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回交具體是怎麼一回事?其中難道不會產生倫理道德的問題嗎?

2020-12-14 尕衫憶史

引言

《禮記·樂記》:凡音者,生於人心者也;樂者,通倫理者也。」鄭玄註:「倫,猶類也。理,分也。

自然界的發展離不開生物的進化繁衍。隨著時代的演變,人類從原始社會過渡到了文明社會,思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在周朝時期,隨著《周禮》的完善,人們開始接受倫理道德的規範,遵循天地君親師的思想。而發展到現代社會,文明程度進一步提升,人們對於道德倫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歷史上,任何違背道德倫理的觀念和行為都會受萬人譴責。然而在動物界,一些看似不符合道德要求的現象卻屢屢發生。那麼動物回交具體是怎麼一回事?站在人類的立場思考,這其中難道不會產生倫理道德的問題嗎?

何為回交,為何回交

但凡對生物知識有一定了解的,必然會知道生物雜交育種,即兩種不同的生物結合誕生「子嗣」。回交恰恰就是「子株」與「母株」中任意一方再次結合的過程。那麼問題來了,在兩者均具有繁殖能力的情況下,為何還要讓兩者雜交,這豈不是多此一舉?

對於這個問題,19世紀的專家給出了回答。他們認為,無論是雜交還是回交,所付出的成本與代價都是巨大的。正常的生物自然不需要回交,但對於那些瀕臨滅絕,或是通過人為手段才能生存下去的生物來說,回交是最好的選擇。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回交一般都是在人為控制下進行的。這背後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非同一般,因此,當回交失敗後,實驗人員往往會痛心疾首。

植物回交與動物回交

回交分為兩種,一種是植物回交,一種是動物回交,其中植物回交又有不同的分支。一類植物屬於一年生植物,他們「不能循環再生」,與親本回交沒有任何意義,因此它們往往選擇與性狀相同的品種回交。另一類植物則與其大不相同。作為多年生植物,它們能夠子本親本間循環回交,所催生的「子嗣」也有很強的安全性。

植物這種通過回交來改變自身性狀的行為近年來深受人們青睞,但動物回交的處境卻恰恰相反。動物回交與植物的回交無甚差別。只是,或許因為近親繁殖容易得病,人類對於動物回交並不是那麼寬容。除卻少部分必須用到回交育種的,例如即將絕種的瀕危動物,其他正常動物進行這種行為時往往會引發爭議。

動物回交既有利也有弊

動物回交之所以會引發爭議,是因為人類將自身的道德標準同樣套到了動物身上。然而動物並非人類。人類作為進化更完全的生物,在文明發展與自我意識方面遠超普通動物。可以說,道德俗成和法律法規這些都只是人類這一特定種族的產物,未生靈智的動物根本無法接觸到我們的所學所想。因此,動物間的回交並不違背道德倫理,相反,它們只是遵循生理本能行事,人類其實無從置喙。

雖然動物雜交並不會產生道德倫理問題,但它有可能產生遺傳病。回交的本質畢竟是雜交,這種繁衍方式往往會使親本中的隱性基因在子本中表現出來。若隱性基因恰恰帶有不好的成分,就可能會為子本帶來遺傳病。

以加拿大無毛貓為例,有些人為了遠離貓毛帶來的困擾,將精緻漂亮的貓與毛髮稀疏的貓放在一起回交,雖然回交的結果很順利,貓咪也成功存活。但由於是近親繁殖,這類貓患有許多遺傳病和不良體徵,例如體溫高熱,無法適應外界氣溫就非常令主人頭疼。任何事情都有兩面,動物回交也並非一無是處。它可以使臨近滅絕的生物重燃希望,也可以更好地滿足自身和人類的需求,是利弊均分的存在。

結語

生物回交有利有弊,無論是利是弊,我們都不能偏頗看待。但生物回交畢竟有風險,例如加拿大無毛貓滿足人類喜好的背後是身負遺傳病和種種不良體徵的幼小生命。對此,人類應該及時看到這一點,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新生命的健康發育與茁壯成長。在維護生物多樣性和保證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願景中,人類不能缺席,在維護以及挽救生物多樣性時,我們應該採取正確的方法。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人類為什麼讓動物的父母和後代繁衍後代,沒有倫理道德嗎?
    一聽父母與後代繁衍後代,我們腦子中第一反應就是不道德,而且這種繁衍後代的方式還是近親繁殖,難道不會有風險嗎?其實不然,這種繁衍後代的方式是回交,由於動物與人類文明社會有著十分大的區別,所以我們一聽到這種繁衍後代的方式會有點奇怪的聯想。但事實上,回交是一種育種手段,應用於培育優良品種上。
  • 「戰鬥機器人」對倫理道德問題提出重大挑戰
    「戰鬥機器人」對倫理道德問題提出重大挑戰  Winnie Lee • 2019-12-23 11:50:52 來源:前瞻網 E2753G1
  • 李澤厚:道德和倫理要分開看,一篇文章讀懂,康德黑格爾的道德觀
    溫馨提示:這篇文章2700字,略顯枯燥,但耐心讀下來會有所收穫今天我們分享其中「倫理學」部分的內容。我們經常說「道德倫理」,大多數書裡面會把這兩個詞合起來,或等同起來用,道德就是倫理,倫理就是道德,但李澤厚老師對它們進行了區分。
  • 不同動物之間互相交配是否有違倫理道德?
    對於大部分人來講,不同動物之間互相交配已經超出了他們的認知,但是實際上自然存在著一些類似的現象,當然,也有人為製造的現象。這些物種統稱為雜交動物,那麼這就意味著不同種類的動物是可能交配的,它們之間的交配在一定前提下並不違反倫理道德。
  • 科學研究與社會責任——科研倫理問題面面觀
    「倫理傾銷」是指在倫理道德準則嚴格的國家接受培訓的研究人員到倫理道德準則和監管鬆散的國家進行研究活動,其目的不是研究當地人民,而是繞開本國的法律法規、政策或程序。此舉也許是為了降低成本或減少官僚手續,但被繞開的手續卻正是為保護研究活動參與者而設立的。  解決辦法有兩種:一是敦促研究人員遵守與母國一樣的標準和準則。
  • 人臉識別「熱」中的冷思考:道德倫理問題值得深思
    然而,技術發展的潮流浩浩蕩蕩,更多人認為該技術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其背後存在的道德倫理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近期,《自然》雜誌的一系列報導對人臉識別系統背後的道德倫理學進行了探討。一些科學家正在分析人臉識別技術固有的不準確和偏見,對其背後存在的歧視發出警告,並呼籲加強監管、提高技術透明度。
  • 疫情防控時期的倫理問題及其管理
    原標題:疫情防控時期的倫理問題及其管理 健全國家應急管理體系,不僅要加強應急管理體制機制、法律政策等制度建設,而且還要加強倫理管理與價值引導,為應急體制機制和法律政策提供道德支持。 疫情防控時期加強倫理管理的必要性 倫理是指在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相互關係時應遵循的基本準則。
  • 教育大數據的倫理訴求及其實現
    為規避發展陷阱並維持後發優勢,如何引導人們在產生、採集、存儲和利用教育大數據的過程中遵循必要的道德信念和行為規範,是大數據時代教育研究的重要課題。從發展脈絡看,人們對教育大數據的研究萌芽於21世紀初,在經歷了大數據技術在教育領域的逐步興起與初步發展之後,於2013年開始走向深入發展階段,呈現出多元、微觀的研究趨勢,教育數據安全、隱私等具體倫理問題受到關注。[1]教育大數據倫理研究逐步興起。
  • 智能時代的數據倫理與算法倫理──第五屆全國賽博倫理學暨數據...
    從技術倫理學的視角看,當其介入到記憶時,會引發一些記憶倫理問題,同時也會解決一些記憶倫理問題;從記憶倫理學的視角來看,記憶與技術的深度關聯使得對記憶倫理的考察必須將技術納入其中。國防科技大學張煌提出,伴隨數據資源和數據財富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大數據時代的數據資源分配領域矛盾問題凸顯,與傳統的分配正義理念的衝突集中體現為分配機會正義、分配程序正義和分配責任正義三個方面。
  • 各國道德委員會觀察: 歐美用操守韓俄借倫理
    1964年,參議院道德委員會成立,1968年通過行為準則,其運作過程包括給予參議員以告誡,培訓新任參議員,使之懂得如何規範自己的行為,調查操守問題,公開違紀行為,並提交參議院投票表決是否給予處分。道德委員會沒有刑事處分權,如果被調查對象存在刑事方面嫌疑,應報請司法部處理。
  • 曼德拉效應是怎麼一回事?難道人類記憶被篡改了?到底怎麼解釋?
    小編問大家一個問題,我們熟悉的漢字「具」字,裡面是三橫還是兩橫?好像是兩橫吧?三橫的「具」很奇怪呢!但事實上就是有三橫。再來看看《愛我中華》這首歌,哼一哼,「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大家覺得有什麼問題嗎?應該是「五十六個民族」吧!
  • 超星爾雅工程倫理答案-學習通工程倫理
    網絡選修課程學習通app工程倫理答案-工程倫理章節測驗答案1.11科學革命意味著下列哪一項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ABCDA、工程倫理規範僅僅關注的是工程運用中出現的典型的、特定的、易發生的倫理困境B、工程倫理規範只對可以預想到的倫理困境提供了如何避免「錯的」行為或選擇C、多元價值訴求下單純依賴工程倫理規範進行道德選擇的滯後性和局限性D、在具體的實踐場景中
  • 動物真的可以近親繁殖嗎?為什麼?
    近親繁殖是指兩隻動物在三代以內有共同祖先下的交配行為。近親繁殖在當下的人類社會中都會主動地規避,因為近親繁殖會增加不良隱性基因的表現機率。不過,在我們的印象中,近親繁殖卻是動物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現象。那麼,動物真的可以進行近親繁殖嗎?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工程院:「基因編輯嬰兒」嚴重違背倫理和科學道德
    中新網北京11月28日電 (記者 孫自法)針對廣受關注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中國工程院28日晚發表聲明指出,該事件嚴重違背了基本倫理規範和科學道德。中國工程院將密切關注這一事件的調查進展和結果,並願意提供必要的學術與專業技術支持。
  • 自由意志、存在還是倫理道德《銀翼殺手2049》還有什麼想說?
    「自由意志」、「存在」、「倫理道德」都是哲學上的概念 ,要去討論這樣的問題,我的知識水平遠遠不夠,可是最終還是決定要寫這樣的題目,有三點考慮。其一:這部電影確實給予了我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其二:完全是自己的興趣,但不能僅當做興趣,需要用文字的形式來捋一捋對電影的看法。其三:當做寫作練習,看看自己終究會寫出什麼樣的東西來。
  • 如何治理科技發展中的倫理問題?
    如何治理科技發展中的倫理問題,防止科技濫用、科技作惡、學術不端?中國倫理學會副會長江暢認為,當前亟須健全科技倫理治理體制,包括完善科技倫理治理學術研究機制,健全科技倫理監管制度,建立科技人員自律機制。  完善科技倫理治理學術研究機制 完善科技倫理治理學術研究機制,是健全科技倫理治理體制的重要基礎。
  • 天獄:人機衝突中的倫理問題
    類似的影響人類未來的智能化產品,並將產生難以預料的倫理後果。人機衝突的基本邏輯在於:信息技術遵從的「摩爾定律」這種指數發展的速度已經擴展到很多領域,但人類道德、文化、社會體系卻並沒有相應的指數化增長。人工智慧的發展速度更是高於摩爾定律,這種反差和衝突將越來越大。
  • 動物之森全網禁售怎麼回事 動物森友會下架還能玩嗎
    動物之森全網禁售怎麼回事?近日很多玩家發現動物之森已經在各大電商平臺絕跡了,無論是卡帶還是其他產品都搜索不到,這是怎麼回事呢?作為時下最受歡迎的沙盒遊戲,動物森友會下架還能玩嗎?下面就讓編編為大家介紹一下相關內容吧!
  • 為何允許動物自然雜交,人工卻涉及道德倫理?關鍵要看誰和誰
    圖:現代人口中丹尼索瓦人基因分布高原空氣稀薄,人容易產生高原反應,有一部分人卻天生適應高原,這源於他們從長期生活在高原地區的丹尼索瓦人那繼承了6%的高原基因。在我國的藏族,繼承了丹人基因的人口不在少數。
  • 《動物派對》遊戲登錄失敗是怎麼回事 解決方法分享
    導 讀 動物派對(party animals)是Steam上新晉熱門的一款多人對抗沙雕遊戲,其在線玩家數量已經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