就來說說。  出生市井的小人物韋小寶,在不會任何武功的情況下,因機緣巧合闖入江湖和皇宮,憑藉超凡智慧周旋於武林幫會和朝堂之間,一路向上攀升的故事。韋小寶先是假扮太監,助康熙擒殺鰲拜,後又結識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成為陳近南的關門弟子和天地會青木堂香主,他協助康熙攻打吳三桂和神龍島,最後以遠徵羅剎國作為自己仕途的收尾,拋棄榮華富貴,避世通吃島。
  • 陳小春版鹿鼎記鰲拜,23年演藝生涯,上百部作品近一半都演反派
    陳小春版鹿鼎記鰲拜,23年演藝生涯,上百部作品近一半都演反派——引言。自新版《鹿鼎記》(主演:張一山、唐藝昕)開播以來,外界對這部劇的吐槽就沒有停下。而身為主演之一的張一山,更是被觀眾詬病演技像「猴」,讓人看不下去。雖然,新版《鹿鼎記》遭到無數網友的詬病。
  • 牛眼看金庸,聊聊《鹿鼎記》裡面人物武功排名
    《鹿鼎記》可能是最不像武俠小說的武俠小說吧,其餘武俠小說的男一號都是歷盡磨難以後,武功大成,雖然不是天下第一,但都是絕頂的存在,但是《鹿鼎記》直到最後,男一號的武功還是一個路人的水平。和多數武俠小說裡的快意恩仇直來直去不同,《鹿鼎記》更多的描寫了官場的黑暗,不僅僅是官府皇宮裡面,就是幫派裡面也是一樣。雖然《鹿鼎記》不是以武俠江湖為主,但是還是有不少高手存在,今天小編也排排《鹿鼎記》裡面的前十,還是老規矩,只看原著不講影視,像袁承志這種只提到名字沒有出場的人物不列入排名。
  • 《鹿鼎記》鰲拜、《陀槍師姐...
    但一直以來他在電視、電影都主要飾演大奸大惡之人,更有TVB「御用惡人」之稱,如今憑《開心速遞》的慈父形象洗底,正如劇中王俊棠的自白:第一次有那麼多人把我看作好人。他首個TVB劇集角色,便是《陀槍師姐》裡面的聶世官,一個以真身人物葉繼歡為原型的賊王,然後《陀》劇系列第2、3輯,都是由他演「終極Boss」,他曾表示《陀槍師姐IV》是他最滿意的,他自己設計了劇中角色形象,紅毛、紅須,有的發揮!」
  • 由新版《鹿鼎記》中的「鰲府」看滿清旗人的「稱名不道姓」
    最近張一山主演的新版《鹿鼎記》一經播出,就受到了各大新聞媒體的關注,紛紛批評劇中人物的演技及服裝道具等,別說與歷史不吻合,就算與之前版本的比較也存在很多的槽點。甚至有一個橋段是朝廷去抄鰲拜的家,鰲拜家大門上掛著是牌匾是「鰲府」。
  • 張一山版《鹿鼎記》差在哪裡?
    《鹿鼎記》是金庸的封筆之作。小說自發表以來,已經被多次翻拍成影視作品,光是電視劇就已經有過六個版本。是一部深得大眾喜愛的經典之作。然而新版《鹿鼎記》剛播出,就被罵上了熱搜。所以,《鹿鼎記》可以說是金庸小說中最難拍的一部。難在哪?難在人物的塑造。每回拍新版,韋小寶的人選一定是重中之重。這方面,陳小春,周星馳,梁朝偉三個版本的《鹿鼎記》都是廣受認可,奉為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