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說說,女性成長聚集地,願你不用身披盔甲,也能抵擋萬千生活不易,歡迎關注。
"今天你內卷了嗎?"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內卷"一詞突然大熱。上到各行業的從業者,下到網絡上的吃瓜網友,仿佛人人都在談論"內卷"。"內卷"的大火看似平平無奇,實則反映了當下人們生活的焦慮與迷茫。你我皆可"內卷",你我都被困在"內卷"裡。
01
雖然人人都在談"內卷",但是"內卷"究竟是什麼東西呢?
打個比方,現在人們面前有一個蛋糕,每個人都可以分到一塊蛋糕。有一天,分蛋糕的人數突然增加了,但是蛋糕的大小沒有變,最終結果就是,分給每個人的蛋糕大小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
之前吃到大蛋糕的人,自然是不願意分到小塊的,這樣一來,吃蛋糕的人之間就會開始競爭。然而,無論競爭多麼激烈,蛋糕還是那塊蛋糕,它的大小不會變,結果只是人與人之間的競爭變得更激烈了。
大學生就是一個"內卷"非常嚴重的群體。
前段時間,一名清華大學的學生端著筆記本騎車的照片在網上火了。清華的學生已經是人中龍鳳,名副其實的學霸。但是學霸也不放鬆任何一刻,騎著自行車也不忘學習。
儘管當事人匿名做出澄清解釋,電腦當時在跑程序無法關機,可網友還是稱這個學生為"卷王"。學霸都在路上學習,作為普通學校的學生只能逼著自己早起學習,為的只是能在以後找工作時不那麼平庸。可是人才市場的需求量,不會因為"卷王"的增加而提高,最後還是會有一大批的人存在就業難的問題。
有人說,"內卷"就是一個寧可累死自己,也要餓死同行的一個過程。
02
其實,"內卷"不是一個新名詞,它早就出現在我們生活中,只是最近才突然引起大家的注意。
是什麼導致了"內卷"的出現,又是什麼讓人們不斷地被裹挾進"內卷"的漩渦呢?
前面說到了清華大神一邊騎車,一邊開著電腦寫作業。學生之間不斷地較量,誰也不願意成為被時代車輪碾壓的人。然而,這樣"內卷",不僅僅出現在這樣的頂級學府中,任何一所學校,都有這樣的"卷王"出現。
一位普通本科的大一小萌新,也表示自己每天都處在"內卷"中。專業課老師布置了一份作業,要求寫一份不低於1500字的小論文。本來自己只是想簡單地完成作業,但是,聽到舍友寫了2000字後,自己又重新寫了一份作業,把字數也提到了2000。
其實一份作業,只需要1500字,但是當其他的同學寫得比自己多,就忍不住去改變自己,生怕因為寫得少,被老師誤以為自己不努力。這種情況,不僅僅只有這樣的一例,很多大學生都面臨這樣的問題。
大學生如此,生活中也一樣。在電視劇《三十而已》中,顧佳為了讓自己的兒子進入貴族幼兒園讀書,到處託人,不惜為此花高價進入所謂的"太太圈"。顧佳為孩子所做的一切,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贏在起跑線上。
顧佳是很多家長的一個縮影,孩子上幼兒園,家長拼命把孩子往貴族學校送,到了小學,又不斷為自己的孩子報補習班,生怕自己的孩子因為少報班而成績下滑,落於人後。
從學區房,到報班熱,都是家長為了提高孩子的競爭力,不斷地加碼投資。
無論是大學生互相競爭,還是家長們暗自用力,其反映的還是思維認知的單一狹隘。因為所有人只盯著一塊蛋糕,也就加劇了"內卷"的發生。
"打工人"這個梗,可謂是紅極一時,打工人,打工魂,處處可見的打工人,也是處在競爭的環境中。伴隨著行業"內卷"的加劇,社會上出現了這樣一種人,他們總是主動加班,一個人幹兩個人的活,只是希望在競爭激烈的當下,讓老闆看到自己的價值。這種人被戲稱為"奮鬥逼"。
有網友發文,深刻地表達了自己對"奮鬥逼"的痛恨。他說本來自己想要按時下班,但是坐在旁邊的同事,每天加班到很晚才會回家。面對這樣的同事,自己也只能硬著頭皮熬夜加班。
明明一個星期的工作,自己的同事用兩三天就做完了,還收到了老闆的表揚。為了不讓老闆看低自己的工作能力,自己也開始不情願地加班完成工作任務。
誰都不喜歡加班熬夜,但是身邊有一個"奮鬥逼"同事時,自己的危機感就會增加,為了博得老闆的認可,也不得不做著本不該做的事。
最終的結果就是,有越來越多的人加班,但是大多數人只是在假裝努力,這樣的加班毫無效率,只會讓老闆覺得勞動力價值低廉,會更加肆無忌憚地打壓職員。
"內卷"下的"學習人"、"打工人"越來越難,但是這就是整個大環境下的趨勢,僅憑一己之力無法去抵抗,最後只能違背自己的意願去順從。這樣的"內卷"無疑,又給當代青年人加重了身上的負擔,變成了一種不正常的惡性競爭。
03
"內卷"是一種不可逆的現象,我們能做的,就是提升自己認知,改變看問題的角度,避免遭遇"內卷"。
首先,開拓眼界,不做井底之蛙
為什麼有的人可以避免"內卷"?有的人卻甘於做"內卷"的奴役?
為什麼有的人面對惡性的加班競爭,選擇了從眾?
這樣的結果,就是自己的勞動價值被無限地壓低。總是覺得忍一忍就過去了,殊不知你的老闆,早已心安理得地接受無酬加班。然而,有的人會選擇跳出自己的圈子,去尋找更廣闊的天空。
眼界可以決定一個人的發展高度,眼界高的人更容易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機遇。而井底之蛙只會安於現狀,總以為眼前的這片天空就是全部,殊不知天外有天。
或許換一片天空會發現更好的自己。固定的思維模式,只會讓人拘泥於當下。放開自己的視野,說不定有更好的機遇等著自己。
其次,充實自己,全面發展
無論什麼時候,充實自我永遠是最好的應對方法。只有當自己強大了,無論什麼樣的"內卷"都不會影響到自己。
讀書就是一個充實自己的好方法。與其做著重複無效的勞動,不如停下腳步去讀讀書。"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通過讀一些經典小說,認知思維類的書籍,我們可以改變自己對世界的看法,深化自己的思想,提升自己的思維層度。
當我們的思想改變了,面對"內卷"時的做法也就改變了。
最後,獨立思考永遠是絕對的真理
"內卷",很大程度上是盲目的從眾,隨大流。"內卷"中的人們處在其中,卻全然不知。不經思考的行動,往往經不起時間的考驗。群體中的人們,總是會追隨較為瘋狂的言論,群體中的人們是喪失理智的。只有保持清醒的頭腦,學會獨立思考,才不會成為"內卷"裡的悲劇人。
當你選擇一樣東西時,考慮這件東西是否需要,它的價值與你所付出的東西,是否相匹配。結合自身的情況去做事,而不是因為旁邊的人做了自己也要去做。無論什麼時候"獨立思考"都是真理。
"內卷"不是真正讓人恐懼的東西,真正毀滅我們的是,身處其中而不自知的心態。不必恐懼,敢於面對"內卷"。與其每天的自怨自艾,不如去主動尋找出路。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