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魚是生活當中比較容易提及的肉食動物,它在水中的地位就相當於大草原的獅子,其龐大的身軀以及驚人的咬合力令它一直站在食物鏈的頂端。此外,鱷魚這種動物歷史悠久,它是兩億多年前跟恐龍同期存在的古老爬行動物,因此被動物學家譽為「活化石」。
雖然現如今的鱷魚品種較多,但不可否認的是隨著時代變遷,一些品種的鱷魚也消失在歷史塵埃之中,其中最為恐怖的一類便是魔鬼巨鱷,中文學名為帝鱷。
上世紀40年代,法國古生物學家艾伯特發現了一些鱷魚牙齒以及鱗甲的化石,但由於數量較少,而且沒有什麼特殊之處,因此在當時並沒有引起轟動。直到1964年,一位地理學家在探查地理狀況的時候發現了一種較為奇怪的鱷魚頭顱,從而引起了生物學家菲利普的好奇,菲利普將頭顱帶到巴黎,並與當時一些頂尖生物學家一起研討,最終發現這是一種從未見過的鱷魚,在提取DNA後他們發現與先前艾伯特所發現的那些鱷魚牙齒DNA極其吻合,可以認定它們屬於一種已經滅亡的鱷魚物種,而這種物種後來便被命名為帝鱷,但民間一般稱其為魔鬼巨鱷。
之所以叫它魔鬼巨鱷,是因為這種鱷魚的體型十分的龐大,當年由於所出土的化石過少,所以菲利普只能推測出鱷魚的大概體積,對於帝鱷的研究真正突飛猛進的年代卻是上個世紀末以及本世紀初。
1997年到2000年期間,賽羅洛的一支科研隊伍發現了六具鱷魚的骨骼化石,保存的還較為完整,通過拼湊,人們驚訝地發現這種鱷魚的體積簡直超乎想像,因為它身長8—13米,體重更是能達到4—11噸,現存最大的爬行動物灣鱷跟這種鱷魚一比簡直像是中學生跟拳擊手。
根據研究,帝鱷一共有132個牙齒,每一顆牙齒都十分的鋒利以及堅硬,它的頭顱便相當於一個正常女性的身高,小的能達到一米五,大的能達到一米六甚至更多,這就代表著帝鱷的咬合力十分驚人。不同於現代鱷魚,帝鱷並不需要通過翻轉來撕裂敵人,驚人的咬合力以及圓錐形的尖利牙齒可以讓它們很輕鬆的一口咬斷敵人的身軀。此外,帝鱷還擁有著十分堅硬的鱗甲,這些鱗甲成排覆蓋在帝鱷的背部,增加帝鱷的防禦能力,可攻可守,帝鱷即便在它所存在的白堊紀也是最頂尖的獵食者。
正因此,保羅·塞裡諾才會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對外宣稱「這種鱷魚十分的龐大,所以它們可以很輕鬆的獵殺中小型的恐龍,甚至是一些長頸部,小頭部的巨大蜥腳類恐龍都是它們獵殺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