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行業:2020年遭遇股價、業績雙殺,新年期待雨過天晴

2021-01-08 香港財華社

港股解碼,香港財華社原創王牌專欄,金融名家齊聚。看完記得訂閱、評論、點讚哦。

2020年影視行業成疫情重災區,尤其是電影產業鏈可謂哀鴻遍野。行業公司不僅遭遇股價、業績雙殺,而且經歷2018年以來,政策對天價明星片酬、影視題材引導等嚴監管,行業發展環境發生了根本變化。

至暗時刻,定增、上市,影視公司依然不乏亮眼表現。尤其是自去年下半年復工以來,電影票房出現多個小高潮,跨年檔更是創下歷史最好成績,重現影視繁榮。

賀歲檔8部優質影片票房在望,2021年影視行業能否極泰來?

影視行業年末再現繁華,跨年檔助力影業收官

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對整個電影行業造成了較大衝擊,全國影院停業近半年時間。國內影院自2020年7月20日起已陸續恢復營業,但影院目前仍面臨上座率75%的限制。

整體來看,影視行業呈現兩大特點。

第一、行業打破陳規,新上映電影開始從線上轉戰線上,出現線上首映。

早在2020年初,徐崢就選擇將電影《囧媽》賣於字節跳動,搭上中國最大的網絡視頻商這趟快車。雖然這被認為是挑戰了行業首映潛規則,但也折射出一種業內人士的無奈,看電影並非只有院線一種選擇。

如果說網絡視頻對院線的挑戰只是隨時會被風吹滅的火苗,那疫情則對行業造成致命一擊。

由於疫情影響,2020 年1月24日至7月20日,全國影院暫停營業,影片無法上映,致使很多影視公司遭到沉重打擊。

例如行業龍頭萬達電影表示,2020年前三季度,由萬達影視主投主控的電影均未能如期上映,經營業績受到較為嚴重的影響,2020年預計無法完成業績承諾。

也正是在6月行業最艱難的時刻,博納影業集團副總裁黃巍跳樓身亡,雖然具體原因不明,但其作為影視人的身份,不由加重了整個行業的危機。

和國內院線接連錯過上映期不同,迪士尼電影《花木蘭》選擇了和《囧媽》一致的路線,放棄在北美院線發行,改為在Disney+平臺以29.99美元的價格上映。

這種大片開闢的線上首映方式也為後續影片尤其是小成本影片開闢了新路徑。退一步講,即使大家都默守陳規,但架不住用戶消費向線上轉移,院線或也該認真考慮未來發展問題。

第二、影視行業在下半年恢復迅速,線下觀影仍是群眾喜聞樂見的娛樂方式之一。

在停業半年後,國內影院於2020年7月20日恢復營業,但影院目前仍面臨上座率75%的限制。

即使這樣,受優質影片上映拉動和院線讓利刺激需求,國內票房仍迅速恢復。尤其是2020年年末,12月累計票房達37.68 億元,放映場次1063.1萬場,觀影人次10243萬人,月度票房正在逐步恢復到疫情前正常水平。

據國家電影局數據,2020年內地電影市場票房為204.17億元,約計31億美元,超越北美市場的21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一票倉。

2020年度觀影人次5.48億人。正如張藝謀《一秒鐘》裡範偉所說,你放啥他們就看啥,能看一夜!去電影院看電影仍是群眾喜聞樂見的娛樂方式之一。

自去年以來,中國電影市場對進口片的依賴在逐漸減弱,華誼兄弟出品的《八佰》成為年度票房冠軍,累計票房達31.09億元,光線傳媒出品的動畫電影《姜子牙》票房16.03億元排名第三位。

從票房看,行業集中度進一步上升。2020年前十大院線票房124.51億元,佔市場份額高達66.92%;其中萬達市場份額約為15.12%,同比提升1.39個百分點;中影數字約為7.44%,同比提升0.42個百分點;橫店影視份額約為4.35%,同比提升0.14個百分點。

雖影院在年末取得強大的票房業績,但仍要看到2020年票房僅佔2019年全年641.47億票房的31.66%。影視企業經營壓力仍未緩解。

多家公司遭遇股價、業績雙殺

影院行業原本是受資本高度關注的行業,但在2020年來卻被資本拋棄。

按申銀萬國行業類劃分,A股SW影視動漫板塊有27家上市公司。其中有23家公司股票在過去一年曲江漲跌幅為負值,僅有橫店影視、光線傳媒、唐德影視、*ST中南4家取得正向漲幅。

在2020年股票跌幅最大的前五家公司分別是*ST當代、中廣天擇、歡瑞世紀、慈文傳媒、當代文體,股票全年跌幅分別約為76%、52%、48%、47%、44%。

具體到業績方面,27家上市公司中有24家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出現同比下滑。其中營收下滑比例最大的三家公司分別是北京文化、歡瑞世紀、金逸影視,分別下滑約98%、87%、86%。

而歸母淨利潤下滑幅度最大的前三家分別是歡瑞世紀、文投控股和鹿港文化,降幅分別約為2716%、1861%、1260%。這個數據還是很慘烈的。

在27家影視動漫公司中,有22家淨利潤出現腰斬,僅有中廣天擇、華誼兄弟、華策影視三家取得淨利潤同比增長。

行業龍頭萬達電影(002739-SZ)是國內領先的影院投資及運營商,票房、觀影人次、市場份額已連續十一年位居國內首位。

但2020年萬達電影業績也未達預期。去年前三季度營收實現約32.14億元,同比減少約72%;歸母淨利潤虧損約20.15億元,同比大跌343%。

前三季營收排在第二位的影視內容製作與發行公司捷成股份,去年前三季度營收約為19.64億元,同比減少25.57%;歸母淨利潤約為2.05億元,同比減少33%。

第三位華策影視則成為行業黑馬,去年前三季營收約為18.94億元,同比增加45%;歸母淨利潤約為2.03億元,同比增加737%。但即使業績大爆發,公司股價還是在去年跌去16%。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萬達電影近30億元定增落地,成為A股影視板塊規模最大的一次定增,為萬達電影注入強大流動性,為後期公司扭虧為盈、觸底反彈夯實基礎。

在遭遇股價、業績雙殺的低谷期,影視公司加速對接資本市場。

11月5日博納影業通過證監會審核,或將成為A股三年多來新上市的影視股,為長期低迷的影視股注入活力。

隨著2021年跨年電影票房強力一躍,行業公司基本面將進一步得到改善,行業或將重新吸引資本關注。

元旦票房迎強勢開局,否極泰來可期?

很多人都低估了2021年跨年電影票房。

2020年12月31日單日票房高達5.35億元,創中國影史同期票房新高。緊接著2021年元旦三天假期,全國電影總票房達12.9億元,再創歷史新高。

多部跨年當影片,以及假期娛樂消費訴求為影視行業帶來高景氣度。

在1月1日-3日,由橫店和中影等出品的《送你一朵小紅花》成為檔期票房冠軍,票房達5.24億元。由華誼出品的《溫暖的抱抱》以3.29億元票房排在第二位,第三位的《拆彈專家2》票房則達到2.21億元。

除了三部優質的國產電影,還有《神奇女俠1984》,以及《瘋狂原始人2》等多部國外影片也帶動了觀影者的情緒。

跨年電影票房一躍,為行業撐開2021年新局,賀歲檔緊接著又至。

據貓眼電影顯示,今年春節檔共有8部影片,包括原定於2020年春節上映的《唐探3》,以及《侍神令》、《刺殺小說家》、《你好,李煥英》、《人潮洶湧》等,在假日民眾娛樂消費需求復甦下,賀歲檔影片或再次營造行業票房高潮,值得期待。

借著良好的開端,中國影視行業會否在新的一年迎來曙光?

首先,目前看行業最大的風險還在於由疫情造成的不確定性。臨近年關,北京、河北、遼寧等地疫情出現反彈,當地政策收緊將直接對院線再次造成衝擊。

不過鑑於大數據防控和前期成功的防疫經驗,多位防疫專家預測國內疫情不會出現大規模爆發,所以全國大部分地區院線業務將可以正常開展。

且國藥中生和科興疫苗已經投入使用,有望逐步消除疫情影響的不確定性,對低估值的影院板塊形成利好。

其次,政策面,監管對影視行業的監管一直在持續完善。政策對行業公司仍持稅收等優惠政策,對於行業發展形成利好。

最後,線下觀影仍是群眾文化娛樂的重要方式,行業市場空間仍具備較大潛力。疫情之後,影視行業有望進入新的發展周期。

作者:李瑩

相關焦點

  • 「打工者」三隻松鼠,終究逃不過業績和股價「雙殺」的命運!
    具體來看,三隻松鼠業績下滑及股價下跌或與以下幾點原因有關: 1、線上流量紅利消失,線下門店擴張,費用支出增加;2、長期依賴電商平臺,高銷售費用侵蝕利潤;3、大股東及機構投資者減持; 除了以上幾點直接原因外,個人認為,三隻松鼠在上市剛滿一年後就迎來業績和股價的「戴維斯雙殺」也有其必然性,過低的毛利率和過高的應付帳款
  • 觸目驚心,2019年影視公司淨利潤排行
    文 | 浮萍 疫情影響之下,影視行業在今天交出了2019年的業績成績單。 據文娛商業觀察統計,截止到2月29日,已經有13家影視上市公司發布了2019年業績快報,相對於業績預報較為詳細地給出了主要業績指標,來為2019年業績情況做一個總結。
  • 冰與火的一季度,遭重創的上市影視公司到底虧了多少錢?
    小公司在「生死邊緣掙扎」,影視上市公司也紛紛陷入業績虧損的境地。電影行業全面停擺的2個多月後,各大公司的今年一季度業績報告也陸續出爐。意料之中的,一片慘澹。雖然闢謠了AMC院線破產傳言,但自今年年初以來,AMC的股價已經下跌了70%以上。昨日AMC娛樂公司美股股價昨日收跌於2.18美元,兩個月前其股價達7美元。而作為國內的院線老大,萬達電影新年開頭的日子確實不太好過。
  • 新麗傳媒商譽計提損失,影視行業的告別與重啟
    今日閱文集團發布公告稱,其2020年上半年將由盈轉虧,主要原因是新麗傳媒受影視行業深度調整+新冠疫情黑天鵝影響業績未達預期,造成閱文集團計提新麗傳媒商譽減值37-47億元。這樣的事情放在影視行業大背景來看,似乎是一種必然。
  • 「窺業績」「虎虎生威」的股價背後,虎都能否穿越業績迷途?
    在資本市場,有時只要你努力,即便業績不行,只要有「概念」,股價就有起死回生之法。近期,國內曾經中高端行業的龍頭企業虎都(02399-HK)就此借收購資產題材,股價如沐春風,漲勢節節攀升。股價從新低到新高,虎都有何「神丹妙藥」?股價深陷困境,只需一劑,方能起死回生。
  • 2020年股價暴漲、業績穩步提升,合生創展的價值在哪裡?
    有數據顯示,2020年,港股上市的房企中,合生創展是股價漲幅排在首位的地產股,亦是唯一一隻股價漲幅超過100%的地產股,漲幅高達166.90%,遠超排在第二位的43.92%。懸殊的股價表現背後是合生創展漂亮的成績單。近日,其公告披露,過去的一年,合生創展錄得總合約銷售金額為約358.34億元,較上一年同期上升53.7%。
  • 華策慈文歡瑞股價連日暴漲,劇集公司2020年迎來反轉?
    最近有關影視行業「回暖」的聲音越發清晰,在此期間,相關影視概念股也迎來了大幅上揚,但不同於萬達電影、光線傳媒、橫店等在春節檔各有大片上映的電影公司(春節檔十餘家上市公司入局,你炒影視股了嗎?),慈文傳媒、歡瑞世紀、華策影視三家劇集公司與春節檔並無緊密聯繫,可三家股價不僅在隨之上漲,且漲勢同樣兇猛。
  • 影視行業大佬離職潮?萬達影視高管被裁,華誼董事辭任
    疫情期間,影視行業一度出現暫停,至今仍有影視項目還未開機和復工。據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初至今,已經有6000餘家影視公司註銷或吊銷。隨著今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紛紛出爐,30家已經披露一季度業績報告或預告的影視傳媒公司中,有22家公司出現虧損,且大部分公司是首次出現虧損。
  • 影院沒有「報復性消費」,影視行業下半年將何去何從?
    這句在二級市場屢試不爽的話,放到影視行業卻是莫大的諷刺。 自2018年遭遇「寒冬」以來,影視行業一直沒有回暖跡象,而且一年不如一年。 今年的新冠疫情對於影視行業來說是毀滅性的,影院正常營業無期,影片無法正常上映,沒有票房,沒有收入。
  • 影視行業的過剩產能或加快出清 龍頭連鎖競爭優勢終將凸顯
    受此消息刺激,午後新文化、金逸影視、萬達電影、華誼兄弟等股價在盤中漲幅均逾5%,收盤後有所回落。下在當前政策暖風頻吹之,雖然院線還未開啟營業,但上遊生產端已出現復工忙景象。業內分析認為,2020年一季報院線公司整體虧損,院線板塊股價已體現短期業績衝擊,市場悲觀情緒得到消化,在復工後業績有望改善。此外,疫情過後,影視行業的過剩產能或加快出清,龍頭連鎖競爭優勢終將凸顯。
  • 《八佰》上映在即,影視行業或迎爆發?
    「期待八佰」。在觀眾歡呼的同時,股市也沸騰了。8月3日,華誼兄弟開盤即漲停,影視股亦集體走強。截至當日收盤,華誼兄弟、美盛文化、光線傳媒、北京文化等多隻影視股漲停,華策影視、慈文傳媒、唐德影視漲幅均超過5%。對於剛剛經歷寒冬的影視業而言,《八佰》真的能成為 「救市」之作嗎?
  • 影視行業正加速回暖|影視公司|定向增發|唐德影視
    隨著多部影片陸續登陸銀幕,有望進一步刺激電影市場的快速回暖,預計影視公司業績將得到進一步改善。來源:傳媒內參在經歷熱錢湧入、資本退潮後,影視行業加速擠出泡沫,正處於資本重構、產業升級的過渡期,而受疫情影響,院線停擺半年之久,影視公司也再次遭遇重創。隨著後疫情時代到來,影視行業慢慢恢復常態,在資本市場動作頻頻,發展逐步回歸正軌。
  • 逾700家公司預告2020業績 預喜公司佔比接近五成
    截至1月7日,A股市場已有717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0年度業績預告,其中有336家上市公司預喜,佔比約為47%。其中,2021年1月1日至1月7日期間,有3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0年度業績預告:33家預喜的公司中,20家公司的股價上漲(8隻股票漲幅超10%);6家預減的公司中,4家公司的股價下跌。
  • 於東A股「登陸」:博納影業業績遭遇滑鐵盧 明星股東或空手而歸
    不可否認,博納影業的成功過會,無異於給整個影視行業資本化行情帶來了新的生機,也讓一度中斷的影視行業看到了未來更多發展的可能性。但隨著「後疫情」時代,除了業績、用戶上座率等數據受到不可逆的負面衝擊,博納影業更應該警惕的是,隱藏在更深層次的危機——影片發行與用戶觀影陣地的遷移。
  • 被「戴維斯雙殺」的東陽光藥(01588)能否逆襲?
    智通財經APP觀察到,今年港股醫藥板塊中,東陽光藥(01558)在整個板塊中股價漲幅排名倒數,年初至今股價累計下跌逾43%。除了股價累計下跌幅度大以外,東陽光藥今年業績也堪憂。7月24日,東陽光藥(01558)發布盈利警告,上半年股東應佔溢利同比預降35%–45%。
  • 茅臺業績不及預期 白酒板塊醉倒一片!是抄底機會嗎?手裡的基金該...
    10月26日,由於業績增速放緩,貴州茅臺開盤下跌超6%,帶崩白酒板塊,龍頭股金徽酒午後跌停,伊力特跌超8%。消息面上看,10月25日下午,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報告,報告顯示,貴州茅臺2020年前三季度營業總收入達695.74億元,同比增長9.55%;淨利潤338.27億元,同比增長11.07%。
  • 影視行業復甦指日可待 電影、電視劇行業將迎來拐點
    由此可見,強監管對電視劇行業的業績將會產生重大影響,不過,2020年10月30日,隨著被譽為「中國電視劇風向標」的第27屆北京電視節目交易會(2020秋季)的召開,以及據在交易會上發布《中國電視劇風向標報告2020》中所載,強監管已經得到了實質性的成果,各項政策趨於明了。
  • 網劇那麼火熱,為何華策影視那麼「冰冷」?
    這樣的業績表現可謂營收、盈利雙料大變臉。值得注意的是行業嚴監管帶來的行業景氣度下行,只是華策影視業績大變臉的原因之一,另外一個原因就是華策影視在2019年進行了大額的商譽減值。數據顯示,2019年華策影視計提了8.49億元的商譽減值損失,其中僅上海克頓傳媒公司一家子公司就計提了7.86億元商譽減值。
  • 萬華化學發布2020年年度業績預告
    萬華化學發布2020年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0年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96億元到101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減少5.3億元到基本持平,同比減少5%到基本持平。
  • MDI產品鑄就壁壘 萬華化學業績、產能、股價走向「三高」
    值得注意的是,萬華化學曾在2019年實現股價翻倍,2020年累計漲幅超60%,進入2021年,公司股價的兇猛漲勢未停,目前市值也站穩3000億元大關。(圖片來源:同花順)與此同時,萬華化學的業績也明顯給股價以支撐,根據1月6日晚間公司披露的2020年年度業績預告顯示,預計萬華化學2020年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96億元到101億元,雖然與上年同期相比,淨利潤將減少5.3億元到基本持平,同比減少5%到基本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