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流公司買貴了,也好過買二流的!東方馬拉松鍾兆民:投資就是投人,不投沒有靈魂的公司
▲東方馬拉松董事長鍾兆民
在傳統的價值投資者心目中,對科技和網際網路類的公司是本能拒絕的,傳統看法是因為它們變化太快很難看懂。
但微軟、亞馬遜和谷歌卻在過去近20年時間裡反覆創出新高,近期更是步入萬億美元市值俱樂部,創造了人類資本市場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觀。螞蟻金服、今日頭條等網際網路巨頭公司也即將上市,如何對此類巨無霸公司進行投資已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近年來,東方馬拉松香港公司敢於重倉投資美股和港股網際網路等科技創新公司,該公司2019年8月成立的基金一年來費後收益率高達68.13%。東方馬拉松董事長鍾兆民是一位踏入資本市場近30年,依然能夠更新自己,是一直在持續進化的投資人,券商中國記者近期對鍾兆民進行了深度專訪。
價值投資是否只應堅守消費、金融等傳統領域?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科技領域是價值投資者們該去的地方嗎?萬億市值美元的網際網路龍頭公司市值天花板何在?此時開始投資是否為時已晚?在網際網路+等行業龍頭股估值高高在上的背景下,如何應對相關個股上漲途中的顛簸?
就上述這些問題,鍾兆民給出了頗具啟發性的觀點,現摘取有關採訪精華以饗讀者。
一、 價值投資需要因地制宜、應時而變,不斷進化才能獲得超額回報
券商中國記者:您管理的香港基金2019年徹底擁抱了新經濟,大部分倉位配置於美團、拼多多、嗶哩嗶哩、騰訊等這樣的標的,您怎麼想的,這是否與傳統的價值投資標準相背離?
鍾兆民:價值投資難在怎麼做,而不是價值投資是什麼,價值投資是實踐的學問,一定要對自己不斷否定,價值投資的原理和精髓不變,但價值投資的標的需要因地制宜,因時而變。
儘管巴菲特的投資依然集中在食品飲料、保險、銀行和公用事業等領域,但網際網路+行業實際上是非常適合做價值投資的,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理論上可以把整個全球70億人聯結在一起,爆發出巨大的技術推力和協同效應。有些細分賽道還是贏家通吃的格局,資源向頭部企業集中,網絡效應和平臺效應產生非線性增長,會不斷產生巨無霸的公司,這是價值投資的理想沃土。
縱觀歷史,時代在變,世界首富也跟隨而變,石油大王、鐵路大王、鋼鐵大王等均是時代的產物,現在到了網際網路時代,世界首富是微軟的比爾·蓋茨和亞馬遜的貝佐斯這類時代弄潮兒,優秀的投資人應該順應時代和社會大潮,正如《史記·貨殖列傳》中所言「無財作力,少有鬥智,既饒爭時」,順者昌,逆者亡。
根據達爾文學說,在大自然的歷史長河中,能夠存活下來的,既不是最強壯的,也不是那些智力最高的,而是那些適應環境變化的。不能因為股神巴菲特不投網際網路企業,就將網際網路等新經濟定義為不適合價值投資的行業,價值投資需要與時俱進。
二、茅臺是我們投資的起點而非終點
券商中國記者:香港基金為何全面擁抱了新經濟龍頭公司?
鍾兆民:茅臺或白酒是確定性很高的公司和行業,但這些只是我投資的起點,而非終點。儘管我們很多價值投資者言必巴菲特,言必芒格,但投資一定要結合本土和時代背景展開。儘管茅臺、海天味業、美的集團、萬華化學等公司確定性很高,但它們的投資回報最有可能是線性的,而網際網路和人工智慧等公司的增長是非線性的,未來仍有爆發式增長的機會。
吸收新理念不容易,揚棄舊觀念更難。港股基金全面擁抱了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新經濟龍頭,是我們團隊敢於更新自己、甚至否定自己的體現,投資經理需要不斷進化,適者生存。
我們的投資希望追求極致,喜歡投資兩類公司,一類是不被世界改變的公司;一類是能改變世界的,推動社會進步甚至革命的公司,對於後者的投資更有挑戰性。但在改變世界的公司中有不變的內核,也是有規律可循的。比如電商可以極大提高社會效率,我們也是電商消費者,消費者希望電商更好更便宜更快,這些變化是人類需求中不變的訴求。
投資也是一個不斷排序比較的過程,根據賠率與概率來優中選優,第一類不被世界改變的公司,確定性高但賠率低;能改變世界的公司,可能確定性沒有那麼高,但賠率非常高。
三、投資的確定性因人而異
券商中國記者:價值投資者一般喜歡投資不被世界改變的企業,這也是不投網際網路等科技類企業的重要原因,您怎麼看待網際網路企業的投資確定性?
鍾兆民:投資確定性是因人而異的。例如普通人開飛機會肯定會出事的,但如果飛行員受過專業訓練,已經開過幾百上千次了,那麼確定性就很高。同理,如果我們對公司做了很多研究,做了全方面的調研,確定性就會提高,確定性因人而異的。
投資世界裡,既有普遍規律性的東西,但又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是一塵一世界,一沙一世界,一個公司就是一個世界。比如在傳統觀念裡,單一大客戶對公司來說是危險的,但臺灣地區就有這樣一家公司,幾乎百分之百的產品是為耐克代工的,這家公司的名字叫豐泰。有人問豐泰的管理層,單一大客戶會不會風險太大、客戶太強勢啊?高管的回答是:只要你有本事,誰也不會強勢。商場如戰場,水無常形,兵無常勢,投資的確定性也是因公司而異、因人而已的。
四、有進化能力的人和公司沒有天花板
券商中國記者:微軟、蘋果、亞馬遜、谷歌等個股市值近期已經超越1萬億美元,阿里、騰訊的市值也超過5萬億元港幣,這是人類資本史上的奇觀,它們的市值天花板在哪裡?
鍾兆民:這樣的問題可以換個角度思考和發問。專業投資人應該考慮的角度不是靜態地看騰訊這樣的公司還有多大的市值空間,而是騰訊還能幹哪些事,金融科技還可以做出什麼來?騰訊的工業網際網路還能做到什麼程度?有創造能力的公司可以不斷提高自己的市值天花板,天花板都是靠自己掀開的。我們很在乎公司的學習能力和遷徙能力,比如華為原來是造通訊設備的,是典型的TO B公司,但華為現在手機也做起來了,未來汽車也可能做起來。公司經營發展能不斷地開疆拓土,公司有創造力和遷徙能力,公司的價值自然就不斷增長。
網際網路時代,市值的天花板正在被打開,未來一定會出現10萬億美元市值的公司。新經濟進步的速度太快了,網際網路時代的世界首富,身家一定也會達到1萬億美元以上,這放在歷史上都是不可想像的。
我大學時讀的是古生物專業,深知進化和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重要性。
五、定性才能賺大錢,定量賺確定性高的收益
券商中國記者:請教下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龍頭企業的投資之道?
鍾兆民:在網際網路投資賽道上,風投基金經理做得比二級市場基金經理更早更出色,由於流動性問題,這些風投基金經理主要考慮長期的投資邏輯,不太理會中間波動的過程。
投資家應該想得很遠,要想清楚十年以後的事情,這也是優秀的投資家為什麼敢在估值很貴的地方下重手的原因。如果在這個賽道上,龍頭公司能夠佔據較大的市場份額,企業家靠譜,事實上就不用理會股價短期的漲漲跌跌,直到出現基本面的變化或者競爭格局發生顛覆。
定性才能賺大錢,而投資在術的層面是會算帳會估值,但會算帳僅僅是個不錯投資經理,不是投資家。投資家要用邏輯推理能力,想得很遠很遠,要避免精確的錯誤。
從投資的競爭策略角度分析,其實賺大錢容易,賺小錢難,因為大部分投資者多想短頻快地賺錢,而真正想賺慢錢、賺長錢和大錢的人非常少。採用有重大差異的投資策略才有可能產生重大差異的投資回報。邏輯上分析,優選三個五個行業,它們賽道很長,具有較大的商業空間,同時管理層誠信靠譜,作為他們的投資人,長期而言,想不賺錢都很難啊!
六、長期看,一流的公司即使買貴了,也好過買二流的公司
券商中國記者:現在網際網路+人工智慧類的公司估值基本高高在上,而價值投資者非常注重安全邊際,很多投資者感覺難以下手,這個問題您是怎麼破解的?
鍾兆民:長期來看,還是要買一流的公司,投資是寧可貴點,也要買最好的東西。收藏品和房子的投資道理亦是如此,我曾經與某知名收藏家交流過經驗,從收藏品來看,這位收藏家一般會選擇拍賣行最貴的東西,因為買貴了無非是時間來化解,賺多或賺少的問題,但如果買錯了,就會面臨清零的悲慘結局。
長期看,隨著時間的積累,優秀的公司與平庸的公司將拉開巨大差距,失之毫釐會謬以千裡。
在投資新經濟公司過程中,不要總想著高拋低吸。如果賽道又好,公司又好,又沒有出現強有力的挑戰者,不要為估值所困。
在投資中,又好又便宜當然最好,但在沒有好價格時,我們寧願買得貴一點,也要買一流的東西,即使一流的東西買貴了,長期來看好過買二流的東西。我們可以算一筆帳,十年十倍的股票,即使買貴了一倍,前者的年複合回報是25.9%,後者的年複合回報還有17.5%。
七、投資就是投人,不投沒有靈魂的公司
券商中國記者:在選擇投資標的時,您一般會從哪些維度進行考量,您最看重哪些指標?
鍾兆民:在選擇龍頭公司時,一般會問幾個問題:憑什麼你會是傑出的公司?能不能賺錢?怎麼賺錢?能不能持續賺錢?現在不賺錢,未來能否賺錢?按現金流折現大概值多少錢?
分析企業有六個維度,分別是行業屬性、商業模式、歷史業績、管理團隊、未來分析和股份估值。根據多維規則和物理學共振效應,同時滿足幾個優勢條件的公司少之又少,同時它會蘊藏極大的威力。
在個股上車之前,我們有一份長達21項的檢查清單。比如,在東方馬拉松,研究員撰寫個股研報時,要求說明三個三,也即三個競爭對手,三個供應商,三個客戶。至少看三個,如果某個研究員說看兩個就行,也要說明原因和邏輯。
在這六個維度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特別優秀的企業家是很稀缺的,競爭性企業最關鍵的還是靠企業家和團隊。如果企業家擁有鬥志,又洞察人性,是可遇不可求的。企業家的格局,他的精氣神和所代表的文化是其它企業學不去的。制度能搬走,有形的東西都能學走,但企業家精神學不去,企業的文化也是難以複製的,它構成了企業無形的護城河。
在我們不為負面清單中,我們不投沒有靈魂的企業。如果一個公司動機出了問題,不守本分,這樣的公司是沒有靈魂的公司,我們堅決不投。例如有家旅遊服務電子商務公司,管理層總把客戶當做傻瓜,賺消費者信息不對稱的錢,長期來看,無論這種企業怎麼賺錢,都是沒有前途的,動機不正、不守本分的公司,終將為消費者所拋棄。
對於創始人不在的企業,我們通常會在投資上也是打折扣的,因為職業經理人與老闆還是不一樣的,就如不一樣的物種,通常職業經理人更關注短期業績,而企業創始人更關注長遠的競爭格局。
八、死多頭好過死空頭
券商中國記者:您會根據牛熊來變動倉位嗎
鍾兆民:理論上講,牛市熊市很難預測,不然你就是神仙或騙子。但假如你真能找到傑出的公司和牛股,股票可以穿越牛熊,長期而言,熊市牛市也都不是大事。不要老想著預測牛熊,有便宜的好東西就滿倉,沒有好東西就別滿倉,倉位是順其自然的結果,如果找到好股票,可以考慮重倉或滿倉。死多頭好過死空頭,短期現金為王,但長期現金肯是貶值的。
九、希望被稱為Mr. Top Ten
券商中國記者:你的持倉一般持有多少只股票?
鍾兆民:我希望長期持有十家左右的公司,哪怕資產管理規模很大,也希望被市場成為 Mr. Top Ten,精挑細選十家最優秀的公司就夠了。
我投資策略不是簡單的買龍頭,而是買入仍然有巨大空間的龍頭,最有把握的傑出公司。長期不能在白馬股上賺錢,那一定是方法論上出了問題,比如你是廣東佛山本地人,卻不能從海天醬油、美的集團等這些白馬股身上感受到投資價值,賺到大錢,大概率需要認真檢討投資邏輯和哲學了。
總之,投資人需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進化,因地制宜,因時而變。需要從知識、信息、方法、工具、技能、聰明、智慧再到大智如愚,不斷進化,不斷迭代,才能得到生存權和發展權,才能獲得超額的投資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