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姚新聞網丨85套課桌椅背後的援疆愛心

2021-01-09 抽屜視頻

餘姚新聞網訊(姚界客戶端記者 胡建東)「餘姚慈善公益的愛心使者,你們好,首先請接受我們烏尊鎮小學全體師生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謝意。在這個冬日暖陽的下午,坐在擺放著嶄新課桌椅的教室裡,看著一排排閃著無限光芒、透著浪漫紫的桌椅,我們的內心無比溫暖和感動……孩子們明澈的眼眸裡洋溢著的是幸福,是感激,是要好好學習的決心。」這是一封從數千公裡外的新疆阿克蘇地區庫車市烏尊鎮寄來的飽含深情的感謝信,讀完信,張小芬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和以往每次從事慈善公益活動後一樣,一種滿足感充斥心間,讓她覺得無比的快樂。

張小芬是一名在餘姚工作、生活了十多年的陝西姑娘,那麼她和遠在新疆庫車的這些小朋友之間到底發生了怎樣的感人故事呢?事情還要從今年9月初說起。張小芬有個朋友叫李梅芳,是東風小學的語文老師,今年4月前往新疆阿克蘇地區庫車市陽明小學援疆支教,陽明小學與烏尊鎮中心小學及下屬的8所村級小學開展了結對幫扶,這些學校的學生都是維吾爾族的孩子。這學期開學後,李梅芳發現這幾所學校的學生使用的許多課桌椅都十分破舊,有的桌面破了,有的少了椅背,有的還是瘸腿的,有的孩子甚至三個人擠一張桌子上課。看到學生們如此簡陋的學習條件,李梅芳內心十分焦急。

一次微信聊天中,張小芬從李梅芳口中得知了此事,便馬上想到通過自己所屬的慈善公益團隊--餘姚市四明紅心志願服務隊,為烏尊鎮中心小學的小朋友們奉獻一份愛心。她向志願服務隊的負責人徐江傑匯報了此事,徐江傑也深表贊同。兩人馬上找到市慈善總會,表達了發動公益募捐的想法,並得了慈善總會的大力支持。9月14日,一場名為「一桌一椅獻愛心」的慈善募捐活動在慈善總會的線上募捐平臺展開。為了讓小朋友們儘早用上新的課桌椅,這次募捐活動的時間只有半個月,張小芬還自己動筆寫了一封充滿感情的倡議書,「一分一釐莫言輕,一桌一椅總關情」,活動得到了許多愛心人士的關注和支持,張小芬2位辦企業的朋友分別捐了2000元,12345市民熱線服務平臺的工作人員捐了1000元,募捐活動最後共收到113筆愛心捐款,總額17400多元。很快,烏尊鎮中心小學確定了課桌椅的生產廠家,抓緊生產了85套單人課桌椅。10月25日,這批愛心課桌椅被分配給了烏尊鎮中心小學下屬的布喀其小學、塔格其小學。用上嶄新課桌椅的孩子們非常開心,特意給遠在餘姚的叔叔阿姨們寫來了感謝信,還錄了兩段視頻,用充滿童真的聲音表達了他們的感激之情,還合唱了一首歌曲《感恩的心》。

「把餘姚濃濃的愛心播撒到新疆這片神奇而又美麗的土地上,讓貧困的孩子能夠坐在結實舒適的椅子上學習,那是我們陽明故裡人的驕傲和榮光。大愛無疆,溫暖有您;奉獻愛心,託舉希望。」在接受採訪時,張小芬和徐江傑代表所有奉獻愛心的餘姚慈善公益人士表達了這樣的心聲。

(來源:餘姚新聞網 編輯:夏麗霞)

相關焦點

  • 市人大常委會聯合愛心組織 270套課桌椅捐贈鄉鎮中學
    德州新聞網訊(張玉)為進一步助力精準脫貧,落實教育扶貧工作,12月8日上午,德州市人大常委會聯合濟南市飲食業工會聯合會、環球公益組織開展關愛鄉村教育捐贈活動,為德城區黃河涯鎮王村店中學捐贈價值3萬餘元的270套課桌椅,改善學校辦學條件。王村店中學是一所鄉鎮中學,辦學條件有限,課桌椅已使用多年,多有破損。
  • 餘姚新聞網丨龜山與蛇山
    餘姚新聞網訊(姚界客戶端記者趙建榮)餘姚自古以來是人傑地靈的寶地,姚江兩岸有秘圖、龍泉、鳳、龜、蛇五座鎮山。據清光緒《餘姚縣誌》載:「以上五山為縣之鎮山,秘圖、龍泉在治城(餘姚北城)內,鳳山在江(姚江)北,龜山和蛇山在江(姚江)南」。《乾隆志》引《萬曆志》載:「案:白山象蛇,竹山象龜,與江北龍鳳二山謂之四靈。」「(五山)載諸山之前。」
  • 餘姚新聞網丨三七市村:地產沙糖桔開始採收
    姚界客戶端記者 沈家揚 攝餘姚新聞網訊(姚界客戶端記者 沈家揚)受南下冷空氣影響,姚城氣溫驟降,落葉飛舞,天氣陰沉,不少行人都裹上了厚厚的羽絨服,但在三七市鎮三七市村弘聚閣的大棚裡,卻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桔子樹葉片蒼翠,橘黃髮亮的果實像小燈籠一樣密密麻麻地散落其中。「從12月起,沙糖桔正式進入採收階段。」
  • 餘姚新聞網丨洞池湖:昔日廢棄塘 今成休閒地
    姚界客戶端記者 王文苗 攝餘姚新聞網訊(姚界客戶端記者 王文苗)「如今洞池湖大變樣了,我們住在旁邊也舒服了。」近日,低塘街道洋山村洞池湖片村民鄒老伯說,「以前這裡湖面很淺,水又渾濁,岸邊還有搞養殖的,周邊村民意見很大;現在經過清淤與治理後,湖面變寬、湖水清澈,兩岸綠樹成蔭,成了休閒的好去處。」
  • 浙江醫生攜愛心角膜千裡援疆 兩位患者重見繽紛世界
    浙江醫生攜愛心角膜千裡援疆。 浙江省人民醫院供圖中新網杭州12月10日電(錢晨菲)10日,記者從浙江省人民醫院獲悉,該院醫生近日攜愛心角膜千裡援疆,讓兩位患者重見繽紛世界。與以往援疆不同,此次和他們隨行的,還有一隻低溫保存著2個角膜供體的保溫箱。而在阿克蘇地區第一人民醫院眼科病房裡,66歲的陸先生和家屬翹首以盼,「洪朝陽教授遠程查房後說我有希望接受角膜移植!」陸先生8年前因外傷致雙眼視物模糊,隨後在多家醫院治療,曾在上海某醫院做了右眼角膜移植手術。
  • 餘姚新聞網丨劉雙英:彈棉花三十餘載 彈出冬日溫暖
    餘姚新聞網訊(姚界客戶端記者 張雲霞)「彈棉花啊彈棉花,半斤棉彈成八兩八喲,舊棉花彈成了新棉花喲,彈好了棉被那個姑娘要出嫁。」歌曲《彈棉花》中,短短四句歌詞將彈棉花這個老行當描繪得栩栩如生。(來源:餘姚新聞網-餘姚日報 編輯:鮑飄)
  • 餘姚新聞網丨做好「三好」文章 激發創新活力 人才成為舜韻公司...
    餘姚新聞網訊(通訊員 謝純堯)人才是企業生存的根本,如何把企業人才建設工作真正落到實處,使其成為企業穩健發展的源動力,舜韻公司給出的經驗是:做好「三好」文章,激發創新活力。舜韻公司做好「三好」文章,激發創新活力的工作做法,在民營企業的黨建工作中具有普遍指導意義,舜韻公司也因此於近日被餘姚市委、市政府授予重才愛才先進單位。(來源:餘姚新聞網-餘姚日報 編輯:夏麗霞)
  • 高州市三間山區小學得到捐贈課桌椅350套,原來是這個愛心團隊助力
    2020年8月10日,高州市新希望愛心促進會聯合番禺心暖心助學公益服務分隊向平山鎮3間鄉村小學捐贈愛心課桌350套。據了解,本批課桌共350套,是8月9日晚上從番禺裝車運往高州平山鎮。8月10日早上到達平山後,先後在木禾塘小學、合水口小學、樟坑小學舉行了簡單的捐贈儀式。
  • 省「最美教師」提名獎丨新河小學英語教師林小鷗:兩度援疆,用赤誠...
    二次援疆已經結束半年多,但新河小學教師林小鷗總會回想起那個曾經奮鬥過的地方,回想那兒的孩子,懷念他們不太標準的普通話和聽不大明白的維吾爾語……自東海之濱赴萬裡之遙的西陲阿克蘇,初始在庫車教學點,後至阿克蘇教育學院,4年的援疆工作經歷在他的生命中打上深深的烙印。
  • 錢塘江·踏歌行丨援疆賦
    由是前僕後繼,薪火傳幫,秉「全面、長期、精準」之道,而闢援疆門徑者廣。人才援疆,聚四海之圭璋;產業援疆,重造血以自強。教育援疆,育佳苗為棟梁;文化援疆,五認同而共襄。旅遊援疆,喚海內而同往;生態援疆,化荒漠為鬱蒼。市場援疆,通門戶而開放;金融援疆,引活水以潤疆。又有飛地共建,百村千廠;醫療組團,共克疫瘴。滿腔熱情付西域,羌笛無怨慰衷腸。玉關春來,之江潮往。
  • [暖新聞]180套愛心課桌椅送到「最需要學校」
    一套小小的課桌椅,承載的是遠方的關愛和祝福。文林小學用愛「見情」小小課桌承載關心和祝福文林小學倪副校長介紹,此次捐贈的課桌椅都是6成新,學校為給學生們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更新了桌椅,替換下的桌椅都還很新,想到山區學校條件艱苦,所以想把換下來的課桌椅捐出去,讓山區孩子的學習環境得到改善。倪副校長說:「雖然只是一套小小的課桌椅,但卻承載著我們文林小學全校師生的祝福。
  • 餘姚新聞網丨高鐵將推「靜音車廂」,這樣的設置您支持嗎?
    (來源:餘姚新聞網-餘姚日報 編輯:鮑飄)
  • 暖心 洛陽嵩縣城關鎮陶村小學收到愛心物資
    映象網訊(記者 徐孟國 通訊員 張美玲 王瀟夢 劉超南)1月11日上午,洛陽嵩縣城關鎮陶村小學收到了五十套全新課桌椅,1000冊圖書以及團省委河南希望工程辦公室和中建七局安裝工程有限公司分別給學生和老師準備的愛心包裹。
  • 餘姚新聞網丨從點到線處處景 串珠成鏈皆風光 河姆渡鎮亮出 美麗...
    餘姚新聞網訊(姚界客戶端記者 胡瑾中 通訊員 胡承業)七千年前,河姆渡先人們打造了一個震驚世界的美麗圖景,在這片豐沃的土地上,發現了人類最早的太陽神圖騰、最早的人工栽培水稻、最早的杆欄式建築。為消滅茭白田中的有害外來生物福壽螺,當地農民在全國首創開展茭白田套養甲魚試驗並大獲成功。目前,全鎮9個行政村,有8個村從事甲魚養殖產業,有150餘戶茭白田甲魚養殖戶,養殖面積近2000畝。茭白田甲魚養殖示範基地,集生態養殖、休閒觀光、科普教育、文化體驗等於一體,寓教於樂,寓學於遊,讓遊客在休閒觀光的同時,盡情領略鄉野風情、體味田美生活。
  • 守望相助,「疫」起戰鬥,餘姚女企業家扛起大愛擔當
    餘姚的女企業家們勇於擔當、積極行動,儘自己所能支援抗疫工作。夫妻齊上陣 捐物戰疫情同舟共濟,眾志成城。2月2日,當企業捐贈的5000套醫用隔離防護服已經分發到相關醫院,餘姚市女企業家協會副會長徐女士感到十分欣慰。
  • 電影《喀什古麗》引兩代援疆人共鳴
    據中新網,近日,十餘位廣東籍退休援疆人員觀看未公映的電影《喀什古麗》,影片中女主人公一家三代人的援疆故事引起大家共鳴,幾位老人熱淚盈眶,激動不已。今年85歲的李迪發說,影片中講述的援疆故事勾起了曾經的回憶。 「當看到女主人公袁雪父親和爺爺兩代人的墳墓都立在帕米爾高原上,她自己又義無反顧地回到新疆,讓我很感動。我家也是兩代人在新疆工作生活,與電影情節相似。」年近90歲的老人黃玉韻說,當年很多人都像電影中袁雪的父親和爺爺一樣,響應國家號召,支援新疆建設,一輩子紮根新疆。
  • 中央和國家機關、央企援疆幹部人才抵達烏魯木齊
    新華社北京9月22日電 記者從中央組織部獲悉,中央和國家機關、中央企業第十批援疆幹部人才於9月21日抵達烏魯木齊,開始為期三年的援疆工作。  據了解,第十批中央和國家機關、中央企業援疆幹部人才來自110多個單位,共579人,平均年齡43歲,大學以上學歷佔99.5%,博士研究生佔39%,專業技術人才和企業經營管理人才佔53.7%,總體上學歷層次較高,人崗匹配度較好,專業素質較強,結構比較合理。選派工作堅持平級擇優、人崗相適,聚焦教育、金融、旅遊、醫療衛生、農業科技等重點領域或急需關鍵崗位。
  • 【援疆幹部人才風採】援疆賦
    2020-10-06 20:44 |浙江援疆
  • 220套新課桌椅 「紮根」雲南煉登完小
    本報訊(記者 餘敏 俞倩)國慶節前,多浪公益團隊的志願者趕了2700餘公裡路,將220套全新課桌椅、266份「四季溫暖」禮包,還有月餅、棒棒糖、巧克力等,送到雲南山區的煉登完小。 先趕早上5點半的飛機,再轉乘動車,最後自駕,從杭州到大理,再到雲龍縣,他們在路上花了整整16個小時,只為將「多浪公益行動·大山裡的小課桌」項目執行到位。
  • 魯疆絲路緣「喀什好味道」——山東援疆威海店盛大開業
    山東援疆"大倉東移"喀什好味道旗艦店落戶威海經區,於2020年11月29日盛大開業,邀請山東援疆工作指揮部黨委委員及專項項目負責人等親臨現場出席開業剪彩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