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這款祖輩傳下來的空心掛麵—養胃「神器」,你了解多少?

2020-12-22 鄧州全記錄

史娟 王雨鄧州頭條

更多資訊,關注微信公眾號鄧州全記錄

給老人和小孩兒滋養脾胃,給坐月子的產婦或者病人調養身體,鄧州人不約而同的選擇就是手工空心掛麵。這種滋養身心的空心掛麵是如何製作的呢?

近日,記者來到九龍鎮半店村,找到了手藝一流的制面師傅陳學義。15釐米長,手指粗細的麵條,在他手中能化做5米長,直徑1毫米左右的空心掛麵,下鍋後,易熟不爛,湯色清亮,入口柔彈,麥香四溢,極易消化,對腸胃非常友好。

陳師傅精湛的手藝來自於世代相傳的訣竅,更得益於時間的錘鍊。今年74歲的陳師傅,從10多歲開始跟隨父親和爺爺學習製作空心掛麵。在多年與面的切磋中,他自然悟出了一種面的哲學:「要掌握面的性格。」他認為,面都有自己的性格與靈魂,了解面、順應面,才能在制面過程中,將面的最佳狀態激發出來,製作出上乘的空心掛麵。

了解面,從麵粉的選擇開始。麵粉放在手心,輕輕一按,陳師傅便能挑出細膩,柔韌的高筋麵粉,只有這種性格的麵粉才適合做空心掛麵。

順應面,則需要精準把握面與氣候的關係,做起面來才能得心應手,人和面達到高度和諧的狀態。夜晚相對溫度低,空氣保持一定的溼度,可以使麵團暴露在空氣中也能保持良好的粘性與彈性,使面拉伸度高,不易斷。制面需要20多個小時,為了趕在夜晚做面,陳師傅需要夜裡12點就起床做面,整宿不得休息。這是人對面的塑造,也是面對人的考驗。

制面過程中,反覆的揉面、搓條、盤條和餳面,每道工序環環相扣,時機一到,必須立馬進行下一道工序,還需要根據麵粉質地性格、空氣溫溼度的細微變化,相應地調整做面的力道與速度,任何一個細節的疏忽,都會功虧一簣。雖然,做了近60年面,但每一次做面,陳師傅都小心翼翼,不敢有半點馬虎。這些都使得陳師傅和半店的制面師傅們在數十年如一日的制面中養成認真細心的做事風格。就這樣,人與面,在世世代代的相處中,相互塑造,相互成就。

但也由於空心掛麵製作的諸多辛苦,人們掙錢的門路也越來越多,在半店村能堅持做面的目前僅剩7家,大多是不能出門的老人。據陳師傅介紹,空心掛麵曾經是半店村村民養家餬口的重要手藝,在20世紀60年代前後發展到200多家。而現在,儘管空心掛麵供不應求,面臨的卻是後繼無人,手藝失傳的危險。

半店村村委和掛麵師傅們希望能有人來投資空心掛麵,建設控溫控溼現代化廠房規模化、品牌化發展,或者投資發展成為集觀賞、體驗、品嘗為一體的空心掛麵特色旅遊產業,讓老手藝傳承發揚光大。

溫馨提示

經歷疫情,我們提倡:

1.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吃飯時推廣分餐、使用公筷、拒絕野味等。

2.保持良好的行為習慣,保持社交距離,科學戴口罩,注重咳嗽禮儀、保持良好的心態等。

3.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正確洗手。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非遺:魯因手工空心掛麵
    空心掛麵顧名思義,其最特別的地方就在於它是「空心」的。 魯因掛麵的傳承足跡,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永樂年間。由張家的先祖張正為掛麵製作技藝的起點,傳至魯因村各家各戶。
  • 南陽家鄉味兒 鎮平手工空心掛麵:空心沒那麼玄乎,面是真的好吃……
    你,有多久沒吃過掛麵了?向周圍人提出這個問題時,答案很是出乎意料:經常吃!孩子喜歡吃!這是一對年輕夫妻操持的企業,規模不大,卻也是手工掛麵的傳承者之一。企業負責人趙傑從父輩開始製作空心掛麵,他自己也已經有了14年的製作經驗。趙傑在進行網絡直播,向廣大吃貨們推薦自家的掛麵趙傑製作的手工掛麵,不僅細如銀針且是空心的。
  • 陝西佳縣純手工空心掛麵,面細如絲,筋道爽滑,越吃越有味!
    相對於手擀麵來說,掛麵食用更方便,但因為品牌種類多,也常常會遇到掛麵幹硬難煮、易斷黏連的情況。空心手工掛麵與普通掛麵的主要區別在於這種自然蓬鬆手工製作的麵條,口感較好,苗條是空心的。但這種空心手工掛麵的做法製作工序較多。在陝西佳縣,世代傳承的手工空心掛麵,你吃過嗎?
  • 吳堡空心手工掛麵
    與佳縣手工掛麵不同,吳堡空心手工掛麵「莖直中通、料珍味饈、每獻上以補」。所謂「莖直中通」,是每條掛麵的橫切面都有針尖般小孔,空心掛麵亦由此得名。 吳堡空心手工掛麵是一種古老的傳統麵食小吃,其傳承一直是口頭相傳。據考證,最早記載空心掛麵做法的是在明萬曆年間。據當地老百姓介紹,空心掛麵在明朝就已流傳很久了,民間俗稱空心掛麵,官方稱千年手工掛麵,主要產自吳堡縣張家山鎮的張家山村、冉溝村、高家塄村。吳堡空心手工掛麵的製作工藝沒有任何文字說明,完全靠父輩們口耳相傳。
  • 盒馬助推陝西眉縣手工空心掛麵轉型升級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王媚)媽媽總在家裡備把掛麵,如果來不及做飯,一個荷包蛋、一把青菜,一碗掛麵就成了,這是80後劉女士對掛麵最深的印象。但是劉女士說,掛麵是麵條類最難煮的,時間短了不熟,時間長了會坨,很難煮出一碗口感很好的麵條。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任鳳蓮:誠心傳承 讓非遺空心掛麵手藝不落...
    說起金井鄉赤社村的手工空心掛麵,歷史悠久。由於它是由醒面製作而成,所以煮後纖細如絲、易熟不糊,每一個吃過它的人都會讚不絕口。手工空心掛麵製作工序複雜、勞動強度大,再加上受機制掛麵的衝擊,赤社村手工空心掛麵一度在市場上消失。
  • 江蘇非遺丨沭陽錢集:美食一絕 手工鹹空心掛麵
    中國江蘇網12月3日宿遷訊(通訊員 丁華明 記者 薛惠芹)宿遷市沭陽縣錢集鎮的手工鹹空心掛麵可謂是麵食一絕,其製作工藝作為傳統技藝,被定為市級非遺項目,手工鹹空心掛麵也因此多次參加省、市組織的非遺展示活動,頗受顧客的喜受。
  • 傳統美食錄-德州齊河鍋餅、手拉空心掛麵,齊風古韻,口口噙香!
    也正是基於這一系列有利條件,使得齊河的傳統美食發展也成績獨彰,品類豐富,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介紹齊河兩個最具有代表性的美食——齊河鍋餅和手拉空心掛麵。1、齊河鍋餅齊河鍋餅是山東鍋餅的一種。關於鍋餅的起源,有這麼一個傳說,按照中國的傳統,農曆六月十九這一天是太陽的生日,在這一天山東一帶的百姓有燃篝火、吃麵餅的習慣。
  • 去河南必吃的美食,空心掛麵還行,花米糰還行,最後的萬分期待!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關於當地的美食,這幾乎是大部分女生的選擇,看看那些去河南旅遊的時候必吃的美食吧,很多人在舌尖上的中國看到過空心掛麵吧,雖然不知道味道怎麼樣,但技術卻很高,河南也有他們代表性的空心掛麵,名字叫做空心掛麵,細如銀絲空心面,200年傳世成一絕,宜溝的這一美食,到現在已經有200年的歷史了。
  • 【圖文】隴南手工空心掛麵上杆機生產廠家怎麼選擇
    隴南手工空心掛麵上杆機生產廠家怎麼選擇開機前檢查各部位螺栓是否有鬆動,是否有效接地線。更換好需要的模具(機器配有3,mm,5mm,8mm三種規格),並讓模具兩個出條口保持水平狀態。啟動機器空轉5分鐘左右確認無誤後方可投料生產。投料前在轉盤上放上盛料盆,並倒入適量食用油,防止麵條粘連。將和面機和好的面切成適當的長條,連續不斷的放入進料口。
  • 30年前鄧州100元能當現在多少錢?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三十年前鄧州還是有不少企業的:酒廠、捲菸廠、化肥廠、油廠、造紙廠、飼料廠、工具廠、車轎廠、棉紡廠……三十年前在家裡搗騰亂翻,還能找著幾張糧票、布票……,三十年前,「萬元戶」代表的就是「有錢人」,但如果在2020年,你還是「萬元戶」的話,那你估計就是被扶貧的對象了
  • 你肚子餓不餓,我煮碗面給你吃~
    ,那就是——手工空心掛麵。手工空心掛麵也從此走向了國內及國際市場,許多人品嘗手工空心掛麵之後對其讚不絕口。張爺爺說:「我其實也沒啥念想,只想大家都能吃到這掛麵,千萬別讓老祖宗傳下來的手藝斷了根。」著名主持人華少也是它的粉絲,他說:「當咬開後,隨著面一起流出的味道確實沒讓我失望」。
  • 吳堡巧婆姨:手工掛麵「宅家」產
    走進陝西省吳堡縣張家山鎮高家塄村,遠遠望去,只見坐落在山峁之間的一排排窯洞前,半坡斜陽下,手工空心掛麵從窯頂垂直而下,如線如絲,散發著陣陣清香。「所有村民不要聚眾、聚餐,不要互相串門……」伴隨著村委會的大喇叭聲,村子裡的婦女們在自家庭院裡忙得不亦樂乎。吳堡縣婦聯主席薛柏林介紹,張家山鎮的婦女幾乎人人都掌握了空心掛麵製作絕活。憑此手藝,許多人實現了居家創業致富。
  • 柳青故裡「巧婆姨」們的掛麵創業記
    據縣婦聯同志講,這個鎮的家庭婦女,幾乎人人都掌握一門絕活——手工空心掛麵。憑此手藝,她們不斷創新工藝,走出了一條居家創業致富的新路子。一座院子裡,59歲的劉豔清和老伴早早就起來照程序加工掛麵。上午10時許,劉豔清和老伴已經掛完了兩個面架。
  • 小山村手工掛麵俏銷大都市
    12月3日,在商山東坡掛麵合作社,工人們分工合作,有條不紊。晾曬棚裡,一架架纖細如絲、潔白如銀的掛麵令人賞心悅目。銀花掛麵歷史悠久,很多村民祖輩以做掛麵為生,黃濤家就是其中一戶。1940年前後,黃濤的爺爺就在家做掛麵。後來,爺爺把這門手藝傳給了父親。
  • 饑荒年代,你的祖輩們靠吃什麼生存下來的,聽他們說起過嗎?
    意思是說,以前每年過年都喝酒管夠,想喝多少杯就喝多少杯,今年過年沒有酒喝了,只能喝水了。 還寫了一首:「年去年來來去忙。不殺鵝時也殺羊。今年若要殺鵝吃,除卻鵝邊鳥字旁。」 以前過年的時候殺羊殺鵝,有肉吃,今年過年想吃肉的話,只有殺我了。
  • 麵條養胃?胃不好的人要多吃?3種騙人的養胃食物,勸你別再碰了
    麵條不僅製作簡單,還可以根據個人口味進行配料的選擇,並且很多人吃了麵條以後,感覺胃很舒服,於是就出現了麵條養胃之說,人們認為麵條比起其他麵食,更容易消化,同時還有不錯的飽腹效果,對於養胃、減肥來說都可以起到一定的幫助。那麼,吃麵條真的如傳言所說,具有養胃效果嗎?
  • 【注意】這2種掛麵吃不得,再便宜也不能買?買麵條,記住這3點
    吃麵比喝粥養胃……這些傳言究竟是真是假?今天就來為大家「揭秘」。目前市面上的麵條種類繁多,粗細、顏色、口感等都有所不同,人們也有各自的偏好。但網上流傳有兩種麵條不能買,會危害健康,到底是怎麼回事?不知道你有沒有碰到過這樣的情況,有的面稍微煮久一點就容易斷,而有的面卻很筋道,久煮不斷。這時一些「有經驗」的人可能會跟你說,「易斷的面才是好的,不易斷的面是加了膠,吃這樣的麵條等於吃塑料」,聽得人目瞪口呆。
  • 天水「掛麵村」晾起「金線線」
    天水麥積區石佛鎮黃家莊,位於三陽川盆地葫蘆河和渭河北部,耕地土層深,土質肥沃,灌溉條件好,以種植小麥、玉米瓜果為主,全年無霜期208天左右,光照資源豐富,乾旱天氣多,易於種植顆粒小、柔性大,適合製作掛麵的旱地小麥。所以,當地人就用這種小麥掛掛麵,把掛掛麵當成了唯一的經濟來源傳承了下來。天水麥積區石佛鎮黃家莊,由於家家掛掛麵,久而久之大家便稱之為「掛麵村」。
  • 農民純手工製作一種美食,空心且細如絲,年收入10萬元
    在山西晉南常旗營,這個村子有上千口人,幾乎家家戶戶都會製作掛麵,進入農閒季節,村民就開始忙碌起來,這個村具有上百年製作掛麵的歷史,製作的掛麵暢銷省內外。常旗營手工空心掛麵,純天然,無公害,選用特精麵粉、食鹽、食用油、農家土雞蛋為原料,以過二十多小時,二十餘道工序純手工精製而成,條細如絲,久煮不爛,回鍋如新,易於消化,營養豐富,饋贈佳品,品質天然純正,食之口感極為爽滑,神奇而中空,堪稱一絕。常旗營手工空心掛麵是老、幼、病人、產婦喜愛的最佳天然食品。此面為傳統特產,純手工精製,因工藝複雜,受氣候限制產量有限,欲顯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