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歷史中有很多次的人口大遷移,不過有一次堪稱影響力最深的,那就是洪洞大槐樹,史書記載在朱元璋在位時期,就通過這裡,開始轉運了軍隊和家屬近100萬多人,為什麼要對雲南如此重視呢?
因為這個地區實在很特殊,當時因為無法突破長江地區,於是就只好改道,駐兵在雲南之後,朱元璋大破元大都後,元朝退回了漠北,而此時的雲南卻還保留了他們的一支隊伍。於是朱元璋就派大使攻打雲南的援軍,後來其中一位沐英變成為了駐守雲南的主將,在攻打過程中另一位叫做黃元壽的將領表現出眾,被封為總兵。
明朝建立之後,皇帝被想要告訴其他國家的明朝出現,於是便派使臣一路南下。南下的這位使者便是黃森屏,也就是之前的黃元壽,那為什麼非要讓他去呢?是因為朱元璋考慮他是福建泉州人,再加上對這裡的地形比較了解,於是便坐船南下,來到了當時的婆羅洲,位於如今的加裡曼丹島。
這個島上有三個國家分別是渤尼印尼蘇祿。根據資料記載,當時渤尼人對唐人非常敬愛,渤尼人如果看到唐人有麻煩,就會施予援手,於是在黃森屏等人的幫助下,渤尼不僅抵擋了周圍國家人的進攻,而且還將黃森屏列為王。那為什麼使命完成之後,他沒有返回明朝呢?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有一種說法是稱他並不是自願出使,而是因為延誤了運糧的時間,怕被治罪,於是逃到了這裡。顯然最後這種說法更加準確一點吧,不過一個小小的使臣到了一個國家被當地人們推崇,受到當地人們的信賴。換誰應該都會留在當地吧,畢竟留在當地可以成為國王,但回去只能夠成為一個使臣,只能夠成為一個大臣,這兩者之間的差距,那誰都能夠分辨出來。
如今已經時隔很久,在歷史的長河中,這個地方發展到如今並沒有消失,可早改名成了汶萊,雖然是一個40萬人的小國,但卻相當富有,而且和義大利西班牙等國是一個級別的。目前在文蘭的某山丘上仍舊有一個明朝的古墓,上面還寫了總兵二字。除此之外,汶萊王宮中還保留了當時黃森屏用過的兵器和盔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