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人多少年代多少一輩輩的人都過這個祭奠祖先,燒紙送衣服的節日。這是咱們敬仰祖宗恩德,懷念先人創業艱辛,也是後代人一次大的祭祖活動。講究的人家,子子孫孫一大群,都來墳上敬先人一杯酒,送一把紙錢。後代人,也不再悲傷,反而有說有笑的,有的叔伯兄弟有點小摩擦的,也在這一天,在祖宗面前和解。
侄子給叔叔敬一根香菸,點著。叔叔和侄子說說話。於是,叔叔和父親的關係就這樣形式和解了。
這不是一個人,一個家族的事情,也是本地甚至中原地區的人一致情感,或者按照教科書說法是這就是民族素質。一代代人,一代代情,都是這樣傳承下來的。
老家人喊寒衣節是叫「十月一」的,農曆的十月初一。到了十月,天氣轉寒,北風凜冽,樹木凋零,百花不發,陽間 人知道天冷了,穿厚衣服,那麼我們故去的親人,也會寒冷,也會穿厚衣服,也會缺錢花。於是就有了這個節日。
我是從沒有了奶奶之後才知道有這個節日的。爺爺早於奶奶去世了,那時候我在學校讀書。也沒有人教給我說寒衣節清明節需要怎麼怎麼,奶奶還把我當成一個小孩子來看。每年清明節,七月十五和寒衣節的十月一,早早的奶奶就準備好了。帶著給爺爺的思念就給送去墳上。
那一年我的奶奶也去世了,癌症。躺在病床上十多天水米不進,受盡了痛苦才離去。奶奶小時候家鄉就發生水災旱災兵災,電影《1942》的故事,家鄉經常發生。奶奶說,那時候叫災荒年,大家都出去討飯。奶奶和他的幾個弟弟也多次被人買賣,但是他們都逃回了老家。
小時候,我光屁股坐在奶奶的懷抱裡,奶奶用小被子把我圍起來,拿綁帶捆幾圈,讓我和奶奶不分開。我離開母親的懷抱,就會找奶奶的懷抱,不會找第二個人。
奶奶嘴裡嚼爛的東西,拿手肚子一抹就到了我 的嘴裡。飢餓 的孩子不分人和動物都一樣,眯著眼睛,照著嘴開裂,聞著食物香氣帶來的安全感,伸嘴就去咬。奶奶就這樣一抹,我就這麼一吃。然後我就一天天長大,一天天的強壯起來。
小時候不懂事,經常受到母親的影響。母親和奶奶關係不好,但是母親和姥姥的關係好。母親回姥姥家,就買上東西,歡天喜地回娘家。還給我說一路的兒歌。到了奶奶家,就沒有話說,也不買東西。於是,我心裡就覺得奶奶不親,奶奶不如姥姥親。
如今,奶奶和姥姥都過世好多年了,姥姥也是苦命的人,奶奶也是苦命人。但是要說起來我的歸屬,這裡是我的家,但是我在姥姥家是親戚。這是我會了獨立思考以後才明白的道理。
奶奶不識字,見識也不好,也有這樣的那樣的毛病。但是她依然是我的奶奶。但是也懂得我是他的孫子。即使她在內心依然把我的父親當成了養子,但是我覺得我在她心裡就是親孫子。
爺爺奶奶偷偷給我錢,爺爺生病了不捨得吃燒雞要讓給我我,奶奶想吃什麼,我當時也沒有能力去掙錢,也沒有能力去買。最後的日子裡,我能給奶奶買東西吃了,能買好衣服穿了,但是她已經不需要了。她躺在床上,一聲不吭,動也不動,水米不進,只有微弱的呼吸還在, 我已經不清楚奶奶最後的時光裡,想一些什麼,是不是還留戀我們人世間,還能不能聽得到我對她說過的那些話。
但是奶奶,我真的很尊敬你,也很愛你,只是你已經很老,我還小,我照顧不了你。等我有能力了,但是你又不在了。
悄悄的打下這些話,瞬間我淚流滿面。這些年奶奶你去了哪裡,我真的很想你。
生死兩茫茫,前生舊事。
寒衣節明天就要到了,那日在夢裡,我夢見了我的奶奶。夢見她的棺材還在墳墓裡,似乎要移動地方,壽材高大雄偉,木料厚重,黑漆明亮。我在夢裡對著您棺材叩拜,然後再雙手抬起棺材,讓您搬家。
不記得什麼時候醒來,枕頭溼了一大片。這是奶奶寒衣節牽掛我了嗎?這是奶奶擔心我不去看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