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什麼沒有種族歧視?吃瓜群眾:地域歧視比種族歧視更可怕

2020-12-19 小酒九說歷史

引言:自15世紀新航路開闢以後,人們就發現了一個新的種族群——黑人。在此之前,歐美國家的人幾乎都是白人,他們將人分為了三六九等,直到他們見到黑人,直接將黑人歸為了最底層、最卑賤的下等人。

白人是很看不起黑人的,新航路的開闢,使得白人有機會盡情地壓榨和奴役黑人,建立海外殖民地,強佔黑人的棲息地,甚至把他們當牲畜一樣對待,剝削黑人自由,把他們集體用鐵鏈子拴住,不給逃跑的機會,黑人吃不飽穿不暖,加上病毒的蔓延,黑人大量死亡。不過,在白人眼裡,他們不過是一件商品而已,根本不值得同情。

在美國,種族歧視更加嚴格,他們在17世紀專門為黑人制定了法律,並實行種族隔離,黑人沒有資格與白人一同上學,也甚至不能乘坐白人乘坐的交通工具,更不能與白人通婚。黑人站在白人人群中,他就像個異類,不會有人同情他,只會傳來刺耳的嘲笑,他沒有做錯什麼,只是因為他是黑人,所以受到了不平等的待遇。

雖然隨著社會科技的發展,種族平等的呼聲越來越高,出於人道主義考慮,歐美國家不得不廢除了歧視黑人的法律。雖然法律廢除了,表面上黑人與白人的地位相等,但實際上黑人依舊被白人歧視,直到今天,這種歧視的現象在歐美國家依舊是非常常見,同時這也導致了黑人在教育、經濟、社會地位上仍然處於劣勢地位,而白人這種根深蒂固的偏見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依舊不會消除。

西方國家有種族歧視,為何中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擁有56個民族,卻沒有種族歧視呢?這其實與中國的發展脫不開關係,中國的歷史悠久,經歷了多次的民族大融合。在秦始皇縱橫六國,統一天下後,各民族之間完成了第一個大融合。雖然後來經歷了許多戰爭,分分合合,但是最終還是形成了一個整體。

尤其是到了唐朝時期,中國古代的發展達到巔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唐朝的統治者們並沒有刻意地去同化其他的民族,更多的是順其自然,各民族之間的通婚也不做幹涉,君民一心,終於完成了各民族間的第二個融合。唐朝實行的這些政策,不僅提高了各民族的自信心,同時也促進了唐朝多元化的發展,各民族間的共同努力,才使得唐朝在古代的歷史地位上穩居第一。

再後來,各民族又經過了元朝、明朝呵清朝的洗禮融合,逐漸形成一個整體,擁有強大的凝聚力,而且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華民族,並形成了堅韌不屈的中華民族精神,雖然發展的道路上難免會有磕磕碰碰,但是在國家危難的時候,仍然能萬眾一心,齊心協力,這是西方國家無法做到的。

不過到了現在,信息科技網絡的發展,因為很多人的認知不足,產生了地域性的歧視,往往在提到一個地方的時候,就會有人站出來挑各種毛病。其實,每個地方都有缺點,但是總會有人將這些缺點擴大化,然後在網上宣揚,從而誤導了其他的網友,這讓很多小夥伴們處於一個非常尷尬的地位,明明自己什麼也沒有做,卻背上了「莫須有」的罪名,著實有些冤枉,這種攻擊又被稱為「地域歧視」。

引言:各個地方各個省之間不管是怎樣小打小鬧,但是在一方有難時,立刻會齊心協力,不遺餘力地去提供幫助。完美地詮釋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句話,誰讓我們都生活在一個叫中華民族的大家庭中呢?兄弟間可以隨意打鬧,但是外人想欺負可不行,這就是中華民族的魅力,愛自由的西方國家是無法領略其中的精髓的。#種族歧視#

相關焦點

  • 深度剖析:中國為什麼沒有種族歧視?
    而在中國的很多人其實並不理解為什麼外國總是鬧種族歧視事件,似乎中國就沒有過這種對於種族的相關問題。關於這個問題還要從三個方面來解釋:首先我們國家的民族政策確實是非常合理的;再有從歷史上中國的民族問題向來都可以共存並蓄;而且在傳統文化上讓中國各民族之間養成了良好地融合習慣,成為了避免種族問題的關鍵。
  • 美國黑人遭警員跪殺,中國為何沒有種族歧視,反而地域歧視嚴重?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前副總統喬·拜登在葬禮上通過視頻講話,抨擊美國社會種族問題,並呼籲美國民眾做出改變。講話中,拜登首先向弗洛伊德之死致以哀悼。拜登表示,當弗洛伊德獲得正義時,美國將真正步入種族正義之路。拜登鼓勵弗洛伊德遺屬,指出弗洛伊德「改變了世界」,也為家人感到驕傲。隨後,拜登話鋒一轉猛烈抨擊美國社會種族歧視問題。
  • 黑人真的反對種族歧視?實際上他們只是反對自己被歧視
    辱罵收銀員男子 在美國「黑命貴」運動如火如荼的今天出現視頻中的一幕,不得不說是莫大的諷刺,尤其是在中國有很多同情和支持美國黑人革命的人,記得我之前寫反對種族歧視黑人的文章被不少人嘲諷
  • 美國人納悶:為什麼種族歧視世界各國都會出現,卻唯獨沒有中國
    美國一直對種族歧視的問題沒有合理解決,美國之前還有黑人解放運動,在2008年的時候,接任的總統是一位黑人,之後種族歧的問題好像是不存在了。但是這次黑人事件又證明,種族歧視的問題一直都存在,根本就沒有合理解決過。但是美國人納悶:為什麼種族歧視世界各國都會出現,卻唯獨沒有中國。
  • 談談種族歧視與血統論
    種族歧視是指一個人對除本身所屬的人種外的人種,採取一種蔑視、討厭及排斥的態度,並且在言論行為上表現出來。(被歧視民族自身有道德、暴力犯罪等問題不應該視為種族歧視)
  • 不僅是美國全球的白人為什麼都存在種族歧視?
    由於美國的警察暴力執法導致黑人至死從而引發各地大規模抗議活動,那麼我們來聊一聊種族歧視的問題,為什麼不僅是美國全球各地的白人都會存在不同程度種族歧視呢?美國只是種族歧視根基最深最嚴重的地區,白人歧視的不僅是黑人,黃色人種也有不同程度歧視!
  • 網友曬梅西眯眯眼動作,疑似種族歧視,真實原因卻讓人溫馨
    然而,卡羅琳娜不僅沒有撤回圖片,她的男友著名球星卡卡也點了贊,讓人十分心寒。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緊接著有網友曬出梅西也曾在公眾場合做出此種動作,引起一片譁然。照片裡,梅西確實做出雙手指眼的動作,很像種族歧視動作。這麼多年,媒體上從沒有關於梅西種族歧視的報導,忽然就有了梅西種族歧視的照片,那麼,事實情況如何呢?
  • 種族歧視,地域歧視是怎麼來的?
    你歧視香菜,你就失去了某些帶香菜特定美食的品嘗機會。不過,歧視背後的傾向性,如果回到特定的語境裡,比如地域歧視,種族歧視裡,就會有其特殊的形成邏輯。這種歧視僅僅意味著我們從情感上厭惡這個詞,所指代的東西。並不是說它指代的就是壞東西。
  • 耶魯大學被批種族歧視偏愛黑人?不但歧視亞裔,還歧視白人……
    在美國,種族歧視一直都是特別敏感的話題,一旦被冠上種族歧視,聲譽肯定大受影響。 因此,這樣的指控對於名校耶魯大學來說無疑是殺傷力巨大的打擊。 然而,這次的這個指控並不是來自其他人,而是來自美國的司法部。
  • 種族歧視:一個主義,多重面具
    自1950年代美國黑人民權運動興起以來,對該術語的理解、詮釋和使用一直沒有停止過。 今年5月黑人喬治·弗洛伊德死於警察暴力執法事件,成為美國長期積累的種族矛盾新一輪爆發的導火索。「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所引發的大規模街頭抗議活動,重新喚起人們對種族主義的關注。
  • 碧藍航線:海王星的涅普頓後宅表情被和諧,原因竟是涉嫌種族歧視
    碧藍航線作為一個ACG類型的遊戲,現在也是開了很多個伺服器了,在很多個國家都有伺服器存在,比如說什麼日服,韓服,還有EN服,也就是美服,最近美服可是讓很多的玩家有些眼熱啊,畢竟最近的美服是開啟了海王星的活動,很多國服後入坑的小夥伴可都是沒有趕上的,也不知道何時才會聯動。
  • 美國種族歧視竟是「常態」
    美國種族批判理論學者德裡克·貝爾的這一判斷,從來不缺乏現實註腳。今年5月,美國非洲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遭白人警察暴力執法致死後,以「黑人的命也是命」為代表的反種族主義運動迅速席捲全美,美國學者稱之為「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抗議活動」。美國種族歧視問題引起廣泛國際關注,來自國際社會的批評針針見血。
  • 向種族歧視說不!內馬爾支持反種族歧視:黑人的命也是命
    巴黎聖日耳曼球員內馬爾也在剛才更新了自己的推特,他曬出了一張自己向種族歧視揮拳說不的照片,並配文這樣寫道:「BLACK LIVES MATTER(黑人的命也是命)」,表態支持反種族歧視的行為。相關閱讀:涉嫌種族歧視?
  • 種族歧視風波再起,歐足聯撲不滅的火?
    而這次裁判「種族歧視」事件的導火索,就源自比賽開局階段,谷穗城球員過於頻繁的犯規,以及來自替補席不斷挑戰主裁判權威的抗議。 本場比賽的裁判團隊來自羅馬尼亞,第13分鐘谷穗城後衛拉斐爾因惡意犯規吃到黃牌後,替補席上的喀麥隆助教韋伯非常激動地抗議,導致自己吃到主裁判哈吉甘的紅牌離場。
  • 美國華人對種族歧視勇敢說「不」
    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多位在美華人譴責美國社會的種族歧視現象,呼籲保護少數族裔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種族歧視是美國癌症」「由弗洛伊德案件引發的全美反種族歧視抗議活動,是根植於美國歷史中的種族主義累積多年後的一次大爆發。」
  • 種族歧視——美國白左的政治碰瓷秀
    在民主黨為代表的左派來看,黑人如今遭遇的所有貧困、犯罪、單親家庭等問題,都可以統統歸結到種族歧視這一萬能原因上,「白人歧視黑人」更是成為了黑人作奸犯科的保護傘。事實上,如果我們稍微加以分析,就可以發現民主黨的這一套話術是有多麼可笑。
  • 種族歧視成為「常態」,美國悲劇再重現
    導讀:如今的美國社會中,存在各式各樣的問題,美國政府雖然可以發現問題所在,但是缺乏制止這些問題出現的實際行動,其中,種族歧視問題就是非常典型例子。然而,要想真正追尋種族歧視源頭,還得到美國建國初期,由於白人資產階級與其他階級之間的經濟矛盾,是造成當下美國種族歧視的主要根源。1776年美國《獨立宣言》中明確寫道,人人生而自由平等,但生活在底層的人民都深知平等與他們毫無關係,「平等」對他們來說是遙不可及的夢想,美國種族批判理論學者德裡克·貝爾表示,種族歧視將會是美國持久且主要的標識。
  • 譴責中國的華裔女政客!黃英賢:種族歧視中成長、卻憎恨祖先血統
    世界原本是由一個個單獨的區域組成,由於人類活動不斷地打破地域的限制,人種也出現了遷移和更換。隨著時代的發展,人類開始出現集體意識,種族歧視便這樣應運而生,因此那些跨區域學習、工作以及生活的人便深受其害。一個人在集體中長期經受他人或眾人蔑視、討厭及排斥的態度,這很容易讓人產生極其負面的心理情緒,長此以往將會出現大型的紛爭與不安。
  • 「吃中國雞肉就會得新冠!」愛爾蘭議員發表種族歧視言論引爭議
    華輿訊 據愛爾蘭新島傳媒報導 愛爾蘭新芬黨議員布賴恩·斯坦利(Brian Stanley)在推特發表「吃中國雞肉就會感染新冠」的種族歧視言論引發爭議。「我不知道他的動機,為什麼會這麼說。我認為這樣做是錯誤的,事情朝著這個方向發展也是錯誤的。這並不符合愛爾蘭的精神。」這不是布賴恩·斯坦利(Brian Stanley)第一次發表不正確言論。之前他就有過反對同性戀的激烈言論。
  • 「推薦」種族歧視真的存在嗎?10部電影告訴你
    2、「種族歧視」的數據依據在哪裡?為什麼要扒數據呢,很簡單,若沒有數據上明顯的不平衡,哪來的「歧視」!反過來,美國民眾連帶中國大眾天天都在罵川普,怎麼沒人告這些人總統歧視、白人歧視?沒錯,很多黑人作為社會底層人受到歧視,如同所有其他膚種的沒錢沒地位沒權利的底層人一樣,這分明是另一個問題!以下推薦10部電影均為2000年後上映,做此選擇是因為「種族歧視」的概念在隨著時代變化而變化——納粹時期的種族歧視已經完全和現在媒體炒作的種族歧視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