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惡的距離》評分高達9.5,劇本深入人心,多角度解析人性

2020-12-15 鯉魚娛樂吧

在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情非常容易看透,但有一件東西想要看透卻極其艱難,那就是人性。

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貪念,而每個人有時候都會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做出一些不太好的事情。

今天給大家講述一部影視劇,帶你了解人性,關於《我們與惡的距離》,你的了解有哪些呢?

人心比地獄還要可怕

《我們與惡的距離》,這部影片自從上映以來,就備受大家關注。有這樣一句話,叫做「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我們與善良、與邪惡,其實並沒有多大的距離,他們始終相知相伴,但雖然如此,人的初心還是善良的。

而《我們與惡的距離》向大家展現的,除了被害者的痛苦之外,還有殺人犯家庭的悲哀,這部劇真正的向眾人展現了人性的善良與邪惡、人性的美麗與醜陋。

劇情概述

兩年前,李曉明在戲院突然開槍,導致9人死亡,21人受傷,女主角的兒子就死在這場殺人案之中,女主角喬安在得知兒子死去之後,她悲痛欲絕陷入了絕望之中。

怨恨自己沒能夠陪著孩子一塊兒離開人世,也怨恨自己沒有辦法替孩子報仇。

喬安與丈夫的矛盾越來越多,於是二人準備離婚,原本幸福的一家人居然變成了這種慘痛的狀況。

與此同時,在講述受害人家庭情況變化之時,也向大家講述了持槍殺人者的變化。以這種視覺向大家講述故事的影片,著實很是罕見。

為家庭教育敲響警鐘

在影片之中,李曉明身為殺人犯,落得了萬人唾罵的地步。但李曉明又是為何?與這些無緣無故的人本沒有什麼交集?怎麼就去犯罪?就去殺人了呢?

從另一方面來看,李曉明也只是原生家庭的無辜者而已,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父母的語言暴力或者是父母的感情狀態,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有著極大影響的。

故而《我們與惡的距離》在一定情況之下來說,對於社會也有著警示作用,尤其是在家庭教育方面,給家長們敲響了警鐘。

到底什麼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顆稻草?

在這個世界之上,人人平等,而殺人犯被萬人唾棄的同時,他們的家庭成員也遭受到一定的影響。

在得知李曉明殺人之後,眾人對於李曉明的母親網絡暴力、無良媒體曝光他們的信息,社區的成員對於他們也尤為冷漠,而究竟什麼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顆稻草呢?

在律師為李曉明的母親說話之時,諸多人紛紛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指責他。被害者的家庭是痛苦的,殺人犯的家庭同樣也是痛苦的。究竟什麼才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顆稻草?

剖析人性

《我們與惡的距離》,這部影片讓臺灣影視劇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豆瓣之上有17萬人觀看評分,高達9.5,各種好評,各種推薦,讓其受關注度極高。

不得不說,《我們與惡的距離》,這部影視劇拍的確實非常不錯,而且劇本也是深入人心,故事情節讓眾人念念不忘。這部劇最大的出色之處就在於剖析人性。

或許我們每個普通人看起來都平平淡淡,但在諸多情況之下,所起到的作用是無可磨滅的。

我們的每一句話,我們的每一行字,或許都會引導輿論的導向。

在其餘這種類型的影視作品之中,大多數人都會對於受害者和受害者家屬抱以同情。

與此同時,也會覺得殺人者冷血殘忍。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評價整個事情的發展過程。

《我們與惡的距離》這部劇與社會新聞的關注角度並不相同,從多個角度、從多個視角去看待這一案件。

在替受害者感到心疼、感到同情的時候,也對加害者及家人給予關注。

它分為六條線,從受害者及家人、加害者及家人、新聞媒體、辯護律師、精神科醫生、還有不了解真相的旁觀者六種人的視角出發來看待這一宗案件。

賈靜雯出演受害者母親

《我們與惡的距離》,影片剛一開播之後,就掀起了一股追劇狂潮,影片的口碑和收視率都非常不錯,題材引人深思。

在《我們與惡的距離》之中,賈靜雯出演受害者的母親宋喬安。

在影視圈之中發展多年,演技經驗很是豐富,演技高超,雖說在最近這幾年之中,她所出演的作品都不怎麼出名。

但一出演作品就是經典,讓人過目不忘。除了賈靜雯之外,《我們與惡的距離》之中也有諸多出彩的角色將人物完美的詮釋,完美的演繹。

《我們與惡的距離》立足於旁觀者的視角,從多個角度考量,是一部出色的真實影片。

我們在對於受害者施與同情的同時,也要注意被害者家庭的煎熬與痛苦。在整部影片之中,傷人者的母親曾說過一句話:沒有一個家庭,願意用20多年的時間去培養一個殺人犯。

在說這句話之時,她內心的糾結與痛苦,無法用語言來描述。身為母親,誰不想看到自己的孩子茁壯成長、有所成就呢?

這句話道出了不知多少人的心聲,誰願意自己的孩子變成殺人犯?變成受人唾罵的人呢?

《我們與惡的距離》,真實的讓人看到了人性的善惡美醜。每個人對於不同的事物都有自己的一套評判標準,但我們在發表自己的言論的同時,也要注意考慮別人的感受與想法。

就好比現在,電腦、手機和網絡的出現,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更多的便利與樂趣,科技本身是為了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的美好。

但現在,有很多人充當鍵盤俠,對於自己根本不了解的事物和事件,指手畫腳、隨意發表言論,引導輿論風向。

或許在我們看來,微不足道的一句話,很有可能會成為壓死別人的最後一根稻草。

相關焦點

  • 豆瓣評分9.4分,《我們與惡的距離》是如何做到驚豔了眾人
    我們跟惡之間的距離究竟有多遠?這個值得我們深思的話題在一部電視劇中給了我們啟發。本來以為是善,卻已經是惡。其實好人或是壞人並沒有標準的答案。《我們與惡的距離》在臺灣開播,一共有10集。播出之後口碑爆棚,被網友稱為「年度最佳華語劇」,這個稱號當然也是名副其實的,畢竟像這樣高質量的華語劇已經越來越少了。
  • 《我們與惡的距離》憑藉著什麼拿到了豆瓣9.5高分?
    《我們與惡的距離》感人至深的真實呈現《我們與惡的距離》以殺人犯、被害者家屬、加害者家屬、媒體和律師等多角度闡釋了一場無差別殺人事件背後的糾葛。劇中題材尖銳地揭露了犯罪者的心理、律師的使命、媒體的義務、法律的存在性與落實性等現實性問題,反映了沉重又真實的社會現狀、壓抑而麻木的人性百態。
  • 繼《我們與惡的距離》,又一黑馬臺劇爆火,豆瓣評分已超9分!
    繼《我們與惡的距離》,又一黑馬臺劇爆火,豆瓣評分已超9分!2019年的臺劇,可以說是驚喜連連!和HBO合作的《我們與惡的距離》,交出了豆瓣評分9.5的答卷;和Netflix合作的《罪夢者》,打造出了口碑平平,但話題度頗高的臺劇,而就在去年年底,繼《我們與惡的距離》後,和FOX合作的又一黑馬臺劇來襲,豆瓣評分已超9分,劇情全程高能反轉!
  • 《我們與惡的距離》大結局:宋喬安放下怨恨,壞人終於被繩之以法
    《我們與惡的距離》大結局已經播出,這是一部不一樣的罪案劇,編劇並沒有採取平常的,而是採取了帶著觀眾重新走一遍劇情的方式,去看加害者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所以,《我們與惡的距離》大結局異常的受關注。劇中主要通過講述受害與被害方的矛盾,以及辯護律師等多種人物聯繫在一起的故事,同時也把新聞職業道德、原生家庭等多重社會熱議的問題拋到檯面上,企圖探討人性「善與惡」間的距離。 《我們與惡的距離》的大結局中,受害者宋喬安不再選擇糾纏到底,而是終於放下了心中那份的怨恨,與丈夫解除曾經的誤會,女兒也慢慢接受了她這個母親。
  • 周末閱讀羅翔推薦《我們與惡的距離》影視書來了
    2019年,《我們與惡的距離》橫空出世,震撼華語劇市場。這部以真實案件為原型的寫實劇,通過「無差別殺人事件」和「思覺失調症」的雙主線敘事,刻畫出被害者及家屬、加害者及家屬、辯護律師、媒體從業者、精神科醫患、社會大眾等各方人物的處境和內心糾葛。創作團隊直面媒體倫理、法律、輿論、精神健康、網絡暴力等沉重議題,體現出驚人的勇氣與擔當。
  • 《我們與惡的距離》電視劇原聲:路過人間,別讓我走遠
    樂叔前陣子追的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居然在內地上線了
  • 可以說《噬罪者》,是比肩9.5分《我們與惡的距離》的作品
    去年最讓人驚喜的就是《我們與惡的距離》,目前豆瓣評分9.5分。《我們與惡的距離》是一個扣人心弦的故事,以一個槍擊案件為基礎,通過兇手、受害者家屬、兇手家屬和旁觀者的視角來探索深刻而現實的主題。另一部精彩的中國劇《噬罪者》誕生了,而《我們與惡的距離》有著同樣的魅力,主題也很相似。《噬罪者》由莊開勳、夏于喬、曹燕豪、蔡淑珍、林子喜等明星主演,共13集,已全部播出。豆瓣評分8.0分,從整體質量來看,是被低估的,比較合理的分數應該是8.5分以上,分數只有300人左右,看的人數比較少。
  • 「不要挑戰人性」|《我們與惡的距離》
    「不要挑戰人性」估計這就是整部劇核心其實真正的劇名是《我們與惡的距離》這部劇開篇展示網絡輿情不知情的鍵盤俠一味地指責錯誤的一方或許這才是劇中唯一的惡人那為什麼標題叫做「我們與善的距離「我們知道了交通事故的很多原因在於酒駕,所以我們立法嚴懲。我們知道了貧窮對社會會造成傷害,所以我們努力扶貧、奔小康。我們知道了網貸對社會有惡果,所以開始取締。
  • 豆瓣9.5分神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愛你的人,無論怎樣都愛你
    #情感#文|瓊笛《我們與惡的距離》是前陣子熱播的臺劇,這部劇根據臺灣的社會事件及律師真人原型做劇本改編,劇情相當緊湊,每一個角度的痛點都相當真實有力,其對情感的描寫是從人性出發,最終歸於勸人向善,最終此劇在豆瓣收穫了9.5的高分。
  • 《我們與惡的距離》觀後感
    最近看了一部新的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講述的是犯罪與人性的故事。劇中還有很久沒有在臺劇中出現的賈靜雯。在這部劇裡我看到了許多人性的交織。究竟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呢?
  • 【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豆瓣評分9.4!
    我們與惡的距離 我們與惡的距離 (2019)導演: 林君陽編劇: 呂蒔媛
  • 我們與惡的距離
    是的,我們只是乘客罷了……我們什麼也不能做,甚至不能保護自己。」人的善與惡往往只在一瞬間,當壓垮人們善良的最後一根稻草出現,他就會步入萬丈深淵,永遠沒有回頭之路。有的人下一秒就蛻下人皮,拔刀相向;有的人下一秒就踩下油門,衝進洪江。在此,需要訴說我最敬仰的魯迅先生,他本來是為了濟世救人而去學醫,後來發現,原來不是人病了,而是人的心病了。
  • The World Between Us|我們與惡的距離,那麼遠、這麼近...
    夢想與現實的差距,善惡之間,我們與它們的距離,究竟有多遠 or 多近?今年有一部臺劇大火,討論了人性、善惡等等這些人生的重大課題,豆瓣評分高達9.4,最高評分高達9.5!相信,有不少朋友已經看過這部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
  • 2019三部高分華語劇,榜首豆瓣評分超9分,別說你一部都沒看過!
    2019三部高分華語劇,榜首豆瓣評分超9分,別說你一部都沒看過!第一名:《我們與惡的距離》豆瓣9.5分2019三部高分華語劇,榜首豆瓣評分已超9分,別說你一部都沒看過!這第一部,也是評分最高的一部,就是《我們與惡的距離》,這部劇豆瓣評分9.5分,五星好評高達77%。在劇中對體制的控訴、對輿論的反思和人性的剖析,都拍出了深度,富有內涵而且發人深省。
  • 澤塔奧特曼評分僅7.6分,假面騎士01卻高達9.5分?確定沒寫反?
    最新一集《澤塔奧特曼》一如既往讓我們真香了,正當我無數次翻看捷德時髦值滿滿的鳳凰衝擊波的時候,我卻無意中發現了澤塔的評分僅為7.6分。好吧,可能是平臺打分的人對劇的要求高吧,可當我打開《假面騎士01》最新一集卻發現,公認的01居然高達9.5分?確定平臺沒有寫反嗎?這是搞得啥?
  • 澤塔奧特曼評分僅7.6分,假面騎士01卻高達9.5分?確定沒寫反?
    最新一集《澤塔奧特曼》一如既往讓我們真香了,正當我無數次翻看捷德時髦值滿滿的鳳凰衝擊波的時候,我卻無意中發現了澤塔的評分僅為7.6分。好吧,可能是平臺打分的人對劇的要求高吧,可當我打開《假面騎士01》最新一集卻發現,公認的01居然高達9.5分?確定平臺沒有寫反嗎?這是搞得啥?
  • 開播兩集評分就高達9.5,《生活大爆炸》衍生劇的水準也太高了
    作為這個系列劇中的靈魂人物,謝爾頓和他的小夥伴的奇葩生活,可以說是深入人心。這個IQ高達187,情商卻為負,不通人情世故,不被正常人理解又吹毛求疵的怪咖,就這樣陪伴了我們十幾年的青春歲月。在去年《生活大爆炸》最終季完結時,不少觀眾表示戀戀不捨。
  • 盤點00後小時候的回憶,豆瓣評分高達9.5,你一定看過
    Hello,大家好,這裡是00年出生的越哥,今天我們繼續聊聊小時候的看的經典作品,如果你有共鳴的話,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一個人更新真的好難,嚶~廢話不多說,我們進入正題吧!少俠虹貓謹遵父親遺命,肩負起拯救森林環境的重任,含憤下山去尋找其他六劍傳人……你可能不知道,這部動畫在豆瓣點評上評分高達9.5,很多人質疑這分數的水分,表示當年5.6漲到如此,完全是00後長大了後的刷分。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這個分有點虛高,但是完全值得9分。
  • 這本玄幻小說評分高達9.5!高質量不小白,書友:太瘦不夠看!
    這本玄幻小說評分高達9.5!高質量不小白,書友:太瘦不夠看! 大家從本文的標題就可以看出,這本書的評價非常高,雖然有不少人在說剛看到這本書的名字《牧仙志》的時候,感覺它是在仿現在大熱的宅豬的《牧神記》。
  • 2165部動畫,中位數卻高達9.5分?其實這都和B站的評分機制有關
    的確,相比其它專業的評分網站,B站的番劇評分普遍偏高,在有評分的2165部番劇動畫中,一半以上的動畫都在9.5分以上。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B站動畫的評分虛高的呢?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眾所周知,B站的番劇評分虛高,但到底虛高到什麼程度呢?根據B吧吧友的統計,已經有評分的2165部動畫,其評分的中位數竟然高達9.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