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過半,國產機器人行業業績如何呢?

2020-12-22 中國機器人網

    最近股市是一路長紅,大有牛氣沖天的跡象,又開始有大批大媽跑步進場了,完全忘記了疫情對經濟的衝擊和海外疫情的現狀。當然,這也得益於中國的體制優勢,得益於我國對疫情的防控效果。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隨著下半年的到來,一些上市公司也開始預報企業年報。2020年過半,國產

機器人

行業業績如何呢? 

 

  01

 

  美的同安川機器人分手了

 

  美的在收購

kuka

(收購的企業,能算國產嗎?)之前,同安川合資成立了兩個公司,一個是美的安川,一個是安川美的,一個公司是專門做系統集成的。一個公司是做醫療機器人的。

 

  2015年8月4日,安川電機與美的集團宣布達成戰略合作,根據安川電機與美的集團籤署的協議,雙方利用各自的行業優勢,將成立兩家機器人相關合資企業:廣東安川美的

工業機器人

有限公司、廣東美的安川

服務機器人

有限公司。其中,安川美的成立於2015年9月,註冊資本1億元,安川電機與美的集團分別持股51%和49%。美的安川的註冊資本也為1億元,美的集團為控股股東,持股比例達60.1%。

 

  據界面新聞報導,美的集團與安川電機合資的工業

機器人公司

在6月底宣告解散,並已成立清算組接受債權申報。安川電機向界面新聞確認,兩家合資公司目前均處於運營停止狀態。

 

  安川電機提及,

庫卡

成為美的集團成員公司後,安川電機與美的集團早前成立合資公司所處的環境已發生變化,因此雙方協商後決定註銷工業機器人合資公司。

 

  02

 

  匯川技術

 

  7月7日匯川技術首先發布了機器人行業的首個上半年業績公告,這麼早的發布,肯定是增長啊。預計實現淨利潤為6.77億元~7.97億元,同比增長70.00%~100.00%,上年同期淨利為3.99億元。

 

  業績變動原因:1。本期新增合併主體上海貝思特電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貝思特」),使營業收入、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較上年同期有較快增長(公司從2019年7月將貝思特納入合併報表範圍)。2。不考慮貝思特並表:①公司通用伺服系統、控制系統、新能源汽車電機電控等產品收入取得快速增長;②產品銷售結構的變化及公司降本增效措施初見成效,使伺服系統、控制系統、電梯一體化等產品毛利率較上年同期有所提高;③公司銷售費用、研發費用增速低於收入增速;④公司收到的增值稅軟體退稅和政府補助金額增加。

 

  匯川技術致力於提供完整的機器人核心部件及綜合解決方案,產品覆蓋機器人控制器、伺服驅動器、伺服馬達、編碼器、工業視覺等,並針對特定行業需求提供定製化的工藝算法,針對不同結構的機器人提供機械、動力學優化方案,在工業機器人領域,主要是

scara機器人

在保持穩定出貨。

 

  03

 

 

  新松

機器人隸屬於中國科學院,成立於2000年,於2009年在深圳上市,是國內首家上市的機器人公司。

 

  新松機器人主營智能裝備製造,業務涵蓋工業機器人、物流與倉儲自動化成套裝備、自動化裝配與檢測生產線及系統集成和交通自動化系統五個板塊。但是盈利最高的企業之一。新松本身的業務聚焦於系統集成,尤其是汽車系統集成市場。由於2020年汽車市場持續低迷,並且系統集成市場需求減少,應該是受傷疫情影響最嚴重的企業。

 

  但作為國產機器人及自動化領域的國家名片,新松在疫情期間也擔負起了自己的責任,是機器人企業中最早開始設計和生產口罩機的企業,也是出貨量最大的一波企業,這會為企業貢獻數億元的收入。
 

 

  04

 

  埃斯頓

 

  最近埃斯頓股票隨著市場的上揚屢創新高,市值大漲,這樣和其收購CLOOS,完成並表不無關係,在年中的報表中會將CLOOS的業績併入母公司,相信會有一個亮眼的業績報表。

 

  埃斯頓作為國產工業機器人的領軍企業,機器人本體的出貨量穩居前列,機器人系列也最為全面,而其結合自身優勢,埃斯頓機器人是國產化最高的機器人企業,埃斯頓的

六軸機器人

在鈑金自動化,光伏機器人等市場是國內佔有率第一的單品,並且不斷在開拓細分市場。

 

  埃斯頓多次表示,企業以創造中國機器人的世界品牌為使命,把埃斯頓打造成為一個受到同行認可和尊敬的國際化企業並立志在2025年進入全球機器人產業「第一陣營」。但如何能有效整合已併購企業的優勢,真正的發揮協同效應,仍是企業面臨的調戰。

 

  05

 

 

  最近兩年機器人企業中最困難的企業,曾有傳言企業內部管理層出現分歧,造成了企業的經營不溫不火。作為起步較早的機器人本體企業,其市值一直未增加。

 

  2020年初,新時達搬遷到新的

智慧機器人

廠區,新廠區建設的產能12000臺/年。這是一個極具誘人的數字,但目前來說相比於產能的提升,新時達更應該做的是向下遊渠道市場,和終端

應用

市場加大投入力度。因為2019年,新時達機器人業務領域的頂梁柱眾為興在一些列謎一樣的操作中陷入了低迷。

 

  06

 

 

  埃夫特,長期處於虧損狀態的機器人企業,得益於科創板的春風,終於上市了,成功登陸科創板。

 

  近幾年頻繁的海外併購給埃夫特帶來4.23億元的巨額商譽,但併購標的業績不理想,也引發了較大的商譽減值隱患。其中,併購義大利企業EVOLUT後已累計4年計提4689.75萬元商譽減值準備,併購WFC後已計提2003.99萬元商譽減值準備,剩餘3.39億元商譽存在進一步計提減值準備的可能性。

 

  在這個關鍵的節骨眼上,順利的IPO對於埃夫特來說是其順利度過這輪寒冬,並且能夠快速反擊的唯一籌碼。但前路艱險,盈利才是發展的關鍵。

 

  07

 

  總體而言,機器人是「剛需」,我國連續6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並且還在處於逆周期增長,機器人的發展還是有相當機會的。

 

  #工業機器人#

相關焦點

  • 7年暴漲8倍的並聯市場,阿童木機器人是如何做到國產佔比第一的?
    阿童木能夠連續三年保持國產品牌銷量第一的位置,能夠實現和老牌國外機器人製造商ABB打擂臺,原因有哪些呢?根據《2020-2026年中國並聯機器人行業研究與市場年度調研報告》顯示,中國並聯機器人2015年的銷售數據約為970臺,2016年銷售約為1100臺,2017年銷售約為2790臺,2018年銷售約為3650臺,2019年約4620臺,保持了年均以50%的增速發展。
  • 2019年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機器人本體國產...
    2019年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機器人本體國產替代未來可期  2020-01-22 11:50:30
  • 工業機器人行業:持續復甦,機器換人與國產替代雙重驅動加速
    1.工業機器人行業持續復甦機器換人與國產替代雙重驅動1.1.工業機器人行業拐點已到疫情不改復甦趨勢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增速從2017年年底開始逐漸放緩,自2018年9月起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進入負增長,行業持續低迷,這主要是因為工業機器人作為典型的通用設備,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受下遊諸如汽車、3C等行業景氣度的影響較大。
  • 2021年機械行業策略報告:乘風向上,國產崛起
    整體來看,2020 年新增投資端保持穩 健增長,1-10 月份,新增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增長 1.8%。1.2 機械行業業績逐步回暖,全年有望顯著改善二三季度業績回暖,全年有望顯著改善。受到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下滑、貿易摩擦的反 復與不確定性壓制企業投資意願、部分企業大幅計提資產減值等影響,2018 與 2019 年在機械行業公司保持營收增長的同時其利潤端整體出現大幅下滑,2020 年雖然一 季度受到疫情影響行業業績表現較差,但從二季度開始復甦強勁,我們認為今年行業 將迎來基本面反轉,改善近年機械行業利潤端的頹勢。
  • 36氪研究院|2020年中國餐飲配送機器人行業研究報告
    技術演進推動餐飲配送機器人商業化步伐提速,疫情催化市場需求爆發,行業頭部格局初顯近年來,雷射雷達、深度相機等核心硬體國產化進程不斷提速,SLAM等關鍵技術加速迭代創新,餐飲配送機器人商業化應用步伐正不斷加快。
  • 影視行業:2020年遭遇股價、業績雙殺,新年期待雨過天晴
    2020年影視行業成疫情重災區,尤其是電影產業鏈可謂哀鴻遍野。行業公司不僅遭遇股價、業績雙殺,而且經歷2018年以來,政策對天價明星片酬、影視題材引導等嚴監管,行業發展環境發生了根本變化。至暗時刻,定增、上市,影視公司依然不乏亮眼表現。尤其是自去年下半年復工以來,電影票房出現多個小高潮,跨年檔更是創下歷史最好成績,重現影視繁榮。
  • 36氪研究院 | 2020年中國餐飲配送機器人行業研究報告
    餐飲配送機器人能夠替代餐廳部分一線員工職能,助力企業降本增效,市場青睞度開始不斷攀升。 什麼是餐飲配送機器人? 根據36氪研究院的定義,餐飲配送機器人是從事送餐、回盤及接待等工作的商用服務機器人,主要應用於餐飲行業,具備自動駕駛、語音交互等功能,同時能夠滿足大重量食品及餐具的承載需求。
  • 京東數科機器人拿下4項大獎,成2020年機器人行業黑馬
    、室內運送機器人在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的落地應用,以及其他多款機器人在產業場景的創新突破,陸續斬獲「2020年度中國IDC產業創新技術獎」、「2020年度中國特種機器人民用創新獎」、「2020中國機器人徵戰防疫前線傑出貢獻獎」等系列獎項,並在2020中國機器人行業年會上,躋身於「中國機器人領軍企業TOP30」。
  • 2020年第二屆中國機器人行業年會暨Leaderobot中國機器人頒獎典禮
    2020年12月12日,2020年第二屆中國機器人行業年會暨Leaderobot中國機器人頒獎典禮在南京江北新區舉辦。,航空航天船舶等等行業所用的多關節機器人則大部分依賴進口,反應了國產機器人性能和系統的問題。
  • 2020年,國產射頻PA究竟如何?
    2020年,全球2G手機預估為3億部,採用國產2G PA,其中昂瑞微佔60%以上;3G手機預估為5000萬部,國內市場基本為零,3G PA主要是昂瑞微和Qorvo;4G手機預測為9.5億部,其中大約6億部來自中國,4G PA的需求大約為50KK/M,假定SKY、Qorvo和高通PA分走50%的份額,國產射頻PA廠家的機會是25KK/M,國內有Vanchip、慧智微
  • 2020Leaderobot中國機器人頒獎盛典19個獎項及行業榜單
    導讀12月12日,在2020年「中國機器人行業年會」的機器人之夜·2020Leaderobot頒獎盛典上,揭曉了Leaderobot2020年度中國機器人各大獎項及榜單,表彰2020年中國機器人行業有突出表現的高校院所團隊、行業企業和行業服務機構。
  • 2019年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分析
    2019年悄然逝去,對於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來說,2019年顯得有點漫長,漫長是因為行業的「漫冬」。 2013-2019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情況及預測(單位:萬臺,%)   2019年工業機器人市場延續低迷態勢,本體市場呈現差異化的表現:   多關節機器人作為佔比最大的本體類型,輕小負載產品(負載≤20kg)同質化嚴重,價格競爭愈演愈烈
  • A股上市公司2020半年報密集發布 國產軟體代表萬興科技等業績亮眼
    截至2020年8月21日,滬深兩市共1271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半年報,佔全部A股比例為32%。其中業績同比增速為正的企業數量為731家,佔比57.51%。731家企業中,其中計算機行業公司佔比約10%。計算機軟體企業上半年業績整體較好,接下來有望延續此態勢。就國產應用軟體而言,代表企業萬興科技和金山辦公上半年成績單表現亮眼!
  • 2020年過半,這些黑科技真的來了?
    這些黑科技就像是在滾滾歷史長河中的浪潮,推動著時代前進……機器人:53萬元的「狗」將改變世界28年前,年過七旬的馬克·雷波特創辦了波士頓動力,但一度因為技術超前而處於尷尬境地。但當時間來到全新的2020年,隨著科技時代的快速飛奔,它的產品也從曾經的遙不可及,開始走進人們的生活,未來其創造的行業價值將不是變現那麼渺小。
  • 波司登發布2020年中期業績 高勢能品牌引領行業成長
    驟降的溫度讓人們換上了羽絨服,說起羽絨服最先想到的便是44年歷史的波司登。波司登作為羽絨服行業的領頭羊,有著超強的製作工藝和前衛的設計理念。近日,波司登再次聯合中國南極科考隊發布了專業保暖系列,憑藉保暖「黑科技」為中國極地科考事業助力。在隨後公布的2020/21財年年中財報裡,波司登再次以不俗的成績, 詮釋了在中國羽絨服產業中日益穩固的「龍頭」地位。
  • 普利特連續跨行業併購,業績對賭「雙刃劍」值得警惕
    2020年3月20日,普利特(002324)發布《關於收購宿遷市振興化工有限公司80%股權的公告》,擬1.0億元收購振興化工80%股權。繼10.66億元收購帝盛集團(啟東金美、福建帝盛、帝盛進出口、寧波帝凱、欣陽精細5家公司的100%股權)後再度出手,先後累計近12億元收購6家標的企業,大舉跨行業併購。
  • 東興證券機械行業2020年策略:成長為主 百花齊放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東興機械軍工團隊報告摘要2020年機械行業投資策略:展望2020年,我們看好具備確定性機會的工程機械和檢測行業,挖掘機在存量更新的支撐下,2020從工業機器人下遊需求來看,佔據主要應用場景的消費電子領域出現復甦,新的手機製造大年疊加5G手機的換機潮,2020年對於消費電子加工設備需求呈現景氣現象,另外5G基站建設對於一些機械結構件需求也逐步加大,對於工業機器人的持續需求增長有行業邏輯支撐。雷射加工:雷射器的國產讓國內雷射加工不再難。
  • 如何看待歐派家居——2020中報業績解讀
    來源:雪球現在的家居家電行業流行一句話:無B端不強,無C端不大。聽起來非常有道理,實際上行業的發展趨勢就是如此,關於行業和公司,還是模式之間的差異可以找我之前的分析看看。今天,歐派發布了2020年二季度業績。
  • 從機器人四大家族在華訂單數據看20年工業機器人行業走勢
    據《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 年)》中指出,2020 年國內工業機器人密度目標達到 150 臺/萬人,市場需求將進一步得到釋放。       此外,從長遠來看,我國工業機器人密度遠小於自動化程度更高的幾大發達國家,未來國內這一市場需求依然蘊藏著巨大發展潛力。
  • 2020年轉眼過半,現在學西餐專業到底如何,真的有前景嗎
    隨著我國開放程度不斷擴大,西方飲食文化逐步滲入國內市場,西餐在我國餐飲行業中所佔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豐富了我國國民的飲食結構。 如今,2020年已經過半,疫情的影響仍然沒有完全消退,現在學西餐專業到底如何,真的有前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