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描述墨子總共只有24字,未單獨寫列傳,這是何原因

2021-01-10 知史鑑心

其實這個事,以前我也沒有注意到,看了這個問題去翻了一下《史記》,發現還真是這樣的。《史記》這部巨著居然沒有給諸子百家中墨家的創始人墨子單獨地寫一篇列傳,只是在講孟子和荀子時順帶地提了幾句墨子的事情(一共24個字),墨子這麼重要的人物,居然沒有列傳,沒有列傳就算了,居然就只寫了24個字,司馬遷這是為什麼呢?

有種說法認為是:司馬遷作為封建統治階級的一員,仇視為勞苦大眾「代言」的墨子,一般人讀了墨子的書,總會覺得墨子的氣質是很「工農」的,古代文人都是「士大夫」,都是剝削工農的,自然也看不起「工農」的代言人——墨子。戰國時代很多人就說墨子是「賤人之所為」(賤人的意思是從事低檔工作的人,也就是工農群眾),荀子也說墨子的學說是「役夫之道」,也就是說墨子總是有勞動人民的情緒,境界不夠高。所以司馬遷不替墨子寫一篇列傳,是因為歧視勞動人民,連帶也看不起墨子,真是這樣的嗎?

這一說法看似有點道理,仔細看《史記》會發現,卻完全是誤會,因為司馬遷對墨子的思想還是很推崇,司馬遷在《史記》的太史公自序裡說「墨者亦尚堯舜之道」,並總結墨子的思想是「強本節用」,闡發的是「人給家足之道」,並且說「此墨子之所長,雖百家不能廢也」。你看評價還是挺高的,沒有看不起墨子的意思啊!但司馬遷為什麼又不給墨子立傳呢?

我想認為司馬遷代表封建統治階級歧視墨子而不給他立傳是現代人的誤會,真正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墨家自己。要知道墨家是一個有著嚴密的內部紀律、提倡堅持組織信念、艱苦奮鬥的民間社團,說白了,墨家跟諸子百家的儒家、法家、道家等不一樣,不完全是一個「學派」,而是一個「黑社會」性質的團體,他們做事都很隱秘,外人多數都不知道(當然,有些傳奇故事流傳也不少,但很難搞清楚史實),他們的「聖經」——《墨子》的內容,有很多是「實踐性」和「神聖性」結合的東西,這部書大概主要在民間社團中秘傳,直到晉朝,才有人給他寫注,司馬遷那個時代,墨子的書是不流行的,現代學者們分析,大多認同《墨子》這部書也不是一個人在某一個時間寫成的, 而是不同時期墨家的集體創作。這個歷史背景對司馬遷寫《史記》來說有什麼意義呢?

意義就是作為一個思想家,《墨子》其實不太能說是墨子的思想,作為一個「歷史人物」,社團老大的墨子又沒有什麼「真實」的故事(弟子吹出來的傳奇故事,司馬遷大概有信不敢相信),這樣專門替墨子寫一篇「列傳」,從資料上來說就寫不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除非寫「小說」,但司馬遷並不是要寫小說啊!

相關焦點

  • 這篇列傳被稱為讀懂《史記》的鑰匙,講了什麼?
    然可嘆的是起叔生性愚鈍,時至如今,仍未能領得其中要義…某次偶然,看到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說「伯夷列傳」是讀懂《史記》的鑰匙…出於想獨立思考的緣故,未看其中解答,而是拿出《史記》,又從細看了這篇列傳…並於似懂非懂間寫下這篇文章…先說此傳梗概…殷商時期,有這樣一個國家叫孤竹國,其國君孤竹君生有三子,其中長子叫伯夷、幼子叫叔齊…常理而言,一旦這孤竹君離世
  • 學生仿史記為全班同學寫列傳,校園司馬遷?
    學生仿史記為全班同學寫列傳,校園司馬遷?中小學|用考網 2017-08-08 11:18:01總有人說現在的孩子一代不如一代,可無數的事實證明了長江後浪推前浪。近日,武漢市某學校的初中男生仿照《史記列傳》,給全班57名同學分別寫了傳記,一時間吸粉無數,被稱「校園司馬遷」。「陳宇嘉,自號哈維,座獅子。
  • 天涯網友模仿史記體例創作《孟非列傳》
    8月28日,網友「史記情書」在天涯論壇發布了一篇名為《史記·非誠勿擾志·孟非列傳》的帖子,模仿司馬遷《史記》的體例用文言文敘寫了主持人孟非的人生經歷。  文章按照時間線索結構事件,大致可以分為孟非上學、南下深圳做搬運工、回到南京成為印刷廠工人、在電視臺成長為攝影記者四部分。
  • 緬懷孫立群教授丨重溫先生主講《史記貨殖列傳》
    讓我們走進《史記·貨殖列傳》,感受司馬遷經濟思想的光芒與智慧。有一個學者叫潘吟閣,對《史記》的評價非常高,他說:讀中國書而未讀《史記》,可算未曾讀書;讀《史記》而未讀《貨殖列傳》,可算未讀《史記》。美哉《貨殖列傳》!
  • 墨子搞哲學,就是信鬼神,懟儒家,司馬遷都不給他寫傳記
    雖然司馬遷說自己學兼百家,寫的《史記》也是「網羅天下放失舊聞……略推三代,尋秦漢,上記軒轅,下至於茲(指漢武帝時期)」,並且「整齊百家雜語」。但實際上他放過了很多人沒寫。諸子百家中,孔子有世家,孔子的弟子都有列傳,老子、韓非子、孟子、荀子,甚至孫子、吳起都有列傳。就是沒有給墨子寫傳。究其原因,大概有兩個。第一,墨子老講鬼神。
  • 淺說《史記》之《滑稽列傳》
    司馬遷作《滑稽列傳》,講述的是能言善辯、言辭流利的官吏或君王信託之士。司馬貞《史記索隱》中解釋道:「滑,亂也;稽,同也。」就是說能言善辯的人可以「混淆是非」「顛倒黑白」。另有一種說法,滑稽,還可指流酒的器具,「轉注吐酒,終日不已」,能言善辯之士,通常口若懸河,大概就取這個酒器來比喻借代了。轉入正文之前,還介紹個小知識。
  • 《史記》中為何張良與蕭何被列入世家,韓信卻僅僅列入列傳呢?
    「漢初三傑」張良、蕭何與韓信,明明都是一樣的功臣,可是為何後來司馬遷在寫《史記》的時候,要區別對待呢?其中張良、蕭何都被寫入世家,而韓信僅僅寫入列傳,這一切背後有什麼深層次原因麼?為何張良、蕭何入世家?《史記》,它是由司馬迀記載歷代帝王的豐功偉績的本紀,記載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勳貴興亡史的世家,以及記載3000餘年重要歷史人物生平史的列傳等內容的鴻篇巨箸。
  • 史記 黃繼光列傳
    鄧氏之教子,數舉遠者嶽武穆、近者鄧世昌事以訓,曰:「大丈夫弗思忠君報國,與閭裡雞犬何異?」繼光頗好讀書,工技擊,然以家貧無行,輟學為地主刈草牧牛。旦夕有暇,則潛至庠序,因師不備伏木上而窺之。某夕,母令繼光執蝦河中,至,有毛犬斃浮其上,方驚立,毛犬之主亦至,以死於繼光,大怒,令繼光負犬穿市而行,曰:「爾命不及愛犬,當為具棺以覆之,不然,爾將犬死。」
  • 史書待遇差別很大,蕭何、張良入《史記》世家,而韓信卻是列傳
    《史記》在史書界地位是比較高的,極為重要的,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 這部大作前後跨越三千多年的歷史,以紀傳體的形式向我們展現一個個血肉飽滿的人,一件件精彩絕倫的事。全書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一共一百三十篇。
  • 如果你不想讀《史記》,花兩分鐘時間,讀讀它的目錄總該可以吧!
    《史記》全書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歷時13年寫成。這麼算的話,司馬遷平均每天更新字數不過寥寥一百字而已,這種更新字數若放在現代那可真是小巫見大巫了。現代的那些所謂「網絡作家」日更字數可都在萬數以上,有的大神級人物更是達到日更三萬的神速。想想以這樣的速度更新出來的文章,質量會是怎樣的。網絡小說以前老妖也看,不過近幾年老妖不看了,為什麼呢?
  • 史記中描述趙姬對嫪毐的愛「絕愛之」
    大秦賦裡面有一個角色,大家應該印象非常深刻就是嫪毐,嫪毐這個名字可能不是真名,因為毐這個字在說文解字當中的意思不太好,是指的品行不端的人,嫪這個姓本來也沒有,有可能是一個汙穢的稱呼留下來記載這個人,但司馬遷在寫史記《呂不韋列傳》當中對他們幾個人的事情描述的字不多,但是確實是夠繪聲繪色的。
  • 《史記》中,為何司馬遷將韓信放於列傳,而將蕭何張良放入世家?
    就拿今天要說到的《史記》為例,史書為我們現代學者研究各種歷史問題提供了很多幫助,而《史記》在眾多史書著作中更是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司馬遷廣泛取材、字斟句酌,苦撰十四年最終成書,也為後來的很多史書提供了範本,更是被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也就是它不僅是部記載歷史事件的史書,更是一部文學著作。
  • 人物傳記-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原標題:人物傳記-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 李廣難封:為何在70列傳中獨佔一席?司馬遷有一個不得不寫的理由
    據《史記·李將軍列傳》記載「廣所居郡聞有虎,嘗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騰傷廣,廣亦竟射殺之。」更有一次將草叢中的石頭誤以為是虎,一箭射去,箭鏃竟沒入石中!李廣為人耿直,生不得封侯、死未得善終,50年軍旅歷經大小70餘戰,一身箭術射殺無數敵人,猛將之名不待言而傳久遠。
  • 《史記·剌客列傳》為什麼偏偏漏了他
    太史公在《史記·剌客列傳》中記錄了5名刺客,分別是曹沫、專諸、豫讓、聶政和荊軻,這五個人可以說是春秋戰國時期最有名的刺客。不過在春秋戰國時期還有一個著名「刺客」,卻偏偏被司馬遷無視,這個人就是要離。論決心:要離為了完成任務連自己的胳膊都可以不要,在《剌客列傳》中也就豫讓可與之相比。論成敗:要離成功殺死了慶忌,豫讓和荊軻則是完完全全的把刺殺行動搞砸了。由此可見單看業務水平,要離完全有資格名列《剌客列傳》,為什麼司馬遷卻偏偏要把他漏掉呢?
  • 讀懂《史記》中的這3個「人物列傳」,也就讀懂了人性
    《史記》中的3個「人物列傳」,向世人講述了3個關於人性的小故事,至今依然受用,引人深思。我們若是讀懂了它們,也就讀懂了人性! 陳餘越想越是生氣,說道:「張耳和我功勞相等,張耳封王,只有我封侯,這是項羽不公平。」於是陳餘聯合齊王田榮,調動了所屬三個縣的兵力襲擊常山王張耳,使得張耳落荒而逃。
  • 《史記》中,為什麼蕭何、張良可以入世家,而韓信只能入列傳?
    《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它是以人物傳記為中心去敘述歷史,這本書記載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三千多年的歷史,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本紀、世家和列傳記載的是不同身份地位的人物,就拿漢初三傑來說,蕭何和張良記入了世家,而韓信記入列傳。
  • 朱清榮●我當歸去——夜讀《史記.刺客列傳.荊軻傳》為荊軻亂言
    朱清榮,網名:雲飛揚,男,高密市東北鄉人,高密市作協會員,從教於市第二實驗小學,一級教師,喜歡傳統文化與古詩詞,業餘時間偶爾寫寫隨筆 作者:朱清榮 我當歸去 ——夜讀《史記
  • 司馬遷的《史記·刺客列傳》五位刺客,最瀟灑的刺客是他?
    司馬遷的《史記。刺客列傳》記載了五位刺客,其中曹沫是刺客列傳中最瀟灑的刺客,不僅兵不血刃地完成了任務,而且,還收到了最好的效果。春秋時,周王室日漸衰落,諸侯開始爭霸。齊桓公在管仲、鮑叔牙的幫助下,「內尊王室,外襄四夷,奉天子以令諸侯」奮發圖強,很快成為了春秋時期的帶頭大哥,成為了「春秋五霸」之首。
  • 古代四大滑稽人物,通過講笑話進諫帝王,《史記》列傳記載
    《史記》從傳說中的黃帝開始,一直記述到漢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敘述了三千年左右的中國歷史。《史記》敘寫了西漢中期以前的各個歷史時代,各個階層、各個民族、各個領域和行業的故事。其中古代滑稽人物,也單獨作轉。優孟優孟,戰國時楚國人,歌舞藝人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