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院:「基因編輯嬰兒」嚴重違背倫理和科學道德

2021-01-15 中國青年網

中新網北京11月28日電 (記者 孫自法)針對廣受關注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中國工程院28日晚發表聲明指出,該事件嚴重違背了基本倫理規範和科學道德。中國工程院將密切關注這一事件的調查進展和結果,並願意提供必要的學術與專業技術支持。

中國工程院說,在當日於香港召開的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上,此前媒體廣泛報導的「基因編輯嬰兒」出生一事的涉事研究者作了該項「研究」的技術報告。如情況屬實,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和科學道德建設委員會發表如下聲明:

在學術與技術上,該項「研究」沒有先進性,並且對技術的應用嚴重失當。

在倫理與道德上,在嚴重缺乏科學評估驗證,安全性存在不可預知風險的情況下,貿然開展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類生殖細胞基因編輯臨床操作,嚴重違背了基本倫理規範和科學道德。

在法律與法規上,該項「研究」違反了國家相關部門出臺的關於基因相關研究的系列政策、法規和管理辦法,實施了明令禁止的技術操作。

中國工程院的聲明表示,「我們深切關懷報告中所稱已出生的兩名嬰兒。呼籲社會各界對她們的隱私給予最嚴格的保護,研究制定細緻的醫學與倫理照護方案,防範這種基因編輯可能產生的健康損害,以社會所能提供的最充分的關懷方式,使她們能夠在心理上和生理上健康快樂成長。」

「我們呼籲,科技工作者必須加強科學道德自律,強化自我管束,在探索和創新活動中必須遵守相應的倫理道德準則和法律法規。針對科學技術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挑戰,科技界要深入思考,認真研究,未雨綢繆,加強教育,完善相關行業規範和倫理指南,以保證科技界從事負責任的研究。有關部門要動態完善相關法規,嚴格審查監管程序,適時推進有關立法工作,嚴密防範科研倫理不端行為發生。」

相關焦點

  • 基因編輯嬰兒?瘧原蟲治癌?「科研倫理」已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這不禁讓人想起此前的基因編輯等事件。和基因編輯一樣,引發巨大爭議的還有「瘧原蟲可治好癌症」的消息:春節前,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的陳小平研究員發布了「瘧疾抗癌」的研究,引發質疑。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教授王立銘,將瘧原蟲抗癌事件和之前的賀建奎基因編輯事件聯繫在一起,他表示有理由相信兩者都是「倫理傾銷」的產物。
  • 基因編輯嬰兒有沒有可能成為「超人」或「怪胎」?
    說實話,如果我是第一時間只看到人民網的新聞標題「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我的第一反應也是官方高調宣傳我國的高科技成就,並不會有更多的想法。因為我和大家一樣,也只不過是一個普通的科學愛好者,並不是生物學領域的專業人士,並不能立即想到一些更深遠的東西。可是,這條新聞馬上就以核彈級的當量在整個社交圈炸開了。
  • 全球學者強烈譴責「基因編輯嬰兒」 始作俑者卻說
    11月26日,人民網等媒體報導,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女嬰已於本月在中國健康誕生。特殊的是,他們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  賀建奎資料圖   消息一出,舉世皆驚:朋友圈、微博刷屏熱搜;普羅大眾、科普作者、生物學家眾說紛紜;技術安全、人倫綱常、生命哲學,各個角度的疑問和困惑讓一些人憂心忡忡...
  • 光明網評論員:「基因編輯嬰兒」?這種謠言造不得
    華大基因通過社交媒體平臺表示其已收集相關證據材料,向國家網信辦及司法機關進行舉報和報案。「基因編輯嬰兒」,茲事體大,其指稱究竟是無中生有,還是張冠李戴,抑或是指鹿為馬,都應該刨根問底,將此事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能有半點含糊。由於「基因編輯嬰兒」的行為已涉嫌違法,所以,如果這個指稱不實,則指稱者和發布散布這一指稱者已涉嫌觸犯相關法律。
  • 「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引發爭議,項目申請人賀建奎名下有多家...
    11月26日,人民網一則關於「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的消息引發了廣泛討論。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的副教授賀建奎宣布,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而這也是世界上首例基因編輯嬰兒。據介紹,這對雙胞胎嬰兒通過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將一個基因修改,在她們出生之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
  • 賀建奎現身致歉 專家認為其越過倫理底線且技術上無必要
    半島記者 景毅11月28日,飽受爭議的「科學狂人」賀建奎現身香港大學李兆基會議中心,向公眾致歉,並對「基因編輯嬰兒」項目的研究過程進行披露,但遺憾的是,相關信息並未解決外界疑慮。11月26日,來自深圳的學者賀建奎向外界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消息一出,輿論譁然。
  • 華大基因闢謠「基因編輯嬰兒」傳聞
    華大基因闢謠「基因編輯嬰兒」傳聞 時隔兩年,華大基因再次被舉報。近日,有微博用戶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王主任實名舉報華大基因編輯了至少58個嬰兒基因,還意圖搞「定製人類」。
  • 基因編輯58個嬰兒?華大基因緊急聲明
    12月7日晚間,針對該消息,華大基因緊急聲明,稱不存在「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基因編輯58個嬰兒」和「定製人類」等與現實情況完全不符。   「基因編輯嬰兒嚴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如果此事為真,那麼很可能影響華大智造上市。」該財經人士稱。   受此影響,12月9日,華大基因下跌2.28%,報收128.83元。
  •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後賀建奎現身,國家衛健委與科技部回應此事
    國家衛健委、科技部昨晚聯合在科技部官網上對「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有關信息作出回應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科學技術部高度關注11月28日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編輯峰會有關「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信息,相關部門正在進行調查核實。
  • 中國打造基因編輯戰士?現實版美國隊長,英美澳早就開始搞了!
    在中國說起基因編輯,大家可能知道賀建奎這個人。2018年底,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此事引發軒然大波,賀建奎在法有禁止、倫理逾矩、安全性未經充分檢驗的情況下,貿然開展人類胚胎基因編輯的臨床應用,嚴重違背了學術規範和道德倫理。
  • 日本批覆基因編輯番茄上市,什麼是基因編輯和氨基丁酸?
    12月11日,日本厚生勞動省通過其國內首個基因編輯食品的銷售申請。這是一種基因編輯的西紅柿,含有更多營養成分γ-氨基丁酸,預計最早將於2022年上市銷售。那麼,什麼是基因編輯和γ-氨基丁酸?基因編輯和轉基因是什麼關係?
  • 和美醫療作價6300萬轉讓「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涉事醫院92%股權
    近日,和美醫療(01509.HK)公告稱,其全資附屬公司貴陽和美醫院(以下稱「賣方」)、和美醫療管理及北京合安達(以下稱「債權人」)與深圳仁正(以下稱「買方」)訂立出售協議,買方同意按人民幣6300萬元(包括現金代價100萬元及買方同意結清目標公司欠付債權人的6200萬元未清償債務)向賣方收購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
  • 「基因人」時代來臨!哲學和科學在中國的撞擊
    上海未來哲學論壇的舉辦和深圳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的發生,折射出思想領域與生活世界之間極強的關聯性,隨著基因技術、人工智慧等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不得不再次思考「我是誰?我從哪裡來?到哪裡去?」這些古老的問題。11月26日,一條來自中國的新聞讓世界為之震驚。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副教授賀建奎宣布,他的實驗室利用一種基因編輯技術,在至少7對夫婦的受精卵上修改了一個名叫CCR5的基因。
  • 「基因編輯58個嬰兒」?華大基因緊急闢謠:已向相關部門舉報和報案...
    原標題:「基因編輯58個嬰兒」?華大基因緊急闢謠:已向相關部門舉報和報案!公司實控人另一公司衝擊科創板 摘要 【「基因編輯58個嬰兒」?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98期:華大基因闢謠「基因編輯58個嬰兒...
    華大基因闢謠「基因編輯58個嬰兒」:與現實情況完全不符近日,有微博用戶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王某某實名舉報華大基因編輯了至少58個嬰兒基因,還意圖搞「定製人類」。對此,華大基因在官方微博發布闢謠聲明,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並不存在,「基因編輯58個嬰兒」等與現實情況完全不符,公司已經向國家網信辦及司法機關進行舉報和報案。新「基因剪刀」可切除免疫缺陷病毒基因美國科學家已成功從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的基因組中編輯了SIV(猴免疫缺陷病毒,與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密切相關,即愛滋病的病因)。
  • 讓「賽先生」和「穆姑娘」攜手而行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寫入要加強科研倫理和學風建設。科研倫理並不是新概念,但近年來因為基因編輯嬰兒、抄襲造假等事件,從廟堂到民間,大家對科研倫理的關注與日俱增。我以為,深入理解這個問題,應將其放入宏觀的歷史視野下來審視。今年恰逢五四運動100周年。從那時起,象徵科學的「賽先生」逐漸深入人心。
  • 基因編輯與腦機接口,科技和人類的邊界在哪?
    2020年12月3日舉辦的騰訊ConTech大會上,著名神經生物學家魯白、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魏文勝,以及清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教授洪波,一同就「基因編輯」和「腦機接口」等科學前沿話題,提供了一系列新聞、新知內容,並對技術發展與人類進步之間的關係做出展望。
  • 其中難道不會產生倫理道德的問題嗎?
    在周朝時期,隨著《周禮》的完善,人們開始接受倫理道德的規範,遵循天地君親師的思想。而發展到現代社會,文明程度進一步提升,人們對於道德倫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歷史上,任何違背道德倫理的觀念和行為都會受萬人譴責。然而在動物界,一些看似不符合道德要求的現象卻屢屢發生。那麼動物回交具體是怎麼一回事?站在人類的立場思考,這其中難道不會產生倫理道德的問題嗎?
  • 我們為什麼擔憂「基因編輯」?
    而當人可以修改自身基因的時候,一個問題便自然出現——人類中的「誰」扮演了上帝的角色,他們又何以成為造物主支配其他人的命運?誰給了他們這個權力?今天首例基因編輯嬰兒新聞爆出之後,又一次引發熱議,基因改造一直以來都是充滿爭議的話題。基因問題將撼動我們對人性的認知,如果連自己的基因都可以改變,那麼有什麼永恆之物可以成為人性信仰的支撐?
  • 國家基因研究負責人:中國反對複製人
    中新社北京三月八日電:在政協舉行的關於高新技術產業新聞發布會上,政協委員、中科院國家基因研究中心負責人洪國藩稱:中國對克隆技術持非常謹慎和積極的態度。洪國藩認為,克隆技術作為技術本身是非常中性的,在不違背社會倫理道德的基礎上,可以促進蓄牧業的發展和對人類健康做出貢獻。但是中國反對在國內複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