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關注』「用腳走路用心旅行」,讓我們開啟發現之旅,共賞自然美景。
哈嘍,大家好,又和大家相遇了。相信每個人對大自然的神奇都心生嚮往吧。波瀾壯闊,一望無際的大海;深不見底,使人望而生畏的大峽谷;綠草茵茵,牛羊成群的大草原;渺無人煙,號稱死亡之地的大沙漠……都是人們想要一探究竟的地方。而小橋流水,夕陽落日、繁花似錦、鳥語花香又讓人們賞心悅目,感受生活的美好。這次給大家介紹的是兩個不同國家的景點,讓人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下面就開啟我們的發現之旅吧。
納米比亞曾經著名景點「上帝的手指」
在納米比亞一個名為阿薩布城市的郊外,納米比亞沙漠中,有一塊倒向一側的石柱,形狀像一根手指,因其坐落於沙漠之中,並且周圍沒有其他突出巖石,讓人倍感神奇,所以被人稱之為上帝的手指。這個景點曾是納米比亞最與眾不同的景點,深受遊人的歡迎。但因歲月的流逝和風沙的侵蝕,這塊名為上帝手指的巖石,沒有經受住時間的考驗,在1988年轟然倒塌,現在人們已經無緣再看到這一大自然的傑作了。但這塊巖石倒塌的時間,與納米比亞獨立戰爭的結束是同一天,因此,很多人認為它的倒塌充滿著象徵意義。
河北承德的磬錘峰俗稱棒槌山
磬錘峰位於承德市內,磬錘峰國家級森林公園景區內,是承德市著名旅遊景點。因所處位置較高,當遊人進入承德市區的那一刻,首先就能夠看到它,也可以說磬錘峰是承德市的標誌性景點。
磬錘峰是一根上部粗,下部細的石柱。粗的部分直徑有15.04米,而細的部分直徑只有10.7米,高38.29米。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康熙皇帝看此山峰像廟裡使用的磬錘,就給此山賜名磬錘峰。當地居民因為此山形似洗衣用的棒槌,所以當地俗稱棒槌山。
關於棒槌山有很多傳說,其中流傳最廣的是:龍王之女愛上了一個勤勞能幹的小夥子,龍王知道了要殺了小夥子,龍女要救小夥子,於是偷了龍宮的定海針,用定海針堵住了海眼,棒槌山就是定海針所形成。其實,根據地質學家考證,約在1.5億年前,承德地區的河湖沙石,隨著時間流逝,地質的變遷,慢慢堆積形成了巖石。開始時巖石是連成片的,因地殼的運動,碰撞擠壓,巖石逐漸坍塌,又經過風吹雨淋,逐漸被侵蝕成了現在的樣子。
在棒槌山的中部有一顆桑樹,所結果實是白色桑葚,十分稀少,距今有300多年了。傳說是龍女所變:在龍女救了小夥子後,過了兩年的幸福生活,龍王派法師去抓回龍女,路過棒槌山時,龍女死死抱住棒槌山,法師就將龍女變成了桑樹。後來人們把這顆桑樹叫做龍女樹。
摸到棒槌山能活三百三,這是很久以前留下的俗語。雖知道只是美好的願望,但為了圖個吉利,現在來棒槌山遊玩的人都喜歡去摸一摸棒槌山。因為棒槌山的獨特形狀,人們將其稱之為上帝的拇指。
納米比亞上帝的手指引發的思考
納米比亞的這個景點因自然的力量消失了,是我們無法改變的。可又有多少自然賜予的美景被人為破壞呢?大的方面,有為了利益而犧牲的環境;有因為無知疏忽引發的火災;小的方面,有為了滿足自己需要的攀花折枝,為了自己方便而隨意駕駛的碾壓等等。
美景是大自然的恩賜,需要每個人去愛護,現在每天都有動植物從我們的視野中消失,一些獨特景觀也時有消失。我們無法改變自然的變遷,但能夠改變我們自己的行為,讓我們每個人都多一些對環境的保護,少一些破壞,這樣,這個世界才會更加美好。
小夥伴們,承德的棒槌山吸引到你了嗎?快來欣賞一下吧。承德歡迎您!
點擊『分享』將美好傳遞!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