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劇中出現「鰲府」牌匾,觀眾大呼神奇,那該掛什麼字才正確

2020-12-09 歷史文化記

前言:

金庸先生的作品《鹿鼎記》,可謂是中國武俠小說中的翹楚。故事大背景在明末清初的動蕩年代,在煙花之地長大的韋小寶,沒有掌握任何武功,而能靠著智慧與"嘴炮",周旋在皇帝、反清勢力,與芸芸眾生之間。韋小寶真正為皇帝建功立業,獲得康熙帝的信任,是在幫皇帝除掉權臣鰲拜之時。這部經典的小說,歷來受到影視界的大量改編、翻拍。最近張一山版的《鹿鼎記》熱映中,一些細節頗受觀眾們的爭議,例如此劇將鰲拜的家,寫成了"鰲府",使得廣大觀眾大跌眼鏡大呼神奇,因為鰲拜根本不姓鰲,而是姓瓜爾佳。那麼鰲拜的門頭上應該掛"瓜府"的匾額嗎?其實這也是不合理的,因為以鰲拜的級別,家中還不能用"府"字。所以鰲拜的家,被如何稱呼才合理呢?鰲拜又到底有著怎樣的一生?

"巴圖魯"瓜爾佳鰲拜的"野蠻生長"史

《鹿鼎記》中的鰲拜,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但真實的鰲拜並不如小說,與影視劇中那樣不堪。鰲拜是清朝三朝功勳重臣,早年曾跟隨皇太極南徵北戰,是最早一批入關的清軍將領。女真人擅長騎射,鰲拜也不例外,他出身於將門之家,其父是最早跟隨努爾哈赤起兵的開國元勳之一,他的哥哥也是功勳卓著的大將。自幼受到家風影響的鰲拜,練就了一身的好本領,並立志要為國建立不世功勳。崇禎元年皇太極二徵高麗,鰲拜任皇太極的侍衛,跟隨大軍作戰。當時皮島一直是後金的心腹大患,隨時可以從背後打後金的"悶棍",努爾哈赤曾多次攻擊皮島不下,皇太極執政後,為此挖空心思要佔據此戰略要地。在次年清軍攻擊皮島的戰爭中,英勇的鰲拜親自駕舟吸引火力,為其他將領贏取了寶貴的攻擊機會,後來鰲拜也是登上皮島的第一個後金勇士。佔領皮島後皇太極大喜過望,告慰努爾哈赤的在天之靈後,賜給了鰲拜"巴圖魯"的稱號,意為勇士。

憑藉赫赫戰功步步躋如帝國核心圈

松錦之戰是後金與明朝生死存亡的一戰,崇禎六年鰲拜隨鄭親王濟爾哈朗圍攻錦州,薊遼總督洪承疇率13萬大軍,支援攻擊後金軍隊。錦州守將祖大壽也趁機派兵出城接應,濟爾哈朗部在兩面夾擊之下,右翼部隊開始節節敗退,關鍵時刻是臨危不亂的鰲拜,帶著鑲黃旗士兵止住了頹勢,並打出勇猛的反擊,殺得明軍大敗,助清軍奪去了此戰的勝利。在數次卓越的軍功之下,鰲拜一路被拔擢為一等梅勒章京,隨後一路成為清初最受仰仗的幾位大臣之一。清軍入關之後,鰲拜又領命徵討李自成部,在北平、湖廣都立下赫赫功勞。順治三年鰲拜大破張獻忠,被順治帝封為二等公,議政、領侍衛內大臣,鰲拜正式躋身於核心統治階層。

得勢之後野心膨脹把持朝政

順治帝在順治十八年五月駕崩,玄燁八歲繼承皇位。順治帝臨死之前,任索遏必隆、蘇克薩哈、索尼,與鰲拜為顧命大臣輔佐朝政。其中索尼是三朝元老老謀深算,但由於年事已高,對政事力不從心。遏必隆性格懦弱不堪大用,蘇克薩哈是多爾袞舊將,為其他輔政大臣所厭惡。因此在四顧命大臣中,雖然鰲拜地位最低,但權勢卻是最大的一位,他在朝中結黨營私,蘇克薩哈也是他的姻親,如日中天的鰲拜,在朝中大肆排斥異己試圖把持朝政。戶部尚書蘇納海,總督朱昌祚、巡撫王登聯等人,因為與鰲拜"不對付",都被其迫害致死,甚至他的親家蘇克薩哈,由於擋了他的權路,都被鰲拜陷害致死。

康熙帝玄燁親政之後,面臨的局面是以鰲拜為首領,聯合其親戚穆裡瑪、塞木特、納莫,以及大學士重臣班布爾善,吏部尚書阿思哈等人沆瀣一氣,把持的"一言堂"朝政。他們在朝中一手遮天,不將年輕的康熙帝放在眼中,時常當著康熙帝的面,狂暴訓斥朝中其他大臣。康熙帝雖然深感鰲拜的肆意跋扈,但又不能與其"硬剛",準備欲擒故縱徐徐圖之。康熙六年康熙帝加鰲拜為一等功太師,欲以此麻痺住鰲拜。然而鰲拜察覺到了危機,裝病在家不上朝,康熙帝親自前去探望,當時御前侍衛,竟然在鰲拜的枕頭下發現了一把利刃。大驚的康熙帝強裝鎮定,說道:"刀不離身乃滿洲故俗,不足異。"以此化解了這個尷尬的危機,不過回宮的康熙,也當即開始著手剷除鰲拜。

一代權臣終敗於康熙

然而明顯鰲拜不會乖乖就範,因此康熙選擇了一批親信,在宮中打著練習摔跤的旗號,訓練圍捕鰲拜之法,在康熙八年五月的一天,鰲拜進宮之時,被這一群摔跤隊員拿下,接著早已與康熙密謀的索額圖,宣布了鰲拜的30條罪狀,判定鰲拜斬立決。鰲拜懇請康熙帝放過自己一條性命,康熙見其身上為救皇太極,所留下的累累疤痕,並念及他為清國立下的汗馬功勞,最終免除了鰲拜的死罪,將其囚禁到了生命的終結。雖然在《鹿鼎記》、《康熙王朝等影視劇中,鰲拜是個能嚇哭小孩的惡人,但真實的鰲拜其實並算個反賊,當然他也算不上是忠臣,可算是清朝的一名權臣。最後貪戀權力的他,終於自食其果落得悲慘下場。

深究"府"字的來源

講完鰲拜的複雜一生,我們再來探究鰲拜的家該如何稱呼。雖然古代大多數都是以姓氏,加"府"字冠名自己的家,但在清朝卻不是如此。在影視劇中,我們熟悉漢群體官員的家,都是以姓氏命名自己的家,例如趙府、孫府,但清朝滿姓的官員,情況就不一樣了。"府"其實剛開始並不是單指居住之地,它在中國古代有多重含義。第一是官吏辦公的場所,相當於行政機關。第二是貴族的宅邸,例如我們去歷史名城中,見到的某某王府。第三是行政區劃,是省以下縣以上的級別,例如大名府、開封府等。"府"僅表示居住功能的含義,最早見於《周禮》的記載。

《周禮》記載:"百官所居曰府",說官員居住的地方叫做"府"。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等級逐漸發展完善,"府"字被貴族階級所壟斷,能用"府"命名的宅院,僅藩王、侯爵的家才有資格使用。到了明朝曾作出清晰規定:"藩王稱府,官員稱宅,庶人稱家。"只有藩王的家才能叫府,一般官員的家叫宅,而老百姓居住的地方叫家。清朝滅了明朝之後,繼承了明朝的大量制度,"府"的用法也襲用到了清朝。當時清政府規定,只有皇親王爺,或者貝勒、貝子、公主、國公的家,可以叫做"府",其餘大臣並沒有資格用"府"冠名自己的家。

以和珅的家做例證考證"鰲府"

公侯以下三品官以上的官員宅邸,只能用"第"。例如權勢滔天的巨貪和珅,修建的豪宅也只能叫做"和第"。這裡還有個知識點要說,雖然和珅並不姓和,而姓鈕祜祿,但是清朝官員都是以每個人名字第一個字體稱呼,例如和大人,鰲大人這樣的日常叫法,這點是受了蒙古人的影響。曾任雲貴、四川總督的清臣吳振棫,在其筆記《養吉齋叢錄》中有過記載,稱清朝規定在公文之中,稱名不舉姓,以每一個人名字的第一個字稱呼,所以和珅的家叫"和第"也算合理。不過這只是口頭上的叫法,在正式的官方文件中,並不能這麼叫。《清史稿》中有一些滿族大臣的家,也有用全名命名的,例如"傅恆第所賜甚多"。

鰲拜的家門上掛何種牌匾推測

另外並不是所有的宅邸都是以姓氏冠名,也可以用官職、爵位命名,例如著名的恭王府、醇親王府、雍親王府都是例證。不過當然也有以姓冠名的宅邸,例如在合肥淮海路上的李鴻章故居,門上掛的匾額就是"李府"。事實上李鴻章在世時,並沒有將自己家命名為"李府",因為這是不合禮數的大罪,會被視為大不敬,李鴻章故居上的匾額,應該是後人添加上的,顯然他們沒有認識到"府"字的正確用法。在此能看出鰲拜的家,門頭上掛的"鰲府",顯然是不符合史實的事物,鰲拜雖然位高權重,但還沒有厲害到封王,他的家定不會以"府"字命名。鰲拜的家門上,掛的到底是什麼匾額,歷史上並沒有明確的記載,但能確定一定不是"鰲府"。他可以像和珅一樣,將自己的家叫做"鰲第",或者"鰲拜第"、"鰲拜宅",甚至是"一等巴圖魯公宅",這都是合理的推測。

尾聲

影視劇畢竟不是歷史科普劇,在其中加上一些改變也能理解。鰲拜的家出現"鰲府"牌匾,應該只是個指示性的物體,主要是給觀眾觀看,傳達一個信息,雖然"鰲府"牌匾掛的引人發笑,但是至少讓觀眾知道了這是鰲拜的家。如果我們要以史實考究影視劇,恐怕沒有任何一部作品能夠經得起考驗,影視劇畢竟是文藝作品,大家都是圖一樂,在合理的範圍內,加上一些改變也未嘗不可,最重要的是,要看能不能符合大多數人的口味。顯然這個"鰲府",掛得過於違和,使得大批觀眾給出"差評",這也證明了觀眾們的歷史知識豐富,已經不再能忍受胡編亂造的影視劇了,這對於中國歷史文化來說,是一次十分有積極意義的爭議。

【參考資料:《清史稿》,《康熙與鰲拜》,《養吉齋叢錄》】

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是距離現代最近的古代王朝,它統治了中國近三百年,其中變幻的場景讓人眼花繚亂。清朝承載著幾千年的封建制度,與民主共和的先河,一百年的興起,一百年的昌盛,一百年的衰亡,其中隱藏了數不清的悲歡離合。《清朝其實很有趣》一書,以詼諧幽默的文字,勾畫出一個真實的清朝,將各種歷史大事通俗化。以清晰的脈絡,講述各個跌宕起伏的歷史大戲,與鮮為人知的小故事。讓你輕鬆讀懂大清帝國,這三百年間的大事與興亡,為了解清朝歷史不可多得妙書。

相關焦點

  • 鰲拜家大門上掛的匾額,到底寫的是什麼?
    最近開播的《鹿鼎記》中,鰲拜家掛了「鰲府」的牌匾猜想三鰲第?按照《欽定大清會典》的規定,鰲拜這種公爵一級的官員,只能公開使用的字是「第」。當然還有一種例外,那就是皇帝賞賜給某家的匾額,皇帝親筆就不一定遵守這樣的命名格式了,不管皇帝寫了什麼,受賞的人家都可能當成是一種榮耀,直接掛在大門上。遊客參觀恭王府。圖/光明圖片猜想六「鰲拜之家」?
  • 「鰲府」牌匾到底該怎麼寫
    由張一山主演的新版《鹿鼎記》已經開播四天了,這機敏靈活的韋小寶原本就飽受觀眾的期待以及好評。可開播這僅僅幾天,這劇裡的很多問題卻引發了廣大網友的討論,甚至該片目前在豆瓣的評分已經低至2.6!其中爭議最大的就是劇中鰲拜的家「鰲府」的牌匾。
  • 在古代,門匾掛「府」的官員有多牛?專家:地位堪比皇親國戚
    古時候,很多家庭會在大門上掛上昭示自己身份或者姓氏的匾額,但是這個匾額上的字可是不能隨便寫的。現如今,我們在實際生活中很少能看到古時候那樣的高門大宅。不過在古代影視作品中,導演為了交代事件發生的地點,便常常會使用一個特寫鏡頭——宅門上方掛著的匾額「某府」。
  • 同樣有鰲府匾額,為什麼張一山版被罵,周星馳版卻成爆款
    畢竟,清王朝等級森嚴,只有皇親國戚才有資格稱「府」,鰲拜只是朝中重臣,而非皇親國戚。如果我是導演,根本不會拍「鰲府」、「鰲第」之類的匾額。只有廟門上才有『敕造xx寺』的匾額。」從這裡也可以看出,《紅樓夢》中榮國府、寧國府的匾額並不合乎清代規矩。好在《紅樓夢》一直模糊故事年代,也不算硬傷。話說回來,鰲拜的府邸不叫鰲府,那應該叫什麼?
  • 鰲府不應該寫鰲,那鰲府應該怎麼寫?他曾與康熙發生了什麼衝突?
    鰲拜究竟性什麼,其府邸的匾額又該如何寫,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鰲拜這個人,以及康熙和鰲拜間到底發生了什麼衝突。感興趣的話可以看一下這本書。鰲拜,瓜爾佳氏,作為滿洲的鑲黃旗人。是元勳部落首領索爾果的孫子,時任八門提督衛齊的第三個兒子。而鰲拜作為將門虎子,刀槍武藝騎射樣樣精通。
  • 小鯉魚歷險記:還記得泡泡發現的「巨鰲」嗎?它才是真龍繼承人
    哈嘍,我是你們的小編大橘,今天又來找大家聊天啦,《小鯉魚歷險記》是一部非常好看的動畫片,不管是音樂還是劇情都做得非常棒,從播出後就有了很高的收視率,劇中的小鯉魚也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小鯉魚的名字叫做泡泡,他性格善良熱情,不管做什麼事情都非常認真,即使遇到困難也從不輕言放棄,給觀眾帶來了不少正能量,不過泡泡偶爾也會出現行為冒失的情況,他有一次就跟阿酷兩個人闖入了一間地牢。
  • 前童古鎮宰相府懸掛著一塊牌匾,但上面的字,一般人不知道啥意思
    在浙江省寧波市前童古鎮景區,有一座巨大的宰相府,這座宰相府內懸掛著一塊四字牌匾,成為了一處重要的景觀。可是您也許不知道,牌匾上四個大字,幾乎沒有人認識,即使有人能讀出來,也不知其中的含義。這究竟是怎麼回事?牌匾上四個字的含義又是什麼?
  • 《知否》:各家門前掛的燈籠,別有意義
    齊衡和顧廷燁家都被稱作府,而明蘭家掛的燈籠上寫的是宅,那麼它們的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區別呢?我們這次就來和大家掰扯掰扯中國古代各種人的住宅的叫法。首先說幾個比較明確區分的,「宮 府 宅 家」。宮 府 宅 家「宮」一般古代帝王的住所或神廟,除了皇帝的家,一般也沒有人敢稱自己家為「宮」了吧。顧廷燁家是侯爵,齊衡家是公爵,所以他們叫府,說明這個「府」是非常高貴的,而且我們常常可以在古裝劇中看到辦事的府衙也被稱作府,比如開封府,說明府的等級是很高的。
  • 鹹寧又一單位被掛「不文明單位」牌匾
    湖北日報訊 (記者陳會君、通訊員皮道琦)12月7日下午,鹹寧市嘉魚縣城市管理綜合評價工作指揮部(以下簡稱縣指揮部),將一塊寫著「不文明單位」的牌匾送到該縣魚嶽鎮方家莊村,掛在該村服務中心一樓大廳醒目位置。
  • 私宅要出過什麼級別的官才能稱為府?你絕對想不到!
    我們讀《紅樓夢》的時候會發現一個問題,只有賈寶玉家才被稱為賈府。其他的人家都叫家,不叫府。例如林黛玉的林家;甄寶玉家的甄家;薛寶釵家的薛家;史湘雲家的史家;王熙鳳娘家的王家。王熙鳳說話的時候,從來都是「我們王家」,而不說「我們王府」。為什麼王熙鳳的娘家王家不能稱王府呢?祖上是什麼級別的官,家裡才能稱為「府」呢?
  • 有一首歌曲,經常出現在眾多影視劇中,每次出現觀眾「必然」動容
    不少的歌曲,都是為電視劇或者電影專門製作的,但是在我國的影視界中,有一首歌的使用率真的很高,經常在能夠看到出現在影視作品中,可以說出鏡率和傳唱度真的很高!圖片源於網絡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就算這些影視作品和音樂再好,幾乎是沒有在其他的影視作品中運用過。
  • 「餘慶」牌匾在《安家》中為什麼沒有被懸掛起來?
    《安家》劇中多次出現有點舊而又沒有掛起來的「餘慶」牌匾,我認為原因有三:第一,「餘慶」的出處和寓意:「餘慶」應該是取自《易經》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餘殃」,意思是多做好事的人家,必然會有多的吉慶之事,作惡的人家,一定有很多災禍
  • 福建鄉村點燈迎鰲傳家訓民俗活動,人山人海,獨具特色
    在大田縣建設鎮建豐村,每年都會舉辦迎鰲燈傳家訓大型民俗活動,該活動具有歷史悠久、注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獨具特色。朝庭又委以「鹽運」事關民生的重任,身居「肥職」而不貪不腐」,鰲的「忍辱負重,任勞任怨,無私奉獻」,是其半生為官為民的人生寫照,並祈盼神鰲能給子孫帶來「吉祥、平安、幸福、美滿、上進」和「滾滾的財運」,因而選擇了迎鰲燈。
  • 影視劇中植入藥品宣傳也應守住法律底線
    影視劇製作方與藥商合作,在影視劇的情節設置中大開綠燈,使本需通過審核的藥品宣傳不設防地在劇中開播。  影視劇中植入藥品宣傳,實質上還是一種商業廣告,只不過這種廣告隱蔽性更強。對於影視劇植入藥品宣傳,要遏制其負面效應。比如熱播影視劇裡,劇中人物吃飯時,不論男女老幼,都端著藥酒一飲而盡。
  • 盤點影視劇中那些把觀眾智商按在地上摩擦的神操作
    從藝先學德,這種人被封殺,該!只是可憐了劇組,疫情期間不能補拍,只能冒著爭議儘量補救,為她做的錯事承擔後果。目光轉回四年前,當時因為「限韓令」的實行,張翰主演的民國劇《傳奇大亨》受到影響,只能換女主補拍,才得以播出。
  • 邢佳棟再現經典 《紅高粱》 餘佔鰲看哭網友
    本期舞臺在戲劇總導演田沁鑫帶領下,由邢佳棟、蔣欣、宋佳倫等實力派演員聯袂再現經典,為觀眾演繹《紅高粱》的部分片段。節目中,邢佳棟傾情演繹的「我爺爺」餘佔鰲有血有肉,尤其是最後的情感爆發看哭眾人,收穫一致好評。
  • 影視劇中笑掉大牙的穿幫鏡頭,網友:導演當觀眾傻嗎
    影視劇中笑掉大牙的穿幫鏡頭,網友:導演當觀眾傻嗎演古裝劇,你居然把內衣肩帶露出來,不怕導演罵你嗎?這位漢奸,你語文是從日本進修的吧,你看你這句話直接把太君都給整懵了!中國還有句話叫做:哪兒涼快待哪兒去!
  • 僧人一直吟誦「南無阿彌陀佛」,那是什麼意思?翻譯後才明白
    而大多數人對於佛教中最熟悉的話在小編看來莫過於「南無阿彌陀佛」,無論是在影視劇中,還是文學創作上,這句話常被僧人掛在嘴邊,尤其是影視劇中,僧人一旦動了殺念或者目睹殺戮,總會來這麼一句。這麼一句家喻戶曉的話,雖然很多人知道,但要說這句話有著什麼樣的含義,恐怕有許多人都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那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很簡單,我們只要把它拆開來讀就很好理解了。首先,我們來說一下「南無」,雖說大家都知道南無阿彌陀佛,但在影視劇中,一般都省略了這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