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過「最好的教育,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
學校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嗎?是的,幾乎所有的學校都有自己的特點,他們最大的特點是孩子們不願上學。「巴學園」和他們不同,黑柳徹子說:「如果還有巴學園,可能就不會有孩子討厭上學了吧。因為在巴學園,放學之後孩子們也不願意回家,而且第二天早晨,又眼巴巴地盼著早一點到學校去。」
「巴學園」是什麼樣的魔法學校讓孩子們渴望早點上學?
實際上「巴學園」是暢銷書《窗邊的小豆豆》中的學校,也是一所真正的學校。小林宗佐創辦了巴學校,擁有作家和主持人雙重身份的黑柳徹子女士,在巴小學時,根據一個真實的故事創作了一部兒童文學作品《窗邊的小豆豆》。
這本書一出版,就在世界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中文簡體版的銷售量超過了1100萬。黑柳徹子女士因《窗邊的小豆豆》一書被任命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這是亞洲繼奧黛麗·赫本之後亞洲史上第七位也是第一位親善大使。
在主人公小豆豆和黑柳徹子這本書裡,我剛開始一年級,因為經常不遵守課堂紀律,被建議退學,最後,他不得不來「巴學園」繼續他的研究。在巴學花園裡,在小林的引導下,「問題學生」小豆豆逐漸成為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最終逆襲與影響力成為成功女人。
著名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說:「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為了小豆豆,她的一生正在巴學花園裡被快樂生活治癒,《窗邊的小豆豆》正在不斷地治癒和溫暖那些不幸的人。
一個自由和尊重的教育環境是孩子們最好的生命禮物
宗佐先生說:「無論哪個孩子,當他出世的時候,都具有著優良的品質。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影響,有來自周圍的環境的,也有來自成年人的影響,這些優良的品質可能會受到損害。所以,我們要早早地發現這些『優良的品質』,並讓它們得以發揚光大,把孩子們培養成富有個性的人」。
特殊的校門,特殊的教室,特殊的座位,特殊的上課方式
對於小豆豆,巴中的所有內容都是與眾不同,有特殊的門,特殊的教室,特殊的座位和特殊的教學方法。
當小豆豆看到巴學校公園的大門時,他對媽媽說說:「從地裡面長出來的門呀。」是的,學校大門是由兩棵綠樹組成的葉子。大門上的巴學校公園的標誌也歪向一邊。這完全不符合小豆豆(我們)的固有理解,因為小豆豆過去是用混凝土柱做成的校門,上面醒目地寫著學校的名字。
雖然水泥校門氣勢恢宏,但對孩子們來說,他就像一個冰冷的籠子,代表著遵守規則。雖然巴學校的大門看起來像一些「落魄」,但他很有趣,也很適合孩子們,帶有一絲非常規的味道,但他能直接攻擊孩子們單純而奇怪的心理。
除了校門外,還有教室。與以前學校的教室不同,巴學校公園的教室是廢棄電車的重建,坐在這裡,看著窗外隨風搖曳的樹木,你會有一種電車運行的感覺。看到校門和電車教室後,他驚呼「我非常喜歡這個學校」。
關於巴最有趣的事情是教室裡的座位是不固定的,學生可以根據當天的心情和方便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座位。他的同學泰明去世後,小豆豆和他的同學都沉浸在悲傷之中,然而這種隨意選擇座位的方法可以減少孩子們的刺激。因為如果泰明的座位是固定的,孩子們會更頻繁地看到東西。
不過,校門、教室、座位,也有些小特別,在這所學校裡,最特別的就是上課的方式。一般學校上課都是按照課程表,有順序上課的,但是巴學校公園卻是完全不同的,他有點類似於自學的形式。
在第一節課開始時,老師會在黑板上寫下當天要教的所有課程,加上每節課要學的所有問題,然後說:「下面開始上課,從你喜歡的那門課開始吧。」
班上大部分是自學,學生遇到不懂的問題,可以向老師請教。老師會耐心地解釋,直到學生聽懂為止。然後,老師會舉幾個例子,然後是新一輪自學。
在課堂上,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修任何課程。這種教學方法具有顯著的優勢,教師可以通過觀察來觀察和掌握學生的興趣,通過向學生提問來了解學生的問題思維方式。這有助於教師了解每個學生的個性基礎上因材施教。
所有這些特殊性構成了一個獨特的免費和受人尊敬的巴學校公園,正如黑柳徹子所說,在這樣的學校氛圍中,孩子們怎麼能不翹首盼望上學呢。
好老師知道向下兼容,不會把成人思維強加給學生
當小豆豆第一次遇到小林作為主席時,總統先生聽了小豆豆四個小時。在這麼長的時間裡中,校長一次也沒有打哈欠,也沒有表現出不耐煩,他只是專心地聽著,不時地引導小豆豆暢快通過「後來呢?」「已經沒有了嗎?」交流。
無論在這之前還是之後,沒有一個成年人能像認真那樣多聽小豆豆。這時,小豆豆覺得第一次遇到了他真正喜歡的人!「能永遠和這個人在一起就好了」的聲音產生了。
校長懷著對對孩子的尊敬,給小豆豆上了一生中最多的寶貴課,什麼是尊重?被尊重是什麼感覺。
總統的智慧不止這些。有一次,小豆豆的寶貝錢包掉進馬桶裡,為了拿出錢包,她找到一把長勺子,開始往糞池裡挖。廁所裡的髒東西已經拿出來堆成了小山,但錢包還是找不到。當校長經過時,他看到了,輕輕地說了一句:「弄完以後,要把這些全都放回去,啊。」然後走開了。
這個放在其他成年人身上,嚴重的會說「你怎麼這麼淘氣,太危險了,快停下」,和善會說「我來幫你吧」,但是校長卻非常了解兒童的心理,他選擇尊重孩子的天性,與他們一起探索。這就像小孩子喜歡瘋狂地奔跑,但是成年人卻覺得這很無聊,很累。
現在,許多成年人不理解向下兼容來理解兒童的行為,相反,他們要求孩子們要和藹可親,按照成年人的想法做事。然而這種對待孩子的方式只會把孩子推得越來越遠,讓他們變得叛逆,事實上成年人與孩子相處的更恰當的方式應該是成年人知道向下兼容,而不是把成人的思想強加給孩子。
教師期望效應:兒童行為是教師教育模式的「回聲」,理解和治療兒童
在一項經典但有爭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告訴小學教師,經過測試,他們班上的5名學生將在來年取得快速進步。這些信息實際上是偽造的,這5名學生是隨機抽取的。
一年後,在給學生們做了和年初一樣的智力測試後,研究人員發現標有「進步神速」的學生確實進步很快。
隨後大量的研究表明,期望學生表現是教師將期望傳遞給學生後產生的。這種現象被稱為教師期望效應,簡單來說是教師將學生的期望傳遞給學生,這確實會導致學生表現的期望行為和連續循環。
因此有一個更流行的術語「自證預言」來形容教師期望效應,每次校長看到小豆豆,他都會說對她說「自證預言」:「你真是一個好孩子。」所以小豆豆覺得他確實是好孩子。
在以前的學校,小豆豆是「問題學生」。
上課時,小豆不停地開關桌子上的蓋子,做啪嗒啪嗒戒指。然後她離開桌子,站在窗邊往外看。
當宣傳藝人經過時,她大聲跟他們打招呼,並邀請學生過來打招呼,並要求推廣藝人表演節目。當她不能宣傳藝人時,她會像周圍沒有其他人一樣與小燕子交談,當她還在上繪畫課時,她用深黃色的鋸齒狀記號在桌子上做記號。
這種擾亂課堂自律的行為使她在老師的位置上貼上了「問題學生」的標籤,最後被勸阻。
在巴學校公園,「你真是一個好孩子」
在巴學花園中,小豆豆的「奇葩」行為並沒有得到改善,學生家長和老師的抱怨和擔憂也傳到了校長的耳邊,但是怎麼做呢?只要有機會,他就會對小豆豆:「你真是一個好孩子。」,小豆豆因為這句話而有了「我是一個好孩子」的信心,每次他做什麼,他都會想起總統的這句話。
黑柳徹子在《窗邊的小豆豆》中說:「或許正是這句寶貴的話,決定了小豆豆的一生。」
每個孩子有許多優點和缺點,當你看到有趣和奇怪的東西時,你會做一些「出格」行為來滿足你的好奇心。課堂預期效用卻告訴我們:只有理解才能治癒兒童,兒童的行為才是教育性的「回聲」,指出什麼樣的行為適合兒童,兒童就會表現相應的行為。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教不好的老師。小豆豆在巴學校公園的成長經歷能給我們什麼啟示?
1、利用自我認同感和成就感治療身體缺陷引起的自卑感
對於身體有缺陷的兒童,我們如何消除身體缺陷造成的自卑情結?總統這樣做了:
轉校生高橋君比同齡人矮得多,我們都知道他永遠都這麼高,不會再長了。為了增加高橋君的自信,校長特意設計了一款符合運動會中高橋君物理特徵的遊戲,只是為了讓高巧軍拿到第一名,時刻記住喜悅。即使在長大成人之後,矮個子高橋並沒有因為身體缺陷而感到自卑。
泰明是一名脊髓灰質炎患者,為了告訴大家「無論什麼樣的身體,都是美麗的」,校長用學生在遊泳池不穿泳衣的事件告訴大家,他們不需要在別人面前隱藏自己的身體,也沒有人比「劣等」。
對校長來說,他的責任不僅是說教和向他人學習,更要以自我認同和成就感來修復可能會學生生活中的痛苦。
正如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學校裡的學習不是毫無表情的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裡裝進另一個頭腦,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地進行心靈的接觸。」
2、用「肯定標籤」更改子級的不良行為
從「問題學生」到被大家接受,總統的「肯定標籤」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這就像「回聲」,老師是尖叫者,孩子是大山,不管老師說什麼,孩子都會向老師反映一些類似「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一個人的行為很難在短時間內改變,小豆豆給巴學校公園帶來了她的純真,這也給師生帶來了一些問題。在理解了這一點之後,校長只要找到機會就會對「你真是一個好孩子」說小豆豆。「真是」這個詞用得很好,這意味著,儘管您仍有一些小問題,但您是好孩子。
正是因為校長的這句話溫暖了小豆豆的整個童年,讓小豆豆按照「好孩子」的標準要求自己。
尊重孩子的心理特點,學會把握大而放過小,善於向下兼容找到孩子的優點,而不是固守缺點,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容忍孩子的錯誤,讓他們在遇到問題時思考和總結。
3、批評應該私下進行
他又矮又長不高。有一次,一位女教師在談論古代人有尾巴的問題時,她開玩笑地說,高橋君,你有尾巴嗎?
後來,校長得知此事,並在廚房外聽到了,校長生了女老師的氣。
這件事給小豆豆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為當校長對這位女老師生氣時,他沒有選擇職員室有其他老師的地方,而是廚房裡誰也看不到。
這是一個真正的教育家的做事方式,即使生氣了,也要記得私下解決,互相尊重,避免在公共場合丟面子。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
讓孩子們在一個自由和尊重的教育氛圍中成長,這可能是數百萬人熱愛巴學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