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年過去了,為啥總是長江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水

2020-12-16 CeciCChen小姐姐

今年的七到八月,長江流域的沿線城市紛紛陷入上半年抗疫,下半年抗洪的狀況之中,長江2020年第一號到第五號洪水輪流上場。從七月的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洪災到八月的四川,重慶防汛一級響應。

樂山大佛洗腳,鄱陽湖水位暴漲,長江洪峰過境頻繁上熱搜,讓大家不禁吐槽。為什麼這麼多年過去了?黃河的治理好了,長江流域還是在發洪水呢?長江和黃河作為華夏大地的母親河,面臨的災難是不一樣的。

黃河主要是泥沙沉積導致的潰壩河,決口風險,極少出現洪水風險。這是因為黃河流域降水量相對較少。黃河治理的核心在於防斷流和優化水質上,經過黃河生態修復,南水北調等一系列國家級,重大工程的實施,已然取得了相當好的效果。

那為什麼是長江?長江頻發洪災的原因,一是:極端的氣候變化,就是短時間內的強降雨。長江流域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地區,夏季多雨,每年南下北上西伯利亞風和熱帶空氣在長江一線碰撞,降下大量的雨水,導致長江中下遊一起下雨。

據統計,今年長江流域平均降水量比1998年特大洪災致還多出三分之一,這就造成了長江流域排水量的增大和所需排水時間的增加。原因二:就是人類的發展與長江地勢的矛盾。我們現在從長江的源頭地市說起,長江的源頭在青藏高原上,它一路順著地勢自西向東,流過11個省市自治區,全長6387公裡,之後在上海匯入東海,長江上遊這一河段長約4500公裡,河流大部分流經高原、高山峽谷地帶,地勢高,排水塊,水系非常發達,且河道狹窄,導致滯留有水排不出的尷尬局面。

所以,在長江上遊地帶,洪水一般發生在支流,比如川渝地區98年的長江支流洪澇災害,以及最近幾天的川渝百年一遇洪災。長江中下遊長約1800多公裡。這裡地勢平坦,河道彎曲,水流速度慢,水排效率低,上遊來勢兇猛,再加上支流洪水匯入,長江縱然有排水之心,也無快速排水之力。

所以自古以來,沿河的很多低洼地帶,都是長江的洩洪區,比如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如果沒有洞庭湖、洪湖,鄱陽湖,巢湖,長江水量充沛時,城鎮將會陷入一片汪洋之中。自建國以來,隨著社會穩定,人口增加,為了解決民生問題,人們開始積極地發展農業,圍湖造田就是重要的一項,大量的圍湖造田活動,導致很多沿河低洼地帶及湖泊被佔用,水土流失。

以洞庭湖舉例,不到40年的時間就縮小近了一半。由於洩洪區被佔用,洪水只能順江走。綜,極端的氣候加上地勢發展的問題,導致了長江流域幾十年來飽受嚴重的洪水威脅。不過,就像黃河水患,經歷數年,也被治理得很好一樣,長江水患也是有解決辦法的。

退耕還湖,植樹造林,以減少河道中的泥沙,修水庫,修堤壩,蓄治洪區等等。長江流域都在不斷進行治理之中,最終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才是人類文明的發展之道。

相關焦點

  • 長江委水文局:為何「百年一遇」的洪水遇到了好幾次?
    百年一遇?有生之年為何我遇到了好幾次?今年長江流域入汛以來,防汛壓力持續走高,汛情、洪水成了大家廣泛關注的問題。一個已經是老生常談的水文專業術語「N年一遇設計洪水」再一次進入了公眾的視野。「百年一遇」「五十年一遇」,這樣的詞你一定不陌生,甚至可能疑惑:一輩子短短數十年,怎麼總讓我碰上?這篇小文,我們就來聊聊,關於「百年一遇設計洪水」的那些事。設計洪水是一個評價工程安全風險程度的概念。在工程設計階段,工程確定規模要同時顧及工程安全和經濟可行。對工程安全構成威脅的自然風險就包括了地震、暴風、雷電、暴雨、洪水等等。
  • 專家告訴你,「百年一遇」的洪水為啥老能遇到
    7月以來,我國南方多地遭遇因強降雨引發的洪澇災害。在洪澇災害的新聞中,你經常會看到這樣一些詞,比如洪峰,比如多少年一遇的洪水。這些詞雖然常見,但是你真的清楚什麼是洪峰,「百年一遇」的洪水又為何會時不時就出現呢?科技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
  • 「百年一遇」洪水為啥老遇到!專家解讀:不是每隔100年出現一次
    7月以來,我國南方多地遭遇因強降雨引發的洪澇災害。在洪澇災害的新聞中,你經常會看到這樣一些詞,比如洪峰,比如多少年一遇的洪水。這些詞雖然常見,但是你真的清楚什麼是洪峰,「百年一遇」的洪水又為何會時不時就出現呢?
  • 巢湖為何遭遇「百年一遇」洪水?專家這樣說
    「為什麼巢湖今年出現了百年一遇的超高水位?對此,巢湖研究院院長朱青表示,梅雨滯留時間異常、通往長江洩洪通道中斷、河湖洪水並漲等三個原因,造成了今年巢湖流域的大洪水。2第二個原因是長江持續高水位,巢湖通往長江洩洪的唯一渠道中斷,巢湖被迫囤積了大量洪水。3最後,在巢湖流域內部,支流和湖泊洪水並漲造成蓄洪空間不足,也是造成洪澇災害的原因。「可以說,這是百年一遇的洪水。」
  • 為什麼號稱「百年一遇」的洪水,似乎每年都會聽說?
    (圖源@人民日報)自然殘酷,洪水無情!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我國同樣發生過數次重大洪災,均令人印象深刻,心有餘悸!它們究竟是什麼樣?又造成了什麼影響?(圖源@央視新聞)1954年長江特大洪災1954年,長江中下遊地區發生了百年來罕見的流域性特大洪水。
  • 洪水為什麼會發生 百年一遇的洪水是指什麼意思
    洪水為什麼會發生 百年一遇的洪水是指什麼意思  7月以來,我國南方多地遭遇因強降雨引發的洪澇災害。在洪澇災害的新聞中,你經常會看到這樣一些詞,比如洪峰,比如多少年一遇的洪水。這些詞雖然常見,但是你真的清楚什麼是洪峰,「百年一遇」的洪水又為何會時不時就出現呢?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
  • 遭遇超百年一遇雨量,超十年一遇洪水...三水hold得住嗎?
    目前蘆苞一處已錄得超百年一遇雨量,北江也於近期出現十年一遇流量。應急管理、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與每個三水街坊息息相關。完善「三個聯繫」對接機制確保安全度汛據自然災害救援股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入汛以來,惡劣天氣頻繁,防汛形勢不容樂觀:一是開汛早,於3月31日進入汛期;二是短時強降雨頻密,雨量大,持續時間長。
  • 一個公式讓你理解為何幾乎每年都能遇到「百年一遇」的大洪水
    最近我國很多地方都遭受了洪水災害,讓許多群眾的生活受到了影響。而且,很多新聞在報導洪水時都會用上「X年一遇」這種描述,例如:「百年一遇」的大洪水。像是隨著全球變暖,極端天氣頻發,降水線北移,很多地區發生大降水、大洪水的概率增加,按照以前標準定義的「百年一遇」的發生頻率會增加,如果降水在統計上長期增加,那麼達到「百年一遇」的閾值也會增加。除了自然氣候變動外,人類活動也可以影響「百年一遇」事件的發生概率。
  • 百年一遇的洪水,為何年年遇?
    最近,全國很多地區都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洪澇災害,鄱陽湖的水位甚至超過了1998年。洪水給許多地區的居民帶來了嚴重的安全威脅和財產損失。,實際上100年中百年一遇的洪水也可能完全不出現,或者出現2次、3次、4次等等,洪水的重現期並不像哈雷彗星的周期那樣嚴格。
  • 安徽水利專家解釋:巢湖水位為何「百年一遇」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記者 王磊 攝)巢湖水位「百年一遇」今年巢湖流域是否遭遇了「極端氣候」?朱青認為,儘管巢湖水位「百年一遇」,但是如果觀照100年甚至1000年的氣象資料來看,仍然屬於大自然正常的「波動範圍」。巢湖如此高的水位,都是降雨惹的禍?
  • 唐駁虎:要不是三峽,武漢還會遭遇98年級別洪水
    ▎武漢堤防示意圖 長江日報馬超製圖當然,即使是29.43米、29.73米,武漢也完全有能力迎戰設防。1954年,武漢在簡陋的條件下就戰勝了29.73米的百年不遇特大洪水。現在武漢江段的堤防,都是按照這個標準,再加高1~1.5米修築而成。
  • 獨家丨「百年一遇洪水」來了!四川首次啟動I級防汛應急響應,意味著...
    據四川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青衣江雅安城區段已出現100年一遇洪水,預計整個青衣江流域將全面超過保證水位,大渡河下遊、岷江下遊也將出現全面超警超保洪水,防汛形勢十分嚴峻。這是「觸發」此次I級防汛應急響應的主要原因。
  • 科普| 百年一遇?有生之年為何我遇到了好幾次?
    今年長江流域入汛以來,防汛壓力持續走高,汛情、洪水成了大家廣泛關注的問題。一個已經是老生常談的水文專業術語「N年一遇設計洪水」再一次進入了公眾的視野。「百年一遇」「五十年一遇」,這樣的詞你一定不陌生,甚至可能疑惑:一輩子短短數十年,怎麼總讓我碰上?
  • 四川涪江發生50年一遇洪水,8100噸火車重車壓梁應對洪峰過境
    8月17日,四川綿陽,持續強降雨致涪江發生50年一遇特大洪水,水位超過封鎖警戒值,對寶成鐵路涪江大橋安全造成嚴重威脅。17日,兩列重載貨物列車分別被機車推上涪江大橋,應對洪峰過境。這是繼2018年後,二次上演重車壓梁。
  • 長江「最堅挺釘子戶」,700年來屹立江心,多次遇洪水不倒成奇蹟
    這就是長江第一閣,也被稱為觀音閣,位於鄂州市內。長江流經鄂州時,在江心中便會看到一處奇異的建築,堪稱長江中最堅挺的釘子戶。在我們能見到的最新的影像中,隨著水位的上漲,鄂州觀音閣已經有近1/2被淹沒於洪水之下了,而在它建成的700年中,這樣的危險早已不是第一次遇到了。但是每次都能「逢兇化吉」,繼續屹立於水流湍急的江面中央;就像是長江的主人一樣,氣勢十分的威嚴。
  • 廣東河源遭遇特大洪水,百年一遇!
    其中,龍川縣城也因暴雨遭遇嚴重水浸,汪洋一片,還出現了山體滑坡,導致多人被困。6月10日9時29分,河源市消防支隊119指揮中心接到報警稱:龍川縣老隆鎮東江酒店對面發生山體滑坡,有人員被困。接警後,119指揮中心立即調派龍川消防中隊1輛搶險救援車、4名指戰員,攜帶生命探測儀、破拆器材等趕往現場處置。經勘察了解得知:因連日暴雨侵襲,造成山體滑坡,大量泥漿衝入山下民房。
  • 長江第一閣,700年來立於江面成「最牛釘子戶」,多次遇洪水不倒
    自古以來,長江中遊一直受到學者的青睞,長江水域逐漸趨於平坦,文物古蹟眾多,還有許多可以稱為「奇蹟」的古老建築,即使在河水侵蝕了數千年之後,它們仍然屹立不倒,最近,中國南部,特別是長江沿岸的降雨是如此之大,以至於洪水頻繁發生,長江中的這座建築物可能會再次被洪水淹沒,這是長江的第一亭,
  • 「任性」的釘子戶,曾被洪水淹沒無數次,屹立長江江心已有700年
    從古代起,長江就被許多人喜愛。像長江一樣,它的作用當然是巨大的,它不僅為我們的農業提供了灌溉水源,而且還為我們的交通運輸、豐富的漁業和無窮無盡的電力,這對我和過客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但事物有兩個方面,有好的方面就會有壞的方面。長江也給我們帶來了災難,相信每個人都聽說過多次出現洪水的情況吧。
  • 直擊金堂白鷺「孤島」9小時救援:遭遇五十年一遇洪水 洪峰前安全轉移
    8月17日14時45分左右,金堂縣遭遇有歷史記錄以來第二大洪峰,沱江幹流三皇廟水文站出現洪峰水位446.55米,洪峰流量8100立方米/秒,超警戒水位線6.0米,超保證水位3.71米,重現期為超50年一遇洪水。
  • 黃河可能發生區域性較大洪水!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已形成
    四警齊發,2020年這個夏天,天氣咋就這麼魔幻?黃河進入「七下八上」關鍵期 可能發生區域性較大洪水7月16日,黃河正式迎來「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據有關方面消息,當前我國長江和太湖流域防汛形勢依然嚴峻,預計後期雨帶將會北抬,黃河中遊、淮河等北方河流可能發生區域性較大洪水,北方河流防汛將成為下一階段重點。黃河「七下八上」洪水多發期主要是指每年7月下半月至8月上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