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上市為何被叫停?拿著銀行的錢繼續放貸,槓桿高達數百倍

2020-12-22 網際網路研習院

推薦語:前段時間,中國網際網路上最具話題性的消息,就是螞蟻金服在上市前夕被叫停。很多人認為,這是馬雲在上市前"口無遮攔"的後果,結果惹惱了監管結果。不過在筆者看來卻恰恰相反,正是馬雲知道上市無望,所以才對國內的監管和銀行業一通批評。不管怎麼說,在螞蟻上市被叫停之後,背後真正的原因藏不住了!

改名改不掉金融本質

螞蟻金服上市被叫停,應該不是監管機構做的突然決定,而是早前就對相關風險做了評估。此外,有人說這是相關機構在賭氣,因為馬雲批評了他們,這更是無稽之談。作為行動支付領域的龍頭,螞蟻的上市不管是提振行業信心,還是促進經濟發展都是有好處的,監管機構不會意氣用事。

所以答案就顯而易見了,因為螞蟻一旦上市,未來會造成巨大的金融風險,而這個結果是所以人都承擔不起的。作為以網際網路金融起家的公司,螞蟻金服卻一直試圖淡化這種色彩。所以早在今年6月份,它就已經將公司名稱更改為螞蟻科技集團,這就是在強調公司是一家科技公司,而不是網際網路金融公司。但是改名之後,就能夠改變自身的本質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金融業務佔營收的六成

在上市的招股書中,螞蟻金服披露,公司主要有三大業務支撐:金融科技、數字支付和創新。從公司的收入來看,金融科技佔比最大而且漲幅是最顯著的,今年已經佔到公司營收的六成以上。所謂的金融科技業務,說穿了就是花唄、借唄、餘額寶這些業務。所以說,螞蟻金服從本質上來講,仍是一家網際網路金融公司,甚至就是一家小額貸款企業。

數據顯示,僅在上半年,螞蟻金服就促成了超過1.7萬億元的消費信貸,這是什麼概念呢?如果全國有1億用戶,那麼每個人至少都欠螞蟻1.7萬元!看到這裡,很多人可能會恍然大悟,原來很多人被馬雲蒙在鼓裡。所謂的科技公司,說到底還是在用放貸來賺錢,這跟銀行有啥區別,甚至利息還比前者高不少。

拿著銀行錢放貸給消費者

實際上,螞蟻最大的問題還不是這些,而是它利用手中不多的資金撬動了外部資金。在螞蟻2.1萬億元的信貸規模中,有超過90%以上不是公司自有資金。這也很容易明白,阿里巴巴就是再有錢,也不可能拿著上萬億元去房貸賺錢。實際上,這些錢大部分都來自於銀行。也就是說,螞蟻金服拿著銀行貸給他們的錢,繼續向消費者放貸,而後賺取利潤。

比如說,螞蟻本身具有30億元的資金,但是卻可以撬動3000億元的資金用來放貸,這一下就多了100倍。這就是風險所在,一旦出現問題螞蟻金服的損失是最小的,無非就是幾十億元。但是銀行的損失可就慘重了,裡面甚至有大量的儲戶存款。對於這樣巨大的市場風險,監管部門怎能坐視不管呢?

總結:不管如何,螞蟻用銀行的錢放貸給消費者,本來就是一件不地道的事情。創新就創新,不要搞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來糊弄消費者。說了這麼多,你對螞蟻金服未來的上市前景有什麼樣的看法呢?

相關焦點

  • 上市被叫停後,螞蟻又有新動作,該來的還是來了!
    用戶的熱情表明了對支付寶和螞蟻金服平臺的信任,再加上螞蟻金服的幕後大股東是當下中國首富馬雲先生,所以外界都認為螞蟻金服一定會是一家實力強勁的上市公司,因此,相比於當時小米上市時被稱為年輕人的第一隻股票,螞蟻金服似乎更受年輕人的青睞。
  • 螞蟻集團上市被叫停後,騰訊的壞消息也來了
    金融是一個極富爭議的行業,但不得不承認它是實體經濟的潤滑劑,所以無論任何國家,都要設立金融管理機構,對金融進行嚴格監管,同時通過證券政策、貨幣政策對市場進行嚴格管制,因為近百年來,西方國家的銀行倒閉、券商垮臺,老百姓財富一夜流失,都是多次發生過。
  • 螞蟻還能回到大A懷抱嗎
    「螞蟻戰配基金」是阿里和基金公司專門為螞蟻上市打造的理財產品。今年9月,在馬雲和支付寶背書下,1300多萬投資者蜂擁過來,將600億元基金搶購一空。  這種盛況空前絕後,以至於即使螞蟻金服上市被叫停,基金公司仍然放話:錢已收到,恕不退款。  現在,基金公司主動清退600億元投資,將已經吃到嘴裡的肥肉吐了出來。
  • 馬雲被央行約談,暫緩螞蟻上市,兩萬億螞蟻上市內幕被爆出來了!
    螞蟻集團很多人稱之為螞蟻金服科技公司,其實就是」披著「科技外衣的金融企業。2020年11月2號,就在螞蟻計劃上市的前三天,國家四部門聯合約談馬雲以及螞蟻集團高層。國家四部門同時約談一家金融機構的負責人,這是中國建國以來從未有過的事件,其實很多人不清楚,也不理解,國家為什麼把約談螞蟻集團看的這麼重要。
  • 螞蟻沒金融經營範圍,參股公司才有,螞蟻ipo前自己不知道嗎?
    但是天算不如人算,監管還是發現了,在IPO之前及時叫停了。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這句話可以用在阿里上市之路的總結。阿里上市為了實現最大規模的募資,那麼不得不將金融業務產生的收入納入到上市公司中,而且這些收入的利潤額是如此之巨大,利潤率也是如此之高,肯定會吸引投資者,而且在路演的時候能確定一個非常不錯的上市價格。
  • 螞蟻集團暫緩上市引發網絡熱議,大數據下看輿論如何傳播發酵?
    有關此次事件的負面言論佔比30.2%,負面情緒的主要內容為網民表達對螞蟻集團高槓桿循環放貸模式的不滿,以及對監管部門突然叫停螞蟻集團上市行為的質疑等等。正面情緒言論佔比19.6%,主要為網友對國家實行金融監管行為的支持。三、話題分析1. 輿論傳播熱詞圖
  • 螞蟻叫停,P2P團滅,蛋殼碎一地,「錢生錢」的結局,說明了什麼?
    對於螞蟻上市被叫停,用央行副行長劉國強的表態就可以看出答案:資金要去實體經濟,不要去玩錢生錢的遊戲。 接著,飽受詬病的P2P平臺也在經歷過1年的「出清」運作,11月中旬,P2P也被宣布「團滅」,一個不留,宣告風風雨雨13年的P2P業務將徹底告別市場。
  • 螞蟻金服上市被叫停,「兩個大佬」立馬調整,一個卸任一個不露面
    近段時間,以螞蟻金服為代表的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真是諸多不順。最近,支付寶下架了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前段時間馬雲被「約談」,螞蟻金服上市的計劃也被「叫停」了,在網際網路市場上掀起了不少的風浪。螞蟻金服為什麼會被叫停?
  • 兩萬億螞蟻上市的內幕,今天終於能說了!
    那麼,螞蟻到底有什麼內幕? 內幕一:螞蟻高槓桿放貸模式 大家可能不知道,支付寶雖然是國民級應用,但在螞蟻體系中,它主要用來導流,螞蟻最大業務來自花唄借唄為首的放貸業務。
  • 螞蟻變「螞蟥」:我國每兩個勞動力,就有一人欠螞蟻錢!
    隨後,馬雲實際控制的「螞蟻集團」啟動在上海A股和香港H股上市,計劃募集資金總額為1321.86億元,將超過中國農業銀行、中國石油,成為中國IPO最牛逼公司!而其市值將超過招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交通銀行、中國建設銀行,成為金融系統的老大!
  • 劉強東的京東兩次道歉後,明白了為什麼馬雲的螞蟻集團上市被叫停
    但通過這次事件,也明白了為什麼螞蟻集團上市被叫停。02明白了為什麼上市被叫停11月初,螞蟻集團實際負責人馬雲等人被有關部門約談,隨後螞蟻集團宣布暫停上市。為什麼螞蟻集團會停止上市?外界認為是因為螞蟻高低槓的運營模式。借錢給用戶然後把用戶的借貸記錄抵押給銀行,向銀行借更多的錢。如此往復,30億可以變成3000億,可以用「空手套白狼」來概括。一旦上市出現風險,承擔責任的是銀行,和螞蟻集團沒有多大關係。這樣的問題被爆出後,螞蟻上市計劃破滅。
  • 螞蟻「金服」上市折戟 馬雲忘了華山派後面還有「出所」?
    2.1萬億的螞蟻集團上市,原本是一場資本狂歡盛宴,宴會的主人馬雲和他的"朋友們"圍坐在篝火旁吃肉,155萬打新散戶趕來喝湯,而認購了5隻戰略配售基金的1360萬基民聞味兒尋來。但人生就是如此大起大落,在馬雲炮轟監管數日後,螞蟻集團上市暫緩。
  • 馬云為何要創辦螞蟻金服?獨立於阿里巴巴集團之外有何深意?
    很有意思的一個現象,螞蟻金服起步於2004年成立的支付寶,支付寶主要是為了解決阿里巴巴旗下電商平臺賣家與買家之間支付的信任問題,支付寶業務上與淘寶平臺可以說是緊密相連,但是後來螞蟻金服卻脫離了阿里巴巴,單獨成立了一家公司。馬云為何要創辦螞蟻金服公司,又或者說螞蟻金服獨立於阿里巴巴集團之外究竟有何深意呢?
  • 螞蟻「服了」!IPO對賭協議即將到期 京東數科能否接棒?
    中華網財經7號院紫荊工作室出品 文|鈺開近兩日,螞蟻集團暫緩上市一事引起強烈反響。11月4日晚,證監會新聞發言人也就螞蟻集團暫緩上市答記者問。京東數科的原始「基因」,收入結構依然依賴「放貸」京東數科的招股書,初看可以說是完美的,近三年的營收、複合增長率、毛利率、客戶數量等各維度的數據都較為優異,但細看,這份招股書也暴露了京東數科的不完美,那便是這家一直努力「去金融化」的公司,依然未完全擺脫對金融的依賴。
  • 螞蟻金服上市,給多少錢合適?
    (人均2000和5億的用戶,聯繫在一起,讓人很自然的想起了前不久的新聞:多少億人的月收入低於1000) 所以,螞蟻到底在賺那個群體的錢? 二、放貸業務的地位 消費貸主要對應的平臺是微貸科技平臺。其盈利模式主要是,以「技術服務費的形式」,從金融機構等合作夥伴相應的利息收入中獲得分成。
  • 螞蟻集團暫緩上市背後 各方財富暫落空
    曾有望問鼎全球最大規模IPO的螞蟻集團(688688.SH),其上市之路陡生變故。隨之而來的是,高達2.1萬億元的財富盛宴被畫上了休止符。  2020年秋,螞蟻集團先是以驚人的速度推進IPO進程,拿到科創板上市的令牌,估值高達2.1萬億元;然後在11月5日上市前夜,風口突變,IPO戛然而止。
  • 200億ABS獲批背後:螞蟻的回血、紅線和未來
    自11月初,監管層打出一套組合拳,四部門監管約談、網貸新規、暫緩上市,史上最大的「科技+金融」獨角獸被套上緊箍。此後關於螞蟻強監管、業務拆分、去槓桿的討論就沒有休止。 此次螞蟻ABS項目過審,在外界看來是螞蟻暫緩上市以來,監管層面對螞蟻首次具有實質意義的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