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5日,令人尊敬的動畫導演奇才——高畑勳逝世,這是令整個動畫創作界為之悲哀的事件。
那時候,高畑勳退出動畫製作一線,他上一部指導的作品《紅海龜》已經完美謝幕。或許,作為吉卜力三棟梁之一,高畑勳的作品並不出彩。在宮崎駿屢創佳績時,高畑勳似乎總是在背後構建自己的動畫世界。
而今,我們依舊懷念有高畑勳的吉卜力。
早期混跡東映
高畑比宮崎駿早兩年進入東映動畫公司,宮崎駿進去時,是他的後輩。高畑勳非常器重宮崎駿,給了宮崎駿很多的指導和提升機會,和宮崎駿發展成為了密切的朋友。
高畑勳後來受命導演自己的第一部電影,也就是為後人所熟知的《太陽王子霍爾斯的大冒險》,然而,這部以越南戰爭為原型的電影過於超前,因而沒有得到好的反響。
隨後,高畑勳轉戰動畫連續劇,製作了一些在電視機上頗受人喜愛的動畫片,比如《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海蒂》,又有《三千裡尋母記》和《紅髮少女安妮》。這些作品使得高畑勳在動畫界的地位逐漸升高,也成為了有名望的導演。
與此同時,高並未放棄長篇電影的設想,還拍攝了《大提琴手高修》長篇動畫電影。
偶遇鈴木敏夫,開啟三人傳奇
高畑勳的好兄弟宮崎駿因為《未來少年柯南》贏得了口碑,也因而小有名氣,導演了《魯邦三世:卡裡奧斯特羅城》。這使得當時正在《朝日藝能》擔任編輯的鈴木敏夫的注意。隨著鈴木敏夫與他們的接觸,宮崎駿漸漸開始接納鈴木敏夫,於是三個人一塊兒湊起來,決定拿出企劃案來拍電影。
宮崎駿的熱門漫畫《風之谷》誕生後,順理成章地拍成了電影。應宮崎駿的請求,高畑勳擔任了製片人,去搗鼓了很多宮崎駿無暇顧及的問題。高在任上,每天催趕宮崎駿的拍攝進度,這讓宮崎駿很不滿意。
而從此,三個人一塊兒創建吉卜力的道路,就成型了。
不會畫畫,卻做了動畫導演
繪製動畫電影有一些固定的程序,比如說制定企劃案和繪製分鏡,這是電影製作的基礎。宮崎駿製作動畫,總是會花費很多時間繪製詳盡的分鏡稿,這是下面畫師們畫出動畫的基礎。
而高畑勳其實是一個不會畫畫的導演,他繪製十分潦草的分鏡,在有專門的畫師幫他改進分鏡,這就導致了動畫製作進度的緩慢。但是,即便是這樣,高畑勳還是可以用不清楚的靈魂畫筆,畫出一個電影畫面的基本構成,傳達自己所想要的電影畫面。
高畑勳被稱為動畫鬼才,因為他不會傳統動畫的一些技巧,卻有完美的動畫構想,這使得他創作出天馬行空的動畫,又常常給動畫工作者出難題。
改革派的創新大師
高畑勳這類天才似的人物,總是可以想出天馬行空的創意,包括在電影的拍攝流程上。
按傳統的動畫拍攝,先畫好了動畫,拍攝,排版時間線,然後再讓演員根據畫面配音。而高畑勳不一樣,他開創了先錄音後繪畫的製作手法,先將劇本寫好,找配音演員配音,然後再開始按照配音的時間繪製動畫,確保口型和時間線的一致。
另外,在《輝夜姬物語》的製作過程中,也是採用這種手法。當時給輝夜姬的老父配音的地井武男在動畫製作結束前就不幸去世了,但是,因為高畑勳的先手錄製,這部作品得以成為地井武男的遺作。
然而,因為高畑勳的革新,在製作《鄰居家的山田君》時,就把吉卜力的整個體系打亂了,直到宮崎駿開始製作《千與千尋之神隱》,才重新恢復。因此在製作《輝夜姬物語》時,高畑勳和他的團隊是脫離傳統吉卜力在運營的。
注重創新,不拘泥於傳統。
和宮崎駿有些不同,高畑勳一直嘗試著打開動畫新局面。在創作《歲月的童話》時,高畑勳就刻意的描繪人物面部的皺紋來表現現實的肌肉紋理。而到了創作《鄰居家的山田君》時,卻大膽的創新了抽象的卡通風格,以營造溫馨的家庭氛圍。
此外,作為一個傳統的動畫導演,高畑勳突發奇想的要拍攝紀錄片,講述一部當地人治理小河道的故事。他真的在1989年搞出了一部名為《柳川堀割物語》的紀錄片。
拖延症晚期,逼瘋製片人
高畑勳導演雖然在《風之谷娜烏西卡》製作時趕著宮崎駿的進度,自己做起電影,卻一直是不緊不慢,隨著性子來,這讓製片人十分頭痛。
高畑勳進入吉卜力的著名作品《螢火蟲之墓》,曾因為來不及製作完成而上映了未完成作。到了製作《輝夜姬物語》的時候,高愣是把領先《起風了》2年的企劃案做到比《起風了》晚兩個月上映。
俗話說,慢工出細活,放在高畑勳身上再合適不過了。宮崎駿花大把的時間和精力構建唯美的動畫場景,高畑勳卻花精力在一些細枝末節的地方,為我們營造和諧動人的情感共鳴。
高畑勳已經永遠地離開了我們,離開了他的吉卜力動畫世界,但是他創作的作品始終是永恆的經典,他的創作思路也會為後人所借鑑,成為動畫史上的不朽傳奇。而我們,一直回憶著那個擁有高畑勳的吉卜力。
#動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