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的戰場激烈萬分,誰將先進入晶片最強(極限)領域?臺積電?

2020-12-18 贈我三千弱水

大家對晶片有所了解的都應該清楚,目前世界上生產晶片有名的,大家熟知的有:英特爾、三星電子、臺積電等這些吧!不過目前著名的晶片廠家遠不止這些,這些只是我們大家比較了解的。大家都在競爭,成為王者,想當領頭羊。但是問題來了,誰將可能最先成為那個領頭羊?成為領頭羊又該具備什麼條件?讓晶片的nm達到極限?那晶片的極限領域又是多少?

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探討吧!

目前說哪個晶片廠家在未來將會成為領頭羊,現在還不敢進行斷言,因為在未來幾年的發展,沒有人可以對其進行預知。如今的科技社會,變化多樣,讓你無法對明天進行準確的預測。

首先領頭羊一定是要晶片的納米技術達到很高,晶片質量以及產能達到十分的高。對晶片的要求也是要十分的苛刻的,不然成為不了領頭羊,就算你承認自己是,但是你那也是屬於直誇。

來說說我們國產的臺積電吧!

它是一家生產晶片還算有名的廠家。臺積電在5nm的工藝上已經進入了正軌,因此它也開始了它下面的布局。據消息稱,臺積電打算在2022年的下半年即將對3nm的晶片進行量產,並且預期它的初期產量定為5.5w片/月。想想,一些晶片廠家還在對5nm晶片進行突破,而臺積電已經對3nm的晶片進行了布局規劃,這是不是想爭奪「王者寶座」呢?領頭羊?

就在今年的八月份時候,臺積電曾表示,3nm的晶片將很可能成為2022年最先進的晶片工藝。如果還想突破,那可不是一般的難題了。因為據一些相關信息表示,3nm已經接近其物理的極限了,而1nm還處於實驗室階段。3nm與5nm相比較而言,其性能是有所提升,但是提升的程度有點不怎麼好看,最高才不過提升1.15倍,但是功耗卻降低了1.3倍。(都是以最高的程度來計算的)

臺積電有如此大的成功,這得益於它的技術,也得益於它在此方面的投入,它投入的經費是巨大的。還有消息稱,臺積電在2020年曾宣布過,為了突破,步入3nm晶片領域,它將每年的150億美元提高到170億美元用於研發晶片,試圖將其突破。這是非常龐大的。還有消息稱:它的5nm晶片已經量產並且大部分是為蘋果提供的。

總結;

看到上面,應該對臺積電的實力有更多的了解了吧!它的實力是如此的雄厚。如果臺積電在2022年的時候,將其3nm研發成功並且進行量產的話,那麼它將很可能成為該晶片領域的領頭羊,成為「王者」。畢竟3nm是相對接近其物理極限了。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

你們覺得它是否會成為「王者」,歡迎留言闡述自己觀點。

相關焦點

  • 臺積電再放大招!與美國高校研發碳基晶片:北大也在研究碳基晶片
    ,全新的碳基晶片在整體性能也更加出色,可以解決目前矽基晶片的技術短板,尤其是現在摩爾定律逐漸走到了極限以後,全新的碳基晶片,絕對是一次換道超車的機會;    其實不僅僅我國在研究碳基晶片,就連國外的科研機構以及晶片代工巨頭,也在不斷地研發和攻克碳基晶片的技術難題,而碳基晶片的理論最早也是海外人士在1998年提出,就在近日,臺積電方面也被爆出一項大招,目前正在和美國高校史丹福大學
  • Intel徹底認輸,將更多晶片交給臺積電代工
    據Intel公布的招聘信息顯示,它正招聘更多的晶片生產駐場、流片、封裝人員,這被解讀為它將向臺積電派駐更多現場工作人員,確保它交給臺積電生產的晶片正常生產,這意味著它未來會將更多的晶片交給臺積電生產。
  • 臺積電也已到極限?下遊晶片持續缺貨漲價
    近日,日本一家電子元件供應商透露,Wi-Fi、藍牙晶片已陷入短缺,預估的延遲時間已超過10 周之久。中國汽車產業也預測,部分車廠的生產線將在明年第一季受衝擊。荷蘭車用晶片供應商恩智浦半導體(NXP)已通知客戶要全面漲價,理由是「原料成本大增」及「晶片嚴重短缺」。
  • 臺積電將砸百億美元在美國建造最先進晶片工廠!中國芯時不我待
    轉眼之間,這個星期,準確來說,今天,臺積電正式宣布,計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廠!臺積電透露,將在亞利桑那州建設和運營一家半導體工廠。該工廠將採用5nm的先進位程工藝,計劃在2021年開工建設,2024年投產。
  • 臺積電(TSM.US)也已到極限?下遊晶片持續缺貨漲價
    近日,日本一家電子元件供應商透露,Wi-Fi、藍牙晶片已陷入短缺,預估的延遲時間已超過10 周之久。中國汽車產業也預測,部分車廠的生產線將在明年第一季受衝擊。荷蘭車用晶片供應商恩智浦半導體(NXPI.US)已通知客戶要全面漲價,理由是「原料成本大增」及「晶片嚴重短缺」。
  • 美國專家:臺積電剛宣布進軍1nm晶片,中科院就宣布攻破技術壁壘
    其實想要弄懂其中的邏輯不難,一是因為華為的5G技術,已經是令美國在通訊領域摔了個大跟頭,這個損失起碼是千億美元起步,上不封底的。因為誰也不知道未來5G會發展到一個怎樣的態勢。二是因為華為完成突破的是晶片領域,晶片技術是現代科技的核心,我們生活當中出現的所有的智能產品,其核心都是晶片,正因如此,所以美國看華為在晶片領域也完成突破就有些慌了。
  • 臺積電再次領先一步!2023年將量產3nm plus晶片,蘋果首發!
    在晶片產業鏈上有三大領域,分別是:晶片設計、晶片製造和晶片封測,其中晶片製造作為整個晶片產業鏈中技術門檻最高、投入金額最多。像大家熟知的華為海思、蘋果、高通、聯發科等便屬於晶片設計商,我國大陸的中芯國際和中國臺灣的臺積電便屬於晶片製造商或者晶片代工廠商。
  • 代工行業競爭愈加激烈 5/3nm晶片戰爭將開啟
    有消息指出,在經過兩代7nm節點產品(驍龍855和865)由臺積電(TSMC)生產後,2021年,高通首款搭載5nm工藝的驍龍875將轉交三星生產。與此同時,蘋果的iPhone 12系列和iPad Air 2020中的A14 Bionic,以及華為Mate 40系列中所採用的麒麟9000晶片組,則都採用TSMC最新的5nm工藝生產。
  • 蘋果已預定臺積電3納米晶片生產 主要用於M系列晶片
    新浪數碼訊 12月23日上午消息,業內消息人士稱,蘋果公司已預定臺積電基於3納米工藝晶片的生產能力,以便在其iOS產品和自研電腦晶片中使用。  根據中國臺灣的聯合理財網(Money.UDN)的說法,供應鏈消息人士說,試驗正在順利進行。
  • 晶片行業投資邏輯梳理|晶片|集成電路|半導體|臺積電|華為
    晶片是現代科技發展的核心基礎,引領未來經濟發展的關鍵領域——人工智慧、雲計算、自動駕駛、VR等都離不開晶片。軍工,也需要晶片。可以說,晶片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和創新水平的重要標誌,也是決定未來國家競爭的重要砝碼。這也是為什麼我國目前如此強調自主可控。
  • 臺積電5nm晶片成本離譜:不是誰都能玩得起
    近日,媒體報導了臺積電2nm製程研發進度超前,業界看好其2023年下半年風險試產良率就可以高達90%。這對於業界而言既是好消息,也是壞消息。好的是,當下AI和手機等晶片可以憑藉先進位程獲得更好的能效比,進行更多創新。壞的是,先進位程晶片的成本給無晶圓晶片設計公司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 華為710A晶片由中芯國際代工,臺積電再見了!
    華為710A晶片由中芯國際代工,臺積電再見了!華為大家都不陌生,華為是全球最大的電信設備廠商,也是全球第二大智慧型手機廠商,如今的華為儘管沒有上市,但已經位居世界500強企業第61位。兩者都是八核心設計,麒麟710由臺積電12納米工藝製作,主頻為2.2Ghz,而麒麟710A只有2.0Ghz。好了,這都不重要!儘管性能上有所縮水,可誰又能想到,此次榮耀play4T的晶片是中芯國際代工的呢?其實之前就有中芯國際14納米工藝實現量產消息,如今突然與華為的合作還是讓很多人預料不到。性能上雖然不強,但也是個好的開始!
  • 晶片製程之戰:三星臺積電挺進3nm,英特爾們呢?
    通往更先進位程的道路猶如攀登高峰,飆高的技術難度和研發成本將大多數晶片代工廠攔在半山腰,全球唯有臺積電、三星、英特爾還在向峰頂衝刺。就在剛剛過去4個月,三星、臺積電和英特爾接連密集釋放關於更先進位程的新訊息。三星首款3nm晶片研發成功,臺積電3nm晶片電晶體密度達2.5億/mm²,英特爾官宣製程回歸兩年更新周期。
  • 晶片製程的戰爭仍然在繼續,國產晶片即將步入5nm時代
    人類對於更好的晶片的追求是無止境的,除非全世界只有一家公司的產品用得起那個技術,否則就晶片製程的戰爭會永不停止。經過了半個多世紀,晶片製程的戰爭仍然在繼續。上一場戰爭是由臺積電和三星引起的7nm晶片製作工藝,雖然這場戰爭尚未真正結束,但是業界普遍認為勝負已分。現在戰爭仍在繼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臺積電和三星又在緊鑼密鼓地籌備新一場5nm的競爭。
  • 晶片工藝無止境?科學家認為1nm晶片,或採用CFET技術
    眾所周知,目前晶片製造最強的廠商是臺積電,工藝為5nm,蘋果已經首發了這款晶片,邏輯密度較7nm晶片,提升了80%。而三星緊隨其後,預計也在今年將發布5nm的晶片。而5nm的晶片,採用的電晶體技術還是FinFET(FF),這種技術在16nm--14nm就導入了,已經使用了4代了。而在5nm之後,預計節點是3nm,所以業內重新提出了一種新技術,那就是(Horizontal Nanosheets :HNS),三星表示在3nm工藝時,將採用HNS技術。不過臺積電卻表示,在3nm時,依然採用FF技術,不會使用HNS技術。
  • 誰能掌控住臺灣晶片產業,誰就能把握住晶片的未來?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目前全球高端半導體有50%在臺灣地區生產,其餘在則在美國、韓國和以色列生產,而從晶片代工來看,臺灣地區拿下了全球60%+的訂單。所以外媒體表示,未來誰能夠掌控住臺灣的晶片產業,誰就能把握住晶片的未來,因為臺灣對晶片產業的影響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當然,雖然外媒說的是臺灣地區,但實際上我認為主要是指臺積電,畢竟臺積電一家就拿下了全球50%+的代工訂單,目前是全球最先進的晶片生產廠商。
  • 華為晶片再傳好消息,臺積電措手不及:來不及說再見!
    隨著5G時代到來,晶片變得越來越重要,但是我國在半導體領域其實是比較落後的,就拿光刻機來說,我國的光刻機大部分都是靠進口,國產自研光刻機寥寥無幾,所以我們晶片領域很容易被「卡脖子」。
  • 佔領臺積電就完事兒?本土晶片的發展哪有這麼簡單
    從那以後,我們就掌握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晶片製造設備,也就有了生產世界上最尖端晶片的能力。這種想法很大膽,很狂野,但很遺憾,這種想法也很不現實。局長覺得,大家「佔領臺積電」的初心是好的,我們需要更多關心國家、民族未來發展的人。但這種想法的潛臺詞就好像是在說「我們就缺個臺積電了」,類似的想法我們都聽過——「就缺一個程式設計師了。」
  • 3納米晶片關鍵技術取得突破,國產晶片迎來先驅者
    大家對於華為事件想必應該都是非常清楚的,此次因為在晶片禁令影響之下,華為沒有辦法再獲得麒麟晶片的代工服務。就在我們因為晶片代工服務而煩惱的時候,全球半導體領域陷入了摩爾定律的物理極限碳基晶元的生產不過好在三星,臺積電以及ASML等等團隊都已經正在從新的角度去研發,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晶片製造業,其中用新材料取代貴就是一個思路,目前我們已經掌握了這方面的領先全球的頂尖的技術,並且已經實現了碳基晶元的生產
  • 研晶片是新常態,背後就是晶片設計門檻的降低,只要有錢誰都可以
    研晶片是新常態,背後就是晶片設計門檻的降低,只要有錢誰都可以嘗一把鮮。不低,但是上下遊產業比較成熟啊,上遊如EDA工具、ARM CPU等系列IP都有供應商提供,流片有如臺積電這樣公司提供,封裝測試更不用多說,甚至設計後端都有公司提供service服務。其次,微軟急了。pc和手機的邊界已經在繼續變小。造手機晶片的開始造電腦晶片,性能還吊打微軟盟友英特爾。pc和手機的全面融合是遲早的事,現在微軟也就只有軟體生態的唯一護城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