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斌:我們投的是改變世界的公司和世界改變不了的公司

2020-12-19 新浪財經

來源:聰明投資者

但斌今日演講:我們投的是改變世界的公司和世界改變不了的公司,今年有券商65%的客戶還是虧錢的

」昨天我還在跟一個券商的朋友在交流,他說他們公司今年客戶65%以上的人還是虧錢的。今年我們都知道,對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來說是大年,但是,65%的老百姓是虧錢的。

為什麼虧呢?如果你的行業(公司)選擇不對,即便在一個太平歲月,很可能你還是賺不到錢。」

「2017年一家大機構的幾位高管當時請吃過兩次飯,我對他們買銀行地產是持反對意見的,我當時說,如果我是你們,我會把中國的核心資產全部買光,但是我不會買你們的那些公司。

如果買龍頭白酒,1000億買進去,5年至少賺一倍,多的賺一倍以上。

10月份他們又請我吃飯,當時這個公司已經漲到快550了,他們進門說,但斌你怎麼看得這麼準。我說實際上550了,你還可以買1000億,如果在550塊買1000億,你1000億又可以賺1000億,如果你在它1000塊時買1000億,現在又快賺1000億。」

「在過去28年,總體而言我們東方港灣投資兩類公司,一類是改變世界的公司,比如智能汽車。另外一類是世界改變不了的公司,類似白酒這樣的。」

「白酒是個非常好的行業。最近有人開玩笑說,明年的投資策略只有這樣一個詞,還是白酒;問一個所謂大師,這幾年怎麼樣發財?「白酒加槓桿。」每一年都是這樣的。實際上這個行業被很多人很詬病,但這恰恰也是非常好的一個行業。」

「安全邊際這個概念說著容易、做著難。以龍頭白酒為例,如果你在2007年最高點買入,什麼時候賺錢呢?如果在2007年最高點買,2008年跌到80,2012年漲到250,2014年跌到118,2015年又漲到290,股災跌到166,真正賺錢的時候是2016年,簡直是』8年抗戰』。「

「因為最近老是有朋友問我類似這樣的問題,但是,你在擔心的同時,也要防範另外一個情況出現:

當時韓國、臺灣等一些市場在向全世界開放時,那些市場的基金和投資人認為,比方說臺積電、三星被高估,結果最後讓外資買了90%,再之後這些公司之後一路上漲,我想,A股很可能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

「我個人認為,A股市場最偉大的時代很可能即將來臨,而且這個時間會持續個二三十年,如果沒有戰爭等等這些事件的影響的話。」

以上,是但斌今天(18日)在由私募排排網舉辦的「2020年第九屆中國對衝基金年會」上的最新分享。

此次演講的主題是《踐行中,對價值投資的一些思考》,但斌從自己年初逆市買入的操作談起,認為價值投資知易行難,而且投資中的很多道理,比如安全邊際也是知易行難。

其形容2020年的市場是「黑天鵝滿天飛」,巴菲特也在不停見證歷史,但也正是踐行價值投資最好的一年。

此外,其再次表示做投資要相信國運,而自己強烈看好中國的未來,看好權益市場的發展。

具體到投資上,但斌強調,要選對行業,不然即便是像今年這樣的投資大年,做不好也很容易虧錢。

以下是聰明投資者整理的此次演講內容,分享給大家。

價值投資知易行難

用節後打光子彈、逆向買進的實戰證明自己的理念

我從業28年了,在漫長從業過程中有一些投資的體會,跟大家一起分享。

我們說,投資是一個理論非常簡單但實踐非常難的一個事。今年有兩本很好的書,一個是張磊先生的《價值》,以及李錄先生的《文明、現代化、價值投資與中國》,這兩本書我都寫過書評。

如果你願意學習,其實是很容易從投資大師身上學習到(理論的),比如我們做價值投資經常說的一句話:自別人貪婪時恐懼,別人恐懼時貪婪,或者說逆向投資。

這句話我相信每個人都知道,但真正踐行起來,非常難。

就以今年疫情為例,2月3號之前我寫了很多微博,跟大家說要冷靜、理智,不要那麼恐慌。

我也主張2月3號準時開盤,但當時很多專家學者反對,說不能開盤,怕股市暴跌。

2月3號一開盤,3000多隻股票跌停,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在2月3號那一天是怎麼想的,是很恐慌的在排隊賣股票,還是逆向在做。

那天上午實際上我們正好有兩隻產品成立,我也沒有猶豫,基本上全部買進,當時我也說子彈打光了。

可能有人看了我的微博,也許那會兒你真的害怕、擔心,一看但斌不但沒有賣,反而是滿倉了,也許會稍稍撫平你恐懼的心理。

在2月3號晚上,我發了一個很長的視頻;

說大家不要那麼恐慌,2月4號大概率會低開一下,見一個歷史性的重要低點,(回過頭看)跟我當時的判斷是一模一樣。

你在2月3號、2月4號如果踐行價值投資、逆向投資這樣一種理念的話,在那兩天買任何一個還差不多的股票持有到今天,肯定賺了很多錢。

今年低點兩次買入電動車龍頭

短短幾個月,特斯拉漲了6倍

實際上美股暴跌的時候我也寫了很多微博,我說大家要冷靜、理智,不要那麼恐慌,有好事者把我當時寫的所有微博編輯了一下放在今日頭條上,試圖羞辱我。

但是今天你再看我當初那些觀點,它像金子一樣在閃光,就像2月3號那天,我說子彈打光了一樣。

在美股暴跌的時候,美國的龍頭電動汽車企業我們也沒有賣出,(它股價)600塊錢的時候我來錢又買了一筆,買了一筆之後我發了個微博,很多人在下面嘲笑我。

為什麼?

因為很快這家公司從600跌到了400,在400塊我又買了一筆,它最低跌到了360.

但是,現在是多少?

1拆5,昨天又大漲了5%,是600多塊錢。短短幾個月時間,這家公司漲了6倍多。

所以我們說,今年實際上是踐行價值投資、逆向投資最好的一年。

注入的流動性必然會推動資產價格

韓國房價一個月漲了52%

今年為了控制疫情,全世界向市場裡面注入了比2008年更大的流動性。

這麼大的流動性一定會在未來對各類資產有一個巨大的推動作用。

我們看今年韓國的房價,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內漲了52%,日本、韓國是這樣的情況,我看歐美這些國家的房地產也都有了一個比較顯著的漲幅。

當然,在未來12年,我想中國房地產重複過去12年的概率是比較小的,應該是權益類資產(大發展)。

如果我們的資本市場從80萬億、100萬億能夠到600萬億,對各行各業的推動作用是完全不一樣的。

除了大放水以外,我們資本市場還有一些底層制度的安排,包括註冊制、養老基金、公募基金包括私募基金的發展,包括現在中國資本市場跟全世界資本市場連成一體。

很多朋友擔心部分企業高估了,非常擔心,因為最近老是有朋友問我類似這樣的問題。

但是,你在擔心的同時,也要防範另外一個情況出現:

當時韓國、臺灣等一些市場在向全世界開放時,那些市場的基金和投資人認為,比方說臺積電、三星被高估,結果最後讓外資買了90%。

再之後這些公司之後一路上漲,我想, A股很可能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

我們看過去幾年,外資總體而言是持續流入中國的,也改變了我們的很多操作模式和感知。

我們東方港灣一成立就在A股和港股,後來在美股操作,全世界主要市場的好公司,它(的股價)基本上是沿著45度的斜率在往上走,波動性明顯降低,跟A股的實際情況非常類似,我們說現在中國A股港股化的趨勢也非常明顯。

價值投資的異軍突起跟這種風格的轉換也有非常大的關係,而且我們認為這種轉換是長期的,是符合全世界資本規律的方向。

價值投資它是一個世界語言,不僅僅是中國語言,踐行的過程當中我們可以看到這種語言會不斷的壯大發展。

相信中國會成為偉大的國家

這是做投資的前提

另外再跟大家分享一點,剛才主持人也說到這幾年中美關係的變化牽動很多人的心,那麼對於這個問題怎麼看?

我想對中國怎麼看似乎是看似不需要討論問題,但實際上它非常值得我們深刻去思考。

就像2月3號那一天,如果你相信中央政府能夠在兩個月之內把疫情給控制住,你就趕緊去加倉,如果你不相信,你就會去排隊賣股票。

那怎麼樣看待中國?

給大家分享一張圖片,這是我以前在哈佛商學院學習的時候,格雷厄姆·艾利森教授做的,他是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首任院長,也是裡根時代國防部的特別顧問,也是《註定一戰》的作者。

他說這幅圖是為美國聯席會議的將軍們準備的,因為這些將軍們讓他講講中美兩國關係的變化。

他三易其稿做出來這個圖,在座的各位如果你們不是中國人,你們就是美國的將軍,當你看到這個圖的時候,當然不希望歷史的畫面成為現實,是吧?因為歷史的天平在向中國傾斜。

當然,今天我們說中國崛起可能很多人已經沒有太大異議,或者作為我們中國人自己來說是信心滿滿。

但是,我成長的年代,可以看到,主要是成長在美國還是很強的年代,當年如果你要說中國能夠超越美國成為全世界最大經濟規模(的國家),很多人是不相信的。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2007年讀一個商學院的時候,一個很著名的教授給我們上課,他給我們上了4天,每天羅列很多經濟數據,而且講的都非常有道理,但是每天都很悲觀。

最後一個問題是我問教授的,我說按照您的邏輯中國有沒有未來?

他斬釘截鐵的說,沒有。

那如果中國沒有未來,你怎麼樣去投資?

巴菲特是一直相信美國會成為一個偉大的國家。

實際上我在《時間的玫瑰》裡面曾經寫過一句話,我說巴菲特之所以偉大,不是在於他在75歲的時候擁有了450億美金的財富,而是在於,他在很年輕的時候就想明白很多道理,並用一生的歲月來堅守。

過去40年中國取得了無數成就

為什麼股市裡面大多數人都是虧損累累

在對國家有信念的前提下,巴菲特也度過了他早期的非常難的歲月,而在這一段,是非常好的一段歲月,1978年到2006年是一段美國最好的時光。

但是我們說,就算你在最好的時光,如果你選不到好的行業,實際上做投資也是非常難的。

我們很多老百姓可能都能夠感知到,在過去40年改革開放中,中國取得了無數偉大的成就,但是在股票市場裡面,為什麼這麼多人都是虧損累累?

昨天我還在跟一個券商的朋友在交流,他說他們公司今年客戶65%以上的人還是虧錢的。今年我們都知道,對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是大年,但是,65%的老百姓是虧錢的。

為什麼虧呢?如果你的行業選擇不對,即便在一個太平歲月,很可能你還是賺不到錢。

比方說如果你選擇鋼鐵行業進行投資,當然短期不好說,但是長期來看,像我之前的一個朋友,他說他花1.8億買了某鋼鐵企業,買了8年還是虧的。

問我怎麼辦?

我覺得個股真的很難說,但是作為一個行業,你可能再持有(鋼鐵行業)8年還是虧損的。

如果看過我《時間的玫瑰》這本書,我在裡面對對三家銀行有過評述,這三家在銀行業整體表現不太好的情況下,(股價)都創出了歷史新高。但是經過2008年以後,我對槓桿類的商業模式還是有很深的警惕心。

所以說我曾經有一段話,我說銀行是沼澤地,看著風景秀美,但是走進去是深一腳淺一腳,想賺大錢不太容易。

實際上我對銀行業是有看法的:

2017年一家大機構的幾位高管當時請吃過兩次飯,我對他們買銀行地產是持反對意見的,我當時說,如果我是你們,我會把中國的核心資產全部買光,但是我不會買你們的那些公司。

如果買龍頭白酒,1000億買進去,5年至少賺一倍,多的賺一倍以上。

10月份他們又請我吃飯,當時這個公司已經漲到快550了,他們進門說,但斌你怎麼看得這麼準,我說實際上550了你還可以買1000億,如果在550塊買1000億,你1000億又可以賺1000億,如果你在它1000買1000億,現在又快賺1000億。

但是大家看,現在**跌下來了,**沒怎麼漲,****也跌下來了。

換句話說,同樣的1000億,你放在不同的資產裡,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

化妝品、醫美都是不錯的行業

凡是壟斷性的商業模式,都有機會

在長期的歲月當中,哪些行業會有一個比較好的表現呢?

實際上我是2009年看到這兩張表的,2009年我中歐已經畢業了,當時回校辦事,一個臺灣地區教授在講平臺經濟,我從後面過那個門的時候一看他講平臺,我非常感興趣,就進去坐在最後面聽他講。

他有很多表,這是其中兩張表。

在座的各位,如果你們在2009年跟我同時看到這兩張表,應該選擇哪個行業做投資,是不是應該選擇化妝品?

我有兩個女兒,我發現兩個女兒懂事兒開始就總是往臉上抹東西,女同志愛美是天性。

另外,咱們女同誌喜歡的美容的基礎產品玻尿酸,這個公司科創板一上市的時候我就讓研究員去調研,最近也有一家醫美行業的龍頭企業上市。像醫美、化妝品這些在國外是常春樹。

另外,像醫藥行業,美國目前上萬億的公司大概10多家,無論它的盈利能力和市值都是僅次於網際網路行業,那中國未來會不會也有1萬億以上市值的公司,我想會有的,但是,是誰我們再拭目以待。

另外還有軟飲料。

實際上當我看到這個表的時候,我們就選擇了中國對應的公司,我們選擇了王老吉。

包括最近做水的一家公司也在香港上市,實際上這家公司也是有壟斷性的,為什麼在香港估值那麼高,也是有它的長期邏輯在裡面的。

另外是菸草,實際上美國有一家公司菲利普莫裡斯國際,生產萬寶路香菸的企業,在2000年之前的50年,年化回報大概19.8%。

這是什麼概念?

如果你投100萬美金在這個公司裡面,50年以後就變成83個億了。

但很遺憾的是像上海捲菸廠、紅塔集團沒有上市,如果上市的話大概率也會是大牛股。

巴菲特為什麼這麼偉大,他63年的年化回報接近20%,換句話說,剛才主持人也介紹到中國私募基金協會有14位專家委員,假如我們這些委員有都能活到100歲,活到巴菲特、芒格的從業年齡;

如果這裡面有1/3的人年化回報能達到巴菲特或者芒格的水平,他大概率會被標註在中國的投資史冊上,當然,這是非常難的。

我想,如果中國的未來是像美國一樣的一個大時代,未來30年是一個非常好的時代的話,我們也會像美國一樣,出現一大批偉大的投資家,中國投資史也一定是群星璀璨的。

如果我能活到100歲,大概率也能夠看到這個時代所誕生的一批企業家會取得輝煌成就。

另外,還包括食品、家用電器、專用化學品等等。

今年我剛剛去了煙臺,煙臺是東方港灣的福地,東方港灣一成立的時候,我們買煙臺的企業買了兩家,其中有一家化工行業的龍頭企業,這個企業從2004年一直到現在,表現得也非常出色。

所以,凡是壟斷類的商業模式,無論是競爭性壟斷還是自然壟斷,總的來說是會有一個很好的回報。

另外是券商這個行業,可能很多朋友不理解為什麼在香港同一家公司估值差異這麼大。

實際上前兩天有一個朋友拿了一家公司的定增項目讓我看,問我願不願意參與,我看了一下他們的PB大概是5.6倍還是5.3倍,從公司估值來說我覺得我是不太會投的。

但是我們國內的老百姓炒股票,他不是看PB的,可能就是問牛市來了要不要買券商,是吧?

所以一般的朋友我也不太主張(自己)去炒股票,就像我媽、我哥也炒股票,看股評炒,幾百萬虧到剩幾十萬了。

即便在大牛市中很多人也是虧的

選什麼樣的行業投資非常重要

今年我們都知道是投資的大年,但今年如果你要做不好的話,也非常容易虧錢。

如果在年初有一段時間大家說牛市來了,你去買了券商,有一波券商漲了很多,如果你追高,一買完券商就跌了30%。

又有股評家說中國的崛起要靠晶片。如果你賣了券商買晶片,晶片又跌了30%,這樣子只剩30%多了。

又有人說新能源,如果買新能源又跌30%的話,只剩10%了。

即便在大牛市當中,很多人也是虧的。

中國的投資人會討論一個問題:下一個熱點會在哪裡,會不會有板塊輪動?

如果這樣討論的話,還是有追漲殺跌的可能性裡面。

我們從底層思考,券商、計算機、半導體、蒸餾酒,蒸餾酒就是白酒,白酒每一家從上市第一天到現在都賺了很多錢。

白酒是個非常好的行業。最近有人開玩笑說,明年的投資策略只有這樣一個詞,還是白酒;問所謂大師,這幾年怎麼樣發財?「白酒加槓桿。」

每一年都是這樣的。實際上這個行業被很多人很詬病,但這恰恰也是非常好的一個行業。

所以說投資就是這樣: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我們選擇什麼樣的行業投資是非常重要的。

歷史的光芒也許可以照亮中國未來之路

另外再跟大家討論一個問題,很多朋友一有錢後,首先選擇移民到加拿大、澳洲、美國等等所謂燈塔國家。

但是我本人這麼多年在中國生活,我在《時間的玫瑰》裡曾經寫過一句話:「我在我自己的國家裡,40多年的艱辛歲月告訴我,如果你真的有才華,有廣闊的胸襟,願意為之持續努力奮鬥,不妒忌他人財富,不無所事事,不整天抱怨自己的生活的話,我們就有可能改變自己的命運現狀。」

根據我本人所生活的這些歲月,以及我對中國的理解,歷史的光芒也許可以照亮中國未來之路,我對中國的未來充滿信心。

我分享兩個小故事:

第一個小故事是,我2012年曾經去了科羅拉多河大峽谷,漂流了12天。進入峽谷以後,就沒有手機信號了。在漂流的過程當中,給我們划船的是幾個美國人。有一天這幾個美國人聊天,我聽到一個讓我非常震驚的說法。

我在大學年代我讀過很多美國重要的文獻,當時是把美國當成燈塔國家來看。而那幾個美國人說,美國會分裂成幾個國家,當時我非常驚訝。

他們給了一個簡單的理由,就是人口結構的變化,黑人現在大概是13%,墨西哥人大概是18%,很快美國的人口結構就會發生變化,白人就會成為少數,他們非常擔心美國的未來。

川普上臺後這4年,我們看到的是美國的分裂。我的美國朋友說現在美國家庭之間是不能討論政治的,如果政治觀點不一樣的話,夫妻可能會離婚。川普的上臺導致的是美國更大的分裂,所以美國的未來是非常令人擔心的。

第二個小例子,是我們的一個客戶在疫情之後從法國回來,到深圳跟我聊天,他說他要把整個家族從法國要遷回中國。

當時我聽到他這個說法的時候,我感到非常的震驚,因為在我身邊100%的朋友,都是移民到香港、澳洲、美國、英國等等,沒有一個說要把家族從國外遷回來,

我問他為什麼?

他說他在法國是做貿易和物流的,他走遍了老歐洲和新歐洲,他說這些國家都社會基本上發展停滯了,不像中國有這麼多賺錢的機會。

另外他說法國的未來非常令人擔心,他說在法國小學裡面,黑人和穆斯林的比重非常高,超過了白人。

我一個高中同學在法國嫁給了一個法國人,她跟先生是個丁克家族,住在白人區。我問了一些情況,一個家庭最多生兩三個小孩,一般是一兩個,但是黑人和穆斯林家都是五六個、七八個孩子。

所以法國的未來是非常令人擔心的,現在法國的穆斯林大概是500萬人,可能到2050年,穆斯林會超過法國的本土民族。

另外我2012年曾經到過莫斯科,莫斯科大學的東方學教授,當時領著我們去莫斯科大學參觀,我問了他一個問題,我說為什麼俄羅斯經過了巨大的變化,會出現普京這樣的人?

他說俄羅斯是個東方民族,這句話我一直印象非常深刻。

第二,他說俄羅斯的未來也非常令人擔心,為什麼?

因為俄羅斯平均一對夫婦的出生人口大概是1.5個,但是當時俄羅斯在跟車臣打仗,車臣的一對夫婦出生人口是七八個,俄羅斯的未來也是非常令人擔心的。

總體而言,美國有美國的問題,歐洲有歐洲的問題,中國有中國的問題。但是這些發達國家的很多問題,是根本上的,而且是不可逆的。

每次從國外回來我都對中國更有信心

投資比的是思考的遠見

我想再過50年,我們到100歲的時候,我們很可能會碰到另外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為什麼說中國有未來?

我去南極路過阿根廷,我請了一個華語導遊領著我去參觀馬拉度納博卡青年隊的主場。

我非常喜歡體育,今年真的是黑天鵝滿天飛,年初我們失去了科比,年底我們失去了馬拉度納。

馬拉度納的博卡青年隊的主場是在一個貧民區裡,非常破舊,讓人震驚。

我就問華人導遊是什麼原因,明明阿根廷是個非常富饒的國家,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導遊說,一個華人的效率相當於3-5個人的效率。

我每次從國外回來,我對中國都更有信心。

我去土耳其的伊斯坦堡,一個非常發達的城市。但是在土耳其我感知的是什麼?

土耳其從一個宗教國家變成了世俗國家,埃爾多安上臺以後,可能又把土耳其從一個世俗國家變成一個宗教國家,就像伊朗一樣。

真正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力量,是宗教、傳統、文化,它的變化的頻率是100-1000年,像流淌在我們的身體裡面的血。

中國為什麼有未來?

因為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像中國人一樣,十四億人都把掙錢當信仰。我們過春節的時候,經常說一句話「恭喜發財」,我想恭喜發財這句話只有我們中國人會說,是吧?

中國歷史上的戰爭是很頻繁的,改朝換代也是常事,但只要有幾十年的太平歲月,中國人集聚財富不是世界第一,就是世界第二。

中華文化影響的國家和地區,也都成為了發達國家和地區。比如日本、韓國、新加坡、臺灣地區、香港地區、澳門地區。如果越南實行改革開放大概率也會成為發達國家。

我在深圳買第二套房子的時候,當時2004年房價大概7900/平米,在後海那一帶我買了深圳當時最貴的房子之一。我們家鄰居是個臺灣人,他說他在深圳買了好多房子。

當時在以7900的價格買差不多最貴的房子的時候,深圳1000塊錢、2000塊錢買房子比比皆是,而且不限購,還可以只付10%的首付。

如果你買100套房子,現在再賣還給深圳人,肯定是發大財的。

投資比的是思考的遠見,是比誰看得遠、看得準、敢重倉、能堅持。

看得遠的前提是什麼?

有些是來源於自己的洞察力、判斷、學習,有些遠見是來自生活的閱歷。一個人適不適合做投資,一個最重要的因素是看他能不能把曾經犯過的錯誤屏蔽掉,讓這些錯誤變成寶貴的財富,能夠不斷迭代。

過去投資了兩類公司:

一類是改變世界的,一類是世界改變不了的

在過去28年,總體而言我們東方港灣投資兩類公司,

一類是改變世界的公司,比如智能汽車。

另外一類是世界改變不了的公司,類似白酒這樣的。我剛才說改變文化需要100-1000年,改變這些文化是非常難的。

投資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是個小概率當中的大概率事件。

世界500強到現在存活率只有3%,投資就是能不能找到這3%的企業去長期投資。

如果能找到這3%的公司,然後漲100倍、1000倍、1萬倍,總體就會有一個好的回報。

為什麼價值投資放之四海而皆準?為什麼價值投資在很多國家都誕生了這麼多偉大的投資家,而且都是常青樹?

因為它是基於企業根源出發,選擇一些偉大的、能夠長期投資的企業,跟它一起成長。

投資怕踩地雷,不怕利潤推動

我們從行業空間、商業模式、盈利能力、競爭優勢、企業文化這些角度找好企業。在這麼多年當中,東方港灣沒有踩過地雷,沒有碰到過像樂視、暴風、瑞幸咖啡這樣一些公司。

《時間的玫瑰》出版已經13年了,這本書上談到的所有公司,13年以來沒有任何一家出問題。

2018年我們再版的時候,我們也曾經談到那些美國公司,包括一家電動汽車的龍頭企業。

當時大摩給的估值只有10塊錢,我們當時給的估值應該是在600塊錢、市值940億美金,現在已經到了6000多億美金了,我們是在二、三百億時候給出了這個判斷。

所以說這本書經歷了時間的考驗,因為它是底層的思考邏輯。

一個公司5塊錢買、50塊錢賣,如果回到5塊錢或者1塊錢的話,你要反思你的底層思考邏輯是不是有問題。否則你10次投資裡9次賺錢,但一次失誤就足以把你給賠光了。

投資怕的是什麼?是踩地雷,但是不怕利潤推動,這樣才會有更好的未來。

安全邊際做起來很難

如果陷入「太貴的公司不能買」是有問題的

另外,安全邊際這個概念說著容易、做著難。

以龍頭白酒為例,如果你在2007年最高點買入,什麼時候賺錢呢?

如果在2007年最高點買,2008年跌到80,2012年漲到250,2014年跌到118,2015年又漲到290,股災跌到166,真正賺錢的時候是2016年,簡直是「8年抗戰」。

當年有一個媒體寫了一篇文章,說時間的玫瑰變成了時間的「黴」瑰,8年不賺錢,你不就是發黴了嗎?為什麼不賺錢?可能是2007年買貴了。

確實,2007年的動態市盈率是101倍,靜態73倍,但是如果陷入「太貴的公司不能買」的誤區的話也會有問題。

我剛才說的電動汽車龍頭公司,市盈率差不多在1000倍。在A股市場裡面做醫療服務的一家龍頭企業,什麼都好,就是貴,100多倍,但是它高舉高打了11年。

另外在美股上市的拼多多、嗶哩嗶哩等公司,如果按照傳統安全邊際的概念你是很難投資的,所有投資理論都非常簡單,但踐行起來卻非常難。

伴隨企業成長也是如此。

我們跟很多券商、銀行發的產品,是有預警線和止損線的,一般是8毛錢的預警線,7毛錢的清盤線。

如果碰到2015年、2018年的股災,是很容易清盤的。做私募基金非常難,壓力非常大。

A股市場最偉大的時代很可能即將來臨

而且時間會持續個二三十年

另外總體而言,我認為這個位置底部的概率非常大。

我從業了28年,20年以上的時間是在3000點以下度過的。

在我從業這28年當中,牛市沒有超過2年,熊市都是3年、5年、7年。

但是經過了貿易戰,經過了疫情的衝擊,出現股災的往往是在60倍以上,30倍以下都出現歷史大底。

如果我再從業30年,我不希望我還在3000點以下,我希望有一個慢牛的開始。

我個人認為,A股市場最偉大的時代很可能即將來臨,而且這個時間會持續個二三十年,如果沒有戰爭等等這些事件的影響的話。

因為只有註冊制才能夠導致真正的長牛慢牛,才能改變A股市場、從賣方市場變成買方市場。

很遺憾,很多人問為什麼美國在疫情的衝擊下還會這麼好,中國還在那趴著。這跟我們的構成有很大的關係。

2001年我曾動員一個朋友拿100萬美金去買三家公司:搜狐、新浪、網易,我說這三家公司只要剩一家我們就贏了,我們去迎接一個時代。

當時美林證券客戶服務經理說,千萬別買這三家公司,這三家公司會破產。

從那個時候到現在,這三家公司都沒破產,網易漲了3000倍。

我們在2006年的4月份開始買網際網路的龍頭企業,那時我又跟這個朋友說,他12塊錢買入,一直持有到現在。

如果賭對一個時代,回報也會很高。

但是非常遺憾的是,凡是夢想實現的這些公司,要麼是在美國上市,要麼在香港上市,就像搜狐、新浪、網易、騰訊、阿里、百度、京東、拼多多這樣一些公司。

凡是夢想沒有實現的公司,很多在A股上市,比如樂視、暴風等等,這是非常大的遺憾。

換句話說,如果這些公司都在A股上市了,A股創業板的回報要遠遠高於納斯達克,很可能會變成人類社會中回報率最高的。

另外稍微說一下免責聲明:

投資風格很多,我們在媒體上經常看到百億私募的持倉,實際上就算同為價值投資,持倉的公司的差異也是非常大的。

投資是個求同存異的市場,它也可以是百舸爭流。我今天如果有講不對的地方,請大家多多包涵,謝謝。

相關焦點

  • 但斌:我們主要投資兩類公司 改變世界的和世界改變不了的
    我們觀察到,基本上全世界主要市場的好公司,基本是沿著45度斜率在上升、在發展,波動性明顯降低,與A股所展示的情況非常類似,所以說現在中國市場港股化、美股化的趨勢非常明顯。我們說投資是一種世界語言,不僅僅是中國語言,踐行的過程當中,我們可以看到這種語言會不斷發展壯大。近幾年來,中美關係的變化備受關注,如何看待中國?看似不需要討論,但是其實非常值得我們深刻思考。
  • 2020年改變世界的100家公司,完整公司名單一覽
    2020年改變世界的100家公司,完整公司名單一覽 9月22日,《財富》雜誌發布了《2020 年改變世界的 100 家公司》,本次有53家公司上榜,其中阿里巴巴排名第二,英偉達
  • 這個富二代聲名狼藉,卻創辦出改變世界的公司
    在印度,穆克什被戲稱為 " 慈善鐵公雞 ",人們指責他坐擁萬貫家財,卻不願意為慈善出力。居豪宅卻吝慈善,人們很容易想像出一個驕奢淫逸的富豪形象,但事實上,穆克什掌控的信實集團 ( Reliance Group ) 是世界 500 強企業,旗下電信公司 Reliance Jio 被福布斯評為 " 2018 年改變世界的 57 家公司 " 之首。一個 " 為富不仁 " 的富豪,又如何創造出一家改變世界的公司?
  • 綜述|如何利用資本市場培育出新時代高質量的上市公司
    但斌東方港灣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但斌先生指出,要投資世界改變不了的公司和可以改變世界的公司。他表示東方港灣希望投資公司分兩類:一類是世界改變不了的公司,一類是可以改變世界的公司,並分享了三個公司的價值投資案例——貴州茅臺、特斯拉和拼多多。
  • 一流公司買貴了,也好過買二流的!鍾兆民:不投沒有靈魂的公司
    不能因為股神巴菲特不投網際網路企業,就將網際網路等新經濟定義為不適合價值投資的行業,價值投資需要與時俱進。二、茅臺是我們投資的起點而非終點券商中國記者:香港基金為何全面擁抱了新經濟龍頭公司?吸收新理念不容易,揚棄舊觀念更難。港股基金全面擁抱了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新經濟龍頭,是我們團隊敢於更新自己、甚至否定自己的體現,投資經理需要不斷進化,適者生存。我們的投資希望追求極致,喜歡投資兩類公司,一類是不被世界改變的公司;一類是能改變世界的,推動社會進步甚至革命的公司,對於後者的投資更有挑戰性。
  • 坦能公司Tennant(R)迎接地球日 改變世界的清潔方式
    作為上海美商會成員之一的坦能公司(紐交所上市代碼:TNC)是清潔行業的領軍企業,本次活動上坦能公司將展示其不使用化學清潔劑和清潔技術的清潔設備,以響應日益增長的清潔行業的環保需求。     在保護環境上,坦能以水為基礎的清潔技術取代了最常用化學清潔劑,徹底改變了世界範圍內常用的化學清潔劑方式。
  • ...雜誌發布的2020年「改變世界的公司」榜單,有哪些值得關注的信息?
    《財富》(英語:Fortune)是一本美國商業雜誌,由亨利·路思義創辦於1930年,擁有專業財經分析和報導,以經典的案例分析見長,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商業雜誌之一。現屬時代公司。《財富》雜誌自1954年推出世界500強排行榜,歷來都成為經濟界關注的焦點,影響巨大。
  • 私募大佬內部年會透露選股指標 我們據此篩出這294家公司
    摘要 【私募大佬內部年會透露選股指標 我們據此篩出這294家公司】本周三,知名私募大佬、東方港灣董事長但斌在內部年會作了演講,就其27年的投資經驗和牛股篩選法則進行了分享
  • 這10家機器人公司改變了行業玩法
    在今天召開的RoboBusiness 2015大會上,10家機器人公司被授予了「遊戲規則改變者」(Game Changer)獎項。這一獎項志在表彰機器人產業中的卓越技術成就和他們的製造商,在不久的將來有望改變整個機器人行業乃至整個世界。
  • 被英偉達400億美元收購,一個小公司改變世界的故事!
    世界上很少有公司像Arm一樣在計算機領域這樣意義非凡。 如今,Arm已經30歲了,作為生活在現代科技社會中的一員,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這家偉大公司的發展歷程,看看它如何改變了科技界,以及它將如何繼續塑造計算的未來。 從節目中「出道」 Arm 的故事要從一檔電視節目開始說起。
  • 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 賈伯斯帶給我們的人生啟示(深度好文)
    蘋果公司創始人史蒂夫.賈伯斯有一句名言:活著就要改變世界。誠然,我們當中大多數人沒有這個能力,但是我們可以用這句話來激勵自己,用它來改變自己的人生。1.十九歲時,賈伯斯從大學休學,開始在車庫裡研究琢磨電腦,當時的電腦十分笨重,而且功能不全,他有一種深深的預感,就是這個東西將來會走進各個公司,走入千家萬戶,為人們的辦公和生活帶來巨大的便利。於是他傾盡所有,尋找合伙人,創立了蘋果公司,全力去做電腦等一系列的產品,事實證明,賈伯斯的眼光是正確的,如今,電腦和手機已經走進千家萬戶,徹底改變了人們的工作生活方式。
  • 多數人被世界改變,少數人則改變世界
    2、沃爾特發明天才沃爾特是一個至真至善的人,無論其他人怎樣說他古怪,他不會反擊,他只是堅定的堅持自己的信念,因為他渴望用他的發明改變世界,保護世界。他的善良體現在他的發明和他的行動上。他的所作所為源於仇恨和報復,因為他的手下,可能是他最在乎的人,都被蘭斯特工殺光了。因此他選擇報復特工,想要殺光所有特工。三、電影所表達的主題除了常見的拯救世界的主題之外,《變身特工》有兩點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 改變世界不如改變自己
    我想要改變世界I found it was difficult to change the world,我發現這很難so I tried to change my nation.於是我試著改變我的國家When I found I couldn't change the nation,當我發現自己不能改變國家I began to focus on my town.
  • 可能改變世界的五項科技發明
    人們都很清楚發現是解釋世界的方式。而問題關鍵在於改變世界,改變世界通過什麼渠道呢?是的,你沒有看錯,人們通過發明來改變世界。在歷史的進程中,發明在其中起著決定作用,而一項東西的發明或是單個人獨自完成的或是集體創造的,整個世界從古至今從來都沒有離開過發明創造,才有人們現今所享受到一切生活。
  • 世界改變了,我們怎麼辦?
    崔健:《天翻地覆開始,世界即將改變!》————讀後感先生上篇文章,為我們釐定了感知邏輯的」無矛盾」特性,這對於在貪嗔痴慢的娑婆世界中煙燻火燎的猛男勁女來說,這不啻是久旱甘霖,世界上還有這麼好的東西,幸福來的太突然,一時芳心大亂。
  • 小女孩一封信讓玩具公司做出改變
    中新網10月21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美國模型玩具兵從問世以來,一向少有變化——約5至8公分高、塑料材質、攜帶致命武器,還有幾乎都是男性。現在由於一個6歲小女孩的大膽提問,或將出現改變,一家美國玩具公司預計在2020年10月,推出戰鬥角色的模型女兵。
  • 私自改變車輛性質?保險公司不予賠償!
    作者:北京瀛臺律師事務所【案件回放】2016年,宋某購置了一輛轎車用於代步,並在保險公司投保了交強險和商業三者險。2017年,宋某將該車輛註冊為從事營運的網約車,在駕駛過程中,宋某所駕駛的車輛和張某所駕駛的車輛發生了碰撞,經交通管理部門認定,由宋某負事故全部責任。
  • 林園、但斌最新判斷:A股頂多30隻股票值得投資!散戶還是買房子合算!
    這些年,除了李馳因為一直重倉金融股而比較低調之外,人人都知道但斌買了貴州茅臺、知道林園買了醫藥股片仔癀、知道段永平重倉蘋果。 如今A股在3400一線徘徊,但斌和林園們,如何看待A股,今後買什麼股票好呢?
  • 「Z一代」在悄悄改變世界
    我們的生活發生著變化,潛移默化地改變著我們,我們之所以被環境所改變,是因為我們在偷偷地改變著環境。這句話多多少少都有些繞嘴,總而言之就是一切都是變化的,我們與我們的生活,我們的信仰無時無刻都在改變,又在互相推動,使得一方也無法停下來。什麼是「Z一代」呢?
  • 疫情改變了世界 我們留下努力生活的影子
    當社交方式發生改變,安全感開始動搖,孤獨感不時襲來,職業規劃產生變化,生活的另一些側面怎樣徐徐展開?我們又應當如何學會從容應對?這註定是段打破慣常的人生體驗,每個人身段都低下來,我們一同彎下腰,努力託起原本穩穩的幸福。疫情改變了世界的樣子,卻留下了我們努力生活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