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工作的關係,一直在湖南滯留。在這裡認識了許多的湖南朋友,也見識到了湖南人那愛吃辣的重口味,相信了那關於湖南人一盤剁椒就可以吃完一鍋米飯的傳聞。在這裡呆了這段時間我更加感覺到的是湖南人不僅僅是重口味,更加的是湖南人的重義氣。
湖南人重口味,是因為重義氣!湖南朋友是這麼和我說的。說這是科學依據的。芝加哥嗅覺和味覺基金會神經學和精神病學專家艾倫·赫希博士,長期致力於研究口味偏好與人格特徵之間的關係。根據他的一項研究,不同口味的食物選擇可以揭示內心想法和情緒感受,也是反映性格特徵的一種微妙方式。根據研究,對五種主要味道的偏好,對應著五種不同的性格。
辣味:願冒險,講義氣。愛吃辣的人有可能是個冒險家,喜歡追求刺激的快感和新鮮的體驗,比如去遊樂場瘋狂一把,或看一場恐怖電影。對於朋友真誠相待。
苦味:控制欲強。喜歡黑咖啡、杜松子酒或小蘿蔔等苦味的人可能具有反叛的特徵,比如麻木冷漠、控制欲強等。
甜味:有親和力。愛吃甜的人,性格表現出怡人的親和感,也可能是樂於助人、不求回報的利他主義者。
酸味:很苛刻。愛吃酸味的人容易使人感到處事態度較為苛刻,但他們自己常常解釋說,那只不過是喜歡高標準,不斷挑戰極限罷了。
鹹味:急性子。愛吃鹹的人喜歡即時性的獎勵,能更好地適應競爭激烈或者快節奏的環境,但這種人也容易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瑣碎小事困擾,比如堵車。
湖南人的愛吃辣重義氣,是全國有名的。在湖南期間看了一部講述湖南三個普通人之間的義氣微電影。讓我更加了解了什麼叫湖南人
片中的三個故事,全都改編自湖南老鄉的真實事跡——《重義氣的湖南人》。
第一個故事,跟錢有關。
《錢從哪裡來》則是一個常見的借錢故事——家裡出事,向朋友求助。
但不常見的是,為了救兄弟的一時之急,主角賣掉了自己賴以生存的新車,並且為了不給兄弟心理負擔,沒有告知真相。
小劉的媽媽突發腦梗塞,急需一大筆錢做手術。心急如焚的小劉借遍了親友,可是還差好幾萬。
就在這節骨眼兒上,好友文博雪中送炭,解了小劉的燃眉之急。
湖南人「霸得蠻」也是出噠名的,文博,面對兄弟的求助,明明剛借了錢買了車,明明自己身上也沒有錢,還是霸蠻借來錢給兄弟救急。
第二個故事,跟背叛有關。
《背叛遊戲》講述了一段為了不耽誤兄弟前程,甘願假意「背叛」,沉默付出的兄弟情。主角在個人「錢途」和兄弟「前途」間,選擇了後者。
小胖和大飛,他倆是從小玩到大的鐵哥們兒。後來,小胖創立了電競俱樂部,大飛則成了他最得力的選手。
雖然是個小俱樂部,但大飛非常珍視和小胖的友誼,不管別人花多高價錢挖他,他都不走。沒想到的是,小胖卻背信棄義,把大飛給攆走了。
而背後的事實卻是,小俱樂部實在難以獲得冠軍,為了不拖累大飛,小胖故意把大飛氣走,讓他加盟大俱樂部,去追逐冠軍的夢想,而小胖則獨自承擔違約的責任。
可以說,為了兄弟,他賠上了自己一輩子的錢途,未來都可能在還債中渡過,甚至再也無法翻身。 而這一切說明了什麼?重義氣的他真的是「不怕死」!
是的,因為「不怕死」的性格,所以湖南人面對重口味的食物才敢於嘗試,如果第一口都不敢吃下去,如何練就後來重口味的喜好?
第三個故事,跟承諾有關。
《兩家之主》是一個男人背負起兩個家庭重擔的故事。在原本就已經負累重重的中年人,為了離去的兄弟,照顧妻女。故事講起來很簡單,但只有經歷過生活艱辛的人,才知道做起來多難。
他有「兩個家庭」。他每天往來奔波,先給第一個家庭的母女買好糧油蔬菜,幫忙打理家務;到了晚上,再回到第二個家庭裡,陪伴老婆孩子。
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是個出軌渣男……但其實,他是扛起了不幸遇難的兄弟未盡的職責,在兄弟走後,幫忙照顧兄弟的妻女,讓她們衣食無憂。
更難能可貴的是,這種付出還獲得了家人的認可和支持,可以說,這一家子都是重義之人。
這個微電影系列,取名很不客氣,《重義氣的湖南人》聽起來就像東北人啃著烤腰子,勾肩搭背地高呼哥們兒義氣。但看完之後才發現,劇情和片名完全相反。
湖南人的講義氣講得很沉默——「我不說,只做」,甚至「我做了也不說」。
小胖對大飛的「欺騙」,就像《美國往事》裡的男主一樣,看似背叛了兄弟,其實是背負著隱忍、痛苦和自責,把所有困苦一肩抗起,讓兄弟擁有更好的未來。
這也讓我們明白兄弟情的另一面——有時候,「背叛」其實是另一種兄弟義氣。
同樣地,在朋友遇難後,勇於擔起兩家之主的中年男人,就像《掃毒》裡的阿秋和天哥,在子偉死後把子偉的媽媽當做親母一樣照顧、盡孝。
他們把朋友視作親兄弟,當朋友不在,便毫不猶豫地接過了「養家」的重擔。
這讓我們看到平凡人物身上的偉大之處——因為一聲兄弟,所以一生義氣!
而那個借錢的小故事,我想大家同樣深受觸動。
文博借錢給小劉,對他來說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甚至不是他力所能及的事。但為了朋友,他還是二話沒說就把自己用來謀生的貨車賣了。
即便朋友已經猜到錢是怎麼來的,文博依然故作堅強地對朋友說,別擔心,那是我吃飯的傢伙,怎麼會賣呢?
我想,這樣毫不計較的付出與犧牲,只有情深義重的好朋友、好兄弟才能做到。
他們雖沒有血緣關係,但卻勝似親兄弟,就像《英雄本色》裡為朋友兩肋插刀的小馬哥。
如果說《英雄本色》是江湖兒女的義薄雲天,那麼《重義氣的湖南人》就是我們普通人的豪情萬丈。
因為,現實生活中的義氣就是這樣樸實無華——雖未必豪言壯語,但一定盡我所能。
來到了湖南我才知道了一個節日,每年的1月7日,是湖南人的「義氣日」。
影片是在1月7日上映,是因為湖南和暢食品科技集團與湖南眾善公益基金共同設立了「和暢義基金」,並將每年1月7日定位「義氣日」,為的就是弘揚見義勇為精神,傳播社會正能量,同時為因見義勇為而遭受損失的人提供幫助。
事實上,湖南人骨子裡的熱心腸、重義氣、不服輸是舉國聞名的,連外國人都心服口服。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就對湖南籍革命家黃興、蔡鍔、宋教仁等的事跡如數家珍,對那位名叫玉蘭的湘妹子也敬佩不已。重情重義,既是今日湘人留給大家的印象,也是中華文化自古推崇的精神,更是我們每個中國人一直在踐行的美德。
如果你有被《重義氣的湖南人》真實故事所感動,如果你想對幫助過自己的好朋友、好兄弟再說一聲謝謝,或者為自己曾經見義勇為的事跡而感到自豪的話——我真誠呼籲大家多多轉發,多點「在看」,共同弘揚「義氣日」,一起爭做重義人。
最後,祝願大家都能活得有情有義,過得有滋有味,陪家人朋友度過一個健康平安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