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奠親人是良俗 他人不能剝奪

2021-01-12 手機鳳凰網

一年一度清明節,又到了人們祭奠親朋的日子,所謂祭奠是指活著的人對死去的親朋表示悼念和敬意的活動。近兩年,開始出現一些以「祭奠權」受到侵害為由提起的訴訟。

房山法院民二庭的盧濤法官稱,在這些糾紛中,如果當事人能證明祭奠權被侵犯,除可要求賠償實際損失外,還可要求一定數額精神損害賠償。

女兒不知母亡 討要祭奠權

母親去世兩年後,兩個女兒方才知曉,二人認為是哥哥沒有盡到告知母親去世的義務,使她們沒能參加母親的葬禮,喪失了祭奠權,給她們造成了精神上的痛苦和傷害。兩人要求法院判決哥哥賠償其精神損失費各2萬元。

法院經審理認為,母親去世,哥哥沒有盡到告知義務,使姐妹倆沒有參加祭奠和葬禮,有違公序良俗,哥哥應作出一定的賠償。最終此案經法院調解結案,哥哥自願賠償兩個妹妹精神損失各5000元。

●法官說法

房山法院民二庭的盧濤法官指出,單純的祭奠權這一概念,在我國民法中尚無明確規定,但是我國《民法通則》第七條中規定:民事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公德。

公民有權參加直系親屬的葬禮,有權對已去世的親屬表示祭奠,這體現了我國社會生活中基本的倫理道德觀念,是一種優良的社會公德和民間習俗,理應得到法律的認可與保護。

擅移父親骨灰 被判須遷回

李女士已年過八旬,其丈夫去世後骨灰一直存放在北京市房山區良鄉某公墓。

去年清明節,李女士前往墓地祭奠時,卻被公墓管理人員告知,其丈夫的骨灰已被其兒子移至北京市昌平區八達嶺某公墓。

李女士認為,兒子在未通知自己也未徵得其他兄弟姐妹同意的情況下,擅自遷移丈夫的骨灰,使自己身心遭受極大傷害,故訴至法院,請求判令兒子將丈夫的骨灰遷回房山區良鄉某公墓。

●法官說法

法官徵詢了李女士及其他子女的意見,查明被告確實未經原告同意、也未與原告其他子女協商一致,即擅自將父親的骨灰遷移至昌平區八達嶺某公墓。

因原告居住在房山區且年齡較大、行動不便,而原告的其他子女亦居住在房山區,被告的行為直接導致了原告及其他子女祭奠不便的實際問題,不利於親屬之間的團結和睦。

鑑於原告丈夫在房山區良鄉某公墓的墓穴依然存在,故原告要求將自己丈夫的骨灰遷回原址,理由正當,法院予以支持。

在日常生活中,應認定祭奠權是基於傳統習俗而產生的一種權利,包括親人死亡情況的知情權、安葬權、墓碑署名權、保持墓碑及墳墓完整權等,對他人祭奠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本版文/汪紅

礦渣掩埋父墳 礦主賠償損失

張某在房山區開採鐵礦砂時,將廢棄的礦渣推至旁邊的一處墓地附近。後礦渣經雨水衝刷使砂土淤積,將五原告父親的墳墓部分掩埋,五原告只得將父親的墳墓遷走。

經協商未果後,五原告將張某訴至法院,認為對父親的祭奠權被侵犯,要求張某賠償遷墳費、精神撫慰金等共計2萬元。

●法官說法

法院經審理認為,對已故親人進行祭奠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被告張某應妥善管理因採礦產生的礦渣。

被告因未盡到管理義務,致使採礦廢棄的礦渣經雨水衝刷後將五原告父親的墳墓部分掩埋,其行為侵犯了五原告的合法權益。

對於由此而給五原告造成的合理損失,被告張某理應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最終法院判令被告張某賠償五原告精神損害撫慰金2000元,遷墳費用12000元。

法晚律師諮詢熱線:

010-51282863

中潤律師事務所

相關焦點

  • 遵守公序良俗 微信朋友圈也需對言論負責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每一位參與者都要遵守公序良俗,不能逾越法律的紅線,否則必將因此付出代價。近日,浙江溫州市甌海區人民法院判決了一起案件,因當事人在朋友圈辱罵他人,最終法院判其在朋友圈公開向被侵權人道歉。朋友圈看似是私人空間,但不當的言辭和內容同樣可能構成犯罪,網絡不是法外之地,每一位參與者都要遵守公序良俗,不能逾越法律的紅線,否則必將因此付出代價。
  • 清明節祭奠親人寄語大全 祭奠老人去世的一句話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祭奠親人寄語大全 祭奠老人去世的一句話 誰的思念,風兒載著;誰的叮嚀,雲兒傳遞;清明時節,萬物甦醒,細雨綿綿,春寒料峭。2017年傳統清明節就要到了,今天,wed114結婚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清明節祭奠親人寄語大全,分享祭奠老人去世的一句話。
  • 清明:環保文明寄哀思 鮮花祭奠已故親人的越來越多
    清明:環保文明寄哀思 鮮花祭奠已故親人的越來越多     又近清明。在這個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怎樣掃墓祭祖、緬懷先人更有意義?該怎樣為清明節注入時代內涵?
  • 2018年清明節掃墓祭奠親人話語有哪些?清明節祭奠父母長輩寄語
    清明節來臨,又是一年一度緬懷逝去親人的日子,清明時節雨紛紛就好像老天都知道是一個不好的日子,很多人已經踏上了回家的路,那麼清明節掃墓祭奠親人的話語有哪些呢?1、祭拜亡靈淚兩行,蒼天有情雨也茫。敬叩祖先灑濁酒,清風拂面情亦綿。煙雲花綻滿山崗,猶如仙境故人享。子孫不忘根之源,年年焚香燒紙錢。願清明文化永傳揚!
  • 2020清明節祭奠親人的說說短句 祈禱天堂的親人們幸福快樂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清明節祭奠親人的說說短句 祈禱天堂的親人們幸福快樂 1.遠在天堂的親人們,你們在那邊還好吧?我很想念你們,願你們在那邊一切安好天堂會很溫暖。。。 2.細雨紛紛,路斷魂。思念,懷念,卻是永遠的想念!外公,婆婆,爺爺,希望你們在那邊好好的!兒孫兒敬上!
  • 來講「故事」吧今年用回憶祭奠親人
    回憶自己與已故親人的故事,很多網友表示「是一種最佳的紀念方式」,網友「@布恩那個人」認為:「清明節回憶回憶和親人的那些事,就是一種最好的紀念。」網友「@小兔不乖89」則說:「只要記憶還在,他們就永遠還在!」
  • 庚子年清明,我們該如何祭奠?
    又是一年清明時節,又到了祭奠親人的日子。百善孝為先,祭奠祖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庚子年清明,我們拿什麼祭奠?如何祭奠?林業局發來信息告知大眾說天氣晴朗,嚴禁野外用火;衛健委和疾控中心發信息說預防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取消清明祭拜活動!
  • 祭奠失去的牙齒
    原標題:祭奠失去的牙齒 林明傑 文/畫   清明節那天,在微信裡看到朋友寫道,這個日子,不僅僅「祭奠親人,祭奠烈士」,還「祭奠一份工作,祭奠一間房子,祭奠辜負過的一雙眼睛,祭奠不負責任的一段日子,祭奠曾滿懷期待的一個個清晨
  • ...申請人應模範遵守法律法規、道德標準、公序良俗」的要求。12...
    公示發布後,有網友稱其投訴蔣凡不符合通知中 「申請人應模範遵守法律法規、道德標準、公序良俗」的要求。公示發布後,有網友稱其投訴蔣凡不符合通知中 「申請人應模範遵守法律法規、道德標準、公序良俗」的要求。12月29日,有媒體聯繫杭州市勞動保障局信訪接待室,工作人員稱:「12345已將收到的投訴反饋給我們,公示當天相關部門就對結果進行討論,原本是公示期三天後通過,但目前這項工作是中止的,具體結果要等各個單位都研究過。」
  • 寒食節是我們祭奠祖先緬懷親人的日子
    老家人多少年代多少一輩輩的人都過這個祭奠祖先,燒紙送衣服的節日。這是咱們敬仰祖宗恩德,懷念先人創業艱辛,也是後代人一次大的祭祖活動。講究的人家,子子孫孫一大群,都來墳上敬先人一杯酒,送一把紙錢。後代人,也不再悲傷,反而有說有笑的,有的叔伯兄弟有點小摩擦的,也在這一天,在祖宗面前和解。
  • 梁家輝母親去世後,因為疫情他不能去祭奠,大家勸他節哀
    儘管梁家輝多次以母親離世申請,前去加拿大祭奠,可還是被加拿大方面無情拒絕。由於梁家輝無法去加拿大只能委託在加拿大多倫多的親人,和朋友們負責梁家輝母親的葬禮。
  • 租女友催專職網站「租女友」有悖公序良俗引爭議
    「租女友」 有悖公序良俗引爭議 近日,隨著農曆新年臨近,「租女友」生意日益火爆。記者在網站搜索看到,貼吧以及論壇中均有租友信息。在百度貼吧「出租吧」裡,僅在1月17日這天,就有21條租友的相關帖子發布。其中,不僅有常見的求租女友,還有網友發帖出租自己,價格在100元至3000元不等。
  • 丁真吸菸道歉事件:遵守公序良俗是一個公眾人物的基本素養
    丁真的前後反差讓人難以接受嚴格來說,丁真不是明星,他只是近期被包裝出來的一代網紅。丁真工作室一封姍姍來遲的道歉信公序良俗必須遵守,這是作為公眾人物的基本素養我覺得,丁真之所以能夠一夜爆紅,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工作室為他所立的人設。
  • 把「杭州女子失蹤案」當梗玩,有違公序良俗
    但遺憾的是,部分人無視其中的嚴肅性與悲劇性,藉此肆意蹭熱度,刻意描述作案細節,甚至藉機推銷「絞肉機」,對此類違背公序良俗的行為,我們有必要態度鮮明地說不。可以說,「杭州女子失蹤案」是一起犯罪手段極其殘忍,社會影響極其惡劣,嚴重悖逆人倫的案件。
  • 律師:違背公序良俗
    公司付給張女士的賠償金9月17日,民盟四川省委法委委員、內江民盟監察委副主任、四川興蓉律師事務所副主任鄧再勇律師告訴記者,該公司屬於惡意支付,違背了公序良俗,張女士可向法院提出申請強制執行,責令該公司以轉帳的方式進行支付。截止記者發稿時,雙方仍未就此事拿出解決方案,張女士表示,如果公司未按時支付離職賠償金,她將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 倡導網上祭奠 福建推出「清明雲上祭」
    &nbsp&nbsp&nbsp&nbsp人民網福州4月1日電(餘杉芳)清明節祭奠祖先、緬懷故人是一項傳統習俗。&nbsp&nbsp&nbsp&nbsp用戶實名登錄閩政通APP,進入「清明雲上祭」專題後,頁面包含創建祭奠、我要祭拜、公墓連結、文明倡議和防護指南等五個模塊。
  • 29歲他成為師長也失去了生命,犧牲87年,卻始終沒有親人前去祭奠
    可就算他的墓再怎麼引人注目自他犧牲至今87年也沒有親戚前來祭奠他。 這件事情在後來也驚動了上級領導,可是儘管怎麼找還是沒能找到他的親人。這不僅讓人感到悲涼,他為了國家奉獻出自己的一切,犧牲了在戰場上,而他的親人卻對此事不得而知。
  • 日照春節年俗 你都知道嗎?
    春節的腳步在家家戶戶的忙碌中近了,一場年俗大戲也紅紅火火拉開了帷幕。日照的年俗有哪些,以前雖有零散的記述,終因年俗繁瑣,各地亦多有差異,而不能盡舉。近日,由辛本亮主筆,天線畫坊的插畫師任天線所做日照年俗插畫,讓我們有機會一起走進日照的春節年俗。
  • 網上祭祀能否取代傳統祭奠方式?
    受疫情影響,今年2月2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已發布通知,要求殯葬服務機構暫停開展守靈、告別、祭奠等人員聚集活動。隨後,廣東省、江蘇省、天津市等多地發布通知,倡導市民在清明期間採用居家哀思、網上祭祀等方式祭奠先人。
  • 如果和逝去的親人「久別重逢」,你會選擇如何相見?
    如果有機會,可以和逝去的親人再次「相遇」,在農村和城市都有著不同的祭奠方式。已逝親人。」當然,傳統祭祀和網絡祭祀的有各自的優缺點,但這都是紀念逝去親人的一種方式,你會選擇什麼樣的方式,來紀念逝去的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