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紙傘別致天成的美感,
出現之處就是畫,
入畫即是一首絕美詩,
在諸多的民國劇或古裝劇中,
油紙傘作為畫面的點睛之筆,
一幀一畫更是美得妙不可言。
圖源:遊戲廣告截圖
傘的歷史很是悠久,而最早的傘則是由土木建築鼻祖魯班的妻子云氏發明製作而成。隨著蔡倫發明紙,出現了在傘紙上刷一種帶乾性植物油——桐油,從而製作成可以防水的油紙傘。
分水油紙傘時間好物
說到油紙傘大部分的人,就會想到詩人戴望舒《雨巷》裡撐著「油紙傘像丁香一樣的姑娘」。江南古典油紙傘製作工藝亦是油紙傘中代表,而「分水油紙傘」傳統製作技藝被專家譽為"中國民間傘藝的活化石",也是目前油紙傘行業中唯一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摘選自百度百科)
攝影愛好者黃勇原創·酒城小姑娘
「分水油紙傘」的"分水"指四川省瀘州市分水鎮,傘廠保留了最早的老式四合院布景,傘的每一道工序都是師傅手工製作。民間有諺語:「工序七十二道半,搬進搬出不肖算」,指的就是油紙傘的工藝複雜,分水油紙傘從選用三年以上的生楠竹,保證傘架的柔性和韌性。
製作傘架,現場實拍
鑽孔、拼架、穿線、串聯傘柄傘頭製成骨架。
後續利用時半石版在手工皮紙上成圖,製作成為傘面。
攝影愛好者黃勇拍攝 分水油紙傘
穿線:油紙傘穿線一般為滿穿和半穿,滿穿穿滿整個油紙傘內側,而半穿則是穿線只穿了上半側和下半側,中間鏤空,滿穿更為適宜日常遮雨使用。
分水油紙傘廠拍攝 穿線
刷油:若傘只是作為室內的裝飾用品,不需要刷桐油,桐油的主要用於為防雨。
油紙傘滿穿工藝
晾曬:好的油紙傘經過晾曬後,色彩鮮豔油亮,透光好,撐收3000次不變形。
畢六福油紙傘作品(時間好物)
油紙傘從出現就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起源時間長又一直被傳承創新,當之無愧為「經典又始終煥發新生」的「時間好物」。油紙傘,是傘,是畫又是詩,驚豔了浪漫時光和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