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著油紙傘走在古鎮,體會漢服文化的魅力!那麼你了解油紙傘嗎?

2020-12-14 騰訊網

相信各位小夥伴們,在看劇或者是看小說的時候,總是會被劇中或者是書中的人物撐著油紙傘的模樣所吸引吧!大家在穿著漢服的時候,是不是也會經常想要配上一把精緻的油紙傘呢?

其實,油紙傘和漢服,簡直可以說是絕配了!不管你穿著什麼樣的漢服,都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油紙傘。那麼,關於漢服傘的意義——也就是油紙傘的意義,大家知道嗎?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個問題吧!

貴人庇護、早生貴子、人丁興旺、五子登科

「傘」的正體字是「傘」,含有相聚在一起的五個「人」字,代表多子、多福。自古寓意貴人庇護、早生貴子、人丁興旺、五子登科。

今天看來,漢字是老祖宗留給我們奇妙無窮的財富和遺產,最早的漢字是伏羲寫的「八卦」,所謂「字符」,就是說字即是符,符即是字。字符對我們的人生、命運都會產生一定的誘導和影響。所以,古老的油紙「傘」能夠代表貴人庇護、早生貴子、人丁興旺、五子登科是很有道理的。

傘形為圓,寓意美滿、團圓

油紙傘傳統是嫁娶婚俗禮儀一項不可或缺的物品,中國傳統婚禮上,新娘出嫁下轎時,喜娘會用紅色油紙傘遮著新娘以作避邪。

油紙傘也是陪嫁妝奩中不可或缺的品。「紙」與「子」諧音,有「早生貴子」之意,「傘」字包含5個人字,寓意「多子多孫」。圓形的傘面則取其「圓滿」之兆,象徵婚姻圓滿。

代表浪漫、堅貞的愛情,恩愛百年

自古油紙傘下演繹了多少經典愛情:《白蛇傳》中,許仙與白蛇在西湖斷橋以傘為媒,同傘風雨,結下千古奇緣的佳話;油紙傘早已成為一種愛情符號;情侶之間以傘相贈,表達願意呵護一生,不離不棄。

消災闢邪、平安吉祥

在中國民間,傳說紅色與桐油可以消災、闢邪、驅鬼、鎮宅,有紅色的桐油的紙傘放在家中,當然可以平安吉祥了。潮汕一帶和新加坡的客家漢人,常常會在牆角和房梁懸掛油紙傘以驅除晦氣。

金榜題名、一帆風順

在中國古代,有一個習俗,就是赴京趕考或做官上任,背上包袱裡除書本外,一定會帶一把油紙傘,即「包袱傘」或「保福傘」,預祝路途平安、高中狀元。當年毛主席去安源時,單人獨行,身無長物,只帶了一把油紙傘。現在很多地方,親朋、家長、同學為學子買一把油紙傘,預祝高考成功。

竹報平安,節節高升

傘骨為竹,竹報平安,節節高升。關於竹,古來就有很多好說法,中空正直、無私無邪;中國古人講:「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竹報平安」等等。「縱使千根骨,終歸一點心」 ,是人們對油紙傘的讚美,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親友之間以油紙傘相贈,表示願與對方心連心、共命運、風雨同舟。

表示地位顯赫

在我國很多地方,有用油紙傘祭祀祖輩先靈的習俗。習俗來源於中國古代皇帝打著黃蓋傘,表示至尊無上。用油紙傘祭祀祖輩或亡靈,顯示其在是陰間地位顯赫,不受苦受難,可早日投胎轉世。

高貴典雅

油紙傘本身文化內涵豐富,文化氣息濃厚,它雅致天成的美感,將中國女子溫柔婉約的美麗韻致發揮得淋漓盡致。用油紙傘裝飾裝修,在燈光照射下,古典浪漫、高貴典雅。

原來油紙傘有著這麼多的寓意,怪不得大家都喜歡油紙傘呢!看完這篇關於油紙傘的文章之後,大家對於油紙傘的認識,是不是也變得更多了呢?大家喜歡這樣的漢服傘嗎?一起留言討論吧!

相關焦點

  • 川黔要道上的堯壩古鎮,油紙傘是最大特色,蜿蜒曲折沒有一級臺階
    在我國,最不缺的就是古鎮,而每一座歷史悠久的古鎮都有它自己的特色,地域的不同導致上千年來接收的文化不同,風俗習慣、飲食習慣自然也就產生了很大的差異。在四川南部,就有一座名不見經傳,但卻魅力十足的古鎮,彩色的油紙傘是這裡的名片,徐志摩說過:"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又寂寥的雨巷"。
  • 如今古風文化盛行,你可喜歡油紙傘?傳承油傘古代文化,與時共進
    如今社會上,古風文化盛行,昔日輝煌、落寞的油紙傘文化再度得到盛行,那麼,你喜歡古風文化中的油紙傘嗎?我不禁想起戴望舒的《雨巷》中的幾句「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下雨天,有些人愁苦不堪,認為這是發生不好事情的開端。
  • 四川最浪漫的古鎮,始建於明代,瓊瑤曾在這裡上學,油紙傘很有名
    十二月的旅行,我來到四川的瀘州,在江陽區,遇見了自己想要的慢生活,從瀘州老窖博物館,到舌尖美味瀘州白糕,當我和朋友說,我最喜歡年代久遠的古村古鎮的時候,他馬上告訴我,要帶我去走一走四川最有浪漫情懷的古鎮:傘裡古鎮。
  • 煙雨入江南,手拾油紙傘,如臨仙境,婉約恣意
    油紙傘中凝怨黛,丁香花下溼清眸。幽夢一簾收。白居易《憶江南》如今很多人都喜歡穿漢服,冬天有鬥篷加身保暖還好看,那麼夏天穿漢服,再攜帶一把油紙傘,讓你拍出古風時尚大片。今天我們就聊聊煙雨江南中的絢麗—油紙傘。
  • 「一把傘,一生情」,從國漫中的油紙傘,看中國的「傘文化」
    ——戴望舒《雨巷》年少時期,曾對詩人筆下那個撐著油紙傘走在窄巷深處的丁香姑娘頗感好奇,那些埋藏在油紙傘下的情感似乎也帶了一點神秘的感覺。戴望舒詩裡那個撐著油紙傘在雨巷緩慢彳亍的丁香姑娘走遠了,伴隨著遠去的還有她的油紙傘。
  • 一把油紙傘的細語呢喃
    雨傘、遮陽傘、自動傘等等,傘的花樣越來越繁多了,那你知道雨傘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嗎?雨傘一開始並不是以單單的雨具出現的,最早的傘用油紙做成,成為油紙傘。文人們將水墨畫畫在雨傘上,使得油紙傘更加美觀。油紙傘之所以叫做油紙傘是因為它的紙不一般,普通的紙滲水嚴重,古人將桐油刷在紙上,這樣原本普普通通的紙就成了油紙。唐朝時期,是中日韓三國歷史文化交流最為繁盛的時期,作為中國傳統的一部分,油紙傘也傳到日韓,並得到了發揚光大。尤其是以日本為最,油紙傘剛剛進入日本的國門時,便得到名字——唐傘。
  • 她來了,撐著石鼓油紙傘!選用五年生楠竹,至少七十二道工序
    非遺傳承 有味發現由省級非遺百年張新發公益呈現說起油紙傘,您腦海中會浮現出怎麼樣的畫面呢?《白蛇傳》中,許仙與白蛇在西湖斷橋以紅傘為媒,結下千古奇緣;白牆黑瓦青石板,細雨小巷撐著油紙傘的姑娘。今天的第二站,我們就來到了湘潭石鼓,帶您走近湖南非遺——石鼓油紙傘。
  • 曾經的油紙傘不僅能避雨,竟還有這些作用
    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這首戴望舒的成名作《雨巷》給人一種朦朧的美感,詩人撐著油紙傘走在雨巷的形象在我們腦海中揮之不去。油紙傘為詩人遮蔽的不只有從天而下的雨,還有詩人心頭的傷痛。油紙傘迷濛,古老的特點也讓我們對油紙傘充滿了憧憬。起源油紙傘作為古人主要的雨具,自然有悠久的歷史。相傳,最早的傘由魯班的妻子云氏發明。春秋末年,中國古代著名木工師魯班常在野外作業,若遇下雨,常被淋溼。
  • 非遺油紙傘DIY 撐起傳統文化古風古韻
    油紙傘手工製作活動現場。孩子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及動手能力,認真地進行著傘面上的繪畫、創作、填色。紅網時刻長沙1月10日訊(通訊員 羅詩涵)為豐富轄區青少年的寒假文化生活,讓孩子們在社會實踐中充分了解中國傳統文化,1月9日下午,長沙市天心區黑石鋪街道創谷社區聯合天心文化廣告產業園,組織轄區青少年共同開展了一場油紙傘手工製作設計活動,旨在讓青少年們在動手實踐中不斷提高設計鑑賞能力,培養他們的民族情懷和創新意識。
  • 一個叫做「分水嶺」的小鎮,藏著關於油紙傘的故事
    經出版社授權,本文摘錄書中「瀘州的油紙傘」一章,一起走入這個神秘的邊遠小鎮,了解油紙傘的前世與今生。瀘州的油紙傘同大多數中國當代鄉村集鎮一樣,位於瀘州江陽區東南部的分水嶺鎮,是個看起來人氣並不旺的地方。
  • 「國家級非遺」走進德州 百餘人體驗非遺油紙傘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榮嶽 通訊員 張憲軍 德州報導8月29日,榮麟家居澳德樂店舉辦「國家級非遺」油紙傘體驗活動,徐徐入耳的絲竹聲中,百餘名顧客用在非遺傳承人的指導下,用彩筆描繪傘面,獨特的東方韻味讓體驗者沉浸。
  • 油紙傘 古風穿搭必不可少,唯美古風舞不可或缺,又是傳統手工藝
    油紙傘是中國傳統工藝品之一,使用歷史已有1000多年,這其中亦傳至亞洲各地如朝鮮、越南、泰國、日本等地,並在各地發展出具有當地特色的油紙傘。所以油紙傘是屬於我們中國的。在我查找關於油紙傘的知識時,我的腦海中突然間蹦出了一個場景,就是劉詩詩在一人飾兩角的電視劇《步步驚情》中,在開頭幾集中身穿古裝,拿著一把油紙傘跳舞。
  • 一把油紙傘撐起家鄉一片天,這個男人的故事太傳奇
    一來到這裡,我就被宮燈和油紙傘的古老技藝深深吸引,忍不住上前體驗了一番製作流程。宮燈的編織雖然不難,但是長時間重複的手工使得編織者必須要有足夠的耐心。從製作車間來到展示廳,多彩的油紙傘裝點著這裡,每一把傘上的圖案都似乎表達了制傘人心中想訴說的故事,每一道精雕細琢的工序,都凝聚著油紙傘匠人的情懷。
  • 時間好物之油紙傘,入畫成詩驚豔了年華
    分水油紙傘時間好物說到油紙傘大部分的人,就會想到詩人戴望舒《雨巷》裡撐著「油紙傘像丁香一樣的姑娘」。江南古典油紙傘製作工藝亦是油紙傘中代表,而「分水油紙傘」傳統製作技藝被專家譽為"中國民間傘藝的活化石",也是目前油紙傘行業中唯一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摘選自百度百科)
  • 瀏陽傳統手工油紙傘遠銷日韓 帶動五十戶脫貧
    星辰在線7月3日訊 據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尹瑋報導  「村上鼓勵村民生產油紙傘,我們家去年僅油紙傘一項就有24510元的收入。」瀏陽市達滸鎮椒花新村村民何秋鳳一家曾是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如今因為一把小小的油紙傘而摘帽。在椒花新村,像她這樣生產油紙傘的居民就有50戶左右。
  • 影視劇裡的男女明星撐油紙傘的場景,美輪美奐
    影視劇裡的油紙傘,油紙傘在的地方,即使充滿殺氣也是美輪美奐。而今天不講電影不說劇,只說三、油紙傘。油紙傘大多會用在各種傷感的場景,原本單一的畫面就會多很多悽美的文藝感。PS有人可以猜出這個是哪個電視劇裡的場景麼?太喜歡了。看完就知道了。
  • 「非遺傳承 有味發現」石鼓油紙傘:歷經72道工序,用手藝傳承中國韻味
    即日起,省級非遺品牌張新發組織「非遺傳承 有味發現」活動,走進湖南多姿多彩的非遺項目,深入了解非遺的過去、現在,關注非遺文化的未來,助力這些文化都活起來。以前的油紙傘作坊就像裁縫鋪、鐵匠鋪一樣,尋常可見,石鼓鎮上很多人家世代以製作油紙傘為業,距今約有600年的歷史。近日,百年非遺張新發「非遺傳承 有味發現」欄目組來到湘潭縣石鼓鎮,走進湖南非遺文化代表性傳承人周漢宇,聽他講述一根楠竹是如何通過手藝和匠心變成一把精緻的油紙傘的。
  • 視頻|精準扶貧:油紙傘撐起致富一片天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四川在線記者尹鋼 攝影報導11月18日,瀘州市江陽區分水嶺鎮,來自分水嶺鎮瀘南村從事手工製作油紙傘的村民們一大早就來到分水油紙傘廠他們靠著做油紙傘每月收入超過3000元。在瀘州市分水嶺鎮,畢六富等一批老匠人通過傳承創新,在保留油紙傘經久耐用可做雨具的核心工藝基礎上,將傳統文化元素、時代審美元素融入其中,那一把把散發著桐油清香、集古典韻味與時尚魅力於一身的油紙傘又重回人們的視野。瀘州分水油紙傘迄今已有400多年歷史。
  • 打造絕美非遺油紙傘 《夢幻西遊》電腦版X畢六福X密扇聯動
    油紙傘中凝怨黛,丁香花下溼清眸。近期,《夢幻西遊》電腦版「匠心傳夢·非遺守護」計劃再次為大家帶來了優秀的非遺文化。此次,《夢幻西遊》電腦版聯手瀘州油紙傘傳承人畢六福以及國潮設計品牌密扇,與他們共同展現了瀘州油紙傘在新時代下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