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手作之美回報歲月,她只做有溫度的工藝品

2020-12-22 澎湃新聞

推薦閱讀

「每一件手工作品的背後都有一段獨一無二的故事,有情感,有溫度,有一個人的思想和期許在裡面,隱隱滲透著每位手藝人對手中作品的獨到理解和深刻領悟。」塗婧認為,這是純手工製作與流水線成品的最大不同。

我和塗婧約在她的新工作室見面。工作室不大,只有窄窄的十來平米,但主人親手布置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讓整個空間顯得別致優雅,幾個親手製作的裝飾物點綴其間,更顯得別具匠心。用主人自己的話來說,只有賞心悅目才能工作愉快。

一次機緣巧合的入行

塗婧是一名全職手藝人,擅長macrame編織、非遺纏花、刺繡及天然唇膏、香皂等手工藝,是文心創意工作室的主理人。

然而,擱在六七年前,塗婧從未想過會進入手工這一行,她在南昌航空大學科技學院學的是視覺傳達專業,兩者相去甚遠。

2014年秋,塗婧剛進入大二,恰好趕上南昌699文化創意園推出了創意市集,便和同學拿著自己製作的小物件去湊了下熱鬧。

這次擺攤,她第一次接觸到了南昌市的手工圈,開始「入坑」各類手工藝。塗婧自小動手能力強,很多工藝,往往搜一下教程,學個幾回就掌握了技巧。

真正決定創業是在2018年,塗婧大學畢業的第二年,她因為家裡有事不得不從一家設計公司辭職,回湖南懷化的老家待了一陣。這給了她重新開始的勇氣和契機。

此時,在創意園擺攤時認識的朋友找到了塗婧,希望能夠合作開一間工作室,兩人一拍即合。回到南昌後,她們就開始著手籌辦工作室。

然而,問題很快就出現了,工作室的合伙人已發展成4位,涉及到手工、花道和繪畫三大類,主營業務怎麼選?平衡工作室的資源配置成了破局關鍵。

出乎意料的是,最後大家一致選定漢服體驗作為工作室的「主打」。「其實,這個結果對所有人都是公平的,不偏向任何一人,且都可以參與。」塗婧補充道,這也是經過綜合考量後決定的,近年來「漢服熱」掀起,消費群體龐大,通過漢服體驗將客戶引流到其他業務,不失為明智之舉。

做有溫度的手工藝品

塗婧的作品

工作室創辦後,塗婧正式成了一名全職手藝人。

「手工帶給我的安全感和成就感,遠遠超過了我之前的職業。」塗婧解釋,手工藝的創意源於生活中的萬事萬物,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同時,在製作過程中,看著它從無到有,一點一點臻於完美,會帶給人極其強烈的成就感。

從一根棉繩,到一個繩結,再到一面掛毯,工作室出品的每一件作品都無法依靠機械,是手藝人純手工製作,可以說是時間凝結的藝術。「相比於流水線生產,手工的東西更有溫度。」塗婧記得,在699文化創意園擺攤時,她賣的第一件作品是捕夢網——源於北美奧吉布瓦人文化中的一種手工藝品。因為有驅除噩夢並帶來好運之意義,塗婧製作了一些送給親朋好友,機緣巧合之下,又將它拿到了集市上。

當時,所有的原材料都是她跑到艾溪湖撿來的,河邊的鵝卵石、路邊的枯枝、掉落的羽毛……看上去毫無用處的東西,在她手裡,經過纏繞、編織等工序,就「蛻變」成了溫馨而又帶著神秘色彩的工藝品。

「每一塊材料帶來的都是無限的可能,而每一個作品更是顯得獨一無二,殘留在其上的是製作者的熱忱和溫度。」塗婧說,她希望通過作品和雙手,讓作品的使用者理解並傳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理念。

鑄一顆匠人之心

塗婧在南昌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長期擔任公益教教師

除了全職手藝人這一身份,塗婧還在多家機構擔任公益教師。忙的時候,每周要上三四次課程。

她說,手工製作是一個自我隔離、自我封閉的過程,主動從與萬物關聯的世界裡抽身,成為一個「孤獨」的觀察者和創造者,好的作品就是「孤獨及其所創造的」。「然而,享受孤獨卻不能沉迷於孤獨,淪為精神上的控制物體,我們需要一個接口,和這個世界隨時保持聯繫,不被它所拋棄。」顯然,對於塗婧來說,線上線下的手工體驗課正是這個接口。

當然,上課,不僅是為了自己,塗婧也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她始終認為,把手藝傳承開去,才會讓技藝真正地擁有生命力。

今年年初,受疫情影響,塗婧原先的工作室直接關停了。腳步放緩,她卻有了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和沉澱。

「在目前的社會,如果你被稱為匠人,這意味著你得到了極大的尊重。世界再嘈雜,那些匠人仍然安靜安定,他們固執、緩慢、專注、耐心。人有態度,有精神,有情懷,他的作品中自然就會體現出來。」這是塗婧對「匠心」的理解和注釋,專注做點東西,慢慢打磨自己的技藝,淬鍊心性,用「美」回報時光與歲月。同時,她也希望社會大眾能夠給予職業手藝人以職業尊重,更多的年輕人有勇氣、有毅力把愛好當成職業發展下去。

最近,塗婧又恢復了忙碌,她與朋友開了這間新工作室,老顧客也開始回歸,一切都在好起來……

塗婧背著手工製作的包包

來源:東方女報記者田文娟

原標題:《以手作之美回報歲月,她只做有溫度的工藝品》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手作之美 ——東方傑出手工藝的探索!
    曲家描繪的春光、村莊,小橋流水,讓觀者為之嚮往! 這樣的美景,曲家白樸給世人一種超然躍世的感覺。當然,這種意境之美,陶潛的感悟更深,表述或更勝一籌:「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更是灑脫極了,其中的悠然自得讓人欣欣然而往,「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則已達到忘我的最高境界!
  • 手作,給自己一份有溫度的禮物
    一輩子,總是還得讓一些善意執念推著往前,我們因此更願意去聽從內心的安排,專注去做點東西。至少對得起光陰歲月,其他的就留給時間去說吧。當你思考怎麼製作一個蛋糕的時候,所有材料都在桌面上,要什麼、怎麼做都是很清晰的,每完成一步都能在短時間內有及時有效的反饋,一切都只取決於你的雙手。這時,你就會感到安靜、專注,不再關注除了眼前事物的其他任何事情,找到了心流的通道,回歸內心的安寧,重獲一種強大的掌控感。3.
  • 以手作之名,感受自然之美
    它除了有「親手所做」的意思外,也代表了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人類的祖先非常迷戀用雙手造物的感覺,手作可以治療現代人對網絡的依賴和對生活的焦慮。當我們把個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種活動中,便會擁有十分幸福的情緒體驗,那是像水流一樣自發不斷湧動的感受。
  • 現場報導 ▎手作之美2017北京文化廟會臺北之旅
    中國各地的傳統工藝博大精深令人讚嘆, 34個省市自治區,有41636個鄉鎮,56個少數民族,有豐富的傳統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在當今社會,這些小而美的產業對偏遠地區的經濟發展、社會和諧能夠起到超過以往認知的積極作用。手作之美推崇的是充滿社會責任感的商業模式,傳統工藝的復興將中國各地的不同人群聯繫到了一起,讓我們更加親密,讓生活更加美好。
  • 用一日時光,走進文創生活,帶孩子感受不一樣的手作溫度
    不少青年男女,將麥可將文創園視為新的打卡勝地,或倚靠一扇簡潔的工業感白牆,或漫步於巴布豆戶外那一隻只玩具公仔之間,或在白色的鋼筋世界中穿行,或靜靜等待飛機從頭頂的建築綠植之間飛過……02夢幻的魔法空間:用時間換取歡樂麥可將文創園是國內第一座以手作體驗結合工業設計為主題的文創園區,有超過30家的文創匠人品牌入駐,例如來自臺灣的地方文創名片代表紙箱王、百年木工文化品牌青木堂
  • 廣西之光!阿嬤手作深圳首店,熬煮溫婉歲月裡的奶茶
    01從南寧到深圳的距離,有多遠從南寧萬象城到深圳首店落子萬象天地似乎總與「萬象」結緣是萬分的精彩也是萬分匠心的努力02手作奶茶,一見如故的味道作為「廣西之光」的奶茶當我們在討論手作奶茶的時候其實是在討論什麼?
  • 【慧創課堂】巾幗手工藝雲課堂「千像映畫——讓世界看見手作的...
    【慧創課堂】巾幗手工藝雲課堂「千像映畫——讓世界看見手作的溫度」即將開播 2020-11-12 18: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吳興高級中學潘亞萍:她的手作時光,她的美好生活|教師的美好生活46
    在教育教學中,她始終遵循「愛與尊重是教育的出發點」,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採用不同的教育教學方式,使每位學生都能獲得進步與收穫。在教書育人的工作中,她收穫了滿滿的幸福。忙碌的工作之餘,生活中的她,個人愛好十分廣泛,旅行,攝影,鍛鍊,手作等等。這其中,手作是她最喜歡的,也是最樂於去沉浸其中的事。
  • 全愛工匠 美深繪館 Painting Tower是如何佔領手作市場?
    比如,她買過3D白模,是一個自己手工拼接完成的一個文藝產品,回家動手製作完成後,可以放在盒子裡當做禮物送人,也可以放在家裡做擺設,她覺得這樣價格不貴又實用的產品性價比最高。   單從手作這一品類,她體驗過油畫、陶藝和烘培,體驗過後,她覺得像這種極度注重線下親身體驗的品類,很容易吸引像她一樣的都市女性群體。
  • 《發現芒市》之《木有意義》:帶你走進有「溫度」的木器
    在芒市其實有一個地方,可以以比較適中的價格,自己DIY各種有意思的木製工藝品,讓你重拾傳統木藝的樂趣。今天《發現芒市》欄目就帶大家一起去看一看。在芒市芒核村裡,有一個不起眼的《木有意義》木工工作室,工作室牌子雖小,但走進去卻大有可觀。未曾見過的機械設備、滿屋子的各種木頭,還有陳列著的木藝作品都在透露著製作者一筆一刀的潛心鑿刻。
  • 手作天堂!0基礎也能製作超有心意紀念品!繪畫、陶藝、烘焙……
    人類熱忱事務研究所 深圳首家超文藝手作文創主題街區集合了手作、美學、下午茶逛一圈剛剛好無聊可以玩手作,累了可以喝下午茶吳喜造木3D·JP位於研究所的左手邊都是拼圖的周邊產品及其衍生的工藝品如音樂盒、鬧鐘等也是很好的送禮佳品美深繪館位於研究所巷子的最深處
  • 「以匠心堅守一份手作的溫度」,和古燒日式小吃美味又暖心
    有的人認為是技術,有好的技術才能製作出受消費者歡迎的日本私房小吃;有的人認為是資金,只要資金到位,沒有什麼做不好的;有的人認為是經驗,只要有經驗,就能抵禦創業中的風險……那麼,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對於專注於日本私房小吃的和古燒來說,回歸產品本身,才是品牌永續經營之道。
  • 學羊毛氈手作先看教程 四步教你做不會漏的溼氈
    羊毛氈手作是一種很時尚的手工活動。只要簡單的利用羊毛以及一些小工具,就可以製作出各種有創意的工藝品和可愛的動物造型。從網上看到很多愛好者分享的羊毛氈的作品,真的是特別的精緻可愛,看過的人都躍躍欲試,希望自己也能製作出來。但在學習製作之前,需要了解羊毛氈手作的一些基本常識。
  • 手作賦予物品的精神——學者鋼筆青銅款
    點擊題目下方藍字關注張匠人工作室專注做些自己喜愛的東西,至少對得起光陰歲月!
  • 黃亮個展:歲月靜好——灰調下歷久彌新的人性溫度
    2021年1月3日,黃亮個展《歲月靜好》在站臺中國當代藝術機構dRoom空間如約而至,展覽呈現了藝術家20餘件新近之作。歲月靜好——指涉出畫家創作的重要取向,發軔於生活,探尋繪畫具有的恆久品性。而畫的四周,則加上了自製的邊條,作品有種特殊的舊物感。這一切,組成了黃亮的繪畫風格,每一處皆透露著人性的溫度。
  • 治癒系手作之王上線
    ,堪稱治癒系手工之王只需要用針戳戳戳戳戳戳......都有讓人舒壓療愈的感覺想要親手做一個羊毛氈嗎,快來這裡本周末金輝·優步學府營銷中心即將迎來暖冬狂歡趴第二彈萌寵羊毛氈課堂>帶上孩子,親手製作一個萌寵羊毛氈玩偶一起度過了一個暖心的周末 羊毛氈手工,憨態可掬,形象生動利用羊毛氈戳出來的小萌寵捧在手心上,就像活了一樣做幾個放在家裡做擺件,或者小掛件
  • 變廢為寶 廢紙盒「變身」工藝品
    中國廢舊物資網資訊平臺:端午節就要到了,松木場社區的李阿姨有事做了,看到這些廢舊牛奶盒、紙盒就「眼紅」。但是這些平時被別人看做是垃圾,但是在李阿姨眼裡,這些牛奶盒可是「寶貝」,她變廢為寶,將廢舊紙盒製造四五十個香囊。 原來68歲的李阿姨是遠近聞名的環保達人,把大家眼裡的廢物做成工藝品,到各個小區和敬老院做展覽,藉此向大家宣傳環保的理念。
  • 十年只做一件事,她的手作作品治癒了每一個讀懂她的陌生人
    在那裡,給焦躁不安的心,尋覓一片棲息之地。還記得曾經治癒過你的,有什麼嗎?一首歌、一幅畫、一篇文章、一個陌生人的微笑,亦或是一個羊毛氈手作作品。最近在網站上看到了她的羊毛氈作品,被深深地吸引。她就是手作藝術家殷越。
  • 廢棄貓​毛​能做什麼?外國人拿來做成工藝品,高度還原「經典...
    養貓的人家一般都會有好多那種貓掉下毛,這些毛髮通常最後都會被當做垃圾處理。但在這位外國人手裡,她卻能使此變廢為寶,做成工藝品。這些工藝品能夠百分百高度地還原許多「經典貓動作」,下面我們就來一起欣賞下這些有趣好玩的工藝品吧。
  • 從撿垃圾到年入百萬 他做的工藝品被王一博肖央搶購
    他一直堅持利用廢品做工藝品創造,曾受邀登上《天天向上》《巧手神探》等綜藝舞臺,他的作品還引發王一博、肖央等爭相收藏。近日,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來到他位於上海奉賢區的工作室,聽他分享垃圾變創意的逆襲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