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討論出兵朝鮮時,毛澤東說:「我們可以寫出百條千條理由不出兵,但這百條千條的理由不能抵住六個大字,就是『置之不理』。那麼。中國出兵朝鮮,真的是因為這六個字嗎?
美國總統杜魯門與麥克阿瑟在威克島會晤時,曾談到中國會不會出兵朝鮮?麥克阿瑟信心十足地說:「中國軍隊在東北有30萬軍隊。其中很可能不超過10萬到12.5萬人部署在鴨綠江。只有5萬到6萬人可以越過鴨綠江作戰。他們沒有空軍沒有海軍。現在我們的空軍在朝鮮已經有了基地,如果中國人試圖前進到平壤,那一定會遭受極為慘重的傷亡。他們永遠看不見三八線。」
在討論是否出兵朝鮮時,林彪說:「我們打蔣介石國民黨軍隊是有把握的,但美軍有龐大的陸海空軍,有空海軍優勢,有原子彈,還有雄厚的工業基礎」。他接著做出結論:「朝鮮只有幾百萬人口而中國近5億人口,打爛一個5億人口的國家,拯救一個幾百萬人的朝鮮是不划算的。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最好不打這一仗。」
麥克·阿瑟和林彪都同時提到了美國的強大,似乎強大到不可戰勝的地步,中國出兵幾乎不可能戰勝美國,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中國出兵朝鮮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三把尖刀插在中國的身上。
在討論出兵朝鮮的時候。毛澤東說:「美國比日本搞得還兇,它要把三把尖刀插在中國的身上。從朝鮮一把刀插在我國的頭上,從臺灣一把刀插在我國的腰上,從越南一把刀插在我們的腳上。天下有變,它就從三個方面向我們進攻,那我們就被動了。我們抗美援朝,就是不容許他的如意算盤得逞,打的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我們抗美援朝就是保家衛國。」
毛澤東這段話中提到的三把刀,朝鮮是指美國出兵,臺灣是指美國第7艦隊進駐臺灣海峽,越南是指美國支持法國侵佔越南。
抗日戰爭結束後,世界分為兩大陣營。蘇聯和美國是兩大陣營的老大哥,他們都在為擴張自己陣營的勢力,同時阻擋對方勢力的擴張,做著戰略布局,韓戰,是兩大陣營勢力的首次碰撞。三把插在中國身上的尖刀,就是美國戰略布局的結果。中國和朝鮮一樣,處在兩大陣營勢力的最前沿。現在,美國出兵朝鮮,中國若置之不理,任由三把刀插在中國身上,一旦形式有變,美國就會出兵中國。因此這三把刀,隨時可能要了中國的命,戰略眼光獨到的毛澤東,心裡跟明鏡似的,非常清楚。
中國出兵朝鮮,在朝鮮和美國戰鬥,可以拔掉插在中國頭上的那把刀,中國的處境,就會發生根本上的變化,美國出兵中國的可能性,會極大地降低。就像毛澤東說得,打的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老虎是要吃人的,什麼時候吃決定它的腸胃,向他讓步是不行的。
面對是否出兵朝鮮的問題,一夜未眠的彭德懷,在後來的自序中寫道,美國佔領朝鮮與我隔江相望,威脅我東北,又控制我臺灣,威脅我上海、華東。他要發動侵華戰爭,隨時都可以找到藉口。他既要來侵略,我就要反侵略,不同美帝國主義見個高低,我們要建設社會主義是困難的。
如果中國不出兵朝鮮,任由美軍佔領朝鮮,那美國就像一隻蹭在朝鮮的猛虎,隨時可以一口吞掉中國的東北。就像彭德懷說的那樣,老虎是要吃人的,什麼時候吃,決定於他的腸胃,向它讓步是不行的。
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如果你的家門口。蹭著一隻猛虎,你是什麼感覺?若任由美軍侵佔朝鮮,美國就會像一隻猛虎一樣,蹭在朝鮮,盯著中國的頭。為防備美軍隨時可能發動的侵略,我們必須有相當數量的軍隊在中國東北備戰防衛,那麼,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必然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所以彭德懷說:「出兵朝鮮是必要的,打爛了,最多就等於解放戰爭晚勝利幾年,否則等美國佔領了整個朝鮮,將來的問題會更複雜,如果美軍擺在鴨綠江和臺灣,擺在我們家門口,他想發展侵略,隨時可以找到藉口,如其晚打,不如早打,打完了再建設。」
一長三短
在分析美軍時,毛澤東曾指出,美帝在軍事上只有一個長處,就是鋼鐵多,有三個弱點,合起來就是一長三短。三個弱點是:第一戰線太長,從柏林到朝鮮;第二運輸線太遠,要隔兩個大洋(大西洋、太平洋);第三戰鬥力太弱,不如德、日軍隊,並指出初戰告捷還是有把握的。
在韓戰之前,中國共產黨的軍隊與美軍沒有交過手,毛澤東卻說美軍戰鬥為太弱,這是怎麼回事呢?
在志願軍入朝前,朝鮮人民軍就己經與美軍交過手,從1950年7月5日至7月21日,在烏山戰鬥和大田戰鬥中,最早到達朝鮮的美軍第24師,損失7305人,佔總人員的45.6%,裝備損失達60%,師長威廉·迪安做了人民軍的俘虜。這些情況朝鮮同志肯定報給了中國同志,所以毛澤東不難得出美軍戰鬥力太弱,不如德、日軍的結論。
在討論出兵援朝的會議上,毛澤東還說:「總之一句話,當今世界,仼何人想隨意欺壓、宰割別人,都是不充許的!到頭來都必將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可見毛澤東對戰勝美國是有信心的。
那麼,毛澤東在擔心什麼呢?兩點,一是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毛澤東知道,朝鮮戰端一開,戰爭規模的大小,取決於美國和蘇聯態度,將不再受他的控制,如果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再來個八年抗美,中國是真的吃不消。二是原子彈,如果把美國惹惱了,杜魯門真的在中國扔下幾顆原子彈,那將是災難性的,這也是毛澤東無法控制的,他只好說:「我們橫下一條心,他打他的原子彈,我打我的手榴彈。」
既然出兵是必須的,戰勝是必然的,擔心是沒辦法的,那就出兵吧,於是上百萬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先後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開始了長達三年多的抗美援朝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