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曲私兵: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東漢的地主為何會有私人武裝?

2020-12-14 hi一起的旅遊吧

東漢時期,隨著豪強地主勢力的膨脹,地主大土地所有製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儘管國家以各種方式控制大土地私有制的發展,但奏效甚微。各種形式的土地兼併,使得土地私有制進一步發展。失去土地的農民,寄身於豪族地主,大批流民為大土地所有者役使。東漢豪強地主私家武裝的出現,與劉秀削弱地方軍權有很大關係。私家武裝的建立,最初目的是為了看家護院,其來源主要是田莊內的徒附,賓客等依附人口。

而到漢末,隨著時局日亂,則逐漸擴大規模,並按軍隊編制組織自己的私兵,最後形成獨霸一方的割據勢力。漢末土地兼併日趨激烈,導致了大量的無業游民的產生,而這些遊民被招納到軍閥的門下,用軍事編制組織起來,就成了他們的私家武裝。私家武裝對維護東漢的統治秩序有一定的補充作用,但主要還是表現出矛盾的關係,私家武裝越發展,國家政權就越衰弱。

由於戰爭長期持續,士兵與將帥產生了很強的人身依附關係,慢慢轉變成私屬。漢末以後,大土地私有制的發展,對封建統治階級的存亡都產生了影響,已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隨著家兵日盛,並且在社會動蕩時,多以塢保,聚舍為據點,一定程度上破壞了徵兵制的基礎,促使了募兵制的漸興,而東漢募兵制的推行,反過來又為豪強軍閥擴充私人武裝提供了方便,最終導致了東漢的滅亡。

土地私有制的發展以及宗族勢力的崛起

東漢時期,控制著政權的始終是東漢的地主階級。東漢王朝建立時,朝廷中的統治集團,就是以劉秀為首的南陽豪強地主所組成。雲臺二十八將中,南陽豪強便有十一人,而在郡縣右職的就任者中,出身為當地豪強地主者也佔有較大比例。在郡縣屬吏的任用上,雖然由郡太守任用土豪中的一族為郡縣椽吏,但實際上掌握任命權的,是郡椽史中具有最高職權的功曹。郡縣屬吏向中央官僚的升遷過程中,則大多採用察舉孝廉選拔。經郎官後而逐漸晉升官位。這種察舉孝廉,大都不出豪族大姓的圈子。

由於官僚、地主、富商三位一體的豪強地主集團把持著政權,豪強地主勢力達到空前膨脹的程度。大土地所有制不僅使東漢莊園主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而且還在一定的程度上也為這些莊園主向世家大族的轉化提供了物質條件。東漢時期,弘農楊氏、汝南袁氏無一不是由地方莊園主轉化為世家大族,他們手裡所掌握的大量土地及財富無疑為其家族的發展壯大打下堅實的基礎。

豪強地主為了維護與發展自己的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通過各種手段控制地方政權。就這樣,地方官吏和豪強地主越來越緊密勾結在一起,而豪強地主在經濟上有大量的土地和物質財富,在政治上,他們與官僚合而為一,共同分享地方的紅利。

隨著漢朝的建立,地方宗族勢力開始不斷發展,並在東漢中期開始崛起,戰國至秦頻繁的戰爭及政治改革對地方宗族勢力的興起造成很大的衝擊,但這種血緣關係並不是很容易被徹底衝破的。經過東漢初期的發展,豪強地主利用自己的財力和社會影響力,有力地將自己的宗族團結起來,形成一個以自己為中心的宗族集團。

宗族勢力的增強,是豪強地主組建私家武裝的一個重要條件。兩漢之際,天下大亂之時,不少強宗大姓擁宗自保,或為政治目的而起兵,於是宗族成員便順理成章地成為豪強地主私家武裝的重要組成部分。

東漢地主階級與中央集權的矛盾

處於初步形成階段的東漢封建莊園,是大土地所有者的私產。其發展的結果,必然會在政治上削弱中央集權,使統治階級內部時常發生比較尖銳的矛盾。同時,也必然縱容地方割據勢力的發展。這對於封建國家的集權統治來說,是一種危險的分裂因素。

西漢時期,漢武帝便採取了多種措施打擊豪強,包括實行徙豪政策,任用酷吏誅鋤豪強,設置刺史嚴查強宗豪右「田宅逾制」等。而到了西漢末年,王莽一篡位就迫不及待地想從根本上解決土地兼併問題,導致與豪強地主矛盾激化,廣大豪強地主為保護自己的既得利益,不得不組織武裝進行反抗。劉秀兄弟起兵,表面上是打著「復高祖之業」的旗號,實質則是自己的切身利益受到侵害。

莊園主主要通過土地兼併獲得大量土地。而大量兼併土地不僅給地方帶來諸多的社會問題,而且也間接地對中央集權統治構成威脅。東漢初年,光武帝劉秀曾試圖通過「度田」對豪強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加以限制,但是由於廣大豪強地主的強烈反對而作罷。

莊園主大多是在地方上擁有較強的政治和經濟實力的各門望族。他們之中,好些人還擔任著中央或地方的官職,利用職權不斷以買賣、掠奪等方式擴大自己的土地面積。東漢的莊園主們能夠以「泰半」的比例收租,就是因為他們對莊園中的土地有所有權。這種狀況必然使封建國家的財政經濟從根本上受到影響,削弱中央集權的威力。

部曲私兵的演化邏輯

東漢後期以來,由於深受戰亂的影響,東漢莊園的經濟功能一度萎縮,轉而向武裝化、堡壘化的方向發展。如漢獻帝時,「膠東人公沙盧宗強,自為營塹,不肯應發調」,公孫氏的堡壘就是在原來的莊園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同時,東漢封建莊園不僅擁有家兵,還在自己的莊園內打造兵器,設置武庫,這種武裝化、堡壘化的豪強地主莊園,就是北方普遍存在的塢壁。

封建莊園的統治者們,為了維護自己的政治和經濟利益,保護自己人身以及財產安全,都豢養著大批的部曲和家兵等私人武裝。其來源之一是宗族子弟,這在戰亂中較多。另一來源是社會上的流民。他們曾經是國家的籍民。依附於莊園主後成為依附農民,他們的妻室、兒女,大多淪為莊園主各類作坊中的勞動者。

為了防備饑寒交迫的勞動者反抗,莊園主在自己宅第周圍以及糧倉等重要所在,建有「塢壁」等防禦工事。農閒時節,主人往往徵發勞動者整修,塢壁、望樓的主要作用就是保護莊園及莊園主的安全。抽做私兵的依附農民,平時要為封建主耕作,戰時就成為替主人執戈守寨之兵。他們與「九族」中被剝削、被壓迫階層共同構成了莊園裡勞動階層的主幹。

東漢中後期,由於皇帝幼小,外戚、宦官乘機控制國家政權,政治統治日趨黑暗,集權統治逐步瓦解。擁有強大經濟基礎的地方宗族勢力,連中央王朝的詔令都不放在眼裡,其情況是「州縣符,如霹靂;的詔書,但掛壁」。東漢末年,擁有長期發展起來的莊園經濟作為基礎的豪強們,紛紛使用自己的私人武裝,在鎮壓農民起義的過程中割據一方,互相混戰,天子成為傀儡,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的三國鼎立時期就這樣出現了。

東漢末年地主私人武裝的軍閥化

東漢建立之初,據政權林立,豪強地主私家武裝遍布各地。當時,鹿死誰手,尚難預料,「時天下未定,而四方之士擁兵矯稱者甚眾」,不論是哪個割據政權,能爭取到這些豪強武裝的支持,自然能增加勝利的把握。東漢政權進一步鞏固之後,出於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政府對豪強武裝採取了更為強硬的限制打壓政策。

東漢政府對豪強武裝加大打擊力度的標誌性事件就是度田事件。因為要瓦解豪強武裝,最好的辦法乃是先從經濟上削弱他們,而削弱其經濟的最好辦法就是度田。建武十五年六月劉秀度田令,九月即處死了度田不實的河南尹以及十多個郡守。結果豪強地主忍無可忍,便舉兵反抗,豪強武裝與東漢政權進行了正面的交鋒,最終依然不了了之。

和帝以後,東漢政府與豪強勢力的均勢開始打破,一方而,隨著地主土地私有制的發展,豪強地主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另一方面,此時皇帝基本上都是在幼弱之年即位,太后臨朝,權移宦官與外戚。到順帝時,豪強武裝已有公開對抗政府的跡象,而東漢仍採取姑息政策。

東漢時期,豪強大族的私人武裝壯大,開始控制地方政權,給中央集權造成了很大的衝擊。由於地方僚佐大多世襲,東漢的地方政權在一定程度上是被當地的世家大族控制的。而這些有私家武裝作後盾的豪強大族,根本不把地方長官放在眼裡。東漢末年,皇帝詔書中屢屢提到地方驅逐長吏的現象,可見當時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力之弱!在當時,不僅政令難以傳達,甚至國家的賦役徵發,都己經難以正常進行了。

靈帝時期,為了平叛黃巾起義,將地方的實權轉移到州牧的身上,自此,豪強大族開始涉足到地方的人事任命上,包括財稅乃至軍事權都被收入囊中。為了保護自己的私有財產,東漢豪族與農民軍展開爭奪,而在平叛的過程中,豪族的力量也進一步壯大,其部曲私兵的戰鬥力也得以提高,地方開始有了對抗中央的資本,由此掀開了漢末群雄並起的序幕。

相關焦點

  • 沉浸戰爭體驗 《率土之濱》3D版今日上線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網易策略遊戲扛鼎手遊《率土之濱》3D版今日正式上線。在這225萬格沙盤大世界中,數千萬謀略熱愛者投身其中,率三國名將,內統合去異,外伐憂平患,在運籌帷幄之間,感受最真實的戰略博弈體驗,窺見兵戈時代的一隅。
  • 諸葛亮去世後,魏延與楊儀爭權被殺,為何魏延不願意投降曹魏
    諸葛亮去世前覺察到魏延會謀反,於是提前準備好錦囊妙計,最後安排了馬岱斬殺了魏延,魏延當時不知道,還以為馬岱是自己人,還大叫三聲:誰敢殺我!結果馬岱一刀就砍了魏延,於是魏延就這麼死了。
  • 實時沙盤推演 《率土之濱》萬人國戰一觸即發
    網易全自由沙盤戰略手遊《率土之濱》,以匠心精神精打細磨,為策略熱愛者精心締造出一個冷兵器時代的無縫大世界。
  • 東漢豪族:由尚武到尚文轉變的過程中,豪族為何會重清名?
    西漢前期世族地主與庶族地主逐漸融合,形成豪族。地主土地所有制的發展,使得豪族迅速登上歷史舞臺,東漢時期形成世族門閥。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漢代已經成為佔主導地位的所有制形式,土地允許自由買賣,官僚、商人與地主都無限制地兼併土地,人身隸屬關係強化,到東漢時期,大土地所有制向莊園經濟發展,而這成為豪族的經濟基礎。
  • 不明武裝分子現身美國,手持槍械遊蕩街頭,據傳是川普「私兵」
    據悉,在美國華盛頓街頭,出現了許多身份不明的武裝人員在街頭「站崗」。這些人手持防暴武器或槍械,有組織的把手在華盛頓特區的街頭要害,不過身上沒有任何的執法單位標識。美國媒體透露這些可能是川普在美國執法機構中招募的「私兵」。
  • 《率土之濱》年度大版本將臨 實時天氣系統首曝
    時光荏苒,網易全自由沙盤戰略手遊《率土之濱》將迎來兩周年慶,在這兩年裡,數千萬玩家在此踏馬行軍,自由徵戰,享受著最真實的戰爭樂趣。伴隨著周年慶,《率土之濱》年度大版本:東風起,也即將到來。遊戲將首度引入天時地理中的「天時」玩法——實時天氣系統,為戰爭添加更多戰略元素。
  • 李隆基為何會娶自己的兒媳婦楊玉環?原因說出來很羞恥
    在五歲時李瑁被封為壽王,十七歲時娶楊玉環為妃,五年後,母親武惠妃死於李瑁之手。當武惠妃死的時候,她38歲,李隆基52歲。那時候李隆基妃還不少,但武惠最寵愛。唐玄宗李隆基一直是一個比較有個性的皇帝,他在前朝和後朝幾乎是兩碼事,勵精圖治,前期政治清明,後期驕奢淫逸,重用奸臣,荒廢朝政,最終爆發安史之亂,使大唐從強盛走向衰敗。
  • 東漢的實力也很強盛,但在歷史上的存在感,為何遠不及西漢?
    不過,在人們的認知中,東漢除了開國皇帝劉秀和滅亡皇帝漢獻帝外,其餘的皇帝大都一無所知,更別提別的人,而西漢從開國皇帝劉邦到漢宣帝劉洵大都比較有名,還有大量的能臣,從開始的漢初三傑到後面的衛青霍去病霍光等等。
  • 元尊:蒼玄聖印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根據小說的設定,周元他們所處的這片天地名為:「天源界」,在天源界中有九天,而蒼玄聖印的產生,就是來源於天源界天地初開之時,對此,小說是這般形容的:「天地初開時,九天成形,本源中誕生九物,謂之諸天九印,而蒼玄聖印,便是其一。」
  • 西周初年,周天子為何說話很有底氣?看看周王有多少武裝就明白了
    在人們印象裡,古代的皇帝都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他們應具有絕對的發言權,畢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過也有例外,比如武王姬發開創的周王朝就不是這樣。除了西周初期那幾個周天子外,其他的周王就是個打醬油的擺設。
  •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周天子,死後為何沒錢安葬?
    平王東遷以後,管轄範圍大減,形同一個小國,加上有弒父之嫌,在諸侯中的威望已經大不如前,周朝走向衰落。  「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局面被打破,諸侯擁立不同王,使王權的至高性權威降低。  平王東遷,王幾縮小  犬戎攻破鎬京,他們在鎬京內外燒殺搶掠,繁榮的鎬京被犬戎搶掠一空,西周的軍隊已經完全垮臺,都城面臨被犬戎隨時侵入的威脅。因此,周平王在晉、鄭、秦等諸侯的保護下,在周平王元年即前770年把國都從鎬京東遷至洛邑。
  • 文種的「預言」成真,為什麼有功之臣難逃兔死狗烹的命運?
    前言:歷史上一個偉大的君王成就霸業,永遠不是靠的自己的力量,身後往往還跟隨著許多功成名就的有功之臣,這些有功之臣在君王成就霸業的過程中立下的功勞無數,君王此時應該感激涕零才對,但是縱觀歷史會發現,往往這些有功之臣都避免不了被「兔死狗烹」的命運,嚴重者直接被殺害
  • 八旗沒落,私人武裝強大,清朝就不怕出現藩鎮割據嗎?
    太平天國運動歷經14年,其深遠影響之一就是:清朝賴以發家之八旗子弟被打殘,走向衰敗,無法逆轉;以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為代表的漢族地主勢力崛起,湘軍、淮軍、楚軍等「私人武裝」成為清朝政權新的軍事支柱,改變了清朝入關以來之軍政格局。
  • 民間傳說中,龍是高貴的象徵,為何還會有鯉魚化龍的故事
    在古代中國,龍是高貴的象徵,代表著無上的權威和能力,後來更是成為皇家的專屬圖案,中國人幾千年來對龍一直都保持著虔誠的態度,雖然龍的來歷在各種傳說故事中並沒有具體的交代,但是其他物種卻可以通過特殊的機遇幻化為龍,比如我們經常聽說的「鯉魚躍空門」,這又為何會出現呢?
  • 《三國志13威力加強版》武將招募私兵攻略 新手怎麼招募私兵
    導 讀 三國志13威力加強版遊戲中很多玩家發現有的角色可以招募私兵,這在戰略上是非常有作用的,那怎麼才能招募私兵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說明一下吧。
  • 世人都說東漢是西漢的延續,其實,這根本就是兩個不同的朝代
    到了西漢時期,為了避免重蹈覆轍,劉邦推出的是郡國並行:一部分國家直接管;一部分分封給同姓王和異姓王,只是善終的異姓王沒有幾人而已。 於是,從漢文帝開始,就琢磨著如何削弱諸侯王的權力,直到漢武帝的「推恩令」,才真正做到了可以有效的慢慢的剝奪各分封王的力量。
  • 東漢「門生故吏」:治理國家的人才庫,分裂國家的「黨爭」之源
    在主要實行察舉和徵辟制度選官的東漢,老師、舊主的舉薦與文士的仕途息息相關,因此西漢時主要指"前為官職者"的"故吏",到了東漢就演變為與舉主業師有君臣主從關係的"門生故吏"。這個階層漸漸成為不同政治集團人際關係的雙刃劍,既是治理國家的人才資源庫,又是分裂國家的"黨爭"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