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抗美援朝戰爭,大家都會想起那一句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這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前赴朝鮮戰場上,經過鴨綠江時長的一首歌曲。據統計,在抗美援朝三年的戰爭裡,中國出兵支援朝鮮戰場超過135萬餘人。那麼朝鮮又給過中國那哪些支援呢?
首先來介紹韓戰
韓戰爆發於1950年,原先是朝鮮半島上南北雙方的民族內戰,後來美國,中國和蘇聯等多個國家在不同程度地捲入這場國際性的局部戰爭。
在1950年7月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84號決議,派遣聯合國軍支援韓國,抵禦朝鮮的進攻。到9月15日以美國為主的聯合國軍包括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希臘,土耳其,哥倫比亞,泰國,菲律賓南非,衣索比亞等國,在仁川登陸,開始進行大規模的反攻。當時中國人民志願軍應朝鮮請求赴朝與朝鮮人民軍並肩作戰。在這次戰役中先後經歷5次重大戰役,最終將戰線穩定在三八線一帶。後來經過多次談判,終於在1953年7月27日籤署《朝鮮停戰協議》。
據這次抗美援朝戰爭的兵力投入統計,中朝聯軍總共投入160多萬兵力。而中國人民志願軍就高達135萬餘人。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包括韓軍總共投入97萬餘人。其中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傷亡高達57萬人以上。從這個數字上來看,就知道這場戰爭讓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其次,我們來介紹一下朝鮮對中國的兵力支援
抗日戰爭結束後,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開始在東北發展。為了抵抗實力強大的國民黨東北保安部隊,必須壯大東北解放軍,據說在此期間約有4.5萬餘朝鮮青年加入人民解放軍,後來成為東北野戰軍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兵力在遼瀋戰役和解放長春戰役時,作出了重大貢獻。
最後是朝鮮對中國方面的後勤支援
在解放戰爭爆發後,朝鮮將日軍遺留在朝鮮半島的軍火批量供給給東北人民解放軍。據統計截止到遼瀋戰役前,朝鮮境內的軍火分4批近2000車,相繼運往東北解放區。這些軍火中包括有炸藥,雷管,導火索和彈頭,絕大部分都是無償供應。而且在解放戰爭期間,朝鮮還援助人民解放軍許多物資資源,包括硝酸,鑄鐵,膠鞋等。特別是在1946年,朝鮮主動提出接納東北解放軍進入朝鮮境內休整,並且還提供軍需補給。從這裡可以看出朝鮮雖然是一個聯邦小國,但他卻毫不吝嗇的支援中國人民解放軍。
總結:正所謂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朝鮮人民在解放戰爭時期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提供了許多幫助。因此在抗美援朝時期,中國人民志願軍傾其所有支援朝鮮,利人利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