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是2016年,有網友發布微博稱,自己非常喜歡「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這兩句詩,並求助網友續寫兩句,以構成一首完整的詩。結果網上應聲四起,很多網友紛紛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很快,全國網友迅速續寫了幾萬條,而且不少都相當有意境,令人拍案叫絕,有網友就感慨「國人詩性未死」。其中獲得轉發和讚譽最高的是以下三位網友的續寫:
@夜帝王NW: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盡傾江海裡,贈飲天下人。
@翩竹: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醉裡經年少,乍醒華發生。滄浪星野闊,月湧浮騷聲。我恨鴻翼輕,難渡天下人。
@馬旗3: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腳踏星漢履,漫步上崑崙。望眼不見仙,低眉嘆伊人。卻見春枝裡,斜倚桃花君。
網絡上的熱點,往往來得快,去得也快。就在這一熱點在網上剛剛平息之際,中國詩詞大會又將這個熱點翻了出來。某一期的中國詩詞大會出了這樣一個題目:
韋應物詩「我有一壺酒,可以慰風塵」中哪個字是錯的?
A、壺——瓢 B、可——足 C、慰——遺
當時的衝關選手是有著深厚文學底蘊的彭敏,了解彭敏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久經沙場的比賽型人物,曾經獲得中國成語大會年度總冠軍,第三屆漢字聽寫大會第四現場年度總冠軍,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亞軍,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亞軍等重要頭銜,所以,這個問題對他來說是小菜一碟。但是,百人團選手就慘了,答案公布後,百人團中82人折戟沉沙,紛紛落馬。
其實,這個題目並不難,百人團之所以答錯,我想很多人是受到了網絡上「我有一壺酒」的影響。而這裡要求回答的是韋應物原詩中的內容。那麼,原詩是怎樣的?我們來看一下:
簡盧陟
韋應物
可憐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濱。
澗樹含朝雨,山鳥哢餘春。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
所以,答案是A,我有一瓢酒。
酈波老師說,古代有無數人寫出了各種各樣的版本:我有一瓢酒;我有一樽酒。比如蘇軾說:我有一瓢酒,獨飲良不仁。陸遊說:我有一瓢酒,與君今昔同。黃庭堅說:我有一樽酒,聊厚不為薄。漢代無名氏說:我有一樽酒,欲以贈遠人。所以今天為什麼在網上興起接續這首詩,是因為這是中國的詩脈。古人就喜歡寫:我有一壺酒;我有一樽酒。
從這道題中,我們應該得出一個教訓,很多時候,網絡上的內容,並不都是可以信賴的。很多人根據自己的需要,會對一些內容進行加工,從而改變了它的原貌。特別是涉及到引經據典有出處的知識,我們最好還是查一下原文,否則就會出現「我有一壺酒」的錯誤。對此你有什麼看法?請發表你的意見。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不慎觸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