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漁民整理240種魚名成冊 取名《東山常見魚名圖譜》

2021-01-09 閩南網

「你看這兩種魚,外行人根本看不出它們的區別,就連一些年輕漁民也分辨不出。其實,這兩種魚一種叫鰳魚,一種叫後鰭魚,它們口感差別很大,價格也差很多。」昨日,67歲的老漁民陳俊華指著剛整理成冊的《東山常見魚名圖譜》,饒有興致地向筆者介紹。

東山縣銅陵鎮銅山古城文化發展促進會人員將漁民陳俊華、退休工人劉長國多年收集的東山240種常見魚名整理成冊,取名《東山常見魚名圖譜》。該冊子配有實物圖像、方言注音和中文學名,圖文並茂,通俗易懂,僅鯊魚一類,就分狗鯊、笨仔、銅貢等16種,且形態不一,大小各異。為了讓品類更齊全,學名、俗名標註準確,陳俊華和劉長國花了三四年的時間搜集資料,比對各種專業書刊,時常請教漁民、水產專業人士、海釣愛好者等,並從漁港、市場等地購買新鮮的魚,分門別類拍攝、整理。為了拍好照片,年過六旬的陳俊華特地換了一部拍照手機,學習拍照技巧。「這個過程雖然累點,但是大夥都覺得特別有意義。」陳俊華欣慰地說。

海鮮是東山島旅遊的一張名片,不少遊客慕名來品嘗。作為老漁民的陳俊華,多年來時常感到與外地遊客在魚名溝通上存在障礙。當被問及魚名時,東山人經常能道出俗名,卻說不出學名,有的魚類也沒辦法明顯區分開來。於是,陳俊華萌生了將常見魚整理成冊,圖文並茂,讓人一目了然。這個想法得到了銅陵鎮黨委、政府以及銅山古城文化發展促進會的大力支持。「這本冊子太實用了,簡直就是『購魚寶典』,以後我再也不用為叫不出魚名犯愁了。」在東山定居的陳錦芳,拿著書興奮地說。(歐東茵)

相關焦點

  • 老漁民推薦6種魚,目前無人工養殖,都是純野生,營養好吃貴也值
    老漁民推薦6種魚,目前無人工養殖,都是野生,營養好吃貴也值得。深海魚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多種微量元素,營養價值很高。那麼我們在購買海魚的時候應該如何挑選呢?哪些海魚是很少人工養殖的?懂行人買魚,專挑這6種海魚,老漁民:目前很難人工養殖,放心吃。一起來看看吧。
  • 從捕魚人到「護魚員」,泰州老漁民換了新身份
    10月29日中午11點20分,泰興市長江禁捕綜合執法基地內,隨著技防視頻監控員一聲喊,周國華等5名護魚員迅速整理裝備,蓄勢待發。像周國華這樣的護魚員,執法隊還有10人,這些護漁隊員年齡都在50歲以上,在江上漂泊半輩子,這片江就是他們的家,情況也最熟悉。哪個時間段是偷捕的高發期,哪些「小記號」說明水下有漁網,都逃不過他們的眼睛。
  • 「魚中極品」馬鮫魚,卻老被它「碰瓷」,老漁民一眼就能看出區別
    眾所周知,馬鮫魚可是魚中極品,它不僅骨刺少、味道好,還具有非常高的營養價值,比如膽固醇含量低,富含提高人腦智力的DHA元素和大量蛋白質,胺基酸以及鈣、鐵、鈉等微量元素,這是其他深海魚所不能比擬的。而營養價值這麼高,又是深海魚,這價格自然也就高,一般南澳當地的馬鮫魚都能賣上一斤一百多塊錢,和深海「鬥鯧魚」價格差不多。但是大家有所不知,就是這麼好的馬鮫魚卻經常被它碰瓷,它就是斑紋馬鮫,在南澳島斑紋馬鮫又叫竹鮫魚,當地潮汕話又叫「鎮柱」。它和馬鮫魚算近親,但不是同一種魚。由於口感和營養價值都沒馬鮫魚好,因此它的市場價格只有馬鮫魚的一半。
  • 買魚時,內行人專買這5種魚,肉嫩刺少營養高,老漁民自己都愛吃
    導讀:說起魚,不得不說起我的舅爹,因為我的舅爹和魚打了一輩子的交道,中年的時候,每天早上都會賣魚,而且賣不完的魚,準會叫舅婆給他燉上幾條,然後喝2兩的白酒後午休。而20多過去了,舅爹也早已不賣魚呢,但是喜愛吃你魚的習慣從未改變過,每當我去舅爹家聊天時,飯桌上總會有魚。
  • 買魚時,認準這6種便宜海魚,純野生居多,老漁民自己都愛吃
    買魚時,認準這6種便宜海魚,純野生居多,老漁民自己都愛吃進入秋天,隨著全國各地休漁期陸續結束,各種新鮮的海魚又重新回到了市場裡。經常吃魚的朋友應該知道,根據生長環境的不同,魚類可以分為海水魚和淡水魚。喜歡吃魚的朋友,有時候會因為價格問題,在買海魚還是買河魚之間糾結徘徊。其實,不是所有海魚的價格都非常昂貴,有些海魚價格並不比河魚高,可以說是海魚界物美價廉的代表。今天,懶喵就跟大家分享市場上常見的6種便宜又好吃的魚,以海魚居多,老漁民自己都愛吃,一起來看看。
  • 臨淵「護魚」:長江漁民上岸謀求新生活
    「過去十年,長江的魚越來越少,以往我們每天可以捕近80斤魚,最近幾年每天捕不到30斤,魚的種類也越來越少,大魚更是少見了。」鄭來根說,面對長江的「無魚之困」,上岸是必由之路。漁民鄭來根在清理魚塘。去年7月,鄭來根所在的安徽省馬鞍山市施行全域禁捕,一萬多漁民轉產上岸,拆解了1000多條漁船。鄭來根的9條漁船被拆解,政府補貼了近20萬元,同時還提供了4萬元的住房補貼。憑著之前積累的資金和養魚經驗,這位漁民流轉了近200畝水塘,養殖螃蟹、青蝦和魚。去年夏天生意紅火,他還僱了4個人幫忙,一年收入達到30萬元。
  • 買魚專挑3種魚,口感鮮嫩魚刺少,營養豐富味道好,漁民強烈推薦
    導讀:買魚專挑3種魚,口感鮮嫩魚刺少,營養豐富味道好,漁民強烈推薦魚肉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吃的一種肉,因為魚生活在水中,它含有的營養物質是很多陸地上的肉類沒有的,而且魚肉的口感鮮嫩,吃起來更鮮美,所以很多人都偏愛吃魚肉,魚肉也因此深受人們歡迎。
  • 漁民捕獲長痘怪魚 數十年老漁民都無法確認 被懷疑是日本核洩漏變種
    據外媒報導,某縣東石鄉漁民出海捕魚時,捕捉到一隻從未見過,且有點像章魚但又不是章魚的怪魚,隨即向東石漁會的工作人員求解,竟然沒有人知道魚的名稱,上網轉向萬能的臉友求助,經海洋生態資訊學習網資訊得知可能是短蛸,真正魚名還在求解中。一隻漁民們從未看過的怪魚出現在東石漁民的眼前,讓漁民們感到很有趣,爭相走告求解答。
  • 老漁民都當寶的小雜魚,在菜場看見可千萬別錯過
    總有些小魚,漁民不會特意抓,數量不多都留著自己吃;就算抓多了,拿去賣,沒吃過的,你也不敢買,也或者太小,看不上。只有個別知道箇中滋味的,才會毫不猶豫下手。作為小漁民一枚,某些小魚,我向來都是留著自己吃的,雖然它們個頭小,處理起來也麻煩,但我還是經常樂此不疲,精心處理,大快朵頤。今天就把我壓箱底的小雜魚清單貢獻給大家,希望大家且吃且珍惜。
  • 義橋漁民意外捕獲一條怪魚,一看大有來頭!
    今天上午,義橋鎮漁民孔師傅捕獲了一條怪魚,因發現外表酷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鱘魚,孔師傅報告了漁政部門。孔師傅是義橋老漁民,平日裡就在三江口一帶捕魚作業,今天凌晨在三江口收網時發現一條大型的怪魚撞在網上,拉上來一看,像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鱘魚。漁民孔師傅說:「我爺爺、我老爸、我,三代都沒有抓到過這麼大的魚了。
  • 重慶漁民捕獲21斤罕見掠食魚,兇猛力大售60一斤,網友:鱤魚
    烏江是我國西南的最大自然水系之一,是高原魚種和平原魚種兼具,因此,野生魚種類和儲量都極為豐富。 比如近日,重慶彭水一位漁民,在烏江裡捕魚時,就意外捕獲一條罕見的「怪魚」,並喊出「60元一斤」的賣價...
  • 瑞安一漁民抓了條「怪魚」,看看究竟是啥魚吧!
    3月25日, 瑞安漁民在進行捕撈作業時,捕到了一條奇怪的魚。瑞安市農業農村局接到漁民報告後,趕到碼頭了解情況。25日中午11點,在瑞安南門碼頭漁船甲板上,瑞安市農業與農村局的漁業專家進行專業鑑定後,確認這就是「中華鱘」。得知這一消息之後,漁民陳光彩心裡的石頭總算可以落下了。
  • 網評最好吃的「5種魚」,吃過三種的是吃貨,全吃過的沒幾個
    文/菲兒導語:漁民最愛吃的「5種魚」,漁販偷偷留著吃,識貨的搶著買魚肉一直是我們餐桌上不可多得的美食,由於它的肉質鮮美,營養豐富深受人們的喜愛。不過現在在這邊生活了好幾年了,這些魚基本上都認識差不多了,我發現在這些魚類中,當地人們最愛吃的就是以下5種魚了,因為我每次去逛市場,人們都在圍繞著這幾種魚轉,這幾種在沿海朋友看來很普遍,但是內地的朋友圈吃過的幾乎很少,下面,大家一起來看看是哪5種魚吧。
  • 在日本,七種常見刺身魚的知識,你有必要了解
    在日本,七種常見刺身魚的知識,你有必要了解 本期整理了七種可作為刺身的魚的特性與處理方法,有常見的也有少見的品種,與大家分享。 金槍魚
  • 北江魚王!清遠漁民捕獲罕見「一米長巨型梅花魚」,6千被買走
    水好魚就好,北江裡的魚以鮮嫩肥美著稱,因此價格往往比一般的野生魚更高。近日在清遠峽,有漁民捕獲一條罕見的「大鯰魚」,還沒上岸就被人以六千元高價預定,在當地朋友圈引起不小轟動……一條「鯰魚」能賣到幾千元?到底什麼魚如此「金貴」?又有多大?
  • 漁民釣到三條腿的怪魚,看起來像松鼠和章魚的結合體
    近日美國一位漁民就從大西洋中釣起了一條神秘的怪魚,這隻神秘的海洋生物長了個球根狀的腦袋,而且還有三條腿,不禁讓人萌生好奇心。 綜合英國《每日郵報》和《太陽報》1月30日報導,近日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區科尼島一位漁民將自己從海中釣起來的一條怪魚展示在社交媒體上,這條怪魚的外形也引起了網友議論紛紛。
  • 八爪魚火候極難把控,漁民只需一妙招,僅1下,火候恰恰好
    老廚與您一起做美食。其實,此魚非魚,八爪魚並不是魚類,而是頭足綱的一種軟體動物。八爪魚是章魚的一種,有些地方也稱作八帶魚、巴梢等,各地都有不同的俗稱。八爪魚極其聰明,單論其智商,在整個海洋生物裡面,也是絕對的佼佼者;因此,也有人說,章魚寶寶可能是來自於外星球的生物。這種海鮮雖然味道鮮美,但是八爪魚火候極難把控,漁民只需一妙招,僅1下,火候恰恰好。
  • 被漁民稱為「魔鬼魚」的它們到底有什麼可怕?其實人家很溫柔的
    大家在看一些電視節目的時候,應該都見過一種相當特殊的魚類——「惡魔魚」,其實它們就是蝠鱝(拼音為fú fèn)。不少漁民將它們稱為「惡魔」,其實是因為喜歡惡作劇的它們總是會在海中玩弄漁船,拍怕船身或是將自己掛在船身上拖著船走,讓漁民們對這樣未知的情況感到恐懼,以為是惡魔作祟。
  • 東山30多個海灣釣場迎來了省內外數千名新老釣客
    金秋時節,東山30多個海灣釣場迎來了省內外數千名新老釣客。他們說——這裡是溢金泛銀的聚寶盆東山縣西埔灣北堤閘門釣魚場一角臺海網11月4日訊 據閩南日報報導 金秋,海釣的黃金季節。在「中國十大海釣勝地」東山島,近海魚類資源非常豐富,環境優美的30多個海灣釣場迎來了省內外數千名新老釣客。11月3日中午,筆者趕到位於前樓鎮頂上村的西埔灣北堤釣場,只見釣位已擠滿120多個人,一個個釣客興奮地操作著手中「長槍短炮」,不時收穫一條條活蹦亂跳的黃翅鯛。
  • 馬來西亞漁民釣上一條怪魚,紅潤的嘴唇和齊整的牙齒像極了人類
    近日,馬來西亞一位漁民在海上釣到一條奇怪的魚,在當地引起轟動,相關照片被傳到網上後,也令網友們驚奇不已。這條魚長著一口齊整的人類般的牙齒,紅潤的嘴唇也像極了人類的嘴唇,引發人們議論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