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內打不過網易雲,對外逃不過騰訊圍剿,蝦米到底做錯了什麼?

2020-12-14 達文西觀察

蝦米音樂要關閉了?

11月29日晚間有用戶發帖稱,蝦米音樂的高管在北京開會,屆時返回杭州以後將作出人員變動。隨後有用戶表示:江湖傳言,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15日關閉。

此言一出立刻引起網友廣泛討論,蝦米音樂為什麼會淪落到要關閉的地步?聯繫此前阿里的88vip接入網易雲音樂的動作,難道蝦米音樂真的要成為棄子了嗎?

於2008年上線的蝦米音樂,剛剛誕生的它就拿到了深創投的投資,兩年後獲得了盛大的投資,可謂是音樂軟體市場上一顆璀璨的新星。

可是到了2018年,蝦米音樂在各大音樂軟體中的排行到了墊底的位置,現在被傳出要關閉的消息,居然也有不少人表示早有預料。

不過很快蝦米音樂方面回覆:不予置評。

沒有正面對該傳言進行解釋說明,只是說蝦米音樂沒有傳聞中那些「經理」等高管的職位。

聯合去年阿里花7億投資網易雲音樂之後,業內傳出的合併蝦米和網易雲的傳言,蝦米的命運走向撲朔迷離。

蝦米十年終成空,對內「自家人」網易雲幹不過,對外騰訊音樂圍剿,TME在市場上的領跑讓它追趕不及。

蝦米音樂到底做錯了什麼?

蝦米網易雲二選一,蝦米被拋棄的苗頭?

阿里的8vip大禮包包含很多阿里系列的會員優惠內容,雖然88vip和淘寶的淘氣值掛鈎,一開始都是以購物為契機開通,但是大部分人開通都是覺得套餐裡其他內容更優惠。

外賣平臺和音樂平臺的會員是88vip用戶們覺得最值的兩項附加選項,此前音樂平臺一直是阿里旗下的蝦米音樂,但是從去年88會員節大促期間開始,這個選項發生了變動。

可以選擇網易雲了?這個設置讓不少用戶大呼超値,彼時網易雲還因為「網抑雲」相當走紅,用戶群體較大,所以增加了這個選項讓很多人毫不猶豫選擇了網易雲。

這樣的二選一對用戶群體來說只是一次普通的選擇,但是對蝦米音樂來說,這簡直就是被推到黑暗的前兆。

當時有媒體做過調查,隨機抽取的街頭採訪中,10人中有9人都毫不猶豫選擇了網易雲,僅有一人因為使用習慣繼續留在蝦米的陣營裡。

可能是這樣的採訪還不夠全面,但是在88vip的會員轉讓帖子裡,各個會員的火熱程度就能說明一切。

有專門收相關會員的二道販子透露,蝦米會員的需求量很小,幾乎無人問津,就算收價格也會壓到很低;相反網易雲會員的銷路就廣很多,收價38元,生意不錯。

根據七脈數據顯示,在應用類(免費)軟體排名中,網易雲排名15位,而蝦米音樂則在五百名開外,只壓在了501名

可能是察覺到網易雲音樂帶來的巨大吸引力,阿里在88vip頁面還增加了一行小字:此前已激活蝦米用戶可更換一次。

這樣的態度可以說相當「冷血」了,對親兒子這麼不留情,導致一堆博主開貼留教程,引導用戶解綁蝦米,轉投網易雲懷抱。

按理說這很不應該,蝦米自從2014年底被阿里收購以後,就成了阿里音樂體系的親兒子,甚至一度寄予厚望。

而網易雲音樂和阿里的關係,從目前來說只是單純的投資關係。去年9月阿里領投7億美元的消息就已經讓音樂市場產生不小的震蕩。

不過從這波組合拳來看,蝦米「進小黑屋」的命運可能很快就要來了,為了擁抱社交屬性更強的網易雲音樂,蝦米這個平淡的平臺是否會走向末路?

蝦米曾站在鄙視鏈頂端

蝦米現在混得很一般,連續下滑的DAU數字讓人對這個小眾音樂聚集地十分擔憂。

2018年11月17日,這是蝦米十周年的日子,蝦米音樂官方微博還特地發了一個祝自己生日快樂的文,但是從寥寥無幾的轉發數和只有幾十個的評論現狀來看,蝦米十分落寞。

兩年過去了,這個情況沒有好轉,現在蝦米官方第一條微博倒是有很多人留評論,只不過內容都是呼籲平臺不要關閉之類的挽留言論。

直到要失去的時候才會感到珍貴,蝦米音樂在關閉傳言中再一次成為焦點。其實在幾年前,蝦米也曾站在音樂平臺鄙視鏈的頂端,連網易雲音樂也不例外。

喜歡用蝦米的用戶群體大多是獨立音樂狂熱愛好者,後搖,氛圍,電子,黑金,新古典等一類音樂讓一部分用戶成為蝦米的重度使用用戶。

在「蝦米音樂關閉」的話題裡,有一位用戶感慨道:「蝦米是東方(二次元相關)音樂系列最全的平臺了,如果沒了我都不知道該去哪兒聽。」

可以看出來蝦米的平臺屬性偏小眾,樸素的用戶界面和笨拙的交互效果依然吸引了一批忠實用戶留在這裡,對他們來說,蝦米的音樂夠純粹。

一位既用蝦米又用網易雲的用戶對比了兩個平臺,「說實話,蝦米的推薦算法比網易雲的要優秀一點,畢竟蝦米的分類更細,而網易雲只從場景、情感出發。」

但是該用戶也表示,蝦米的用戶規模萎縮得太厲害,留下來的也沒有貢獻多少會員付費。「蝦米原本也可以像網易雲那樣做社交,但是它終究還是沒跨出那一步。」

偏愛蝦米的用戶群體覺得,和網易雲比起來,蝦米的評論區沒有那麼烏煙瘴氣,更適合安靜聽音樂。

但是收藏列表裡灰掉的一大半歌曲還是讓不少用戶不得不擁抱其他平臺。

TME領跑的絕對局面

蝦米越來越頹勢,現在的音樂市場已經形成騰訊音樂領跑的局面。

根據相關財報顯示,TME(騰訊音樂)到2020年9月為止,其在線付費用戶規模已經達到5170萬,這是2016年以來的最大增長幅度。

蝦米死於版權。

這個說法在兩年前就有很多人討論過,彼時蝦米的收藏歌單裡,大部分人有60%以上的歌曲都是不能聽的,這也就是說這些歌都沒有版權。

當時根據艾瑞諮詢發布的報告,騰訊擁有世界音樂庫90%的版權,而蝦米的覆蓋率只有20%(存在平臺可重複覆蓋音樂)。

但是僅僅就是這20%都已經讓蝦米負重難行,創始人王皓就曾經說過,蝦米每年的版權費是收入的十幾倍。

列舉下蝦米旗下現在的版權範圍,國內主要有五月天、S.H.E等,國外則網羅了一批韓團歌曲,簡單來說,受眾層面較窄。

面對C端用戶,蝦米收費困難,所以曾經那場「窮×VIP(活動送的那種)」事件也可能是蝦米無意間暴露出來的心聲。

而在自身B端,蝦米做不到財大氣粗買下所有音樂的版權,只能時不時灰掉一些歌曲。

有一位09年就註冊使用蝦米的資深用戶總結了蝦米的歌單發展:一開始都是喜歡的,後來每隔一段時間就灰掉一點,到最後只剩一些原創音樂人的歌曲還能聽。

版權方發現就下架,蝦米在阿里的投資下堅持運營了這些年,到底還是支撐不住了。

老大養廢了換個孩子養?

2016年的時候,蝦米創始人王皓離開了,伴隨著朋友圈的辛酸告別,蝦米的未來似乎在那個時候就已經註定了。

王皓說:有些行業註定要死去,我乾脆等他涅槃好了。

他終究沒等來蝦米的涅槃,不過阿里在隨後的兩年裡倒是砸過重金培養蝦米,甚至讓蝦米牽頭做阿里大文娛的開拓者。

2017年9月,阿里音樂發出了一封內部信《廣積糧、不築牆——阿里音樂未來發展三個方向》,這篇內部信中首先就強調了會秉承「富養女兒」的宗旨,繼續加大版權投入。

當時業內人士因為這封內部信對蝦米重新定位:原來不是棄子,也不是親兒子,而是親女兒。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蝦米要起飛的時候,蝦米當年最重磅的活動推出了,歌后王菲和馬雲合唱歌曲《功守道》主題曲《風清揚》上線。

有「爸爸」親自加持,還加上了大IP王菲,果然歌曲上線當天就創造了播放量2.5億次的傲人佳績。

但是這樣的歌曲不是天天都有,蝦米被翻了一次牌子後又再度被打入冷宮。

有人說在現如今的情形下,阿里的績效體制層層壓下來,蝦米的產品經理也不知道該往什麼方向改了。

現在也不用費心思改了,老大扶不起來,阿里直接換個目標,現在這個矚目的焦點到了網易雲身上。

和騰訊文娛事業蒸蒸日上的現狀不同,阿里大文娛一直是塊難啃的骨頭。騰訊和阿里都不缺錢,二者差異點在於基因。

騰訊的長處在於社交,長在骨子裡的社交基因為旗下其他平臺帶來源源不斷的流量;

而阿里的電商基因是根本,流量在電商裡是消耗品,無法自身生成。

網易雲和阿里現有的其他產業,不同在於其已經特色化的社交屬性。可能正是看中這一點,阿里才直接選擇將資源傾向這位外來的孩子。

如果蝦米關閉終將成為事實,希望網易雲能加大版權方面的意識,否則再怎麼重社交,脫離平臺屬性也是枉然。

相關焦點

  • 打不過就加入?傳前蝦米高管將任網易雲音樂CEO
    此前在11月29日有傳言稱,蝦米音樂將在明年1月關閉,並且隨著這一消息的不斷發酵,關閉時間點也逐漸被具體到了「明年1月15日」。而後續11月30日,蝦米方面對外回應稱「不予置評」。有模有樣的傳聞與含糊的官方回應,無疑引起了外界的眾多關注,畢竟昔日蝦米音樂也曾與網易雲音樂一同站在過在線音樂平臺鄙視鏈的最頂端。
  • 網易雲音樂CEO卸任,蝦米高管將接任?網易雲要走蝦米的路嗎?
    網易雲音樂作為年輕人聚集的音樂平臺,憑藉著自己獨特的屬性與QQ音樂和酷狗音樂競爭,最近網易雲音樂傳出朱一聞將卸任CEO消息,原蝦米音樂趙宗可能會實現越級上位,讓網友不僅吐槽網易雲是不是要改名為網蝦音樂。
  • 蝦米音樂,終究還是要與網易雲音樂合併?
    [二象評論]企業的官方回應中最有趣的措辭是什麼呢?在筆者看來,「不予置評」,會是當之無愧的「人氣王」,不肯定、不否定、不贊同、不反駁,不澄清,也不掩飾,你說它模稜兩可,它偏偏又算是個答案。最近關於蝦米音樂即將關閉的回應中,蝦米和阿里的「口徑」據都是「不予置評」。
  • 單挑打不過就群毆!騰訊全面圍剿網易,天諭恐成鵝廠心頭大患
    提到國內的網遊巨頭,騰訊和網易絕對是兩座難以翻越的大山。然而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兩家公司在國內遊戲市場中的矛盾由來已久。時間回到2015年,彼時騰訊遊戲無論是收入還是數量,都穩坐國內遊戲界的半壁江山,霸主地位無可撼動。網易遊戲雖然屈居次席,卻已成為騰訊的眼中釘,肉中刺。
  • 蝦米音樂關停,阿里收購魔咒,為何無法打破?
    今年1月5日上午,蝦米音樂官方正式宣布將於2月5日關停音樂業務,這個堪稱樂迷心中白月光的巨星,在這場音樂版權之戰中還是隕落了,沒有內部拆分重組,也沒有外部合併,而是直接關停了,「音樂難民」再次陷入了歌荒,不得已去隔壁騰訊音樂和網易雲音樂避難,即使騰訊、網易十分樂意接收,還貼心推出了「一鍵遷移」
  • 「蝦米」走下神壇,在線音樂市場還能怎麼變?
    而早期的蝦米音樂憑藉著一些小眾音樂,站在了在線音樂的鄙視鏈頂端,腳踩QQ音樂和網易雲,成為擁有2000萬註冊會員的音樂社區巨頭。在線音樂是一個很廣闊的賽道,蝦米盛極一時卻沒有將這份榮光延續下來,如今被頻繁傳出被併購、被關閉的消息,蝦米究竟做錯了什麼?
  • 網易雲、蝦米音樂都被阿里巴巴支持過,為什麼兩者現在卻天差地別
    現在聽歌軟體千千萬,比如QQ音樂、酷狗、網易雲、酷我以及蝦米等諸多音樂軟體,而作為用戶的我們,會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軟體去聽歌,小編個人喜歡用網易雲。但其實其他音樂軟體也有很多用戶喜歡,畢竟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不過,就在近日,有消息爆料出,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新浪科技就此向蝦米音樂方面求證,而官方至今到現在都還沒有回應這個問題。
  • 蝦米音樂別了!教你把蝦米導入QQ音樂網易雲音樂
    是的,成立於2008年的蝦米音樂就要跟所有用戶揮手再見了,這個曾經位居行業第一的音樂軟體,就這麼地落幕了,莫名的有些許傷感。畢竟它曾經是多少用戶的裝機必備,多少用戶的心頭所好。趁著蝦米音樂留給用戶的緩衝期(關停時間2021年2月5日)(比起某筆記軟體那突然的關停讓用戶連資料都無法備份的情況算良心了)。
  • 蝦米音樂,中國在線音樂發展的犧牲品?
    2019年,曾經為蝦米音樂帶來流量與人氣的高曉松離職,儘管阿里旗下已有在線音樂的布局,但是阿里巴巴卻於去年9月,聯合雲鋒基金等機構,向另一個在線音樂巨頭網易雲音樂拋去橄欖枝,並獲得了網易雲音樂10%的股份。 當時還一度有消息傳出,蝦米音樂可能被合併到網易雲。
  • 沒想到,是我「殺」了蝦米音樂?
    12年後,我的粉絲朋友們在說,「爺的青春,終結了」,阿里高薪聘請高曉松當蝦米音樂董事長,將電商音樂寄託給高曉松,王皓退位讓賢。蝦米網12年後叫「蝦米音樂」,我們說過最多一句話,重生後的蝦米,高曉松空降蝦米董事長,王皓辭職離開,沒留下什麼遺憾,阿里巴巴高調入局音樂,低調退潮,我認為,「阿里巴巴只能做電商,音樂交給王皓幹就好」。
  • 調查|蝦米真的被阿里巴巴耽誤了嗎?
    在陳西看來,蝦米音樂一直辛苦堅持積累的資源,在那個時間點都拱手相讓給了騰訊音樂和網易雲音樂。網易雲音樂在2014年開始公開招募獨立音樂人,2016年又出資2億元推出「石頭計劃」扶持獨立音樂人,持續舉辦三季,至2020年,平臺上聚集的原創音樂人總數破20萬,上傳至平臺的原創音樂作品總數超150萬首。
  • 蝦米音樂將關閉?阿里文娛又一巨星隕落?網友:收購網易雲實錘!
    坊間有這麼一種說法,那就是網易雲是普通人聽歌的軟體,而蝦米音樂是愛樂人聽歌的軟體。當然,筆者不知道這說法到底是不是那麼回事的,但今天傳出蝦米音樂即將解散的消息,確實令人感到惋惜。作為一個老網際網路人,筆者也確實見證了它曾經的輝煌。
  • 蝦米音樂能有今天,難辭其咎的或許並非阿里
    而蝦米音樂與網易雲音樂,就在當時憑藉較為出彩的個性化推薦機制,以及更貼合用戶的歌單服務,積攢了相當深厚的用戶基礎。以至於當時網絡上還曾風靡過一張在線音樂平臺鄙視鏈,其中處於鄙視鏈最上端的,就是「陽春白雪」的網易雲音樂與蝦米音樂,相比之下給人印象偏「下裡巴人」的騰訊系音樂APP,則集體處於「被鄙視」的位置。
  • 殺死蝦米音樂的不是高曉松,而是全民k歌
    阿里不願意繼續燒錢和騰訊打版權大戰,就意味著蝦米其實已經被阿里放棄,死掉只是時間問題。 阿里為什麼會放棄版權大戰?其實不是燒錢燒不過騰訊,而是騰訊率先找到了能夠賺錢回血的商業模式,否則就算是巨頭也撐不住無限期投入。 當年在線音樂行業展開版權大戰,阿里騰訊都在持續燒錢。
  • 蝦米2月5日正式關停:網友不舍 倒下的原因是什麼?
    蝦米最懂我的品味了」、「蝦米真的是我內心最隱秘的白月光」、「期待你會以另一種方式回來」、「之前看88VIP主頁上線網易雲音樂就有預料到會產業整合,很快會有這麼一天,但還是很不舍啊,中學時代的記憶,感恩陪伴」......蝦米音樂關停消息傳出,不少網友在官方微博評論中表達自己對蝦米的不舍。
  • 中國音樂行業洗牌,昔日巨頭曲終人散,網易雲成騰訊唯一對手
    創始人王皓非常熱愛音樂,也非常懂音樂人,所以在創建蝦米網時王皓就將內容和口碑視為核心競爭力。 對於喜愛音樂的消費者而言,內容質量極其重要,而這剛好是當年蝦米的強項。筆者了解到,彼時蝦米擁有非常詳盡的音樂風格列表,大概有24中類別,大類別下還有許多子類別,可涵蓋幾百種音樂風格。
  • TME、網易雲,2021線上音樂不做「音樂」,做什麼?
    2014 年,蝦米音樂斥資 3000萬元買下了《中國好聲音》第三季的音樂版權,開始與騰訊、網易直面流量競爭。2015年,蝦米音樂與天天動聽合併組建成阿里音樂。2016年,高曉松、宋柯、何炅等名人紛紛加盟,這個時期,也是蝦米音樂發展的高光時期。
  • 騰訊音樂、網易雲音樂反覆博弈
    在今年2月底網易披露2019年財報時,網易的老闆丁磊就曾公開表達對中國音樂版權現狀的不滿,認為在購買版權方面付出了超過合理價格的成本,「我們希望在未來能夠回歸一個合理理性的版權費用。」在過去的一個月裡,各大音樂平臺針對版權合作的動作頻繁,騰訊音樂、網易雲、蝦米等集中出手跑馬圈地。
  • 給你一張過去的CD,聽聽那時的青春蝦米
    用蝦米的人都急了,忠實老粉更是怒火中燒,音樂無國界,音樂可以無障礙交流,現在把音樂給我掐了,你讓我用什麼來交流?然而在此之前就有媒體報導蝦米解散的傳聞,這次則直接曝出蝦米將於明年1月關閉,並且該消息還稱「蝦米音樂主編和運營總監目前在北京開會,回去要執行一些人員變動。蝦米音樂很可能將要解散。
  • 蝦米將死:阿里退場!在線音樂市場塵埃未定,騰訊系能拔得頭籌嗎
    關於蝦米音樂即將封閉的消息,雖然大老闆阿里沒有官方正式的宣布,可是關於蝦米音樂在阿里方面的重要性卻越來越低,而且在去年時,阿里更是為蝦米音樂的老對頭網易雲音樂領投近50億,阿里的這波投資操作讓很多人一臉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