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小二記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史記》在史書界地位是比較高的,極為重要的,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
這部大作前後跨越三千多年的歷史,以紀傳體的形式向我們展現一個個血肉飽滿的人,一件件精彩絕倫的事。全書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一共一百三十篇。
司馬遷
當然,以本紀、世家、列傳為主。
有人發現了個問題,韓信的史書待遇比較的差,沒有入世家!劉邦登基後親定韓信的功勞,他與張良蕭何一起被譽為漢初三傑,為何卻被司馬遷寫進了列傳?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司馬遷沒有將他同張良蕭何一樣寫進世家?
張良運籌帷幄,出了名的謀臣,協助劉邦建立大漢王朝,不戀權勢,隨著劉邦皇位的穩固,漸漸退居幕後,急流勇退,獲封留侯。而蕭何供給軍糧,安撫百姓,鎮守國家,食邑萬戶,為酇侯,開國第一侯。
劉邦與張良
帥才,領百萬雄師,戰必勝,攻必取,這是韓信。國士無雙!他先後為齊王、楚王,功成被貶為淮陰侯。
比較起蕭何、張良,韓信做了一件令帝王忌憚的事兒。有人告發韓信謀反!
謀反,乃大罪!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但危害也越大,尤其如韓信。
韓信
呂后找來蕭何,商定辦法,該怎麼除掉韓信這個禍害。蕭何建議,誘使韓信入宮。怎麼誘使?謊稱劉邦平叛歸來,宴請諸侯大臣慶祝。
韓信果真入宮,被殺於長樂宮的鐘室。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之後,韓信被滅三族。
也有人說當年的劉邦封韓信「三齊王」,準許「五不死」:見天、地、君不死,沒殺他的刀,沒捆綁他的繩。
韓信
不過,韓信之死,的確令人唏噓。
既然韓信被定有謀反罪。儘管他功高,但也入不了世家,韓信史書地位待遇擺那麼高,司馬遷是要幹什麼?認可他的反叛?所以,只能入列傳,按照當時的環境,入列傳也差不多了。
何為列傳?
列敘事跡,傳於後世
什麼又是世家?
侯王開國,而子孫世襲。
蕭何
韓信恰恰被滅三族,怎麼世襲?
所以說,韓信沒入世家,反倒是列入列傳之中。是非功過,後人心裡有桿秤,世家與否,列傳與否,重要麼?
每天帶來精彩歷史內容,我是史小二記,歡迎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