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下,2-3月我國紡織服裝新增企業同比減少50.9%

2020-12-17 環球網

【來源:美通社】

北京2020年3月24日 /美通社/ -- 近期,疫情在海外許多國家蔓延,對全球紡織產業發展帶來影響。在逐漸成為疫情新「中心」的歐洲,各大奢侈品公司決定關閉多個工廠;與此同時,國內疫情雖然正在逐步得到控制,但根據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儘管我國紡織服裝製造市場開市復工已經半個多月,但受疫情影響,2-3月企業新增量同比下滑50.9%,不少服裝線下店導購為緩解客流量減少的問題而轉向線上直播。

舉例來看,位於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的中國輕紡城 -- 規模最大的紡織品集散中心之一 -- 重新開市後因受疫情影響,前來採購的客戶比去年同期下降了近9成。有當地紡織龍頭企業表示:現在翻單比去年減少一半差不多,對公司影響很大。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外出購物的人越來越少,服裝店的銷量也會相應減少,從而影響整個上下遊產業鏈。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從事紡織、紡織服裝、服飾的製造業企業,超126萬家,其中,紡織業發達的浙江省、江蘇省企業最多,其次為廣東、山東、河北。

圖片來源:天眼查

從企業註冊的增速情況來看,2018年,全國新增紡織服裝製造業企業達到頂峰,年新增超14萬家,2019年則有所下滑。

圖片來源:天眼查

此外,除了製造業,紡織服裝的批發零售業,同樣是產業鏈上的關鍵一環。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經營範圍含「紡織、服飾、服裝」的批發、零售類企業,高達844萬家,其中廣東省最多,隨後為浙江、江蘇、河南、山東。與製造業不同的是,紡織服裝的批發零售企業,近年來正加速增長,其中2019年的增速達到38.2%。

圖片來源:天眼查

不過,疫情對紡織服裝業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僅從新增企業維度來看,2020年2月1日至3月17日,我國共新增106,470家紡織服裝類的製造和批發零售類企業,而在2019年的同一時期,企業新增量為216,806,同比下滑50.9%。

目前,為了緩解線下實體店客流減少的問題,不少服裝線下店導購轉向線上直播。此外,也有多家服裝企業轉產防護服,為抗疫貢獻力量。

天眼查專業版不僅可按省份地區、註冊資本、成立時間、行業分類等基本工商信息進行多維度組合條件檢索,還能夠根據檢索條件自動生成可視化圖標,聚焦行業分析動態,例如大數據等新興行業的產業分布及發展預期等;除此之外,天眼查專業版不僅包含股權結構、投資族譜等基本功能外,還支持多維度動態監控和預警,第一時間推送一手變更。

截止目前,天眼查收錄了1.8億家社會實體信息(含企業、事業單位、基金會、學校、律所等),300多種維度信息全量實時更新,是目前獲得央行認證的企業徵信資質的大數據科技公司,已有超過2億用戶。

「北京有多少家寵物店?中國有多少家婚姻介紹所?」

「豬肉價格上漲,如何用數據證明我國豬肉供給穩定有保障?」

「英雄聯盟有了手遊版,電子遊戲業有多火?」

……

這些看起來稀奇古怪的「數字題」,只要和公開商業數據相關的,都能在天眼查專業版(std.tianyancha.com)上找到答案。

相關焦點

  • 2020年1-6月我國紡織機械行業運行情況
    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一度受到重大衝擊,一季度紡機行業主要經濟指標大幅下降。二季度以來,在國家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部署下,我國經濟發展逐步復甦,紡機行業生產經營秩序逐步恢復正常,行業經濟運行指標降幅較一季度大幅收窄,出口同比微降。但疫情影響依然存在,行業生產經營仍然面臨較大壓力。
  • 疫情下的服裝產業鏈:外貿訂單減少,上遊廠商「唇亡齒寒」
    原標題:疫情下的服裝產業鏈: 外貿訂單減少,上遊廠商「唇亡齒寒」這場席捲全球的疫情,衝擊了國內紡織服裝產業鏈。吳婷(化名)是一家服裝企業的外貿主管,她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今年以來遭遇了缺工人、缺上遊原材料、物流漲價、海外訂單取消等問題。
  • 疫情下,日本百貨店還會讓合作服裝企業背鍋嗎?
    聯商專欄:日本百貨店受疫情衝擊,從2月到4月中旬,業績呈臺階式下降,顯露歷史危機。歷史上有個說法,百貨店遇到困難總是讓合作的服裝企業背鍋,這次會怎樣?一、疫情與百貨店業績惡性共振1、2月份免稅銷售大幅減少日本百貨店協會2月21日公布1月全國百貨店銷售額為4703億日元,同比下降3.1%,連續4個月為負,主力品類衣料品下降6.8%。入境遊客免稅消費同比增長20.9%。
  • 浙江紡織服裝行業受疫情衝擊 企業「不務正業」生產防護用具受好評
    中國網財經2月7日(記者 郭美岑)新型冠狀病毒蔓延以來,浙江省深受其害,截至發稿前,除湖北省以外,只有兩省確診人數過千,其中之一為浙江省,地處浙江省的上市公司情況也不容樂觀,其紡織服裝行業深受矚目。  「服裝類企業具有明顯的季節性,此次春節假期消費下滑主要影響了春季服裝的消費。」
  • 疫情下的國際成衣出口大國
    即使在其餘協定國的號召下,印度相關發言人仍然表示「有重要問題尚未得到解決」,所以暫時不考慮加入。此前,因為受疫情衝擊導致印度工廠的紡織訂單回流至國內,一時間就解決了國內部分服裝紡織外貿工廠的燃眉之急。而隨著RCEP協議的籤訂,關稅壁壘的削減,籤署合約的15國之間貿易往來也會相比以往來得更為密切,此舉也將進一步促進區域內貿易,其中紡織服裝最為受益。
  • 防疫物資強拉動 紡織服裝全年出口有望實現正增長
    業內人士表示,疫情之下紡織服裝企業要以「數字貿易+平臺經濟」驅動國內國際雙循環,共同促進外貿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會長曹甲昌日前在於上海舉行的「2020第八屆中國與亞洲紡織國際論壇」上表示,口罩、防護服出口非常規猛增,帶動紡織服裝整體出口增長,而國際市場低迷,常規紡織服裝產品訂單取消和推遲情況嚴重、新增訂單恢復緩慢,未來預期不明朗。
  • 11月社融規模增量2.13萬億 企業債券融資同比減少2468億元
    原標題:11月社融規模增量2.13萬億 企業債券融資同比減少2468億12月9日,央行發布的11月主要金融數據顯示,1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43萬億元,同比多增456億元。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近期受信用債違約衝擊影響,企業債券融資有所減少。數據顯示,11月企業債券淨融資862億元,同比少2468億元。在多位專業分析人士看來,11月新增社融略超市場預期,主要是政府債券比去年同期增多,對社融形成貢獻。
  • 疫情衝擊下的行業圖譜及看債攻略解析
    ,經濟活動在2月下旬開始恢復,進入3月時基本實現全面復工;悲觀場景下經濟活動在3月中上旬依然大面積停頓,國家加大控制手段,疫情在3月下旬才受控,進入4月才實現全面復工;惡化場景下疫情出現波動惡化,社會經濟次序及基礎設施運行要在5月底才開始逐步恢復正常,所有企業在6月初全面復工。
  • 服裝行業全年蒸發4000億是怎麼回事? - 紡織資訊 - 紡織網 - 紡織...
    公開消息顯示,耐克已啟動公開裁員,且2020年財年第四財季巨虧56億元人民幣,另外李維斯2020年第二財季淨虧損3.64億美元,去年同期為盈利2850.7萬美元,該公司宣布將裁減約15%的全球企業員工。此外,H&M將關閉170家門店,Zara考慮關店上千家。疫情對服裝的影響幾何?服裝行業又該何去何從?
  • ...8月紡織服裝行業電商數據跟蹤:男女裝同比實現高增長 FILA...
    【研究報告內容摘要】  萬聯證券行業核心觀點: 8月淘系平臺服裝行業(含女裝/女士精品、男裝、童裝/嬰兒裝/親子裝、運動服/休閒服裝和運動鞋)成交額為 483億元,同比+39%,環比-13%,。
  • 外貿訂單銳減 紡織企業求變謀生機
    摘要 【外貿訂單銳減 紡織企業求變謀生機】剛迎來復工的紡織外貿企業,又開始經受海外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衝擊。隨著海外確診人數不斷攀升,一些紡織服裝企業表示,其海外訂單持續銳減,有的企業甚至全部訂單被取消。
  • 孫瑞哲:以恆心創恆業,於變局開新局—— 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第四...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6月,規模以上企業化纖、紗、布和服裝產量同比分別減少1.0%、15.8%、25.9%和13.7%,增速分別低於上年同期13.0、15.5、25.8和12.6個百分點。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年1~6月,全國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零售額5120億元,同比下降19.6%,降幅較1~5月收窄3.9個百分點。紡織品服裝的線上消費也有明顯改善,1~6月,全國網上穿類商品零售額同比減少2.9%,降幅較1~5月收窄3.9個百分點。
  • 今年服裝市場將蒸發4000億 9成公司上半年業績下滑
    服裝上市公司作為行業的優等生、代表者,其業績情況最能反映全行面貌。森馬服飾,是我國休閒服裝和童裝行業龍頭企業,其超萬家門店遍布全國各地,而其休閒品牌森馬、童裝品牌巴拉巴拉也幾乎家喻戶曉。但疫情衝擊之下,龍頭也難倖免。7月21日,森馬服飾公告,擬出售全資虧損子公司法國Sofiza SAS100%股權以降低公司經營風險,避免業績遭受更大損失。
  • 中國棉花市場月報(2021年1月)
    2020年1-11月我國累計進口棉紗172.25萬噸,同比下降3.36%;2020年9-11月我國累計進口棉紗51.91萬噸,同比增長14.7%,其中低支紗進口勢頭依然較好,2020年9-11月進口巴基斯坦紗佔比10.5%,較上月提高7.9個百分點,進口越南紗佔比49%,同比佔比下降4.5個百分點。
  • 抗擊疫情國家紡織產品開發基地企業在行動2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疫情防控進入更複雜嚴峻的關鍵時期,國家紡織產品開發基地企業作為中國紡織行業先進生產力的代表企業,在此次疫情阻擊戰中心系疫區慷慨解囊,同時充分利用紡織產業優勢,加班加點為前線生產並捐贈口罩、防護服等物資,彰顯了紡織人馳援抗疫的決心與愛心。
  • 紡織企業「渡劫」:本就如履薄冰,如今更加心顫顫!
    3月9日,一個很可能會被載入史冊的日子。布倫特原油期貨在亞洲交易時段開盤後的短短幾秒鐘內下跌了31%(約14美元/桶),最低觸及31.02美元/桶,遭遇有史以來最猛烈的拋售。由於原油是紡織產業鏈的最上遊,原油價格的漲跌將極大地影響紡織市場。果不其然,3月9日一開盤,PTA、乙二醇雙雙跌停!滌絲也開始下跌。
  • 優衣庫韓國最大門店下月關門 麻紡織市場仍是服裝行業一大趨勢
    12月7日,日本服裝品牌優衣庫亞洲旗艦店之一的韓國首爾明洞店宣布下月關門。據悉,在韓國運營優衣庫的迅銷公司(Fast Retailing Co.)在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期間的運營虧損為883億韓元(合8,130萬美元)。
  • 統計局:10月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28.2% 較9月加快18.1個百分點
    來源:國家統計局網站工業企業累計利潤增長實現由負轉正——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解讀工業企業利潤數據隨著我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戰略成果,1—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50124.2億元,同比增長0.7%,1—9月份為下降2.4%,累計利潤同比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具體來看,1—10月份利潤增長主要呈現以下特點:一是超六成行業利潤實現增長。
  • 11月棉紡織企業調查報告:紡織市場轉淡 庫存略有增加
    在雙十一及聖誕季訂單潮過後,11月紡織市場回歸清淡,後續訂單有所不足,紗線價格繼續小幅下跌,但品種間市場表現差異較大,家紡類一直較好,40支和60支等個別品種仍呈現出供不應求,高端服裝市場較差。   據調查,紗線產量環比下跌0.3%,同比下跌1.1%,其中純棉紗佔比為66.4%,較上月下降0.9個百分點;混紡紗和化纖紗佔比為33.6%,較上月上升0.9個百分點。   布產量環比上升1.2%,同比上升0.9%,其中純棉布佔比,較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紗線銷售率為81%,較上月下降5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