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項重大創新成果發布!今天,南京「牽手」三大名校推進這件事

2020-12-12 南報網

2020-12-08 10:17圖文來源: 紫金山新聞

南京&南大——共建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 

南京&東大——共建網絡通信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

南京&重大——共建重慶大學南京研究(生)院

南報融媒體記者 繆越 攝

南京校地融合又結碩果。創新名城建設又有進展。

12月8日,「共建重大創新平臺 推動科技自立自強自強」推進會舉行。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南京大學黨委書記胡金波,東南大學黨委書記左惟,重慶大學黨委書記舒立春出席。南京市市長韓立明和南京大學校長呂建、東南大學校長張廣軍分別籤署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網絡通信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依託共建協議。

創新南京「牽手」三大名校,推動重大創新平臺建設,這是南京市委市政府聚焦校地合作、深化校地融合、助推校地發展,全面加快創新名城建設的又一務實舉措。

南報融媒體記者 繆越 攝

高校

南京創新名城建設的重要力量

近年來,南京聚力建設創新名城,取得了積極成效。

高校是南京創新名城建設的重要力量。 比如,南大、東大在重大平臺建設、新研機構發展、人才培養、科技體制改革等方面發揮了重要引領作用。重慶大學雖與南京相隔千裡,但擁有著同飲一江水的深厚情感,與50多家在寧企業開展科研合作、取得豐富成果。

名城、名校「牽手」

籤訂4大共建協議

面向未來發展,創新是唯一的出路,也是制勝一招。校地融合創新面臨重大機遇,擔負重大使命。

今天,南京校地融合又走出堅實一步,南京和三大名校「牽手」,4個重磅協議今天在推進會上現場籤約:

南京市人民政府與南京大學籤署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依託共建協議;

南京市人民政府與東南大學籤署網絡通信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依託共建協議;

南京市人民政府與重慶大學籤署共建重慶大學南京研究(生)院框架協議;

浦口區人民政府與重慶大學籤署共建重慶大學南京研究(生)院合作協議。

南報融媒體記者 繆越 攝

其中,紫金山實驗室要瞄準國家實驗室定位,在攻關「卡脖子」技術方面取得更多突破;

揚子江中心要緊盯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重大戰略需求,加快打造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生態文明實踐中心和美麗中國展示中心;

重慶大學南京研究(生)院要努力打造跨區域合作創新實踐的樣板項目。

現在,來了解一下他們

今天,多項重大創新成果重磅發布

網絡通信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

這是江蘇省和南京市為了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名城,共同推進建設的重大科技創新平臺。 

南報融媒體記者 崔曉 攝

目前,網絡通信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已經取得了多項重要階段性成果。今天,實驗室首席科學家、副主任尤肖虎教授發布東南大學與紫金山實驗室聯合創新重大成果——「5G/B5G基帶電路自動生成軟體系統」,為5G垂直行業應用定製化發展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自主可控電子設計自動化(EDA)工具。

據介紹,該成果在5G、B5G乃至未來6G基帶電路的定製化設計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將引發移動通信領域EDA技術一場革命。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

建設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是南京將科教資源優勢與生態文明建設的現實需要相結合,探索以科技手段支撐長江生態保護和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創新舉措。

南報融媒體記者 馬小淋 攝

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副主任李愛民今天發布南京大學與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聯合創新重大成果,分別是微界面強化反應技術和eDNA精準生物監測技術

其中,微界面強化反應技術是一項關鍵技術,該技術利用微米級高能氣、液渦流能量轉換將大規模多相工業反應器內毫-釐米尺度的傳質界面高效調控為微米尺度,實現反應壓力減半、排放減半、投資減半、成本減半和效率倍增,推動綠色化學製造。

eDNA精準生物監測技術,打破傳統以生物個體為主的監測模式,通過監測生物釋放在環境中的基因信息,僅需一杯水等少量環境介質,即可準確、快速識別環境中生物多樣性,實現監測數位化、智能化和自動化。

重慶大學南京研究(生)院

重慶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院長、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院長朱才朝介紹了重慶大學南京研究(生)院籌建情況及建設設想。

據介紹,重慶大學南京研究(生)院項目選址位於浦口區南京高新區(浦口園)範圍內,將重點建設重慶大學南京研究生院、重慶大學南京研究院,培養一批專業學位研究生人才,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團隊,搭建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創新平臺,形成一批引領產業發展的關鍵性、共性技術成果。

南報融媒體記者 毛慶 錢建芬/文 崔曉 繆越/圖

相關焦點

  • 南京與名校聯手發布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12月8日上午, 「共建重大創新平臺 推動科技自立自強」推進會在寧舉行。這是南京市委市政府聚焦校地合作、深化校地融合、助推校地發展,全面加快創新名城建設的又一務實舉措。紫君(紫金山觀察微信號:njzjsgc)梳理發現,在南京創新名城建設和高質量發展中,一大批高校積極參與、深度融入,包括組建新型研發機構等一批校地融合項目在南京落地開花,現場發布的一批重大原創科技成果,更是體現了優勢學科、創新集群、高質量發展的有機統一。
  • 南京江寧發布區委一號文,加快推動創新名城核心區建設
    我蘇網訊 南京聚焦創新的「開年第一會」後,1月 8日下午,江寧區率先召開
  • 獨家發布!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系列:重大成果排名
    國家科技獎勵和教育部研究成果獎勵是鼓勵知識創新、技術創新的重要工作,也是衡量高校科研高度和服務國家戰略需求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本文從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提取了重大成果維度,進行排名。排名方法在已發布的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重大成果維度屬於重大項目與成果模塊,包含6項指標。
  • 科技強企、創新發展!中交集團發布重大科技成果
    中交集團積極實施「科技強企、創新發展」戰略,堅持面向科技發展前沿、面向國家重大工程建設,面向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持續完善科技創新體系,穩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不斷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支撐了國內外一批重大工程建設,形成了中交集團獨特的核心技術競爭力,使得「中國路」、「中國橋」
  • 南京觀察薦讀 |從12件大事看南京這一年
    精彩試讀>>>  歲末收官,每個板塊「一件大事」要交卷——從12件大事看南京這一年  行至年終,又到歲末交卷時。  在南京「創新名城 美麗古都」的最新版圖上,特色鮮明、稟賦各異的12個發展板塊競合躍動,推動這座特大城市不斷攀升。  支持各板塊每年辦好「一件大事」,這是2019年南京市委市政府激發板塊活力、推動全市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決策,以達到牽一髮而動全身、一子落而滿盤活。  翻閱這12件大事的年度答卷,可以窺見這座城的發展脈動。
  • 又一所985高校落戶南京
    據「南京發布」消息,12月8日上午, 「共建重大創新平臺 推動科技自立自強」推進會在南京舉行。這是南京市委市政府聚焦校地合作、深化校地融合、助推校地發展,全面加快創新名城建設的又一務實舉措。針對重慶大學南京研究(生)院,重慶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院長、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院長朱才朝介紹重慶大學南京研究(生)院籌建情況及建設設想:南京和重大已有多項合作,而且推進力度非常快。
  • 威海構建「1+4+N」創新體系 加快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
    2019年以來,威海市堅持「政府統籌、市場導向、多元參與、開放共享」原則,將全市創新平臺串珠成鏈、握指成拳,構建起「1+4+N」科技創新平臺體系,推進科技成果快速產業化。為強化資本扶持,威海市設置專項扶持資金3億元,支持創新平臺建設、組織實施重大技術創新項目、引進創新人才團隊、購置儀器設備及運營管理,目前支持的20個項目即將產業化,並帶動引導1億多元的社會資本投入。突出「造血功能」,威海市設立7億元專項基金,採用股權投資和設立子基金的方式投資成熟企業。
  • 南京大學: 「不唯論文和影響因子」,創新性成果也可評教授
    南京大學: 「不唯論文和影響因子」,創新性成果也可評教授「三評」改革典型案例⑥南京大學物理學院許昌博士一直從事核物理的基礎理論前沿研究。這得益於南京大學率先實行職稱晉升代表作制度,在考核制度和職稱晉升過程中,一直堅持「不唯論文和影響因子」的評價導向。該校近10年的科技評價體制改革之路成效初顯,為科研人員的前沿創新與自身發展厚植了良好的創新土壤。特別是近兩年來,南京大學深入推進「三評」(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激活了教師和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
  • 西安市未央區大明宮小學:推動智慧校園創新推進「名校+」工程發展
    作為西安市、區兩級「名校+」教育聯合體的名校,在《西安市基礎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實施中,西安市未央區大明宮小學被賦予了更多的責任和使命。學校將發揮優秀傳統文化的優勢,以「文化奠基、質量立校、特色發展、全面育人」為辦學理念,大膽探索創新,助力學生終身發展,帶領+校一起辦家門口的好學校。
  • 今天,大連這件事意義不一般!
    今天,大連這件事意義不一般!上市生豬期貨,對大商所探索新時期新發展、邁向「國際一流衍生品交易所」具有裡程碑意義,是期貨市場踐行服務「三農」、服務國家戰略的使命,促進生豬產業穩養殖、保供應和避風險的重要舉措,也是助推大連區域性金融中心建設的又一產品創新。
  • 南京大學蘇州校區2021年開始第一批本科生招生,名校名城等你來
    南京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985、211、雙一流名校,是一所歷史悠久、聲譽卓著的百年名校。南京大學自1902年建校以來,在各個歷史階段培養和造就了眾多中華英才,他們在各自的領域建功立業、成就卓著。南京大學歷年來都是學子們爭相報考的學校,學校歷年來的錄取分數線也是居高不下,目前南京大學在各省的錄取分數線基本上位於前10名左右。
  • 第二屆上海金融科技國際論壇閉幕,多項金融科技創新成果發布
    在這場為期三天的論壇中,來自監管部門、金融機構、科技公司等多個領域的專業人士圍繞金融科技的開放創新與審慎監管展開討論。閉幕當天,上海金融科技產業聯盟成員單位還發布了多項金融科技創新成果,涉及金融數據安全管理、科技監管、技術創新融合等。 在數據管理方面,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安全研究所主任鄭威表示,數據權屬界定將是未來數據融合共享中最為重要的一大難點。
  • 訊飛掃描詞典筆牽手海澱名校 AI教育公益計劃築夢校園行啟動
    大會期間,科大訊飛正式發布了A.I.教育公益計劃——築夢校園行,首次向北京海澱區11所名校捐贈了訊飛掃描詞典筆,以科技賦能教育,助力學生高效自主學習。築夢校園,訊飛A.I.公益與社會責任之路再進一步「5、4、3、2、1!」伴隨著現場倒計時聲響起, A.I.教育公益計劃——築夢校園行正式啟動。
  • 南京推出「惠遊南京」 三大專題旅遊產品
    昨天,一場在南京地標——明城牆臺城上舉辦的「惠遊南京」專題旅遊產品發布,在滿足傳統大眾旅遊消費市場的同時,線上平臺選購、深度自駕遊等時尚、自主元素的加入也讓小眾旅遊有了新的選擇。記者了解到,三大專題惠遊產品中,「跟著非遺遊南京」可以深入了解南京人的工匠精神和創新基因;「跟著考古遊南京」,可以了解南京熱門景區的前世今生;「跟著名著遊南京」,遊客可以追尋《紅樓夢》的影子,了解《儒林外史》裡的科舉制度、江南貢院的歷代名人軼事等等,這些都增大了南京文旅的體驗度,體現了文旅融合發展的新成果。
  • 南京仙林大學城聚焦主導產業推進一批重大項目
    為加力推進「四新」行動、助力紫東崛起、增進民生福祉,仙林大學城管委會按照「新都市」行動計劃相關要求,加快推進重大醫療項目建設,促進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整體提升。「省中醫院仙林分院將加速省級優質醫療資源向東部集聚,大幅提升地區功能品質,促進紫東地區的開發建設和仙林片區的配套提升,為區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仙林大學城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
  • 今天,遼寧日報點讚丹東這件事
    在開展應該辦專項行動中,丹東市通過開展「我為企業辦件事」、制度創新等7項具體活動,推動「應該辦、無政策障礙」的事項痛快辦,「應該辦、有政策瓶頸」的個案規範程序、特事特辦,「應該辦、有政策障礙」的共性問題創新機制解決。
  • 泰晤士2020亞洲大學排名發布,南京大學位居中國大陸第6!
    日前,泰晤士高等教育發布了第8屆亞洲大學排名。本次排名,共有來自30個國家和地區的489所高校參與,學校數量創歷史新高。中國共有125所高校上榜,其中內地高校81所,香港高校6所,澳門高校2所,臺灣高校36所。
  • 【株洲市】積極推進創新成果轉化 服務「三高四新」戰略實施
    12月16日,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服務湖南「三高四新」戰略創新成果校企對接推介會舉行。株洲市委副書記、市長陽衛國出席並講話。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友梅,省直有關部門領導王建華、彭濤、譚立剛出席並講話,市領導楊勝躍、柳懷德參加。
  • 剛剛,南京這個科創中心項目建設推進重要一步!
    剛剛,南京國際健康城科技創新中心項目建設推進重要一步!為全面助力新區高質量發展,中央商務區始終以國際化視野和現代化理念,優化創新空間布局;始終以標準化設計理念及現代化建造管理,打造高品質、創新型、高工效建設項目。
  • 全球健康論壇於今日拉開序幕 伊利集團重磅發布創新科研成果
    據了解,本次大會的特色在於融合「實現全民健康」、「創新促進健康」、「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三大主題,搭建了國內首個政商對話、產學結合的大健康領域頂層對話平臺,協力推動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早日實現。在這一背景下,國內外健康產業領域的眾多知名企業也雲集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