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下單線下提,社區團購成買菜新選擇

2020-12-09 中國金華網

自提點的蔬菜

「社區團購」自提點,送菜者將蔬菜分類後,讓購買者自提

每天上午,來自蘭溪的農場主李先生都會帶著自家農場的新鮮蔬菜,來到市區雙龍花園小區及附近幾個小區,把蔬菜放到社區團購點。「社區居民有蔬菜方面的需求,只要在社區團購群拼團下單,達到一定數量,我會把現摘的蔬菜送到社區門口,並貼上姓名標籤,方便居民自取。」李先生說。

依託小區業主群,一種區域化、小眾化、本地化的社區團購形式在金華市區悄然興起。我們調查採訪發現,目前市區不少社區業主自己建群,或依託社區周邊的便利超市,以按需採購的方式團購商品,既減少了商品運輸和儲存等中間環節,降低損耗,節約成本,又能方便快捷地購買到更實惠的蔬菜、水產、肉類等日常消費品。從產地直接配送到家的肉蛋奶,從地裡剛採摘還帶有露水的新鮮時蔬……「線上下單+線下自提」的社區團購模式,可以說將菜市場搬到了家門口,市民增添了一種購物新體驗。

消費者說

買菜多了 網上團購新選擇

「群裡推薦值得『團』的物品,只需在群裡接下龍,就可以採購到家,節省了不少時間。」上周五,家住雙龍花園小區的市民張先生說,社區有個團購群,蔬菜、水果、肉等一系列產品都能在群裡團購到。

張先生表示,今年受疫情影響,「線上下單+線下自提」的無接觸購物形式,逐漸改變了一些市民「買菜就得去菜市場」的觀念,讓他們體驗到了購物的方便。

去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於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提出,加快農產品產地市場體系建設,實施「網際網路+」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拓寬綠色、生態產品線上線下銷售渠道,豐富城鄉市場供給,擴大鮮活農產品消費。今年,國家發改委《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也指出,要加快構建「智能+」消費生態體系,鼓勵線上線下融合等新消費模式發展,完善「網際網路+」消費生態體系,促進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的普及應用。社區團購的悄然興起,無疑是對這些《意見》的一個生動詮釋。

社區團購的吸引力在哪裡?張先生說,他每天工作忙忙碌碌,很少有時間去菜市場走走轉轉,而有了社區團購群後,平時只用碎片化時間瀏覽一下群消息,看到自己需要的選擇下單即可。退休不久的市民陳女士說:「菜市場有些菜是批發市場批發來的,中間轉來轉去就沒那麼新鮮了。以前買菜只能去逛菜市場,現在選擇多了,有時候還是網上團購好,早上還在地裡的菜,中午就能燒上桌,多新鮮。」

「團長」說

開團前先做嘗試保障品質

作為市區保集半島小區社區團購群的「團長」,邵女士開展社區團購的初衷很簡單:「去年8月,為了分享老家的高山蔬菜、玉米,我就建了這麼一個群。」

令邵女士意想不到的是,鄰居們購買的意願挺強烈。「大家都比較喜歡團購的形式,畢竟更實惠,東西也更新鮮。」不到一年半時間,保集半島小區已有兩個社區團購群,人數在700人左右,其中不乏老年人。「因為我的團購群有基礎,因此今年疫情防控期間,在方便居民團購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

談及社區團購群的發展過程,邵女士說:「在小區居民中建立起信任並不容易,最關鍵的是要保證質量,所以我們開團前都會先考察產品的品質,把好產品關。」如今,群內發布的社區團購信息基本上都能得到社區居民的響應,居民在群內下單,貨到後去小區保安室自提,這一購物新方式已受到大家的歡迎。

與邵女士自發建群不同,市區金色海塘小區社區團購群的「團長」鄭華燕有自己的「根據地」,那就是自家開在金色海塘小區內的生鮮超市。

據鄭華燕介紹,今年她的生鮮超市開張不久,為更好地服務小區居民,同時也為了保障一些具有時效性食品的新鮮度,她便起了拉群的念頭。「西瓜、生蠔……只有我們自己嘗試過的好產品,才會在群裡給大家推薦。社區團購群要能生存下去,不僅要靠過硬的品質和可靠的服務,更要靠口耳相傳的口碑。」鄭華燕打開手機,將這個群的群成員展示給我們看,群成員規模已達到三四百人。

我們告訴鄭華燕,各大網際網路巨頭即將入場布局社區團購。對此,鄭華燕顯得比較有信心。她說:「就算他們布局社區團購,但最終要解決的還是『最後一百米』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比他們有優勢,更何況我們已經有了較好的口碑,對此我還是比較有信心的。」鄭華燕表示,小區裡有年紀大的居民來取貨時,如果東西較多,她會幫忙把貨物送上門,服務到家。在服務的過程中,她會聽取居民的需求和建議,以此尋求改進方向,同時增進與社區居民之間的聯繫,建立起更為信任的關係。

專家說

社區團購建立新零售體系

上海財經大學浙江學院經濟與信息管理系主任芮廷先說,社區團購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新的電商模式,它以一個社區中的商鋪為中心向外輻射,可為輻射範圍內的社區居民提供團購形式的優惠活動。「以社區為中心,以『團長』(通常由社區內的熱心居民、便利店經營者等擔任)為分發節點,以微信群、小程序等作為交易工具建立團購平臺,消費者能夠在平臺上拼團購買生鮮、日化等生活用品,是一種新型購物形式。」芮廷先說。

據芮廷先介紹,社區團購具有超低的價格、超少的SKU(表示庫存進出計量的單位)、超低的客單和以中小城市用戶為主體等特點。目前社區團購平臺按照運營模式分為兩種:一是供應鏈型平臺。團長與平臺籤約,團長負責將貨物進行出售,而定價、選擇商品等都由平臺提供,團長出售貨物之後可以獲得相應的佣金。團長將商品信息發到微信群裡,由於選擇商品等環節不是團長做的,無法保證產品的質量是否良好、價格是否合理等問題,也可能無法解決售後問題;二是工具型平臺,即平臺開設自己的店鋪,團長需要自己參與選擇商品、定價等流程,平臺費用一般較低。團長參與的過程較多,需要花費較大的精力去經營和維護,但是產品質量等相關方面可以自己掌握,賺取的費用要比供應鏈型平臺高。「相比集中在一二線城市的新零售模式,未來的社區團購會發展成一個在下沉市場有穩定供應鏈條的零售業態,社區團購通過預售的方式能夠搭建起一個新的零售體系,比批發市場體系價格更低,商品種類更加豐富。」

「我自己也親身體驗過,個人感覺確實方便快捷、價格實惠,用戶可以在社區自提商品。如果自己沒時間去菜市場買菜,可以通過社區團購這一方式挑選菜,品質也有保證,尤其對於那些下班晚的人來說,使用社區團購是很方便快捷的。我身邊也有朋友用過,他們的反饋大多覺得方便。當然也有不好的反饋,如商品品種太少、質量沒保證,另外也有人對配送人員的服務不太滿意。」芮廷先說。

在芮廷先看來,由於社區團購涉及商品選擇、社區選擇、團長、配送、軟體等環節,目前還存在一些問題與難點。首先是信任問題。社區平臺是依靠消費者的信任建立起來的,對產品的質量、服務以及誠信、售後等方面要有一定的把控力,否則會失去消費者的信任。目前類似的平臺有很多,用戶極有可能會選擇其他平臺進行購買。微信群之類的社區團購,對微信群的運營要求較高,因為微信群一旦信息過多,活動過多可能會產生信息雜亂以及用戶牴觸心理,導致出現用戶參與度不高現象。其次,剛運營的平臺產品選擇少,需要有針對性地設立產品專區,既要有自己的特色,也要有多種類的選擇。再者,不是每個社區都適合做社區團購,因此選擇一個合適的社區非常重要。依託大型綜合電商平臺創立的社區團購有較好的資源,覆蓋的店鋪範圍更廣,而小型團購平臺所涉及的範圍較小。「最重要的是配送速度,由於生鮮產品對於物流和時效性的要求非常高,所以保證生鮮產品的新鮮是配送應該解決的問題,這就需要提高物流配送能力。」芮廷先說。  


相關焦點

  • 貴陽社區生鮮菜場被網際網路大鱷搶佔,線上線下買菜你咋選?
    如今,社區菜場生鮮團購已成為不少市民買菜的新方式,在其背後,各個網際網路電商企業也紛紛出動,以注資或入股的方式搶佔各個社區生鮮菜場。然而,另一邊,線下實體超市同樣也在不斷推出便民的優選服務和優惠的購物價格,面對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買菜環節,市民有了種類繁多的選擇。
  • 全國網際網路大鱷搶佔貴陽社區生鮮菜場,線上or線下買菜,你咋選?
    如今,社區菜場生鮮團購已成為不少市民買菜的新方式,在其背後,各個網際網路電商企業也紛紛出動,以注資或入股的方式搶佔各個社區生鮮菜場。然而,另一邊,線下實體超市同樣也在不斷推出便民的優選服務和優惠的購物價格,面對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買菜環節,市民有了種類繁多的選擇。
  • 線上下單線下提貨,無接觸購物將推廣到北京4000個社區
    中午飯點前,在房山區城關街道化四社區門口,居民們陸續來到社區設立的提貨點,取走自己前一天在微信群裡訂購的蔬菜。資料圖 王金輝 製圖「城關街道辦事處幫助社區聯繫對接了有資質的蔬菜供應商,為居民提供線上下單、線下提貨服務。」
  • 無接觸配送安全放心,「長江嚴選」等社區團購成市民買菜首選
    「這一份有12斤重」,楊女士告訴長江日報記者,這是她在「長江嚴選」平臺社區團購活動中花費40元購買的,差不多夠他們一家三口吃上三四天,「不用再去超市排隊,可以放心在家宅著了」,楊女士豎著大拇指為社區團購活動點讚:「特殊時期,社區團購打通了蔬菜供應商直達小區的最後一公裡」。前一天,武漢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發布第12號通告,宣布自即日起全市小區實行封閉管理。
  • 直擊石家莊商超線上下單線下配送
    直擊石家莊商超線上下單線下配送您的蔬菜到家啦!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任學光)當前,石家莊市商場、超市全部暫停線下營業,實行線上下單和無接觸式配送。1月10日,記者在石家莊市區進行了走訪。為滿足居民生活必需品需求,從1月10日起,石家莊市各超市、農貿市場全力保障市民市場供應,北國超市、永輝超市、保龍倉超市等大型商超都提升了線上配送服務能力。線上企業也積極行動,目前已有餓了麼、京東、美團等51家平臺可在線為市民提供各類生活服務,打造移動的「菜籃子」「米袋子」和「奶瓶子」。
  • 反壟斷第一槍出膛:社區團購成「逐利場」,網際網路巨頭們或被吞沒
    流量出口:社區團購成"逐利場",網際網路巨頭開始賦能首先我們得明白社區團購為什麼會成為網際網路巨頭們的"逐利場",其一是社區團購的定義,並沒有像其名稱一般"高大上",對於我們消費者而言就是通過社區群或者APP完成買菜的整個流程,也是經過了長達4年的蟄伏期,最終興盛優選"殺出重圍"。
  • 京東或收購「美家買菜」,加碼社區生鮮
    今年以來,社區團購風起雲湧,各網際網路巨頭也紛紛參與「大戰」。據了解,京東已對生鮮電商平臺美菜網旗下的子品牌「美家買菜」啟動收購。但目前收購金額不詳,業內人士預測不會超過2億美元。資料顯示,美家買菜於2018年6月正式上線,是美菜網旗下的社區團購平臺,由美家優享升級而來。該品牌以社區為單位,由寶媽或店主成為團長,在線上藉助微信群、小程序等組織社區居民拼團,線下交付自提,由平臺提供採購、物流倉儲及售後支持。在經歷2019年的社區團購行業「大洗牌」後,美家買菜成為為數不多的「倖存」企業之一。
  • 通過社區買菜,了解業務流程
    經過這次戰役後,用戶會習慣網上買菜,未來應該還會湧現出很多公司進入到社區買菜的領域中。這裡就簡單梳理下這部分的流程,共同學習探討!多點、叮咚買菜、美菜、盒馬等電商著實火了一把,每天的訂單量都非常的多,他們都依託於超市或線下門店等進行接單、商品打包,然後由騎手搶單,最終送達用戶。經過這次戰役後,用戶會習慣網上買菜,未來應該還會湧現出很多公司進入到社區買菜的領域中。這裡就簡單梳理下這部分的流程,共同學習探討!場景描述
  • 美團參投的美家買菜被京東買下?巨頭社區團購開啟新一輪併購潮
    左手穩布局,右手「買買買」去年8月,十薈團宣布完成與「你我您」的合併,打響社區團購併購第一槍。今年11月30日,十薈團再獲阿里1.96億美元C3輪融資,在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下,為阿里布局社區團購的下一城添磚加瓦。
  • 京東進軍社區團購:2億美元求購生鮮電商平臺美家買菜
    而美家買菜的關聯公司北京美鮮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8月,由劉傳軍持股80%,徐薛胤持股20%。《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顯示,美菜網估值已達到500億元。美家買菜屬於社區團購性質的平臺,即以社區為單位,由寶媽或店主成為團長,在線上藉助微信群、小程序等組織社區居民拼團,線下交付自提,由平臺提供採購、物流倉儲及售後支持。
  • 線上買菜 能否延續火爆(經濟聚焦)
    核心閱讀  受疫情影響,線上買菜成為不少人的新選擇。各類線上買菜平臺在業務量激增的同時,也迎來了一次對供應鏈、物流、配送等環節的全方位考驗。未來,要想留存客戶,還需進一步提高數字運營與持續創新能力。
  • 京東高調進軍社區團購,劉強東親自坐鎮收購美家買菜
    而美家買菜的關聯公司北京美鮮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8月,由劉傳軍持股80%。 《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顯示,美菜網估值已達到500億元。 美家買菜屬於社區團購性質的平臺,即以社區為單位,由寶媽或店主成為團長,在線上藉助微信群、小程序等組織社區居民拼團,線下交付自提,由平臺提供採購、物流倉儲及售後支持。
  • 社區團購現第一起「瓜分案」:巨頭擠壓下,美家買菜賣身,京東美團...
    在被收購和成為炮灰之間,生鮮電商平臺美菜網選擇了前者。近日有消息傳出,京東對美菜旗下子品牌——美家買菜開啟收購,出價大約2億美元。儘管美菜相關負責人回應AI財經社時稱,2億美元收購一說並不屬實,但業內大都認為,靴子落地是早晚的事。「美家買菜已經與京東進入籤約階段。」
  • 新零售:模式另類的叮咚買菜案例分析
    2019 網際網路+社區服務提供商 TOP50,盒馬鮮生排名第 4。盒馬鮮生憑藉「生鮮食品超市+餐飲+APP 電商+物流」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經營模式,被稱為「新零售」模式的新風口。>是生鮮電商最主要的模式以叮咚買菜、每日優鮮等為代表,一般從源頭開始介入產業鏈環節,同時具備品類、價格優勢,但後期獲得用戶信賴的成本高,難度大;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新零售 O2O 模式是生鮮電商的未來發展方向,代表企業有盒馬鮮生、超級物種等,其特點是配送快,用戶體驗豐富,但對供應鏈和物流建設成本要求較高。
  • 京東社區團購軍團再擴容:收購美菜網旗下美家買菜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美家買菜屬於社區團購性質的平臺,即以社區為單位,由寶媽或店主成為團長,在線上藉助微信群、小程序等組織社區居民拼團,線下交付自提,由平臺提供採購、物流倉儲及售後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收購方京東也正在積極籌備社區團購業務。
  • 社區團購瘋狂:你家門口的菜市場,裝得下美團和拼多多嗎?
    一、美團與拼多多瘋狂燒錢,網際網路巨頭無奈應戰民以食為天,在外賣和零售市場被開發到了一定程度後,社區團購成了網際網路公司眼裡的香餑餑。根據《2020社區團購白皮書》披露,2020年社區團購市場規模預計達到890億元,根據人民日報報導,我國2019年的恩格爾係數為28.2%,也就是說家庭開支中大約有28.2%為食物開支,對於網際網路新貴來說,中國老百姓的菜籃子就是一個新風口,假以時日這又是一個萬億級的市場。
  • 線上預約、線下自提 社區團購把菜市場「搬」到家門口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把菜市場「搬」到家門口(消費視窗)唐志宏 王 珂核心閱讀線上預約、線下自提,蔬果、肉禽蛋、乳製品、酒水飲料等能從產地直接配送到社區。最近,採取「預購+自提」的社區團購模式,吸引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關注,成為不少家庭購買日常生活用品的新方式。要滿足消費需求,改善購買體驗,在規範中實現更好發展。
  • 傳京東收購美家買菜,社區團購這股巨浪有...
    在深諳補貼搶佔市場的滴滴等網際網路巨頭瘋狂擠壓之下,嘴上已澄清不會「2億美元出售」美家買菜的美菜網未來很難保證不會因為資金壓力選擇售出資產變現。 而對於京東而言,若完成對美家買菜的收購,它就可以「抄捷徑」獲得平臺原有的用戶等資源,配合即將推出的自建社區團購平臺京東優選,在激戰正酣的社區團購市場站穩腳跟。 美家買菜就是京東在社區團購賽道實現追車的一條捷徑。
  • 傳京東收購美家買菜,社區團購這股...
    據媒體披露,美菜網今年約有40%倉配人員和60%的品控員工被橙心優選等平臺挖走,部分選擇離職。下半年受新玩家衝擊,美家買菜關停了在廣州、長沙等多個城市的業務。美菜網CEO去年年底曾披露公司處於虧損狀態,但現金流狀況良好,預計今年年底會實現盈利,明年會實現規模化盈利。
  • 為了解決社區買菜難 各有各的招(圖)
    不是社區周邊根本沒有菜市場,就是菜場距離社區太遠,不方便。面對「吃飯」問題,解決辦法也是因地制宜。微信下單也能買菜  使用方便「每天都忙著上班,下了班又懶得往市場跑,一周去市場買一大堆,放冰箱裡,吃一個星期,很難保證蔬菜新鮮。」家住和平區友誼裡的張阿姨說道,現在微信和網站都能買菜,省時省事,買菜便宜不說還很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