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壺酒,可以慰風塵」,哪個字錯了?難倒詩詞大會82位高手

2020-12-05 解憂詩詞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受歌曲、電視劇、小說甚至網紅句的影響,而背錯古詩詞。

例如卓文君的《白頭吟》,「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很多人因為李行亮演唱的《願得一人心》而常常弄混。

還有《古詩十九首》的「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但很多人受瓊瑤劇的影響,而背成了「青青河邊草」

中國詩詞大會就經常考這種容易混淆的詩句。

記得第三季的第十場,曾考到韋應物的一首詩,居然有82人答錯,這題真有這麼難嗎?

當時的題目是:韋應物詩「我有一壺酒,可以慰風塵」中哪個字是錯誤的?

A.壺——瓢;B.可——足;C.慰——遺。

這道題是彭敏個人追逐賽的第六題,正確答案是A他,答對了,然而沒想到的是百人團卻有82人答錯了,令他目瞪口呆。

我想很多人之所以會答錯,應該是受「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的影響。

有段時間,這句詩在網上特別火,還出現了各種版本的續寫,例如「盡傾江海裡,贈飲天下人」、「三杯知冷暖,笑眼看醉人」、「聚散終有時,此去無故人」……

那麼韋應物的原詩是怎樣的呢?

這首詩名為《簡盧陟》

可憐白雪曲,未遇知音人。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濱。澗樹含朝雨,山鳥哢餘春。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

韋應物是和王維、孟浩然、柳宗元齊名的山水田園詩人,然而他和其他三位詩人不一樣,早年的他是個橫行鄉裡的紈絝子弟。

他出身世家大族,族中不僅貴宦輩出,文學方面也是人才迭出。

他的曾祖父韋待價曾擔任過宰相,他15歲的時候成為唐玄宗的近侍,出入宮闈,扈從遊幸。

他仗著家世和「御前侍衛」的身份恣意妄為,橫行無忌,是個人嫌狗厭的「惡霸」。

一場安史之亂,斷送了他的錦繡前程,也讓他結束了放浪形骸的生活。

當時唐玄宗逃往蜀中,而被留下來的韋應物,失去了靠山,受盡冷眼和欺壓,「武皇升仙去,憔悴被人欺」

他這才痛定思痛,發奮讀書,終成一代大詩人。

然而即使後來他飽讀詩書,滿懷抱負,他的仕途之路也一直不順,很長一段時間,他都在地方上任職。

他和很多懷才不遇的詩人一樣,常感慨「知音難覓」,《簡盧陟》便抒發了這樣一種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憤懣之情。

「盧陟」是他的外甥,也是他的知己好友,他曾多次寫詩,向對方傾吐心中的苦悶之情,例如《寄盧陟》、《西澗即事示盧陟》等等,可見兩人交情之深厚。

詩歌首聯開門見山,道盡了「知音難覓」的愁苦。

「白雪」是古琴曲,傳聞是春秋時期著名樂師曠所作,是高雅琴曲的代表。

韋應物這裡言外之意是,縱然他所演奏的琴曲高雅出塵,若無知音欣賞,那麼又有何用?

頷聯兩句是他當前的境遇描寫,字裡行間流露出羈旅天涯的苦悶之情。

「恓惶」在陝西方言中有「可憐、悲傷」之意,白樸的《梧桐雨》中也曾用過這個詞,「唱道感嘆情多,恓惶淚灑」

而「蹉跎」理解為虛度光陰,失意無作為,僅這兩個詞,一個羈旅天涯,窮困潦倒,失意彷徨的傷心人形象便躍然紙上。

頸聯兩句是寫景,山澗的樹上掛滿了清晨的露珠,不知名的鳥兒在林間哀哀地鳴叫著,仿佛在嘆息春光的流逝。

能夠和王維孟浩然齊名,韋應物在寫景造境上的功底自是不差,短短14字,一幅清新中帶著悽涼的暮春山圖便展現在讀者眼前。

尾聯「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是全詩最精彩的一句,也是全詩情感的結穴之處。

春光流逝,蹉跎年華,知音難覓,詩人心中的愁苦可以說是堆積到了頂端。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他只能用這一瓢酒,來慰藉這無處安放的心靈。

他在另一首詩中也曾說,「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蘇軾也有詩云「我有一瓢酒,獨飲良不仁」;陸遊也曾寫道「我有一瓢酒,與君今夕同」

當然「一壺酒」也經常出現在詩詞中,例如李白的「花間一壺酒」,李煜的「一壺酒,一竿身」,高適的「床頭一壺酒」

所以我們如今將其背成「我有一壺酒」也是可以理解的。

當然我們在日常使用的時候,「一壺酒」、「一瓢酒」都沒有問題,但是正式引用或者考試,自然還是用「一瓢酒」。

「我有一壺酒,可以慰風塵」,哪個字錯了?這道題,你答對了嗎?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就點個關注哦。

相關焦點

  • 韋應物詩「我有一壺酒,可以慰風塵」哪個字是錯的,你知道嗎?
    其中獲得轉發和讚譽最高的是以下三位網友的續寫:@夜帝王NW: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盡傾江海裡,贈飲天下人。@翩竹: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醉裡經年少,乍醒華發生。滄浪星野闊,月湧浮騷聲。我恨鴻翼輕,難渡天下人。
  • 蘇軾「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是何意?詩詞大會上難倒53位高手
    《中國詩詞大會》近年來吸引了不少人觀看。五季看下來,每一季都有一些這樣的題。可以說是每看一次就有新的體會,感動和收穫。觀看詩詞大會的時候,我們能夠發現我們在品讀古詩詞時犯的不少毛病。當然這種錯不光我們犯,就連嘉賓和主持人也是一樣。
  • 「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是什麼意思?
    在眾多的文化中,詩詞文化是比較廣泛流傳的文化了。不止是古時候的詩人們喜歡吟詩作賦,就連現在的好多人其實也是非常喜歡詩詞的。現在我們經常能夠在朋友圈看見的那些被大眾所熟知的網紅句其實都是根據古詩詞改編而來的。像「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其實原詩是蘇軾寫的一首詩贈給友人的小妾的。
  • 「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竟有兩個字是錯的?原文意境更深遠
    不知道從何時起,「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這句詩,開始在網上流傳,很多有才的網友,還續寫了很多經典之作。然而,事實上,這句詩的原文,並非是這樣的。這句詩的原作者,是唐代的韋應物。這句「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出自他寫給外甥的《簡盧陟》——可憐白雪曲,未遇知音人。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濱。澗樹含朝雨,山鳥哢餘春。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
  •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看看「風塵」的意思,別再亂用了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風塵」什麼意思?千萬別再亂用了如果大唐要評選「浪子回頭金不換」獎,逍遙千戶韋應物必定是最佳人選。除卻被收入課本的《滁州西澗》外,韋應物流傳最廣的經典應是這首《簡盧陟》,一句「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被推崇備至,成為了無數人的個性籤名。《簡盧陟》唐·韋應物可憐白雪曲,未遇知音人。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濱。澗樹含朝雨,山鳥哢餘春。
  • 浪子|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人生逆襲的韋應物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這首名為《簡盧陟》的詩或許知道的人不多,但類似「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這句卻似曾相識,相信大多數人都讀到過。本期我們就來聊一聊這首詩的寫作者,浪子韋應物。唐玄宗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為。他勤於政事,從各方面採取措施,鞏固和發展了唐朝政權。唐玄宗注意撥亂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賢相,勵精圖治,開創了唐朝的極盛之世——開元盛世。
  • 抖音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是什麼意思 出處與下一句完整全文
    抖音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是非常的火,但是卻還有很多抖友不知道這句話出自哪裡吧。下面小編就就為各位玩家帶來了抖音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視頻觀看地址,還有這句話的來源出處及意思介紹。  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出自哪裡  「我有一壺酒 足以慰風塵」出自唐代詩人韋應物的《簡盧陟》,原詩為:  簡盧陟  唐 · 韋應物
  • 詩詞大會難倒不少高手
    詩詞大會曾出過這樣一道題:「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中的「燈火闌珊」指的是什麼地方?選項共有三個: A.燈火昏暗的地方 B.燈火明亮的地方 C.沒有燈火的地方其實只要讀懂了《青玉案》這首詞,這道題就不難答對,答案是A。
  • 中國詩詞大會關於「春」的飛花令,難倒眾人,快來看看這20句
    最近幾年河北電視臺《中華好詩詞》欄目全國率先引進並改良了「飛花令」用於兩位選手間的對抗賽,之後《中國詩詞大會》等詩詞綜藝欄目也引進並改良了「飛花令」。這讓千百年來不為人知的詩詞之美重新進入了人們的視野。行飛花令時可選用詩和詞,也可用曲,一般不超過七個字。比如說,酒宴上甲說一句第一字帶有「花」的詩詞,如「花近高樓傷客心」。
  • 韋應物《簡盧陟》詩,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其中的苦悶誰人會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唐代:韋應物《簡盧陟》簡,即書信。這首詩是韋應物寫給盧陟的一封信。盧陟與韋應物的關係非常親密,經常保持書信來往。或有人說盧陟是韋應物外甥,讀韋應物寄給盧陟的幾首詩可以看出,必然不是。
  • 詩詞大會選手答錯
    詩讀多了後,大家就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事:大家經常會理解錯的詩,往往都是當年中小學時背得滾瓜爛熟的作品。這話一點兒都不誇張,從5季詩詞大會上來看,錯得最多的一道題考的是蘇軾的「但願人長久」,百人團錯了91人。
  • 一個固執的老和尚遇到一場細雨,成就首千古名作,僅28字一詩成名
    但令人無奈的是,不少人嘴上說著喜歡,卻始終停留在背幾個千古名句上,不願意認真品讀每一句、每個字的意思。這一點,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就看得出來。在詩詞大會上,很多挺簡單的理解字意題,卻難倒了不少選手。隨便舉兩個例子,詩詞大會有道題問的是「春風送暖入屠蘇」中的「屠蘇」是什麼意思?百人團不少人都選錯了答案,其實屠蘇並不是地名,而是古代的一種酒。
  • 李白一首不起眼的詩,力壓賈島名作,讓88位詩詞大會高手敗北
    《詩詞大會》五季的播出,不僅對傳統文化的詩詞得到了普及,還讓大家對詩詞熱愛程度空前高漲。大家在看節目的時候,就會關注選手和百人團的對弈,百人團都是由精通詩詞的達人們組成,他們的答題的正確與否決定了選手能夠晉級,這種較量和挑戰隨時都讓人心潮澎湃。
  • 詩詞大會考「山重水複疑無路」難住59人,語文老師:上課時白講了
    一:為什麼我要這樣回答當然,這樣的回答常常不能讓對方滿意,畢竟在他們看來課本裡的古詩文實在太簡單了。但事實真的如此嗎?真實的情況,從近幾年很火的《中國詩詞大會》中選手們的錯誤率就能看出來。詩詞大會考「但願人長久」中的「長久」何意,百人團100個人只有9個人答對;考《楓橋夜泊》,難倒了北大博士生陳更。聽起來這有些不可思議,但這就是事實。是題目出得太刁鑽了嗎?並不是。不信大家看看本期要和大家說的這道題:宋.陸遊《遊山西村》:陸遊詩句」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的「山」位到現在的哪個省?
  • 「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是什麼意思?
    我國有幾千年的歷史文明古國,在幾千年的歷史中,有許多文化。在許多文化中,詩歌文化是一種比較普遍的文化。不僅古代的詩人喜歡吟詩賦賦,現在很多人也非常喜歡詩歌。現在,我們經常在朋友圈中看到的網紅句子實際上是從古詩詞改編而來的。
  • 詩詞大會難住55位高手
    老師當久了後,筆者總能聽到各種各樣的抱怨,比如:古人的錯別字都是通假字,我們的錯字就扣分;再比如:李白杜甫隨便寫首詩都是經典,其實不過就是幾十個很平常的字。對於學生們的這種種抱怨,筆者每次都會給他們找出幾個例子,讓他們明白古典詩詞的文字到底有多精煉。
  • 詩詞大會:「但願人長久」中「長久」一詞,百人團僅有9人答對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我相信這首詩一定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首詩,《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宋代大文學家蘇軾公元1076年中秋在密州時所作。
  •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京城惡少蛻變成清正官吏和唐詩大咖
    作者:張風莉2016年2月11日13:49分,網絡營銷人杜子建發了這樣一條微博:「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這兩句詩我特別喜歡,想再續兩句,但恨才華不夠,求助網友幫忙續一下,我送酒,最好的送拉菲。原以為是小範圍內的自娛自樂,讓杜子建沒想到的是,這條微博引起了網友們的極大關注。
  • 詩詞大會很有爭議的題,中學語文老師答錯,不少網友替他「喊冤」
    而是說,有的詩中最關鍵的一兩個字,我們一直搞不清哪個版本是對的。以杜牧的《山行》為例,到底是「白雲生處有人家」還是「白雲深處有人家」,至今都令詩詞迷們爭論不休,文史專家們也沒能給個確切答案。別看只是一字之差,但詩境卻會完全不一樣,這就很讓人頭疼了。
  • 詩詞大會:「但願人長久」的「長久」指什麼?百人團裡91個都錯了
    這些字句的意思,其實語文老師在上課時都是講過的,只是很多人認為讀古詩詞只需要背千古名句就可以,用不著摳字眼。如今,我國掀起了一場國學熱潮,電視上也越來越多的出現了一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節目,像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就是一檔非常不錯的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