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歲他成為師長也失去了生命,犧牲87年,卻始終沒有親人前去祭奠

2020-12-14 騰訊網

1904年汪烈山出生於湖北省的一戶農民家庭,父親靠著為地主種田來維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而母親平日裡也靠著自己炸油條賺點錢來補貼家用,家裡的環境其實和其他的農民相比還算是不錯的。為了能讓汪烈山上學夫妻二人的生活總是十分的節儉,在私塾的汪烈山也不負父母的重望,努力學習深受老師的喜愛。

不過由於當時社會環境的嚴苛,不僅每年的稅收都在增加,就連地主的壓迫也一年比一年過分,這樣的壓力下,儘管父母再怎麼辛勤也難以供汪烈山讀書,為此只得放棄讀書,回家幫助父親操持家務。在家裡幫助父母幹活的汪烈山看到父母再怎麼辛苦賺到的錢也只能勉強夠用,而地主整天身著華服無所事事卻能賺到大把的金錢。

不僅僅是汪烈山心裡不服,和他一同被迫輟學的同學也很是不服,於是他們決定一定要改變如今的現狀,一同加入了共產黨,為革命奮鬥。由於汪烈山曾經讀過書而且又很有想法,在軍隊裡的他很快便得到了上級領導的認可,更是在他29歲那年便當上了師長的職位,這個職位就是上級對他能力的認可。

成為師長後的汪烈山更加努力,絲毫不敢懈怠,在他的領導下紅三十軍八十八師這戰鬥力驚人,屢屢立下奇功,成為了當時抗戰的一大主力。這樣的能力在當時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上級領導對於汪烈山也有著很大的評價,想必未來的他也會是一個將軍級別的人物。可是這樣優秀的他卻在戰爭是不幸中彈身亡。

1933年年初汪烈山剛被派到八十八師做師長,他這個師長還未能風光多久卻在年末犧牲於戰場,雖然這並不是一個抗戰戰士最好的下場,但這卻是他們覺得最光榮的下場,能為祖國奉獻出自己的一切是他們的驕傲。在戰爭結束之後,汪烈山的遺體被安放於川陝革命根據地的一個紅軍烈士陵園。

這個烈士陵園位於四川省的通江縣,這裡一共埋葬了2.5萬多名的紅軍烈士,算得上是我國最大的烈士陵園。這座烈士陵園中埋葬的高級將領數目並不多,汪烈山就是其中的一位,身為紅軍三十軍八十八師的師長,他的墓在整座陵園中算是十分引人注目的了。可就算他的墓再怎麼引人注目自他犧牲至今87年也沒有親戚前來祭奠他。

由於反圍剿戰爭的失敗,大量的敵軍撲面而來,紅軍因損失慘重無力再與敵軍對戰,只能選擇撤離。當時情況的緊急紅軍的高層都將注意力放在了撤離部隊和民眾身上,都忘記要同志汪烈山的家屬汪烈山犧牲的消息。但在之後因為一次作戰,汪烈山的軍籍被迫轉移,這一次的轉移徹底的失去了關於汪烈山家人的聯繫方式。

這件事情在後來也驚動了上級領導,可是儘管怎麼找還是沒能找到他的親人。這不僅讓人感到悲涼,他為了國家奉獻出自己的一切,犧牲了在戰場上,而他的親人卻對此事不得而知。也不知道他的親人是否到現在都在找他,或者早就覺得他客死他鄉,才一直沒有出現呢。

相關焦點

  • 祭奠失去的牙齒
    原標題:祭奠失去的牙齒 林明傑 文/畫   清明節那天,在微信裡看到朋友寫道,這個日子,不僅僅「祭奠親人,祭奠烈士」,還「祭奠一份工作,祭奠一間房子,祭奠辜負過的一雙眼睛,祭奠不負責任的一段日子,祭奠曾滿懷期待的一個個清晨
  • 對越自衛反擊戰,這位偵察兵犧牲後,班長才知道他是師長的兒子
    但是作為軍人,張志信師長也明白,沒有國,哪裡來的家,他更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和自己一樣,成為一名光榮的軍人,在沙場上建功立業。但讓張志信畢生難忘的是,就在解放軍攻克越南北部重鎮高平後,他正帶領全師一萬餘人圍殲高平外圍之敵時,他身邊的參謀將一封電報拿到了張志信師長面前,在看完電報後,身經百戰連死都不怕的張師長,身子卻踉踉蹌蹌站都站不穩了。
  • 海賊王:路飛在和之國會失去重要親人,大家希望是卡普還是薩博?
    路飛的航海之路註定不平凡,在這條路上勢必會有很多的犧牲,不管是失去親人朋友,還是自身遭受的困難,都會讓他接下來愈加艱難。回想路飛成長的這一路,經受住了數次生存危機,但都在夥伴和親人們的幫助下逃脫了。雖然作為一個主角,有光環的加持,不至於平白無故的終結。
  • 清明節祭奠親人寄語大全 祭奠老人去世的一句話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祭奠親人寄語大全 祭奠老人去世的一句話 誰的思念,風兒載著;誰的叮嚀,雲兒傳遞;清明時節,萬物甦醒,細雨綿綿,春寒料峭。2017年傳統清明節就要到了,今天,wed114結婚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清明節祭奠親人寄語大全,分享祭奠老人去世的一句話。
  • 2020清明節祭奠親人的說說短句 祈禱天堂的親人們幸福快樂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清明節祭奠親人的說說短句 祈禱天堂的親人們幸福快樂 1.遠在天堂的親人們,你們在那邊還好吧?我很想念你們,願你們在那邊一切安好天堂會很溫暖。。。 2.細雨紛紛,路斷魂。思念,懷念,卻是永遠的想念!外公,婆婆,爺爺,希望你們在那邊好好的!兒孫兒敬上!
  • 2018年清明節掃墓祭奠親人話語有哪些?清明節祭奠父母長輩寄語
    清明節來臨,又是一年一度緬懷逝去親人的日子,清明時節雨紛紛就好像老天都知道是一個不好的日子,很多人已經踏上了回家的路,那麼清明節掃墓祭奠親人的話語有哪些呢?1、祭拜亡靈淚兩行,蒼天有情雨也茫。敬叩祖先灑濁酒,清風拂面情亦綿。煙雲花綻滿山崗,猶如仙境故人享。子孫不忘根之源,年年焚香燒紙錢。願清明文化永傳揚!
  • 1個團擋住美軍4個營,志願軍團長不幸犧牲,毛主席嚴令搶回遺體
    鄧仕均走後不久,苑秀珍就生下了一個女孩,當時在山東曲阜集訓的鄧仕均高興得不得了,他想起家鄉美麗的菊花,給女兒取名鄧菊平,遺憾的是,鄧仕均從來沒有見過女兒一面。1951年五月,苑秀珍得到了鄧仕均已經光榮犧牲的噩耗,可是在此後的幾十年裡,都沒有人知道鄧仕均是怎麼犧牲的?他的遺體葬在哪裡?苑秀珍臨終前一直拉著一雙兒女的手,讓他們一定要把父親找回來。
  • 穿越時空的思念——社會各界祭奠抗美援朝英烈側記
    然而,70年鬥轉星移,人們對「最可愛的人」的敬仰卻從未改變。(小標題)祭親人「大伯,當年爺爺過世時喊著您的名字,就是不肯合眼;奶奶為了找您,眼睛都哭瞎了;爸爸臨終時囑咐我一定要找到您!」到丹東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祭奠時,馮同恩烈士的侄子馮現嶺抱緊親人墓碑,深情地訴說著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 梁家輝母親去世後,因為疫情他不能去祭奠,大家勸他節哀
    儘管梁家輝多次以母親離世申請,前去加拿大祭奠,可還是被加拿大方面無情拒絕。由於梁家輝無法去加拿大只能委託在加拿大多倫多的親人,和朋友們負責梁家輝母親的葬禮。
  • 解放戰爭時期,我軍共陣亡了五位師長:全部來自華野和東野
    1945年12月13日滕縣戰鬥中,王師長所在陣地遭到國民黨軍11旅炮擊,不幸被彈片擊穿胸部,血流不止。同時被擊中的還有王吉文團長,但他沒有犧牲。王麓水師長彌留之時,仍要求所部官兵不要管自己,繼續戰鬥。王麓水犧牲時年僅32歲,十分可惜。第二位是杜光華師長。東北野戰軍前身為東北民主聯軍,其第四縱隊作為主力部隊堅持在條件艱苦的南滿區域作戰。
  • 清明,是祭奠生命的日子
    分享朋友圈哦Life is so beautiful清明,是祭奠生命的日子。這個節日,充滿了生與死的碰撞。陽春三月,正是最豔麗的季節,花開出了最美的樣子,勃勃的生機肆意流淌—— 一如3月31日犧牲的消防隊員們大多是二字頭的90後;最小的王佛軍只是00後,才18歲。
  • 為建設南疆鐵路犧牲的烈士長眠40年,其遺孀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掃墓
    節目的名稱是《新婚生下遺腹子,千裡追尋只為最後一面》,講的是為烈士方素明尋找親人的故事。方素明,湖北恩施利川縣人,1950年11月18日出生,原鐵道兵89133部隊1分隊戰士,中共黨員,1980年4月在參加南疆鐵路建設中因公犧牲。40年來他靜靜躺在天山腳下默默守護著南疆鐵路,而他的親人卻因不知英雄的墓地所在而無法前往掃墓祭奠。
  • 中央紅軍長徵時,12個師的師長都是誰?55年分別授予了什麼軍銜?
    當時這5個軍團共轄12個師,那麼這12個師的師長都是誰呢?後來的結局又是怎樣的呢? 紅1師師長李聚奎:湖南安化人,早年曾在湘軍唐生智部當兵,參加過北伐戰爭。1928年7月,24歲的李聚奎參加平江起義,正式加入了紅軍隊伍。之後他參加了第一至第五次反「圍剿」作戰,三甲嶂戰鬥中,他率紅1團硬是擋住了陳誠三個師的進攻,一戰揚名,因戰功獲得二等紅星獎章。
  • 他曾是主席的得力助手,在湘江戰役中,成為犧牲的最高將領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踏上了長徵之路,程翠林擔任紅五軍團第34師政委,奉命擔任後衛阻擊任務,掩護大部隊安全撤離。11月29日,第34師被臨時調派去支援紅八軍團,並在完成任務後搶渡湘江,與大部隊會合。當然,上級考慮到任務的艱巨性,囑咐程翠林,一旦無法渡過湘江,可以就地返回湘南開展遊擊鬥爭,保存革命力量。
  • 我軍這個人當師長時,蕭勁光給他當政委,粟裕給他當參謀長
    第二,尋淮洲擔任紅三軍團第5師師長時,給他當政委的是大將蕭勁光,給他當參謀長的是大將粟裕。 這樣的人才,你說牛不牛? 尋淮洲1912年生於湖南瀏陽,1927年秋收起義時,15歲的尋淮洲就投筆從戎,參加了部隊,並隨著部隊到了井岡山,成為毛主席嫡系中的嫡系。
  • 成為奧特曼可沒那麼簡單,一個為此失去摯愛,一個為此失去生命!
    《泰迦奧特曼》正在熱播中,截止到目前為止,奧特曼登場的數量數不勝數,各種各樣的奧特曼讓我們應接不暇,相信每一位小夥伴肯定都和小編一樣,有一個想要成為奧特曼的夢想,但是你知道嗎?成為奧特曼可沒有那麼簡單哦,有的人為此失去了摯愛,而有的人甚至還為此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 《犧牲》,亞歷山大自我獻祭式的「犧牲」詮釋生命意義和宗教信仰
    他在此之前曾給父親寫信說「我的愛國主義情感請去看《鄉愁》,你會贊同我對自己祖國的態度。我相信善有善報,結束了這裡的工作之後,我很快會和安娜·謝苗諾夫娜、安德烈及拉拉回莫斯科,擁抱你和所有的親人。即使回去沒有了工作,對我也不是什麼新鮮事」。
  • 祭奠親人是良俗 他人不能剝奪
    一年一度清明節,又到了人們祭奠親朋的日子,所謂祭奠是指活著的人對死去的親朋表示悼念和敬意的活動。近兩年,開始出現一些以「祭奠權」受到侵害為由提起的訴訟。房山法院民二庭的盧濤法官稱,在這些糾紛中,如果當事人能證明祭奠權被侵犯,除可要求賠償實際損失外,還可要求一定數額精神損害賠償。
  • 他就算被槍斃也不撤退,做了師長還在前線衝鋒,晚年有個心願未了
    他就算被槍斃也不撤退,做了師長卻在前線衝鋒,晚年有個心願未了在國軍中,大多數將領都是在後方坐鎮,很少上前線,但我軍的很多將領經常親臨前線,親自率部衝鋒,極大地鼓舞了士氣,所以我軍才能連戰連捷。我軍的一位將領,已經做到師長的位置,卻經常在前線和戰士們一起戰鬥,他就是劉懋功。劉懋功的家境貧寒,14歲時沒了父親,所以他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擔。劉懋功聽說紅軍是給窮人打天下的,就想參加紅軍,可是他母親不同意。當劉志丹的陝北紅軍經過他老家時,他毅然決然地參加了紅軍,離開了家鄉。
  • 清明:環保文明寄哀思 鮮花祭奠已故親人的越來越多
    清明:環保文明寄哀思 鮮花祭奠已故親人的越來越多     又近清明。在這個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怎樣掃墓祭祖、緬懷先人更有意義?該怎樣為清明節注入時代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