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時代:評分9.0的硬核科幻劇,用現代科技展望「科學未來」

2020-12-10 一橙光影

對於硬核科幻片來說,嚴謹的科學邏輯非常重要,但其延伸的科技手段卻讓人無法企及,畢竟在幾十年或者百年內也無法實現。更別說其中的影視劇情,也會更加腦洞大開。

系列科幻紀錄片《火星時代》卻有其與眾不同的一面。在很多科幻片中,其中的科技遠遠超出現在人類的想像,而且在基礎科學未作出重大突破前,就算再新興的科技手段,也沒有基礎去承載。

而該紀錄片卻運用的巧妙,僅僅只是把目前已有的科技手段作出科學延伸,就像是「科學的未來」。並非像科幻小說般不著邊際的科幻想法,並且在紀錄片中所看到的場景,大部分都是通過現在的太空科技手段所獲取。

片中分為兩條時間線,一個是遠在未來的2033年,人類通過漫長旅途抵達火星;另一條時間線則是在現實中的2016年,我們除了能看到採訪埃隆馬斯克的畫面,也有各類執著與火星探索的人。而紀錄片的每一集都更像是篤定在2033年,人類一定會踏足火星,成為下一個加加林式的人物。

在現實中,我們也都知道前往火星呼聲最高的便是埃隆馬斯克,而他也在一步步朝著目標靠近,目前進行的SPACE-X不知在他的有生之年,能否取得巨大突破,從而讓人類進入火星成為現實。

第一批吃螃蟹的人,那肯定都是忐忑的心情。而在該片中,作為第一批登陸火星的人來說,在面對這樣既熟悉又陌生的環境,必然會面臨著諸多考驗與磨練。雖然該片是以更科學的方式表達未來,但歸根結底它還是虛構的故事,因為我們往往不會以最壞的一面去講故事,不然又有誰會去聽呢?

在現實中,所有東西在真正面臨後,才清楚其中的問題跟想的那完全是兩回事。完美的狀態下,便是這第一批人,順利地抵達火星,然後在火星進行各類試驗,沒有任何紛爭猶如世外桃源。

歷史告訴我們,這放在人類身上是絕對不可能的。因為不管科技發展到何種手段,只要有人的地方,那一定會發生紛亂。果不其然,該系列紀錄片在第二季時,就凸出人之間因資源問題,開始產生歧義,一方是採礦類的利益型公司派遣的人員,而另一方則是科學探索的隊員。

這兩方勢力,究竟會發生什麼摩擦?這裡我就不詳細劇透了。

第一季現實時間線中,穿插了埃隆馬斯克的SPACE-X的火箭回收技術。而緊接著便進入2033人類正踏上前往火星的徵途中,但長達幾個月的飛行,部分人身體的承受能力並無法適應這次長途跋涉,在抵達火星前便喪命在路途上。人類雖然聰明,可以發明各種東西保護自己,但是外物並不能改變身體機能,所以人類也是極其脆弱的。

期間也穿插了歷史,講述當初探險隊如何穿越南極洲,穿行一次南極洲所要花費的時間是多。而在1954年就十多個國家,派出科考人員駐紮在南極觀測探索。到至今,多數國家的不斷進駐,在資源配置管理等各個方面該如何處理?遇到事情該怎樣協助?從而把這些映射到人類探索火星會遇到的問題加以聯繫。

這樣的結合思考便是以史為鑑,有跡可循。同樣把探索南極洲的模式,加注到探索火星之中,就能從中窺探在火星上人類會發生什麼。在漫長的跋涉中,人在這種空寂的環境下,心態還會一如平常麼?

該系列紀錄片,最有趣的點就是現實中所進行的項目與過去有著怎樣的關聯。而未來項目和現在所開發的項目之間的對比。就如同當初探索南極洲時需要耗費3-4年,那期間長期在船上的人又會遇到怎樣的問題?遇到問題的解決方式是什麼?該紀錄片會較多用到這樣的對比手法,引出未來探索火星的故事。

相關焦點

  • 《浩瀚蒼穹5》開播評分9.4!說它是當代最佳科幻劇,無人反駁
    我們的太空歌劇、太空版《權遊》,當代最佳科幻劇、科幻神劇、超級硬核科幻劇,它終於回歸啦,粉絲們都跟過年了一樣開心。《蒼穹浩瀚》 第五季The Expanse劇情簡介:本劇改編自詹姆斯·S·A·科裡的科幻小說,講述200年後一個被殖民的星系中,兩個陌生人在不知不覺中捲入了一場巨大的陰謀。
  • 硬核科技!四川省幹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落戶成都
    2020年8月12日,四川省幹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在天府國際金融中心恩樂生物正式揭牌,該中心的成立為再生醫學行業帶來新的思路與方向,為提高大眾健康水平,助力大健康產業的良性發展注入新的力量。田衛東指出,四川省幹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的落成,將促進國內幹細胞轉化研究平臺的建設,開展高水平研究,打造一個創新能力強、技術水平高、現代化、產學研結合緊密的大型科研平臺;馬傑教授提到,恩樂生物以幹細胞、免疫細胞為核心的再生醫學研究不斷取得突破,聚焦行業技術前沿,加快創新發展,努力掌握更多「硬核科技」。
  • 《火星救援》影評:把科學思維置於先進技術之上
    作者:劉天亮  良好的科學素養,不僅意味著面向未來的視野,更意味著和自己的過去、歷史保持對話的能力  近期上映的《火星救援》,作為一部套路感很強的災難片,  硬科幻的硬,是指以嚴格的技術推演,預測未來的發展道路,探討前沿技術發明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影響。這種風格的電影,重視情節的科學性和細節的準確性,甚至會儘量讓故事與上映時的科技進展保持基本同步。從呈現效果看,它追求一種純粹的科學感。
  • 宇宙量子科學,《我的世界》科技未來開啟無限可能
    宇宙量子科學,《我的世界》科技未來開啟無限可能 新聞 官方 ▪ 2020-
  • 《異星災變》:評分高達9.1分!這部硬核科幻劇,值得你看三遍
    豆瓣評分9.1,IMDb評分8.6,1萬多人評價,超過92%的人給出4星或5星好評! 看著如此高的評分和評價,我一開始是很反感的,評分高也就罷了,為什麼動不動就」封神「,」神「什麼時候如此的便宜了? 後來看了幾集之後,也就明白了,網友們只是對這部硬科幻的膜拜之情溢於言表罷了,他們的言語誇張也從側面說明了這部劇確實很好看。
  • 火星時代到來,《銀河掠奪者》開啟硬核星戰新紀元
    不過,科幻題材也存在著一定的局限,在影視領域,像《火星救援》這類商業科幻大片,無法向觀眾還原一個真實的太空,而類似BBC或探索頻道拍攝的科教紀錄片《宇宙的奇蹟》對於沒有一定基礎的觀眾來說,太過硬核。
  • 揭秘「爆款」硬核科技 開往未來的「探索號」班列「到站」
    、「文創與科技聯手是打造國際範、蜀都味IP的獨家秘笈。」、「黑科技智能頭盔能在7米範圍內實現高溫報警。」……今日,「院士開講·蓉城科普『探索號』班列」再次啟程,「打卡」成都軌道集團軌道學院實訓基地、天府長島文創中心和光啟智能頭盔等硬核「黑科技」點位。 此次「探索號」班列中,通過專家、市民們遴選的「人氣」點位,均是各有「十八般武藝」的硬核「黑科技」擔當。
  • 影評:《火星時代》向偉大的先驅者致敬,開拓視野的紀實戲劇
    影評:《火星時代》向偉大的先驅者致敬,開拓視野的紀實戲劇文 / 俏妹娛樂再過20年後人類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我們這個世代會目睹物種的下一個繁榮紀元還是大滅亡?世界上有一群人正試圖解答這個巨大的疑問,而《火星時代》將會是未來的人們給予我們這個時代的稱號。
  • 火星爭霸:新大航海時代的到來
    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Jeff Bezos),近年來也發表聲明稱要探索火星。 但是,貝佐斯的計劃與馬斯克不同。在他看來,人類如果想登上火星,殖民火星,是註定繞不開月球的。在外國媒體的烘託下,馬斯克和貝佐斯成了兩大現代網際網路上的星際狂人。
  • 曾鬧得沸沸揚揚的「火星男孩」,並預言未來世界,後來去哪了?
    曾鬧得沸沸揚揚的「火星男孩」,並預言未來世界,後來去哪了?受科幻電影的影響,幾乎每個人的內心都渴望擁有穿越這項能力,穿越到過去和未來,預知未來即將發生的事,改變過去。夢想總是美好的,可惜現實非常殘酷。尤其是小孩子,曾經有一位自稱來自火星的小男孩,當時他只有7歲,他就是波利斯卡。7歲小男孩自稱來自火星一般小孩子說的話,大人都不會當真,只會認作是無心之舉。
  • 宇宙量子科學,《我的世界》科技未來開啟無限可能_遊俠網 Ali213.net
    想像無限,創造無界,方塊世界怎能缺少科技組件的點綴?《我的世界》未來科技專題上線,帶你探索宇宙量子科學的奧秘,用科技之力開啟無限可能的創造未來。專題中不僅有實用便捷的科技工具和炫酷武器,還有星球冒險和趣味跑酷地圖等著大家探索。冒險家們趕緊下載專題,感受未來科技的魅力吧!
  • 飛向太空 飛向未來 科普巨幕電影《火星使命》在金昌開拍
    影片《火星使命》以我國航天事業的蓬勃發展為大背景,以中國載人航天昂首步入空間站時代為主基調,以中國航天員訓練中心大型試驗項目「綠航星際」為創作藍本,在以人類為地外生存做準備為主題的「火星1號」基地和市內十多處景地取景拍攝,向公眾介紹中國航天員在選拔、培養、訓練和執行任務過程中的精彩故事、感人事跡,展示我國航天科技成果,弘揚科學家精神,彰顯我國航天工作者偉大的航天精神和愛國情懷
  • 明日世界日本科學未來館
    去江戶找尋幕府時代的風花雪月。或者,去科學未來館找忍者。(轉的巨硬也是沒sei了。)日本科學未來館隸屬於日本科學技術振興事業團,為地上8層地下2層的建築物。通過各領域的尖端科技這一人類知性活動,使科技之成為豐富我們生活的文化,並為社會全體成員所共享。
  • 21世紀,科學與神學的統一
    這個年僅8歲的男孩,自稱來自火星,講述了火星上的高等文明以及超前科技,他豐富的天文知識讓科學家震驚不已。然而,他卻同時提到神國的存在,說他是從神國降下的靈魂,還說未來神將降臨地球。一邊是超前科技的火星文明,一邊是神話傳說般的神國世界。科學與神學在火星男孩前世記憶裡被統一。
  • 豆瓣六部流行的美國科幻劇,《黑鏡》僅排名第三
    讓我們回顧一下熱門的英美科幻劇。在美國電影和電視連續劇中,科幻作品一直是一種流行的存在。他以科學幻想基礎上為基礎,發展富有想像力的影視作品。無論是內容還是特效,美國科幻劇的質量都遠遠超過國產劇。讓我們看看一起來,豆瓣上的英美科幻電視劇是什麼。(本文按評分者數為基礎排序)。)
  • 首屆《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 生命科學創業大賽 總決賽 順利閉幕
    2020年12月20日,由《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主辦的生命科學創業大賽決賽暨頒獎典禮在深圳光明區文化藝術中心成功舉辦。、國內科學家創業的現狀及需求、以及對未來3-5年的新機遇的展望"等話題展開激烈討論。
  • 「國之重器」上天入海 中國硬核科技越來越搶眼
    10年前一個冬夜,當我站在窗前看雪花飄落時,突然頓悟,我要找的答案在火星上。」10年前,當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魏勇決心到德國深造、研究火星時,很多人都覺得他「瘋了」。「當時,中國的火星領域研究幾乎是空白。」魏勇說,只有自己的導師萬衛星堅定地支持他走出去。而今,昔日的冷板凳坐成了熱板凳。
  • 《火星救援》影評:科學與不科學趣味盤點
    接下來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其中的科學與不科學的地方:  火星上的大風暴  大風暴是不可能在火星上出現的。火星上的氣壓很低,不到地球的百分之一。換句話說,即使是火星上的風速達到了160公裡每小時,其實風力也就相當於地球上16公裡每小時的風力,這點風也就能放個風箏。  所以,其實電影中所描寫的大風暴不可能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