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盛投資】神力科技中標長安燃料電池乘用車項目

2020-12-19 中國聯合商報

近日,君盛投資旗下基金已投企業--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神力科技」)與重慶長安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安新能源」)籤訂燃料電池電堆採購合同。長安新能源將從神力科技採購50臺燃料電池模塊,應用於其燃料電池乘用車。此外,雙方將以戰略合作為目標,共同合作推進樣車開發、批量示範運行、產業化探索等項目實施。

合作背景

此次長安新能源從整車應用需求出發,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的原則,採取全球尋源招標的形式進行電堆供應商的確定,通過技術方案評審、模擬匹配、實地考察、現場測試目擊、商務洽談等諸多環節進行專業、全面的考核。經歷層層篩選,神力科技憑藉深厚的技術積澱、過硬的產品品質、快速的服務響應和具有競爭力的價格優勢,一路過五關斬六將,從參與的全球39家電堆供應商中脫穎而出,贏得了客戶的高度評價,成為該項目唯一的電堆供應商。

神力科技歷時3年,通過自主研發,突破了柔性石墨板的設計、製備、壓制、浸漬改性、固化處理等環節的一系列核心技術問題,形成了完全的自主智慧財產權。該技術以具備良好導電、導熱特性和低密度、耐腐蝕、易於加工成型等諸多優點的柔性石墨為基材,在保持石墨板耐腐蝕特性的基礎上,雙極板的厚度、重量大幅下降,非常適合用於高功率密度、長壽命要求的燃料電池電堆。通過不斷探索,現已建立可連續化生產的柔性石墨板生產線,同時實現了核心材料的國產化。該技術的成功應用標誌著高功率密度、長壽命、低成本的國產化電堆可以批量交付客戶。

企業簡介

神力科技成立於1998年,佔地面積17000平方米,是國家科技部重點培育、上海市政府重點支持的新能源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以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研發、系統集成、電堆及系統測試、產業化實踐作為發展目標,是國內燃料電池技術研發與產業化的先行者。

神力科技是中國最早開發車用燃料電池發動機的公司,從「九.五」至』十.二五」期間,不斷承擔國家科技部「863計劃」等重大課題,其中低壓燃料電池技術已具有世界先進水平,並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截至2016年底,神力科技已獲授權專利317項,其中發明專利135項,美國專利4項,牽頭起草和參與制定的燃料電池國家標準,已有22項頒布實施,獲得註冊商標4個。

2015年,神力科技成為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88339」,為君盛投資旗下基金已投企業)的控股子公司,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公司建立與國外燃料電池企業合作,國內產學研結合的運營模式,引進國內外優秀技術專家,組建經驗豐富的技術團隊,成立了集研發、測試於一體的國內一流燃料電池研發中心。公司已逐步完善了國產化燃料電池核心電堆的半自動化和MEA自動化的生產工藝,提升了燃料電池系統的穩定性、耐久性,滿足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的快速需求,形成了具備工程化的生產基地。

神力科技已經同上汽集團、上海大眾、鄭州宇通、北汽福田、中通客車、中國中車、上海申龍、蘇州金龍、奇瑞汽車、長城汽車等國內知名的整車廠合作,成功開發了燃料電池新能源汽車,並在北京、上海、美國加州、英國和韓國等國家和地區成功示範運行。

22年風雨兼程,神力科技始終牢記「用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創新,為人類帶來可持續發展的綠色未來」的願景,以「創新驅動燃料電池中國芯」為使命,專注於燃料電池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應用。未來,神力科技將一如既往地堅守初心、銳意進取,以此合作為契機,不斷提升技術水平、產品質量、服務水平,為更多的行業夥伴提供優質的燃料電池電堆產品。

君盛投資

君盛投資成立於股權分置改革前夜的2003年,是中國本土私募股權投資最早盈利的先覺先行者。自PE業務起家,公司順應資本市場變化及產業變遷趨勢,逐漸形成以「生產要素數位化」為核心主題的大科技產業為投資方向,以中早期投資為特色的VC業務定位,在業內各大評級機構及權威媒體中擁有良好的口碑和信譽。

憑藉嚴謹的投資態度、專業的投資能力、持續優良的回報業績,君盛投資現已發展成為中國本土最具品牌影響力的創投機構之一。在行業權威評比機構和權威媒體的各項綜合評比中,穩居本土創投機構前30強,深圳地區創投機構前10強,中國創投機構前50強(含外資) 。

君盛投資已投資超100家優質企業,目前每年新增投資企業15-20家,其中通過IPO退出企業近30家,通過併購退出企業近15家,為投資人創造了穩健回報。

相關焦點

  • 【福瑞電氣 聚焦】Q3燃料電池企業大訂單
    神力科技 9月上旬,神力科技與重慶長安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長安新能源」)籤訂燃料電池電堆採購合同。長安新能源將從神力科技採購50臺燃料電池模塊,應用於其燃料電池乘用車。
  • 奔馳宣布終止開發氫燃料電池乘用車
    4月23日消息 據外媒electrek消息,奔馳母公司戴姆勒日前宣布,正式終止氫燃料電池乘用車開發計劃。戴姆勒承認氫燃料汽車製造成本太高,大約是同等電池電動汽車費用的兩倍。儘管30多年來,該公司一直致力於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發,以實現零排放汽車的願景。
  • 上海:重點支持上汽集團成為國內領先的燃料電池乘用車製造龍頭企業
    超前布局基礎設施,加快推進場景應用,統籌建立工作機制,構建產業鏈堅固、創新鏈引領、價值鏈躍升的產業生態體系,將上海建成國際一流的燃料電池汽車關鍵技術創新高地、科技企業集聚高地、商業場景應用高地。燃料電池商用車、乘用車等多類型產品實現上市銷售,電池系統額定功率大於50kW,商用車燃料電池堆額定功率密度大於3.0kW/L,乘用車燃料電池堆額定功率密度大於3.5kW/L,低溫冷啟動低於-30℃,純氫續駛裡程大於300公裡;電堆、膜電極、雙極板、質子交換膜、催化劑、碳紙、空氣壓縮機、氫氣循環系統實現批量產業化,供應鏈上下遊安全可控。 ——示範應用規模化。
  • 燃料電池行業研究及投資策略報告
    燃料電池汽車:歐洲現擁有1000輛左右的燃料電池乘用車,計劃到2030年,達到370 萬輛燃料電池乘用車、50萬輛燃料電池輕型商用車、4.5萬輛燃料電池卡車/公交車和 570輛燃料電池列車的保有量,實現每22輛乘用車或12輛商用車就有1輛燃料電池汽 車的目標;預計2050年達到4500萬輛燃料電池乘用車、650萬輛輕型商用車、25萬輛 燃料電池公交車、170萬輛燃料電池卡車
  • 奔馳大眾本田放棄氫燃料乘用車,中國的2萬億擊敗日本的1千億
    根據不完全統計,這是全球範圍內,按照銷量計算和銷售額計算的十大車企中,已經有三家放棄氫燃料電池汽車的計劃了。 其他銷量前十的乘用車企業,除了豐田仍在持續加碼氫燃料乘用車的投入,都紛紛公布了雄心勃勃的蓄電池式的純電動計劃,這其中也包括豐田,在4月22日,豐田品牌在華首款量產純電動車型C-HR EV正式上市,進軍全球最大的純電動汽車市場。
  • 加大燃料電池科研投入 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院士專家工作站...
    2020年8月4日,「院士專家工作站」揭牌儀式在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順利舉行。西安交通大學陶文銓院士、上海市奉賢區科委黨組書記劉偉、上海市奉賢區科協學會培訓創新部部長宋衛國和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戴威共同為院士專家工作站揭牌。
  • 大眾汽車:氫燃料乘用車是嚴重的錯誤
    「對於乘用車,應用氫燃料是嚴重錯誤。」 ID.3即將交付之際,大眾汽車再次發文,闡述其堅定選擇電動汽車路線,而非氫燃料電池技術的原因:從能效看,電動汽車的整體能效能達到70%-90%;氫燃料電池汽車只有25%-35%。
  • 上海市經信委調研上海神力和億氫科技氫燃料電池產業發展
    6月10日,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工作黨委書記陸曉春調研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上海神力」)和上海億氫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億氫科技」),了解氫燃料電池電堆及膜電極國產化進展、氫燃料電池完整產業鏈國產化情況。
  • 國產燃料電池加速發展 上海市經信委調研上海神力和億氫科技
    6月10日,上海市經信委書記陸曉春一行先後視察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上海神力)與上海億氫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億氫科技),調研燃料電池電堆及膜電極國產化進展,充分了解燃料電池完整產業鏈國產化情況。上海市智能製造推進處處長韓大東、上海市智能製造推進處副處長陳可樂、上海市奉賢區委書記莊木弟、上海市奉賢副區委書記駱大進、奉賢區經委主任張賢等陪同調研。
  • 豐田向國內供應燃料電池關鍵零部件,行業商業化進程加速
    電推是發生電化學反應的場所,也是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的核心。國外乘用車廠大多自行開發電堆,並不對外開放,例如豐田、本田、現代等。也有少數採用合作夥伴的電堆來開發發動機的乘用車企業,例如奧迪(採用加拿大巴拉德定製開發的電堆)和奔馳(採用奔馳與福田的合資公司AFCC的電堆)。
  • 五部委聯合發布關於修改《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
    >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的決定 為了適應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需要,工業和信息化部等有關部門決定對《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作如下修改: 一、將第四條第三款修改為:「本辦法所稱傳統能源乘用車,是指除新能源乘用車以外的,能夠燃用汽油、柴油、氣體燃料或者醇醚燃料等的乘用車(含非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
  • 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深度研究
    但是在應用方面存在差異,日韓加氫站主要用於乘用車,而我國加氫站更多用於公交車和小型貨車。5.3 國內領先企業(1)上汽集團:最為綜合全面的燃料電池整車企業上汽集團是國內唯一一家氫燃料商用車和乘用車均實現量產的整車企業,從乘用車到客車、從商務車 到輕卡,上汽集團在一步一步實現其燃料電池汽車 「商乘並舉」的宏大布局。
  • 8月乘用車配套動力電池裝機量:LFP同比大增178%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8月乘用車動力電池裝機量TOP 10企業依次為寧德時代、LG化學、比亞迪、中航鋰電、國軒高科、星恆電源、孚能科技、多氟多、中興高能、天津捷威。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 高工鋰電 ID:weixin-gg-lb 作者:陳婷乘用車裝機電量波動是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排名變化的風向標。
  • 現代汽車氫燃料電池技術顯示硬實力
    覆蓋乘用車、商用車、非車領域現代汽車氫燃料電池技術出口全球基於現代汽車在氫燃料電池技術方面的領先優勢,9月27日,現代汽車宣布向沙烏地阿拉伯地區出口氫燃料電池車NEXO和氫燃料電池巴士Elec City FCEV,首次面向中東地區展開氫燃料電池車業務的出口貿易。
  • 歐洲七大車企將在重點發展氫能源、電池技術和清潔燃料
    在這個替代的過程,蓄電池驅動的方式在乘用車領域,已經一馬當先了。 純電動車企特斯拉的年銷量今年應該在50萬輛左右,成為了乘用車市場不可忽視的力量。在特斯拉的影響下,全球乘用車車企在電動化領域,都制定了非常激進的規劃,並且大量推出純電動車企。 以大眾為首的歐洲乘用車車企,更是計劃在電動化領域千億歐元級別的資金,並且計劃推出百款級別的車型。
  • 上海經信委調研上海神力和億氫科技 國產燃料電池業格局日漸明晰
    6月10日,上海市經信委書記陸曉春一行先後視察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上海神力)與上海億氫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億氫科技),調研燃料電池電堆及膜電極國產化進展,充分了解燃料電池完整產業鏈國產化情況。視察團參觀了上海神力自主燃料電池電堆生產線和國產化柔性膨脹石墨模壓雙極連續生產線,以及上海神力國內首家CNAS認可、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企業燃料電池測試中心和燃料電池數據分析及檢測服務平臺。
  • 電池中國網研究│第6批目錄乘用車分析:近9成車型搭載三元電池
    其中,新能源乘用車319款,新能源客車1153款,新能源專用車343款。圖1:第6批推薦目錄各車型分布數據來源: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研究部在本批的319款新能源乘用車中,純電動乘用車240款,佔比75%;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79款,佔比25%。
  • 氫燃料電池「狼也來了」
    日本的氫燃料電池也有245MW的出貨量,而中國整個2019年氫燃料電池出貨量為128MW,僅為韓國的三分之一,日本的二分之一。 從出貨量上來看,日韓雖然都是彈丸小國,但卻是名副其實的氫燃料電池「大國」。
  • 新材智庫研究副總 鄔佳益確認演講《燃料電池汽車和電動車全面比較》,2018燃料電池與氫能產業峰會
    湖北衛視武漢中極氫能源發展有限公司江蘇恆久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前進科技顧問有限公司鼎和碩投資有限公司廣發信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三峽資本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天潤新能投資有限公司同濟大學陝西華秦新能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北京朗潤達科貿有限公司Momentum
  • 北汽集團領導一行赴神力科技調研 重點考察氫燃料電堆研發情況
    2020年9月16日,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夕勇、北汽福田汽車集團副總經理武錫斌、北汽福田業務副總裁秦志東等領導一行蒞臨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考察,主要針對燃料電池電堆產品型譜規劃、系統產業鏈整合優化等方面進行深入調研,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戴威、副總經理屠瑛等領導接待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