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奧斯卡頒獎典禮落下了帷幕,《小丑》雖然沒有獲獎,卻得到了一波關注。這部上映與2919下半年的電影,講述了一個卑微的、備受嘲笑的底層人士精神世界的轉變。人們看完《小丑》後,總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沒錯,不管是人物塑造還是對社會的思考,《小丑》都和我國在2011年上映的一部電影有相同之處。這部電影就是王寶強主演的《Hello!樹先生》。
有人將王寶強飾演的樹先生看作中國版小丑,也有人認為樹先生更像是當代阿Q。其實這部電影在上映時並沒有產生多大的影響力,隨著時間的推移,反而引起了人們的討論。是什麼讓人們一直關注這部略顯小眾的電影,並不斷給出高評價?
電影以王寶強飾演的樹先生為主角,融入了現實和魔幻的表現手法,向我們展示了一個荒誕卻真實的農村。導演帶著強烈的現實主義色彩,表現了一個完全沒有經過美化的山村,給曾經在山村生活過的觀眾帶來了強烈的共鳴。在對北方農村風土人情的展示上,《Hello!樹先生》絕對是排得上號的。這得益於這部電影的導演韓傑和監製賈樟柯。賈樟柯對於北方農村的拍攝可以說是得心應手,韓傑在賈樟柯工作室學習多年,耳濡目染,能拍出這部作品自然也就不足為奇了。
影片中也展示了底層人士的日常生活,世態炎涼,樹先生飽嘗人間冷暖。從小一起長大的玩伴們一個個都有了出路,只有自己一事無成,有個汽修的工作,還被老闆辭退了,他湊在這群同齡人之中,想討一份工作,卻像是進了酒館的孔乙己,每個人都拿他取樂。他以為憶貧會幫助自己,卻不想憶貧根本不想和他有聯繫,還沒等到他忙完事就急匆匆回到了城裡。樹的日子過得是那樣的卑微,仿佛在一灘爛泥中掙扎。
樹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還在不斷地安慰自己,仿佛晚上做夢的阿Q,哪怕全村人都踐踏他的尊嚴,他卻還給自己留著最後一層遮羞布。他看上了小梅,找媒婆向小梅打聽,卻又害怕遭到拒絕丟面子,於是先拿小梅是個聾啞人的身份說事,想通過貶低對方抬高自己,卻被媒婆直白地拆穿。身邊朋友都有輛體面的車,樹自己沒有本事,結婚時想讓弟弟去借一輛好車,弟弟卻開回了一輛帕薩特,樹本想通過一輛好車顯示自己和其他人同等的身份,卻不想計劃好的事落空了,他在村裡誰都不敢得罪,一直卑微的生活,卻借著酒勁罵起了弟弟,認為弟弟也看不起他,讓他丟了面子。村裡有人隨口一句他應該當個官,去給二豬礦上剪彩,樹都當真放在心裡。他粉飾太平,就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還像個活人,有作為人的一點尊嚴。
是什麼讓樹一步步走向了癲狂,首先是父親給樹留下的陰影。樹的哥哥因為生活作風有問題,被父親吊在樹上給吊死了,樹經常回想起那個場景,仿佛被吊在樹上的人變成了自己,父親在一旁冷漠的看著,那種壓抑的窒息感一直糾纏著樹。其次是周圍人同樣冷漠的眼神,樹只是想生存下去,卻經常無端遭受著村裡人的嘲笑,大家將他當作喝酒吃飯的談資,一個可以戲弄的對象,沒人把他當作活生生的人來看待。在這種環境下,樹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卻沒有一個人向他伸出手,拉他出這片人性黑暗的沼澤。
影片的後半段,大家都能看出是樹的幻想,但對於現實和臆想的節點,一直以來都有兩個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認為樹瘋掉是從他結婚頭一晚被弟弟毆打後,而有的認為是在高鵬的婚禮上,樹向二豬下跪後就已經瘋了。之所以是這兩個情節,是因為他們背後蘊含著摧毀樹心智的不同立場。二豬讓樹下跪,是外部環境對樹的壓迫,而作為家人的弟弟暴打樹,則是樹內部世界的徹底崩塌。將這兩個節點哪一個看作樹瘋了的開始都有道理,但如果是後者的話,樹的生活就更加可憐,那意味著婚前和小梅那一段快樂的生活也是一場美夢。
這部電影的成功離不開主演王寶強,很多人認為王寶強的經歷和樹有著相似之處。王寶強也是從農村裡走出來的,他不是表演科班生,卻堅持著要吃演員這行飯。從二十歲進入劇組跑龍套開始,王寶強遭受的冷眼和嘲笑並不比樹少,但他都咬牙堅持了下來。我們從樹先生身上看到的一些東西,就是王寶強自己真情實感的流露。人們之所以高度讚揚樹先生,是因為王寶強的表演賦予了樹靈魂,不會再有一個演員能頂替王寶強出演這個角色。電影中樹眼神渙散,總是叼著一支煙,走路時歪七扭八,王寶強用這種細節性的表演展現了一個遊走在現實生活和幻想世界中,精神即將崩潰的瘋癲形象。這個尺度非常微妙,一般演員很難把握。樹既不是完全的瘋子,也不是一個傻子,他是一個夾雜在清醒和瘋癲的邊緣人形象,王寶強將這個角色的特性琢磨得非常到位,把樹先生演活了。雖然國內對這部電影的關注度並不高,但在電影上映的當年,王寶強依靠樹先生一角,在國內國外都拿下了不少的獎項,以和自己形象、生活經歷如此相近的樹先生獲獎,對於王寶強來說一定意義非凡。
每個人都看不起樹,但每個人都是樹。這是看完這部電影後很多人的感受,樹的身上有著太多底層人民的悲哀和無奈,這些我們都感同身受。世界是平凡人的世界,可平凡人看到的都是不平凡的人。在人生的逆旅上,我們都是行人,從不同的地方來,走向同一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