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邊的小豆豆》巴學園的教育方式,真的很值得學習

2020-12-24 人間小雲朵

有位朋友曾經告訴我:有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而有的人卻用一生治癒童年。可想而知,童年對人的一生有多重要。

《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推薦給所有人看,裡面包含了親子教育、老師的教育方式、孩子的真實想法等內容,它真實記錄了黑柳徹子上小學的故事。

在學校,總會有那麼幾個淘氣的孩子是讓老師頭疼的,但是有的老師卻沒有發現這些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常常覺得他們是「壞學生」。其實這並非他們的本意,只要我們用心去傾聽他們的內心,你會發現很多更美妙的存在。

小豆豆去巴學園之前已經換了幾所學校,因為學校的老師都覺得小豆豆有問題,不僅影響了課堂秩序也給其他人造成了不好的影響,所以小豆豆被學校退學了。

但是有那麼一所學校,它能包容小豆豆所有的想法和行為,也是因為這所學校,小豆豆從不被接受逐漸成為大家眼中的好孩子,甚至這所學校奠定了小豆豆一生的基礎,這所學校就是小林老師創建的巴學園。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過於有眼睛卻發現不了美,有耳朵卻不會欣賞音樂,有心靈卻無法理解什麼是真的。不會感動,也不會充滿激情。正是小林老師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善於傾聽,所以在他為學生所做的一切都是結合孩子的情況而設定的,巴學園的學生們在這裡度過了很多快樂的時光。

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

剛開始看這個片段的時候,我還在納悶什麼是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讀到後面才知道,小林老師把學生的食材起了一個很神秘的名字,把蔬菜類和肉類等歸於山的味道,魚類、海帶類等歸入海的味道。這樣的初衷其實是為了讓學生營養均衡,不挑食,而且大家還可以將自己的山與海的味道相互分享。

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學生不會覺得自己的菜很高級,也不會覺得誰的菜很寒酸,這讓我覺得小林老師照顧到每位孩子的感受,真的是很細心也很用心地去對待每一位孩子。

讀完之後,我才想到原來我們的食物還可以這樣分類,而不是我們刻板印象什麼食物就是什麼,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小林老師的用心。而且用午餐的時間,不僅僅只是用餐與分享,還提供了學生們展現自我的舞臺,他們需要輪流講故事,這不僅是鍛鍊他們的表達能力,也是為那些害怕不善於表達的孩子邁出第一步。

小林老師認為更重要的是,吃飯的時候,應當花上一段時間,心情愉快地和朋友們交談著,慢慢地吃。

圖片來源於網絡

獨特的上課方式

我們上課都是坐在教室裡面,看著黑板盯著老師,我告訴你,其實教育方式可以有很多種,並不是只有坐在教室裡面。巴學園的老師會把一天學習的知識寫在黑板上,他們也可以先做自己喜歡的科目,如果提前做完,在下午的時光,他們會外出散步。

集體散步,真的只是散步那麼簡單嗎?並不是,在學生看來他們只是出去散步,出去看風景,但是老師們的用意就是將所教的內容融進散步裡面,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豐富多樣,而且也很容易讓學生理解。

這讓我想起了在做社工的那段時間,服務對象總以為我們設計的遊戲就是玩遊戲,其實他們並不知道在這個遊戲的背後,包含了不同的目標,一個遊戲可以是組員相互認識、學會感恩等等。教育方式並不只是一種,其實只要我們發散自己的思維,很多創新的教育方式就會在我們的身邊。

圖片來源於網絡

學員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座位

在大學之前,我們上課的座位基本都是固定的,在上了大學之後才發現可以自己選擇座位。但是在巴學園他們可以自己選擇喜歡的座位,而且每天都是不一樣的,看到這個內容的時候我想到的是,巴學園尊重了他們的選擇而且可以與不同的人進行互動,看到後面我才知道這個初衷一個就是,如果有學生離開了,他們不會因為這個空空的座位而想起那個離去的人。

巴學園的學生們每天都可以坐在自己喜歡的座位,這一點真是值得慶幸,因為這樣他們就不會那麼濃烈意識到泰明已經不在的事實。

未完待續,下期再見哦~

相關焦點

  • 《窗邊的小豆豆》要出電視劇,巴學園裡的童年你還記得嗎?
    今年 10 月,由豐島花、竹中直人、山本耕史、松下緒奈主演的《小豆豆》將在朝日電視臺午間檔與觀眾見面。1981 年,黑柳徹子出版了《窗邊的小豆豆》。這部自傳隨筆記載了她童年時期在巴學園裡無憂無慮的學習經歷,並使用了繪本家巖崎千弘的創作作為插圖。早在 2001 年,這本書在日本的銷量就已經超過 900 萬冊,成為日本二戰後最暢銷的圖書,被翻譯成 33 種文字出版到世界各地。
  • 曾被退學的問題學生,寫了巴學園的故事,《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在灑滿溫暖的窗臺上,有一本攤開的書,陽光落在書頁上,把字裡行間蒙上了絲絲的暖意,文章攜著自由流在指間,更是流在心田。這如水的文,滋潤著我心中那對純真、自由的童年的無限遐想與渴望。在曾經,我看這本書時,只覺得小豆豆很天真、很可愛,她可愛稚氣的臉總是浮起在書上,巴學園裡的笑聲在我的腦海此起彼落,這聲音並不雜亂,甜甜地迴蕩著。當時的我只想加入他們的遊戲,跟他們一起在餐桌上品味「海的味道,山的味道」唱著飯前歌,跟他們在電車教室裡自由輕鬆地學習,跟他們同跳起「韻律操」。
  • 黑柳徹子《窗邊的小豆豆》: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座巴學園
    無論是對於小豆豆而言,還是黑柳徹子本人而言,巴學園校長小林先生說的「你真是個好孩子」,就是這樣的一句話。長大後,小豆豆進了電視臺,飯澤匡先生的一句「保持原樣就好」,終於把她的自信心從谷底拉了回來,就是這樣的一句話。於是,我們自問,有哪一句話曾經激勵了我?小豆豆她頑皮,又天真可愛,活潑開朗,好奇心強,大膽又自信。
  • 真正的教育是走進孩子的內心——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01《窗邊的小豆豆》是一部在全球享有極高聲譽的作品,作者黑徹柳子講述了二戰期間,她在日本一所私立小學——巴學園中的學習和生活。凡是讀過此書的人,無不被校長小林宗作真誠博大的愛心所感動,他的教育理念超越了國界,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包括所有的家長深思。本書封面上有一行字:「每個人都能在這本書裡找到自己陽光燦爛的童年 」。
  • 孩子需要什麼樣的教育?《窗邊的小豆豆》作者以親身經歷告訴你
    「孩子一定要上幼小銜接班,否則進入小學,學習跟不上。」「孩子一定要上興趣班,補習班。老師喜歡學習好的學生。」「孩子在快上學時一定要養成認真聽講不影響其他小孩的習慣。要不然你就等著老師請去談話吧。」當我有了孩子,身邊的寶媽們總是給我分享她們認為無比正確的教育方式。不能否認,這些教育方式很迎合升學提分的需求,但是這真的是孩子們需要的教育嗎?孩子們的教育裡只能有分數、補習班和升學嗎?
  • 《窗邊的小豆豆》:好的教育是喚醒一個靈魂
    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過「最好的教育,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學校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嗎?是的,幾乎所有的學校都有自己的特點,他們最大的特點是孩子們不願上學。「巴學園」和他們不同,黑柳徹子說:「如果還有巴學園,可能就不會有孩子討厭上學了吧。
  • 《窗邊的小豆豆》:最好的教育,是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
    因為在巴學園,放學之後孩子們也不願意回家,而且第二天早晨,又眼巴巴地盼著早一點到學校去。」「巴學園」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神奇的學校,能讓孩子眼巴巴地盼著早一點到學校去呢?其實「巴學園」是暢銷書《窗邊的小豆豆》裡的學校,同時它也是一所真實存在的學校。
  • 《窗邊的小豆豆》:累計發行超750萬,書中教育理念,現代仍適用
    簡介:黑柳徹子的自傳體小說《窗邊的小豆豆》,發表於1981年,講述二戰前一年級小學生徹子因調皮被退學,轉學到巴學園小學的故事。在巴學園所接受的教育,奠定了徹子輝煌一生的基礎。該書累計發行量超過750萬本,書中的教育理念誕生於近百年前,仍適用於現代教育。
  • 有這樣一所學校,就像《窗邊的小豆豆》裡的巴學園一樣美好
    日本作家徹子曾經以自己的童年經歷寫過一本書,名叫《窗邊的小豆豆》,內容其實沒有什麼特別,就是記錄她小時候很普通的上學的故事,沒想到竟然成了二戰以後日本最暢銷的書,在中國也熱賣了一千多萬冊,還入選了九年制義務教育小學語文課本。
  • 《窗邊的小豆豆》常考知識點梳理
    她的代表作《窗邊的小豆豆》1981年出版之後,不僅在日本,在全球都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3、黑柳徹子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亞洲歷史上第一位親善大使。 4、這本書講述了作者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小豆豆(作者)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後,來到巴學園。
  • 考研複試教育小說推薦《窗邊的小豆豆》
    《窗邊的小豆豆》記述的主要是黑柳徹子在巴學園讀小學的一段經歷,很多教育家、老師紛紛研讀此書,希望能對他們的教育研究和實踐有所啟發。來到小林宗作先生創辦的巴學園,相比之前,這是一所自由、開放、沒有束縛的學校。它的大門門柱是兩棵非常矮的樹,樹上還長著綠色的葉子;教室是由廢棄的電車改成的「電車教室」。剛來到這的小豆豆就被這一切吸引住了,她對新學校充滿了憧憬。以往上學第一天都要賴床的小豆豆這次一反常態,起得很早,高高興興地來到了巴學園,登上了讓她感覺「真特別」的電車教室。
  •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
    天元小學1701班 潘瑾萱 證號:200402594110 指導老師:林曠《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的作者是黑柳徹子,書中講述的是發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東京的真實故事。小說的主人公名字叫小豆豆,她是一個活潑可愛的一年級小朋友,但是也非常調皮和不守規矩。
  • 《窗邊的小豆豆》「小豆豆」的故事,問題孩子也能「靜待花開」
    就此開始懷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真的哪裡出了問題?《窗邊的小豆豆》的作者黑柳徹子(書中的主人公「小豆豆」),小時候就是這樣,她在剛去上一年級幾天,就因為在上課時,無數次不停地開關課桌的蓋子,站在窗邊和路過的宣傳藝人打招呼,和燕子對話,結果被老師認為不能安靜坐下學習,會干擾到其他同學聽課,被勸退了。
  • 童年裡最美的底色——《窗邊的小豆豆》閱讀推介
    《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中描繪的學校"巴學園"是真實存在的,是小林宗作先生於1937年創辦的實行幼小一貫教育的學校。小豆豆其實就是作者本人,她在巴學園長大,這本書可以說是作者黑柳徹子的童年生活回憶錄。1984年2月,她被任命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就是這樣一位才華橫溢的成功人士,在初入校園時,被多所小學的校規、老師、同學所厭棄,她的逆襲和華麗蛻變統統源於她與"巴學園"這所學校的幸運邂逅,她在巴學園中成長的那幾年,可以說奠定了她一生的生活基調:樂觀自信、開朗陽光,所以長大後,她把這段在"巴學園"裡的美好時光寫成了一本書《窗邊的小豆豆》,我們才得以有幸體驗到那所小學裡令人無限嚮往的童年生活。
  • 《窗邊的小豆豆》:教育,就是要蹲下,看看孩子們所看的高度
    《窗邊的小豆豆》 原著作者:【日】黑柳徹子正文《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著名作家黑柳徹子的代表作。一個「從地上長出校門」的巴學園,怎麼培養「不一樣」的孩子,又如何給予孩子「獨特」的愛?2小豆豆來到了「巴學園」巴學園的校門是兩棵矮矮的樹,隨風波動著綠油油的葉子;教室是停在地上的六輛電車,玻璃反射著清晨的陽光;孩子們自由自在地跑來跑去……初到巴學園,小豆豆被這一幅童話世界裡才有的畫面迷住了
  • 跟著名師讀《窗邊的小豆豆》
    商報記者陳燕平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過於有眼睛卻發現不了美,有耳朵卻不會欣賞音樂,有心靈卻無法理解什麼是真,不會感動,也不會充滿激情——這段引自黑柳徹子《窗邊的小豆豆》的經典句子,被許多老師、孩子津津樂道。為何?
  • 窗邊的小豆豆:人世間最好的學校,讓我們的學校無地自容
    巴學園便是。v 1.唯一突破1000萬冊的教育書籍「巴學園」是暢銷書《窗邊的小豆豆》裡的學校,是真實存在的一所學校。1937年,小林宗作校長創辦了巴學園,故事的主人公小豆豆(本書作者黑柳徹子)就曾在此讀書。許多年後,作家身份的黑柳徹子將自己在巴學園上學時的一段真實故事創作成了文學作品《窗邊的小豆豆》。
  • 淘氣包小豆豆的「三味書屋」,電車上的學校,巴學園裡的快樂時光
    我讀《窗邊的小豆豆》是因為一個字的錯誤,這個書名我第一眼看成了《窗外的小豆豆》,因為李琛的「窗外」,是我極喜歡的歌。我細看發現自己犯了個美麗的錯誤,不過,《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沒讓我失望。《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女作家黑柳徹子的代表作。
  • 看孩子眼中的世界——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發現孩子書桌上一本名叫《窗邊的小豆豆》的書,封面上的一行字引起了我的興趣「一本全天父母都應該去讀的好書」,這是一本怎樣的書?忍不住好奇的翻開,細細品讀起來。作者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後來到了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關愛呵護下,這個在一般人眼裡「奇怪」的小豆豆逐漸成了一個朝氣蓬勃、天真爛漫、彬彬有禮的孩子。
  • 《窗邊的小豆豆》:帶你揭開著名作家逆襲到學霸的秘密
    不幸的是,小豆豆非常幸運。因為她有一個母親,她總是愛她,容忍她,而且很有耐心。後來,在母親的努力下,小豆豆有幸加入「巴學園」,並認識了一位熱愛教育、熱愛兒童、了解兒童的教育工作者。最後,在母親和學校的共同努力下,「壞孩子」小豆豆逆風從成功逆襲變成了學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