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編輯58個嬰兒」?華大基因緊急闢謠:已向相關部門舉報和報案...

2020-12-10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基因編輯58個嬰兒」?華大基因緊急闢謠:已向相關部門舉報和報案!公司實控人另一公司衝擊科創板

摘要

【「基因編輯58個嬰兒」?華大基因緊急闢謠:已向相關部門舉報和報案!】日前,有微博用戶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王某某實名舉報華大基因編輯了至少58個嬰兒基因,還意圖搞「定製人類」。對此,華大基因12月8日在官方微博發布闢謠聲明,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並不存在,「基因編輯58個嬰兒」等與現實情況完全不符,公司已經向國家網信辦及司法機關進行舉報和報案。(券商中國)

  日前,有微博用戶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王某某實名舉報華大基因編輯了至少58個嬰兒基因,還意圖搞「定製人類」。

  對此,華大基因12月8日在官方微博發布闢謠聲明,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並不存在,「基因編輯58個嬰兒」等與現實情況完全不符,公司已經向國家網信辦及司法機關進行舉報和報案。

  今年以來,華大基因股價接近翻倍,12月7日,華大基因兄弟公司華大智造向科創板提交了上市申請。若華大智造順利登陸科創板,華大基因實際控制人汪建將再添一家上市平臺。

  華大基因火線闢謠

  針對相關傳言,華大基因在其官方微博表示,據了解,「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這個機構並不存在,「基因編輯58個嬰兒」和「定製人類」等科幻片中的情節,與現實情況完全不符,其實這是一篇在2017年發表於Nature的學術論文,該項目由美國俄裔研究員米塔利波夫團隊主導,完全遵守「人類胚胎14天」原則,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沒有回植!沒有妊娠! 更沒有嬰兒出生!華大隻參與了該項目中胚胎幹細胞的核酸測序,以及技術的效率和安全性的評估。

  華大基因稱,雖然該微博已經自行刪除了相關造謠內容,但鑑於該內容利用網友的好奇心和認知盲點,以截屏方式在微信等平臺傳播,造謠內容極其惡劣,用心極其險惡,公共影響隱患重大,給公眾製造了恐慌,已涉及公共安全問題。我方已收集相關證據材料,向國家網信辦及司法機關進行舉報和報案。

  華大基因的主營業務為通過基因檢測等手段,為醫療機構、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等提供基因組學類的診斷和研究服務。公司秉承「基因科技造福人類」的願景,以推動生命科學研究進展和提高全球醫療健康水平為出發點,基於基因領域研究成果及生物技術在民生健康方面的應用,進行科研和產業布局,致力於加速科學創新,減少出生缺陷,加強腫瘤防控,抑制重大疾病對人類的危害,實現精準治癒感染,助力精準醫學。公司主要服務於國內外的科研院校、研究所、獨立實驗室、製藥公司等機構,以及國內外的各級醫院、體檢機構等醫療衛生機構、公司客戶和大眾客戶。

  2017年公司上市之後,發行價為16.24元每股,因其「基因檢測」等概念,股價一度較發行價格上漲超過15倍。2018年開始,公司股價持續回調至60元左右。今年以來,公司股價再度大漲,截至12月8日報131.83元,年內漲幅高達92%。

  兄弟公司申報科創板

  華大基因創始人汪建當前正處於一個關鍵階段。

  12月7日晚間,上交所受理深圳華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大智造」)科創板上市申請,公司擬募資25.28億元。華大智造實際控制人為汪建,汪建目前持有A股上市公司華大基因32.99%股權,為華大基因實際控制人。若華大智造順利登陸科創板,汪建將再添一家上市平臺。

  招股書顯示,華大智造專注於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領域,以儀器設備、試劑耗材等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主要業務。目前已形成基因測序儀業務和實驗室自動化業務兩大板塊,並圍繞全方位生命數位化布局了如遠程超聲機器人等新興領域產品。其中,公司基因測序儀業務板塊的研發和生產已處於全球領先地位,具備獨立自主研發能力並實現了臨床級測序儀的量產。

  本次發行前,汪建通過智造控股、華瞻創投合計持有公司52.3%股權,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汪建控制的華大基因則是華大智造的核心客戶。招股說明書顯示,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以及2020年1-9月,華大智造分別實現營業收入8.02億元、10.97億元、10.91億和17.40億元;分別實現淨利潤0.47億元、1.08億元、-2.39億元和1.62億元。

  從華大智造前五大客戶來看,「華大控股及其他受汪建控制的企業或組織」一直位居公司第一大客戶,2017年至2019年銷售金額佔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99.15%、92.38%、69.96%,其中華大基因佔比分別為37.14%、53.44%、55.92%。

  華大智造在招股書中表示,報告期各期,也就是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以及2020年1-9月,公司對關聯方的營業收入為分別為7.97億元、10.41億元、7.84億元和4.03億元,佔各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9.37%、94.92%、71.89%和 23.19%。

  華大智造表示,公司已加大外部客戶業務拓展,關聯交易佔比逐步降低,但報告期內公司仍與關聯方存在較大關聯交易。如果關聯方未來向公司採購金額顯著下降,公司的業務和經營業績將可能受到不利影響。

  在大量關聯交易的同時,華大智造還存在大量的應收款。報告期內,公司收入規模整體呈增加趨勢,應收帳款金額較高。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應收帳款帳面價值分別為7.99億元、5.39億元、5.59億元和6.11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9.62%、49.13%51.25%和35.14%,佔比相對較高。

  華大智造表示,報告期內,公司主要客戶包括行業內知名的基因測序服務商及科研院所等,商業信譽良好,且公司已按照謹慎性原則計提了壞帳準備,但若公司未來有大量應收帳款不能及時收回,將形成較大的壞帳損失,從而對公司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報告期各期,公司應收帳款周轉率分別為0.98 次、1.64 次、1.99 次及 2.97次,低於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水平,但整體呈逐年上升趨勢。

  華大智造表示,報告期內,公司應收帳款餘額較高,如果公司應收帳款持續上升,當客戶出現財務狀況惡化或無法按期付款的情況,或公司獲取外部資金環境趨緊時,公司將面臨較大的運營資金壓力,對公司的生產經營和財務狀況產生不利影響。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

(責任編輯:DF512)

相關焦點

  • 舉報門後遺症?華大基因闢謠「基因編輯嬰兒」傳聞
    舉報門後遺症?華大基因闢謠「基因編輯嬰兒」傳聞 時隔兩年,華大基因再次被舉報。近日,有微博用戶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王主任實名舉報華大基因編輯了至少58個嬰兒基因,還意圖搞「定製人類」。
  • 基因編輯58個嬰兒?華大基因緊急聲明
    近日,一則「華大基因編輯58個嬰兒」的消息突然在社交平臺上瘋傳   12月7日晚間,針對該消息,華大基因緊急聲明,稱不存在「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基因編輯58個嬰兒」和「定製人類」等與現實情況完全不符。
  • ...緊急闢謠:已向相關部門舉報和報案!公司實控人另一公司衝擊科創板
    來源:券商中國作者:庚寅 日前,有微博用戶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王某某實名舉報華大基因編輯了至少58個嬰兒基因,還意圖搞「定製人類」。對此,華大基因12月8日在官方微博發布闢謠聲明,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並不存在,「基因編輯58個嬰兒」等與現實情況完全不符,公司已經向國家網信辦及司法機關進行舉報和報案。今年以來,華大基因股價接近翻倍,12月7日,華大基因兄弟公司華大智造向科創板提交了上市申請。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98期:華大基因闢謠「基因編輯58個嬰兒...
    華大基因闢謠「基因編輯58個嬰兒」:與現實情況完全不符近日,有微博用戶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王某某實名舉報華大基因編輯了至少58個嬰兒基因,還意圖搞「定製人類」。對此,華大基因在官方微博發布闢謠聲明,稱「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並不存在,「基因編輯58個嬰兒」等與現實情況完全不符,公司已經向國家網信辦及司法機關進行舉報和報案。新「基因剪刀」可切除免疫缺陷病毒基因美國科學家已成功從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的基因組中編輯了SIV(猴免疫缺陷病毒,與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密切相關,即愛滋病的病因)。
  • 光明網評論員:「基因編輯嬰兒」?這種謠言造不得
    昨天(12月10日)有媒體報導說,華大基因在8日晚間針對此前一日有人在社交媒體發文所稱的「華大基因有大瓜要爆,基因庫江蘇運營中心王主任實名舉報華大基因編輯了至少58個嬰兒基因,還意圖搞『定製人類』」等令人震驚的消息,進行正式闢謠。
  • 蘋果推出4399元AirPods Max;華為發布首款商用臺式機;華大基因回應...
    當時的老羅在某脫口秀節目上說道——始於 2018 年年底的 6 個億債務,到今天我們已經還了快 4 個億了。如果沒有意外的話,未來一年應該也就差不多還完了。(來源: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華大基因回應「基因編輯58個嬰兒」事件:造謠!已報案12月8日晚間,華大基因官微發布聲明闢謠「基因編輯58個嬰兒」事件。
  • 全球學者強烈譴責「基因編輯嬰兒」 始作俑者卻說
    11月26日,人民網等媒體報導,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女嬰已於本月在中國健康誕生。特殊的是,他們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  賀建奎資料圖   消息一出,舉世皆驚:朋友圈、微博刷屏熱搜;普羅大眾、科普作者、生物學家眾說紛紜;技術安全、人倫綱常、生命哲學,各個角度的疑問和困惑讓一些人憂心忡忡...
  • 工程院:「基因編輯嬰兒」嚴重違背倫理和科學道德
    中新網北京11月28日電 (記者 孫自法)針對廣受關注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中國工程院28日晚發表聲明指出,該事件嚴重違背了基本倫理規範和科學道德。中國工程院將密切關注這一事件的調查進展和結果,並願意提供必要的學術與專業技術支持。
  •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後賀建奎現身,國家衛健委與科技部回應此事
    國家衛健委、科技部昨晚聯合在科技部官網上對「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有關信息作出回應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科學技術部高度關注11月28日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編輯峰會有關「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信息,相關部門正在進行調查核實。
  • 基因編輯嬰兒有沒有可能成為「超人」或「怪胎」?
    得到上的生物醫學科普人王立銘教授緊急發文: 為什麼基因編輯嬰兒在今天不可原諒?今天是一個註定要載入人類歷史的日子,這是對人類科學尊嚴和科學精神的踐踏。 好了,講到這裡,你應該明白了新聞中提到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的原理了,這兩個英文縮寫拼在一起還沒有個正式中文叫法,用我的話說,就是,用9號手術刀編輯特定基因序列。而那個需要被編輯的基因,有可能是直接剪掉,也有可能是替換成其他基因,這個基因序列就被稱為標靶,那新聞中說的脫靶脫靶,就是沒有剪到標靶基因。
  • 華大基因:近日取得新冠病毒檢測相關的三個醫療器械註冊證
    2月2日晚間,國內基因測序龍頭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大基因」,300676)公告稱,全資子公司華大生物科技(武漢)有限公司(下稱「武漢生物科技」)近日取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相關產品的三個醫療器械註冊證。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78期:龍頭地位穩固!華大基因上半年營收逾...
    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植物》上。研究證實寧夏中衛山羊保種群體遺傳多樣性較高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畜禽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科技創新團隊,對該場48隻保種公羊進行了50K晶片掃描和種質資源構成分析,同時與其他2個山羊品種—內蒙古阿爾巴斯絨山羊和濟寧青山羊樣本進行了比較,結果表明中衛山羊保種群內遺傳豐富度高於其他2個品種。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42期:新基因編輯技術可修復89%遺傳缺陷
    華大區塊鏈技術斬獲國際基因數據隱私安全計算大獎2019年10月26日,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of Health,簡稱NIH)指導並資助舉辦的2019屆基因數據隱私和安全大賽頒獎儀式在美國印第安納州舉行,華大在「基於區塊鏈和智能合約構建基因變異分布式資料庫」的賽道中脫穎而出,與耶魯大學、京都大學等一起榮獲大獎
  • 華大智造報考科創板,為「避嫌」降低與華大基因關聯交易
    12月7日晚間消息,上交所受理深圳華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大智造」)科創板上市申請,公司擬募資25.28億元。據悉,華大智造主要從事基因測序儀業務,今年憑藉新冠檢測試劑銷售的大幅增長,在實驗室自動化業務上也收穫頗豐,已實現淨利潤轉正。
  • 美國又拉11家中企入「黑名單」 華大基因等多家上市公司在列
    來源:e公司官微作者: 李曼寧 2020年7月21日凌晨,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突然宣布,將11家中國企業納入「實體清單」。華大基因、歐菲光、碳元科技、今創集團等上市公司或其關聯方牽涉其中。這也是繼5月23日之後,美國方面又一次拋出「實體清單」。
  • 美國又拉11家中企入「黑名單」,華大基因等多家上市公司在列...
    2020年7月21日凌晨,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突然宣布,將11家中國企業納入「實體清單」。華大基因、歐菲光、碳元科技、今創集團等上市公司或其關聯方牽涉其中。這也是繼5月23日之後,美國方面又一次拋出「實體清單」。
  • 基因編輯嬰兒?瘧原蟲治癌?「科研倫理」已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這不禁讓人想起此前的基因編輯等事件。和基因編輯一樣,引發巨大爭議的還有「瘧原蟲可治好癌症」的消息:春節前,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的陳小平研究員發布了「瘧疾抗癌」的研究,引發質疑。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教授王立銘,將瘧原蟲抗癌事件和之前的賀建奎基因編輯事件聯繫在一起,他表示有理由相信兩者都是「倫理傾銷」的產物。
  • 日本批覆基因編輯番茄上市,什麼是基因編輯和氨基丁酸?
    12月11日,日本厚生勞動省通過其國內首個基因編輯食品的銷售申請。這是一種基因編輯的西紅柿,含有更多營養成分γ-氨基丁酸,預計最早將於2022年上市銷售。那麼,什麼是基因編輯和γ-氨基丁酸?基因編輯和轉基因是什麼關係?
  • 華大基因:新冠甲流乙流「三聯」檢測試劑盒完成歐盟CE認證
    9月23日晚間,國內基因測序上市公司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大基因」,300676)公告披露,其控股子公司深圳華大因源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華大因源」)製造的兩項新型冠狀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及乙型流感病毒聯合核酸檢測試劑盒(下稱「三聯檢」)於近日完成了歐盟CE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