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全面提升新時代高校教師教育教學能力

2020-12-22 澎湃新聞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全面提升新時代高校教師教育教學能力

2020-10-20 09: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原創 吳巖 中國教育新聞網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教師節重要寄語精神筆談專欄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習近平總書記發表教師節重要寄語,充滿了對廣大教師的特殊厚愛,體現了對廣大教師的充分肯定,飽含了對廣大教師的殷切希望,為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的教育教學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引,為新時代教師隊伍高質量建設指明了方向,是根本遵循。學習領會寄語精神,要深刻把握好三個關鍵詞。

一是新肯定。對於廣大教師在抗擊疫情、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在線教學中的重要貢獻,習近平總書記給予了充分肯定。上半年,教育部準確研判、果斷決策,各地教育部門和高校快速響應、精準施策,組織廣大師生開展了一場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規模在線教學。百萬高校教師傾情投入,千萬大學生受益,體現了對學生的大愛。此次在線教學成功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停教、停學危機,促進了高等教育領域學習方式大變革。總書記的點讚進一步增強了高等教育戰線做好復學工作的信心和幹事創業的鬥志。要及時總結經驗,把「新鮮感」轉化為「新常態」,利用信息技術更新理念、變革模式,打一場「學習革命」之戰。

二是新期許。習近平總書記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首次對廣大教師提出「積極探索新時代教育教學方法,不斷提升教書育人本領」的希望。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複雜變化,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高等教育的需要,對優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在「十四五」即將開局,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的關鍵時刻,廣大教師地位和作用愈發凸顯,對教師的能力和素養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對時代要求和總書記殷切希望,必須扛起光榮使命,以學生為中心,積極擁抱現代化教學手段,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更好滿足學生全面發展需求,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三是新要求。今年秋季學期處於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的特殊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對師生健康安全高度重視,對復學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指明了方向。「全面、正常、安全」是做好高校秋季學期教育教學工作的核心指標,要做到全面恢復教育教學秩序,恢復正常的課程安排、正常的課堂學習、正常的校園生活,確保師生健康和校園安全。必須在上半年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把握好全局,把控住風險,做到有預案不亂、有準備不慌,堅持一手抓安全防疫,一手抓教育教學,構建與常態化疫情防控相適應的教育教學秩序,保證教學質量。

高教司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精神,按照教育部黨組的部署要求,貫徹好、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教師節重要寄語精神,以全面推進「四新」建設為工作主線,抓教師、促教學,全力推進高等教育「質量革命」,打贏全面振興本科教育攻堅戰,加快建設高等教育強國。

第一,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引導教師潛心育人。落實好全國高校課程思政建設視頻會議精神和《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選樹一批課程思政示範課程、示範團隊、教學名師、示範中心,在全國樹立課程思政教學標杆,聯合用藥、精準滴灌,把課堂變成思政與專業無縫銜接的金課,讓課程思政成為有情有義、有溫度、有愛的教育過程。引導各門專業課教師探準課程中真善美思政教育資源,深度挖掘生動有效的育人元素,特別是要結合疫情防控工作中湧現出的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跡,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厚植學生愛國主義情懷。

第二,全面加強基層教學組織建設,夯實教師發展基礎。研究制定加強高校基層教學組織建設的意見,推動高校恢復設立或完善教研室等基層教學組織,實現教師全員納入基層教學組織;引導高校加強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建設,打造追求卓越教學的中國高等教育質量文化,使卓越教學成為每一位教師的價值追求和自覺行動;全面開展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培訓,以教學理念、教學技術和方法、教學內容改革為重點,推動實現青年教師上崗培訓全覆蓋。

第三,全面促進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提升教師教學創新能力。面對新階段、新變化、新形勢,要敢下先手棋、善打主動仗。在大規模在線教學成功實踐基礎上,進一步推動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建立「網際網路+教學」「智能+教學」新形態,推進教育觀念革命、課堂革命、技術革命、方法革命,激發教與學的活力。將於12月份舉辦首屆世界慕課大會,發布《世界慕課發展北京宣言》,成立「世界慕課聯盟」,充分利用大規模在線教學的經驗,形成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慕課建設方案,在更廣範圍、更高層次貢獻中國在線教學的經驗與智慧,把大會辦成世界高等教育進入新時代、高等教育形態發生重大改變的標誌會議,推動實現變軌超車。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黨支部書記、司長 吳巖)

文章來源:《中國教育報》2020年10月20日第2版 版名:中教評論

本文只為傳遞信息,如存在文章/圖片/音視頻等資源使用不當的情況,請聯繫中國教育新聞網。

原標題:《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全面提升新時代高校教師教育教學能力》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十三五」時期高等教育開始發生格局意義的...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介紹,「十三五」期間,高等教育特別是人才培養取得的突破性進展、歷史性躍升,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發展新階段,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全面升級,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全面創新,高等教育學習革命全面推進。
  • 吳巖:讓課程思政成為有情有義、有溫度、有愛的教育過程
    新華網北京6月9日電 近日,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並專門召開視頻會進行了全面部署。《綱要》指出,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充分挖掘各類課程思想政治資源,發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進入普及化階段的高等教育有四大特徵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葉雨婷)在今天教育部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表示,普及化的高等教育具有多樣化、學習化、個性化、現代化四個主要特徵。如今,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不斷提升。
  • 教育部舉行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
    原標題: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高等教育事業改革發展、高校人才培養、思政工作、科技創新情況  12月3日,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司長雷朝滋,教育部社會科學司司長劉貴芹,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司長洪大用
  • 新形勢下如何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升高校教師教學與科研能力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印發,描繪了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藍圖,對高校教師隊伍建設作出了部署。在「雙一流」建設方案中,建設一流師資隊伍被列為首要建設任務;在2019年印發的《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中,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被列為十大戰略任務之一。
  • 網絡教學正從新鮮走向新常態,教育信息化建設不能缺位
    在「複課」劇目相繼上演之際,從份開始啟動的網絡教學能否成功?教育部回復。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司之前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未來網絡教育將與線下教育有機銜接,從新穎到新常態。在「在線教學促使教師通過強化課堂設計,把學習內容製作成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資源,從過去注重教師『我教了什麼』到更加注重學生『我學到了什麼』,引導學生探究式與個性化學習,從單純的知識傳遞向知識、能力、素質的全面培養轉變。」吳巖。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表示,將認真總結寶貴網絡教育經驗,鞏固和深化成果網絡教育教學,加快推進基礎教育現代化。
  • 教育部:打遊戲睡大覺喝大酒的日子一去不復返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在答澎湃新聞有關如何加強本科人才培養、扭轉上述現象的提問時表示,新時代全國本科教育工作會議召開以來,教育部持續開展了全面振興本科教育攻堅戰行動,採取環環相扣、層層遞進、久久為功的方式,大力推進「三抓」「三促」。所謂的「三抓」「三促」,即:抓領導、促管。
  • 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全面推進
    教育部近日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為此前部分地區和高校探索實踐的課程思政建設明方向、劃重點、定規則,課程思政建設成為覆蓋全國所有地區、所有高校的制度性工作。  《綱要》明確強調,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學科專業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系統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法治教育、勞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切實提升立德樹人的成效。
  • 第二場:介紹「十三五」期間高等教育事業改革發展、高校人才培養...
    很高興又和各位見面了,我們今天要召開的是教育2020「收官」系列的第二場新聞發布會,要向各位介紹「十三五」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思政工作、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等工作的有關進展情況。很高興今天我們請來了五位司局長為大家重磅發布。他們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吳巖司長,科學技術司雷朝滋司長,社會科學司劉貴芹司長,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洪大用司長,還有思想政治工作司餘先亭副司長。
  • 教育部:我國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高等教育體系 優質課程線上線下...
    臨近「十三五」收官,12月3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高等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等相關情況。「十三五」期間,高等教育開展發生格局意義的變化,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撐。
  • 教育部:徹底扭轉「快樂的大學」現象!網友不淡定了……
    下一步,教育部將根據黨中央和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在今後的工作中加快推進高考改革步伐,進一步改進和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引導教師潛心教學、全心育人,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專業志趣,徹底扭轉中國教育「玩命的中學、快樂的大學」的現象,在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過程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三論2020年樂山師範學院教學工作會
    課堂教學的內容與深度、模式與方法決定著學校人才培養的質量與層次,折射出學校的辦學理念與教師的教學素養。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在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提出,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旨在把質量作為教育的生命線。新冠疫情按下了線下教學的暫停鍵,也按下了線上教學的加速鍵。確切地說,教育部要求「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居家在線教學才掀起了一次真正的課堂革命。
  • 線上線下融合教育 ClassIn引領後疫情時代新趨勢
    10月13日電 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教育、學習方式的改變是大勢所趨。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和衝擊,使傳統的課堂教育受到了根本挑戰,線上教育實現更為明顯的快速發展,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相結合逐步成為一種教育新常態。
  • 教育部發布會介紹《關於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等...
    出席今天發布會的嘉賓有: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洪大用司長,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蔡長華副司長,財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呂建平副司長。除了三位司長之外,我們還請來了省廳、高校和專家代表,他們是江蘇省教育廳葛道凱廳長,清華大學楊斌副校長,還有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王戰軍副會長。下面首先請洪大用司長介紹這個《意見》以及十大專項行動的有關情況。
  •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一行到華東師範大學調研
    12月3日上午,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一行赴華東師大中山北路校區調研並召開專題座談會,了解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和上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識形態工作開展情況。座談會由華東師大校長錢旭紅主持。
  • 攜手同行,助己利人:東軟教育在這場疫情中的「網際網路+教育」之行
    2月7日,陳寶生部長在全國教育系統應對新型冠裝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視頻會上,提出:停課不停教不停學,要做好疫情防控期間高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4月10日,教育部高教司召開「高校在線教學國際平臺課程建設工作視頻會議」,吳巖司長指出:這次大規模在線教學實踐意義深遠,掀起了一場中國高等教育領域的"學習革命"。
  • 教育部教師司:上好戰「疫」這堂課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教育部教師司黨支部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在教育部黨組的堅強領導下,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積極回應社會關切,推進多項防控措施落實落地。
  • 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鍾登華調研河海大學
    12月14日,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鍾登華一行就課程思政建設、高校基礎研究和科研攻關、直屬高校「十四五」規劃編制等專題調研我校,實地走訪調研了江寧科學研究試驗基地、工程訓練中心,參觀了江寧校區圖書館。
  • 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深化強師舉措 激發制度活力 用心書寫...
    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 任友群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教師隊伍建設擺在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特別是2018年印發《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中央4號文件),中宣部、中央編辦、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部門大力支持,各地各校採取有力措施貫徹落實。
  • 緊抓師德師風第一標準 提升教師教書育人能力素質
    「十四五」期間,將重點建設一批師範教育基地和教師教育改革實驗區,加強培養培訓橫向聯繫、推進師範院校縱向合作、做好定向培養、提升培養層次、加大培訓力度、做好特色評價、提升職教教師素質等多措並舉,全面加強教師教育體系建設,切實提升教師教書育人能力素質,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提供持續的師資來源保障。二是補齊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