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內卷了嗎?」瞬間大火的詞,你看懂了嗎?

2020-12-15 伊說說

伊說說,女性成長聚集地,願你不用身披盔甲,也能抵擋萬千生活不易,歡迎關注。

"今天你內卷了嗎?"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內卷"一詞突然大熱。上到各行業的從業者,下到網絡上的吃瓜網友,仿佛人人都在談論"內卷"。"內卷"的大火看似平平無奇,實則反映了當下人們生活的焦慮與迷茫。你我皆可"內卷",你我都被困在"內卷"裡。

01

雖然人人都在談"內卷",但是"內卷"究竟是什麼東西呢?

打個比方,現在人們面前有一個蛋糕,每個人都可以分到一塊蛋糕。有一天,分蛋糕的人數突然增加了,但是蛋糕的大小沒有變,最終結果就是,分給每個人的蛋糕大小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

之前吃到大蛋糕的人,自然是不願意分到小塊的,這樣一來,吃蛋糕的人之間就會開始競爭。然而,無論競爭多麼激烈,蛋糕還是那塊蛋糕,它的大小不會變,結果只是人與人之間的競爭變得更激烈了。

大學生就是一個"內卷"非常嚴重的群體。

前段時間,一名清華大學的學生端著筆記本騎車的照片在網上火了。清華的學生已經是人中龍鳳,名副其實的學霸。但是學霸也不放鬆任何一刻,騎著自行車也不忘學習。

儘管當事人匿名做出澄清解釋,電腦當時在跑程序無法關機,可網友還是稱這個學生為"卷王"。學霸都在路上學習,作為普通學校的學生只能逼著自己早起學習,為的只是能在以後找工作時不那麼平庸。可是人才市場的需求量,不會因為"卷王"的增加而提高,最後還是會有一大批的人存在就業難的問題。

有人說,"內卷"就是一個寧可累死自己,也要餓死同行的一個過程。

02

其實,"內卷"不是一個新名詞,它早就出現在我們生活中,只是最近才突然引起大家的注意。

是什麼導致了"內卷"的出現,又是什麼讓人們不斷地被裹挾進"內卷"的漩渦呢?

前面說到了清華大神一邊騎車,一邊開著電腦寫作業。學生之間不斷地較量,誰也不願意成為被時代車輪碾壓的人。然而,這樣"內卷",不僅僅出現在這樣的頂級學府中,任何一所學校,都有這樣的"卷王"出現。

一位普通本科的大一小萌新,也表示自己每天都處在"內卷"中。專業課老師布置了一份作業,要求寫一份不低於1500字的小論文。本來自己只是想簡單地完成作業,但是,聽到舍友寫了2000字後,自己又重新寫了一份作業,把字數也提到了2000。

其實一份作業,只需要1500字,但是當其他的同學寫得比自己多,就忍不住去改變自己,生怕因為寫得少,被老師誤以為自己不努力。這種情況,不僅僅只有這樣的一例,很多大學生都面臨這樣的問題。

大學生如此,生活中也一樣。在電視劇《三十而已》中,顧佳為了讓自己的兒子進入貴族幼兒園讀書,到處託人,不惜為此花高價進入所謂的"太太圈"。顧佳為孩子所做的一切,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贏在起跑線上。

顧佳是很多家長的一個縮影,孩子上幼兒園,家長拼命把孩子往貴族學校送,到了小學,又不斷為自己的孩子報補習班,生怕自己的孩子因為少報班而成績下滑,落於人後。

從學區房,到報班熱,都是家長為了提高孩子的競爭力,不斷地加碼投資。

無論是大學生互相競爭,還是家長們暗自用力,其反映的還是思維認知的單一狹隘。因為所有人只盯著一塊蛋糕,也就加劇了"內卷"的發生。

"打工人"這個梗,可謂是紅極一時,打工人,打工魂,處處可見的打工人,也是處在競爭的環境中。伴隨著行業"內卷"的加劇,社會上出現了這樣一種人,他們總是主動加班,一個人幹兩個人的活,只是希望在競爭激烈的當下,讓老闆看到自己的價值。這種人被戲稱為"奮鬥逼"。

有網友發文,深刻地表達了自己對"奮鬥逼"的痛恨。他說本來自己想要按時下班,但是坐在旁邊的同事,每天加班到很晚才會回家。面對這樣的同事,自己也只能硬著頭皮熬夜加班。

明明一個星期的工作,自己的同事用兩三天就做完了,還收到了老闆的表揚。為了不讓老闆看低自己的工作能力,自己也開始不情願地加班完成工作任務。

誰都不喜歡加班熬夜,但是身邊有一個"奮鬥逼"同事時,自己的危機感就會增加,為了博得老闆的認可,也不得不做著本不該做的事。

最終的結果就是,有越來越多的人加班,但是大多數人只是在假裝努力,這樣的加班毫無效率,只會讓老闆覺得勞動力價值低廉,會更加肆無忌憚地打壓職員。

"內卷"下的"學習人"、"打工人"越來越難,但是這就是整個大環境下的趨勢,僅憑一己之力無法去抵抗,最後只能違背自己的意願去順從。這樣的"內卷"無疑,又給當代青年人加重了身上的負擔,變成了一種不正常的惡性競爭。

03

"內卷"是一種不可逆的現象,我們能做的,就是提升自己認知,改變看問題的角度,避免遭遇"內卷"。

首先,開拓眼界,不做井底之蛙

為什麼有的人可以避免"內卷"?有的人卻甘於做"內卷"的奴役?

為什麼有的人面對惡性的加班競爭,選擇了從眾?

這樣的結果,就是自己的勞動價值被無限地壓低。總是覺得忍一忍就過去了,殊不知你的老闆,早已心安理得地接受無酬加班。然而,有的人會選擇跳出自己的圈子,去尋找更廣闊的天空。

眼界可以決定一個人的發展高度,眼界高的人更容易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機遇。而井底之蛙只會安於現狀,總以為眼前的這片天空就是全部,殊不知天外有天。

或許換一片天空會發現更好的自己。固定的思維模式,只會讓人拘泥於當下。放開自己的視野,說不定有更好的機遇等著自己。

其次,充實自己,全面發展

無論什麼時候,充實自我永遠是最好的應對方法。只有當自己強大了,無論什麼樣的"內卷"都不會影響到自己。

讀書就是一個充實自己的好方法。與其做著重複無效的勞動,不如停下腳步去讀讀書。"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通過讀一些經典小說,認知思維類的書籍,我們可以改變自己對世界的看法,深化自己的思想,提升自己的思維層度。

當我們的思想改變了,面對"內卷"時的做法也就改變了。

最後,獨立思考永遠是絕對的真理

"內卷",很大程度上是盲目的從眾,隨大流。"內卷"中的人們處在其中,卻全然不知。不經思考的行動,往往經不起時間的考驗。群體中的人們,總是會追隨較為瘋狂的言論,群體中的人們是喪失理智的。只有保持清醒的頭腦,學會獨立思考,才不會成為"內卷"裡的悲劇人。

當你選擇一樣東西時,考慮這件東西是否需要,它的價值與你所付出的東西,是否相匹配。結合自身的情況去做事,而不是因為旁邊的人做了自己也要去做。無論什麼時候"獨立思考"都是真理。

"內卷"不是真正讓人恐懼的東西,真正毀滅我們的是,身處其中而不自知的心態。不必恐懼,敢於面對"內卷"。與其每天的自怨自艾,不如去主動尋找出路。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程式設計師真的「內捲化」了嗎?如何應對?
    12月初,《咬文嚼字》雜誌經過評選,發布2020「十大流行語」,其中有一個詞是「內卷」。而在前不久,播妞就在某乎上看到這樣一個問題「程式設計師未來會成為非常內卷的職業麼?」這個問題目前共有6029位關注者,瀏覽量達到500多萬,從關注量和瀏覽量上來看,大家對之後的職業發展的趨勢還是非常關心的,那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程式設計師如何應對「內卷」這個問題。內卷是什麼?
  • ...圈的「內卷」,90%的人沒看懂|髮型|馬克思|農業內捲化|爪哇島...
    在「內卷」這個詞流行之前,我一度以為它只是姑娘間流行的新髮型。直到它像海草一樣將我們纏住,並且滲入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縫隙。  讓你加班的不是你的老闆,而是其他願意加班的人,卷!
  • 一個值得去了解的流行詞:內卷,究竟是啥意思?
    經常瀏覽網文的你,一定經常看到「內卷」這個詞。內卷在2020年很火,入選了《咬文嚼字》2020年十大流行語。內卷究竟是何義?何以成為了流行詞?帶著這些疑問,我專門花了一些時間研究,現在我把內卷的來龍去脈說給你聽。2020年內卷首先在大學生中,尤其是如清華北大這些知名高等學府的學生中流傳開來。
  • 大學生說的內卷是啥意思 內卷這個詞怎麼火了
    大學生說的內卷是啥意思內卷通俗的說就是內部競爭。內卷是從內捲化而來,內捲化最早是描述農業問題的,本來是一個社會學術語,大意是指社會文化模式發展過程中的停滯。現在很多高校學生用內捲來指代非理性的內部競爭類似於養蠱、互相傾軋之意。
  • 早安,考研人,今天的你元氣滿滿了嗎?
    今天是2020年12月7日,距離26號初試不到20天。今年各行業都受到疫情的衝擊,就業市場不景氣,各大高校普遍擴招,二戰甚至三戰的往屆畢業生也將投往這次的考研大潮。據統計,2021考研報名人數預計為422萬,相比於2020年的341萬,同比增長81萬,要知道2019年報考人數只有290萬呀。
  • 內捲化:沒有發展的增長,你願意這樣過一生嗎?
    內捲化:沒有發展的增長,你願意這樣過一生嗎?01網上我曾看到這樣一段經典對話:「為什麼要上班?」「為了掙錢。」「掙錢做什麼?」「住得更好,加班更方便」……這段對話,形象地說明了一種「內捲化」的現象。內捲化,就像一個黑洞洞,它吸乾你身上的激情和勇氣,然後微笑著告訴你:你辛苦了那麼多,得到的結果卻仍然只是原地踏步。
  • 《無雙》你看懂了嗎?
    但是故事真的是這樣的嗎?為什麼今天我要問這部電影你看懂了嗎?可能很多人都沒看懂,不知道「畫家」到底是誰,那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是因為這部電影最後有反轉,我們都知道這個世界上有一個職業叫心理側寫師。而這個職位是多用於審問一下犯人,介紹人描述一個人物所做的事情的時候,心理側寫師可以大致把人物的形象畫出來,而李問就利用這一點。
  • 喵星人統治網際網路:今天,你看「貓片」了嗎?
    我想起一個場景:有時候夜晚走在街頭巷尾 ,突然有人拍拍你的肩膀,兄弟,我這有貓片你要嗎?當然,這裡的貓片是指貓的視頻或者是靜態的圖片。第二個叫吸貓。吸貓是什麼?吸貓其實是對於吸某種上癮的物品的一個轉化詞,它指的是對貓表達喜愛的動作,包括對貓的親吻,舉高高要抱抱甚至忍不住使勁嗅,表現出對貓片的一種渴望。還有擼貓指對貓進行撫摸揉捏愛撫的動作。
  • 「打工人」「後浪」成年度網絡熱詞,這些詞說到你心坎了嗎?
    06|內捲化出處:學術名詞,指一種社會或文化模式在某一發展階段達到一種確定的形式後,便停滯不前或無法轉化為另一種高級模式的現象。流行原因分析:內捲化一詞如今被泛化,涉及各個領域、牽連各個方面,體現大眾對「沒有發展的增長」的擔憂。
  • 人人都在說的「內卷」到底是個啥?用英文怎麼表達?
    2020年最火的詞之一就是「內卷」了吧,這個詞因為北大學霸在《奇葩說前傳之千人奇葩撈》中提及又引發了大家的討論。「內卷」?是卷生菜?向內卷的捲髮嗎?Noooooo~《奇葩說》的舞臺上,從不乏高學歷的精英。從導師到辯手,匯集了國內外TOP名校的各路選手來這裡「神仙打架」。
  • 陳情令:你看懂了嗎?其實劇中主角的名字,早已暗示結局
    陳情令:你看懂了嗎?但是不知道你看懂了嗎?其實劇中主角的名字,早已暗示了他們的結局。首先是魏無羨,魏無羨可以說是劇中命運最坎坷的一個人了,而「無羨」2字用來形容魏無羨再合適不過,前期的魏嬰雖然比較慘,但是當他重生歸來之後,可以說是受到了藍忘機的百般寵溺,說是「不羨鴛鴦不羨仙」一點也不為過。
  • 諾蘭新片《信條》評分公布 這部最新燒腦大作你看懂了嗎?
    諾蘭新片《信條》評分公布 這部最新燒腦大作你看懂了嗎? 據說諾蘭闊別三年又帶著新片回歸了,就在昨天,《信條》在內地正式上映。我當然是第一時間去看了首映,你還別說,我第一反應是感動得差點哭出來: 別的科幻片都只知道用量子和黑洞,唯獨這片   原標題:來了來了!諾蘭新片《信條》評分公布 這部最新燒腦大作你看懂了嗎?
  • 《你的名字》你真的看懂了嗎?其實看懂者真的渺渺無幾
    《你的名字》想必大家一定都不陌生,畢竟在那個夏天讓很多人回憶起自己青春的動漫也就只有他。但是看完《你的名字》以後,你真的確定你自己看懂《你的名字》了嗎?要知道這部動漫的作者可是新海誠大師。其實我更傾向於這句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空中,你有你的方向,我有我的方向,你記得也好,不記得也罷,最好還是忘掉吧,在這交匯的時光孵化光亮,將是我們一生不曾忘記的火光」。
  • 內卷,是一種不允許失敗和退出的競爭
    內卷的英文是involution,我查到一個自然科學家的科普,說內卷這個詞源是描述貝殼,有一種貝殼的尖尖是會伸出來的,而內卷的貝殼,它不是往外長的,它是在內部越來越卷,有很多的構造,但是你從外觀上完全看不出來這些彎彎繞繞的構造。人類學的「內卷」和今天我們談的「內卷」是一個意思嗎?
  • 這些趣味梗圖,你看懂了嗎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mc中的趣味梗圖,你看懂了幾個?①菱形合成表mc中大部分事物都有著自己的合成表,除此之外,在模組中還可以對合成物進行各式各樣的設計。不過即便合成方式、合成材料、合成物再奇葩,都是在正方形合併表裡(畢竟mc很多合成方式都是依據擺放)。
  • 打破「內卷」枷鎖,那把錘子竟在這裡!銀之匙,值得反覆重溫
    唯獨「內卷」這個詞留了下來,並深入人心——「內卷」,道出了無數人的生存困境。當然,內捲化已經出現多年,之所以在2020年突然從學術領域火爆出圈,唯一的原因,就是這個詞實在太過貼切,以至於區區兩個常見字,幾乎涵蓋了你我的日常。
  • 《一拳超人》其實內涵非常深刻,你確定你看懂這部動漫了嗎?
    其中塑造了琦玉、爆破、龍捲、原子武士和邦古等一系列經典角色,不過雖然很多人看過了這部動漫,但是真正看懂的人卻沒有幾個,今天漫天空就和大家一起好好的分析一下這部動漫作品。《一拳超人》其實內涵非常深刻,你確定你看懂這部動漫了嗎?早在2015年中旬開始,《一拳超人》在終於迎來了動畫化的上映,剛上映就迅速吸引了眾人眼光,並在動畫界引發轟動。
  • 業內人士談「內卷」,「蛋」願你記得住
    這滋味,大家都會好受嗎?數月以來,女兒報班像趕場子,做題像下餃子,成績非但沒起色,還迷失了入學時養成的行為習慣和學習計劃。在這樣的「劇場效應」中,與其說一些教培機構藉以製造焦慮,不如說是我們家長「綁架」了自己。我和孩子在報班競賽中迷失了。【內卷現象】你和娃被「內卷」了嗎?
  • 面臨「結構性」與「內捲化」兩大矛盾,程式設計師們還能保持初心嗎?
    儘管人類文明有上下5000年,但我們所熟知的而信息技術的歷史只有200年,網際網路時代剛剛跨過30歲的而立之年,今天再熟悉不過的移動網際網路文化,還不到10歲。 作為普通人,在成長的煩惱中,多了一種「矛盾」的焦慮,今天,我們不談技術,不看方法論,只聊聊程式設計師通常面臨的兩大矛盾:「結構性矛盾」與「內捲化矛盾」。
  • 律所管理也「內卷」了嗎?
    在教育領域裡,中國家長正在被學校和一些教育機構搞得無比「內卷」。「您來,我們教育您的孩子!」 「您不來,我們教育您孩子的競爭對手!」 簡單的文字組合,讓很多家長焦慮到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