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引發爭議,項目申請人賀建奎名下有多家...

2021-01-12 IT之家

11月26日,人民網一則關於「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的消息引發了廣泛討論。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的副教授賀建奎宣布,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而這也是世界上首例基因編輯嬰兒。

據介紹,這對雙胞胎嬰兒通過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將一個基因修改,在她們出生之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同時,這也被認為是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的歷史性突破。不過,消息釋放不久之後,在倫理道德爭議之外,也引發其合法性方面的質疑。

基因編輯技術爭議

基因編輯技術指能夠讓人類對目標基因進行「編輯」,對DNA序列進行修剪、切斷、替換或添加等操作。在早期的採訪報導中,基因編輯公司博雅輯因CEO魏東曾告訴獵雲網,「2012年CRISPR技術被發明之後,基因編輯技術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從農業、畜牧業,到人類醫藥科技研究,以及現在的醫學治療,均有非常大的前景」。

公開資料顯示,世界上第一例基因治療成功的案例發生在1990年的美國,由於體內腺苷脫氨酶缺乏,一個4歲和9歲的小女孩分別患上嚴重的聯合免疫缺陷症,科學家首次採用基因治療手段並取得成功。

不過,儘管基因編輯技術在醫學治療上的應用前景得到了廣泛的證實,但對人類胚胎直接進行基因編輯的試驗尚存在倫理道德風險。根據中國《人胚胎幹細胞研究倫理指導原則》,利用體外受精、體細胞核移植等技術、在研究範圍內獲得的人類胚胎,其體外培養期限自受精或核移植開始不得超過14天。

同日晚間,上百名中國學者針對該事件引發的倫理道德問題發布《聯署聲明》,聲明中表示,這項研究直接進行人體實驗,「只能用瘋狂形容」。同時,聲明中也提到,事實上這項技術「早就可以做」,但全球的生物醫學科學家們不做的原因是因為CRISPR技術目前尚存在脫靶問題,直接嘗試人體胚胎實驗存在巨大風險。此外,不確定性的遺傳改造,或對人類基因池產生影響。百名學者也呼籲,這件事將對中國生物醫學研究領域在全球的聲譽和發展產生巨大打擊,希望國家能夠迅速立法監督。

醫學博主「丁香園」則直接點出,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的發明團隊早前曾呼籲暫停該技術的使用,並認為所有人類都有責任考慮這項科技的後果。

項目接連遭遇合作夥伴否認

在引發學者專家以及輿論的質疑聲前,事實上,這例「基因編輯嬰兒試驗」曾披露過一份關於倫理審查同意書。

有媒體披露的原文件顯示,這份名為《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申請書》的文件,提交的項目試驗時間為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項目類別為科研項目,由賀建奎直接發起申請。申請理由中則寫道:「本研究擬採用CRISPR-Cas9技術對胚胎進行編輯,通過胚胎植入前遺傳學檢測和孕期全方位檢測可以獲得具有CCRS基因編輯個體,使嬰兒從植入母親子宮之前就獲得了抗擊霍亂、天花或愛滋病的能力。」

對此,深圳市衛計委發布公告,稱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這一機構未按要求進行備案。深圳市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已啟動對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倫理問題的調查。

與此同時,這份《申請書》下方審批意見處,分別有七位委員籤字。為該院的口腔科主任黃華鋒、質控辦主任蘇卓娃、婦科主任龍宏、藥劑科主任姜紅藥、中醫科主任王芳麗、產科主任鄧興書、麻醉科主任褚振山。

只不過,弔詭的地方在於,在這份同意書中簽字的成員中,存在反饋「系偽造、不知情」的情況。

天眼查結果顯示,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成立於2010年7月,註冊資本4000萬人民幣,法定代表人林玉明系福建人,目前為和美醫療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並在山西、重慶、武漢等多個城市的私營婦產醫院擔任高管等職務,正是「莆田系」醫院一支。

而隨著媒體的深入調查,其合法合規性愈發遭到質疑。據新京報消息,從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離職的前醫務部主任、倫理委員會成員秦蘇驥表示,自己並不清楚該項目的申報,且申請書文件上的七個籤名人中,部分也表示「字跡像是自己的,但不記得有籤名這回事」。

隨後,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方面則直接否認參與了這項實驗,並表示「孩子不是在我們醫院出生的」,且和賀建奎「沒有過合作」。

而「著急」與賀建奎劃清界限的顯然不止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網傳內容顯示,賀建奎負責的涉事項目經費來源為「深圳市科技創新自由探索項目」。26日晚間,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發布公告,澄清與賀建奎之間的關係,稱從未立項資助「CCR5基因編輯」、「HIV免疫基因CCR5胚胎基因編輯安全性和有效性評估」等自由探索項目,亦未資助南方科技大學賀建奎、覃金洲及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在該領域的科技計劃項目。該研究的臨床註冊信息上登載「經費或物資來源為深圳市科技創新自由探索項目」不屬實。

賀建奎其人

公開資料表明,賀建奎系南方科技大學一名副教授,在「基因編輯嬰兒」引發了多端爭議後,南方科技大學發布一則公告,宣稱賀建奎已於今年2月1日停薪留職,離職期為2018年2月~2021年1月。新京報披露,系賀建奎「創業比較忙,沒有時間教學」所致。

此外,南方科技大學還表示,對於賀建奎進行的人體胚胎基因編輯研究,「深表震驚」。同時強調,賀建奎所進行的該項研究工作系在校外開展,與學校無關,且學校生物系學術委員會也認為其嚴重違背了學術倫理和學術規劃。此外,學校會聘請權威專家成立獨立委員會對此事進行調查。

不過,根據《稜鏡》與賀建奎的對話,賀表示,系公司在年初的融資之後,南科大專門允許賀建奎停薪留職、全力發展自己的事業。他對《稜鏡》表示,「南科大與其他高校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它鼓勵教授創業,主動突破機制,讓我們有足夠的精力去創業。」

天眼查結果顯示,賀建奎本人名下有多家公司,分別在7家企業作為股東,其中6家任企業法人。最早成立的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資本370萬元,賀建奎本人持股27.42%,為第一大股東。同時,瀚海基因目前已經完成A輪融資2.18億元。

根據獵雲網獲取到的一份瀚海基因商業計劃書,這是一家定位於為臨床基因檢測提供測序儀的平臺,「由美國史丹福大學和密西根大學的博士留學生團隊創立,擁有員工80餘人」,主營業務研發第三代基因測序儀,配套測序試劑,並希望「實現人類全基因組測序1000美元變為100美元,鑄造基因測序全生態鏈」。根據其財務預測,將在2018年實現盈利,主要依賴測序儀和試劑銷售收入的顯著增加,預計淨利潤可達9880萬,淨利潤率31.89%。

創始人賀建奎於2010年加入史丹福大學參與三代測序儀研發,並於2017年1月入選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其商業計劃書同時介紹,其擁有多學科交叉背景,在網絡進化的物理理論,流感病毒進化,免疫組庫測序、單細胞測序,生物信息學多個領域有所研究突破,並在Physics Review Letters,Science Translation Medicine等學術期刊上發表過論文。

除此之外,賀建奎還是深圳因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並分別持股深圳市瀚海創業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珠海瀚海創夢科技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珠海南柒君道科技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深圳因合醫學檢驗實驗室、深圳南科聲名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共計7家公司中,賀建奎本人實際控制5家,公司註冊總資本達1.5億元。在其擔任大股東的深圳市南科生命科技有限公司中,賀建奎本人持股45.5%,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服務中心(深圳市科技金融服務中心)持股30%,深圳市南方科技大學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也持股30%。

目前,賀建奎確認的行程是將於本月26日~29日前往香港參加第26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大會。據媒體報導,屆時賀建奎也會在會議上披露項目數據。

相關焦點

  •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後賀建奎現身,國家衛健委與科技部回應此事
    國家衛健委、科技部昨晚聯合在科技部官網上對「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有關信息作出回應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科學技術部高度關注11月28日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編輯峰會有關「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信息,相關部門正在進行調查核實。
  • 引發巨大爭議的賀建奎到底做錯了什麼
    《財經》記者 劉泓君 | 文 發自矽谷 宋瑋 |編輯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輿論風波正在持續發酵。從歌頌賀建奎的研究成果到122名科學家實名譴責,輿論態度在短時間內大反轉。此時,最可怕的說法是人造基因將改變人類基因庫,甚至有網友出於恐慌要求清除嬰兒。一時間,謠言與科學真假難辨。
  • 全球學者強烈譴責「基因編輯嬰兒」 始作俑者卻說
    特殊的是,他們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  賀建奎資料圖   消息一出,舉世皆驚:朋友圈、微博刷屏熱搜;普羅大眾、科普作者、生物學家眾說紛紜;技術安全、人倫綱常、生命哲學,各個角度的疑問和困惑讓一些人憂心忡忡...
  • 賀建奎:魔鬼還是天使?
    如果不是因為「基因編輯嬰兒」誕生事件,他可能會沿著名利雙收的軌道,成為一名有實力、有財富、好名聲的科學家。然後,人們梳理賀建奎的社會關係,發現他不僅是一位副教授,還是一個商人,名下有兩家與基因檢測相關的公司: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因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其中瀚海基因曾獲2.18億元A輪融資。賀建奎直接持有瀚海基因27.41%的股份,又通過珠海瀚海創夢科技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間接持有瀚海基因5.83%的股份。
  • 賀建奎的香港一小時:道歉、悖論與爭議
    有生物界人士稱,在賀建奎之前,很多研究者都做過基因編輯的實驗,但被賀建奎命名為露露和娜娜的這對雙胞胎嬰兒,在還是胚胎、沒有被植入母親子宮時,基因就被編輯修改了——讓修改過的胚胎完全發育直到誕生,這是第一次。實際上,對於基因編輯技術,美國只允許將其用於實驗室科研,英國嚴禁將基因修飾後的胚胎植入到子宮內培育。
  • 基因編輯嬰兒?瘧原蟲治癌?「科研倫理」已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之前幾年的報告中,均未有類似表述。此後,科技部部長王志剛也強調:科研人員要有道德操守和科研倫理。這不禁讓人想起此前的基因編輯等事件。和基因編輯一樣,引發巨大爭議的還有「瘧原蟲可治好癌症」的消息:春節前,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的陳小平研究員發布了「瘧疾抗癌」的研究,引發質疑。
  • 賀建奎現身致歉 專家認為其越過倫理底線且技術上無必要
    半島記者 景毅11月28日,飽受爭議的「科學狂人」賀建奎現身香港大學李兆基會議中心,向公眾致歉,並對「基因編輯嬰兒」項目的研究過程進行披露,但遺憾的是,相關信息並未解決外界疑慮。11月26日,來自深圳的學者賀建奎向外界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消息一出,輿論譁然。
  • 光明網評論員:「基因編輯嬰兒」?這種謠言造不得
    昨天(12月10日)有媒體報導說,華大基因在8日晚間針對此前一日有人在社交媒體發文所稱的「華大基因有大瓜要爆,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王主任實名舉報華大基因編輯了至少58個嬰兒基因,還意圖搞『定製人類』」等令人震驚的消息,進行正式闢謠。
  • 基因編輯嬰兒有沒有可能成為「超人」或「怪胎」?
    說實話,如果我是第一時間只看到人民網的新聞標題「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我的第一反應也是官方高調宣傳我國的高科技成就,並不會有更多的想法。因為我和大家一樣,也只不過是一個普通的科學愛好者,並不是生物學領域的專業人士,並不能立即想到一些更深遠的東西。可是,這條新聞馬上就以核彈級的當量在整個社交圈炸開了。
  • 賀建奎現身發言:稱學校不知情 未回應法律與倫理問題
    11月28日,因發布「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出生」消息而廣受爭議的中國學者賀建奎現身正在香港舉行的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編輯峰會,參與主題為「人類胚胎基因編輯」的演講和討論。賀建奎:共有7對夫婦進行臨床試驗賀建奎對「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引發的爭議表示歉意。隨後,他進行了演講,主題是「利用CRISPR/Cas9技術進行鼠、猴、人胚胎的CCR5基因編輯」。賀建奎在談到實驗樣本來源時稱:通過HIV/AID志願者組織徵集,並籤署了「知情同意書」,在實驗前與倫理學家和醫學專家進行過深入討論。
  • 一鍵康 | 道歉、哽咽、驕傲……賀建奎露臉的一小時
    還有一個「基因編輯胎兒」在懷孕中。「我非常驕傲自己做的這個項目。」——賀建奎回應內容來源:生物探索剛剛,在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上,深陷輿論漩渦的賀建奎身穿條紋襯衫,手提公文包走到了講臺前。這也是在「首個基因編輯嬰兒事件」風波後,他首次在公開場合露臉。會上,他公布了與「首例基因編輯嬰兒」相關的數據,並回答了中外專家、媒體的提問。將如何對孩子負責?經費哪裡來?為何要「越過紅線」?是否願意對自己的孩子進行基因編輯?這些備受關注的問題首次得到正面回應。
  • 和美醫療作價6300萬轉讓「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涉事醫院92%股權
    事實上,對於本次和美醫療轉讓深圳和美醫院,曾因「基因編輯嬰兒」事件一度被捲入輿論漩渦。彼時,和美醫療在事件發生第一時間申明稱,該院從未參與賀建奎及其研究團隊有關「基因編輯嬰兒」的任何試驗環節。深圳和美醫院總經理程珍亦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事件中提及的嬰兒也並非在醫院分娩;倫理委員會審查申請書上的籤名有偽造嫌疑,且未召開相關醫學倫理委員會會議。
  • 記者手記|挑戰全人類的賀建奎不認為自己做錯了
    很顯然,這一句話是喊給受到巨大爭議,並正處於輿論風口浪尖的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聽的。當時,賀建奎剛剛結束他的演講,正匆匆起身走向舞臺後方專門為他開放的離場通道,這個年輕的聲音並未得到他的回應。這個幾乎只有不到幾秒鐘的插曲,似乎剛好反映了賀建奎與當前輿論環境之間的關係——一個不認為自己做錯了的科學家與來自全世界鋪天蓋地的指責。
  • 基因編輯58個嬰兒?華大基因緊急聲明
    「基因編輯嬰兒嚴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如果此事為真,那麼很可能影響華大智造上市。」該財經人士稱。   受此影響,12月9日,華大基因下跌2.28%,報收128.83元。   1   否認基因編輯58個嬰兒   對於參與基因編輯嬰兒一事,12月7日晚間,華大基因是義正辭嚴。
  • 中國打造基因編輯戰士?現實版美國隊長,英美澳早就開始搞了!
    在中國說起基因編輯,大家可能知道賀建奎這個人。2018年底,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此事引發軒然大波,賀建奎在法有禁止、倫理逾矩、安全性未經充分檢驗的情況下,貿然開展人類胚胎基因編輯的臨床應用,嚴重違背了學術規範和道德倫理。
  • 華大基因闢謠「基因編輯嬰兒」傳聞
    華大基因闢謠「基因編輯嬰兒」傳聞 時隔兩年,華大基因再次被舉報。近日,有微博用戶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王主任實名舉報華大基因編輯了至少58個嬰兒基因,還意圖搞「定製人類」。
  • 從救命神藥到「基因編輯嬰兒」,CRISPR為何成為爭議的漩渦丨直擊諾獎
    上一次這個名字進入大眾視野,還是2018年11月的「基因編輯嬰兒」。基因編輯技術是什麼?是誰發明了這個相當於金礦的技術,又是誰讓它熠熠生光?為什麼中間出現了利益之爭?卡彭蒂耶、杜德納和華人科學家張峰,有過怎樣的較量?這些問題,將在本文一一解答。
  • 基因故事系列動畫⑩基因編輯:人類戰勝頑疾的「終極武器」?
    什麼是基因編輯?它又將為人類疾病治癒、動植物研究等帶來哪些巨大影響?   2015年6月,英國倫敦一名患白血病的1歲大女嬰的生命進入最後幾個月的倒計時。面對傳統療法已經失效的情況,醫生們嘗試將基因編輯過的血液細胞注入她體內,沒想到竟然成功消滅了癌魔,創造了世界首例嬰兒白血病的治療奇蹟。這次突破令人對基因編輯這一快速發展的新興領域更加充滿期待。
  • 轉基因技術的基因編輯是魔盒還是神燈?若無敬畏之心便無智慧可言
    但無論如何靠基因編輯這樣的辦法顯然不妥,可能引發的災難目前人類想像不到,其實人類也能直接滅絕蚊子,只需要在雌性蚊子的基因片段上搞一個絕育基因就可以,但如果人類能滅絕蚊子,下一步是不是就要滅絕蟑螂?老鼠?然後就是人類自己的同胞?
  • 你可能不相信,CRISPR基因編輯科普第一人,其實是王力宏
    原創 生物世界 Bio生物世界 收錄於話題#CRISPR基因編輯68個基因編輯。三年後的2018年11月,賀建奎突然宣布通過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創造了一對基因編輯雙胞胎嬰兒,這一石破天驚的新聞瞬間讓CRISPR基因編輯成為全民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