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算被槍斃也不撤退,做了師長還在前線衝鋒,晚年有個心願未了

2020-12-19 曹媛浪生活

他就算被槍斃也不撤退,做了師長卻在前線衝鋒,晚年有個心願未了

在國軍中,大多數將領都是在後方坐鎮,很少上前線,但我軍的很多將領經常親臨前線,親自率部衝鋒,極大地鼓舞了士氣,所以我軍才能連戰連捷。

我軍的一位將領,已經做到師長的位置,卻經常在前線和戰士們一起戰鬥,他就是劉懋功。劉懋功的家境貧寒,14歲時沒了父親,所以他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擔。

劉懋功聽說紅軍是給窮人打天下的,就想參加紅軍,可是他母親不同意。當劉志丹的陝北紅軍經過他老家時,他毅然決然地參加了紅軍,離開了家鄉。

他在韓先楚的部隊裡當兵,俗話說強將手下無弱兵,所以劉懋功也變得非常厲害。紅軍時期,掩護大部隊轉移後,當時後面還有追兵,為了保存有生力量,韓先楚下令撤退。

可是劉懋功堅決不撤退,說要消滅了追兵再走,把韓先楚惹毛了,說不服從命令就槍斃他,可是劉懋功卻說槍斃了他也不走。

韓先楚也不能真槍斃他,就下令先留下來消滅追兵,最後成功擺脫了追擊。在後來的戰鬥中,劉懋功也經常違抗軍令,但韓先楚卻從來沒責怪過他。

雖然劉懋功當了師長,但他的性格一直沒變,喜歡在前線和戰士們一起衝鋒陷陣。解放戰爭中,為了防止胡宗南逃跑,劉懋功在羅局鎮負責阻擊,他的部隊打頭陣。

這場阻擊戰十分艱難,第十師在羅局鎮守了3天,打退了10萬國軍的多次進攻。為了確保完成任務,劉懋功來到前線督戰。機槍手犧牲了,他就端起槍,變成了機槍手。

劉懋功全身多處受傷,可是他拒絕治療,堅持到最後的勝利。這場戰鬥,第十師傷亡過半,但總算是完成了任務。

這次戰鬥,劉懋功的記憶深刻,晚年時還經常去戰役紀念館看看,祭奠曾經的戰友。所以劉懋功有個願望,就是死後和這些犧牲的戰友埋在一起,葬在烈士陵園裡。

可是烈士陵園裡安葬的都是烈士,不是烈士就沒有資格安葬,所以劉懋功的這個願望未能實現。劉懋功是開國少將,其實完成這個願望是小事一件,可是劉懋功沒有這麼做。

相關焦點

  • 蘇聯最恥辱一戰,人數佔優2個精銳師被打殘,槍斃1個師長,2個團級軍官
    重武器沒有運抵前線,蘇軍火力上的優勢無法得以發揮。而芬蘭軍隊在局部上形成了對蘇軍的兵力優勢。 芬蘭軍隊對759團的圍攻一開始並沒奏效,西拉斯武奧見狀沒有拘泥於原定計劃。他迅速調整兵力,對蘇軍負責運輸線警戒的662團和81團發動猛攻。
  • 在鼠年的尾巴,做最後的衝鋒,以慰藉自己的內心
    2020年你還有什麼未了的遺憾,還有什麼未來得及做的事,還有什麼未了的心願,還有什麼未完成的計劃,還有什麼未進行的旅行,還有多少未賺到的錢……2020的最後一個月了,讓我們衝刺吧!即便沒有全部都完成,也讓它再完美那麼一點。
  • 八路軍6位師長中,有5位成為開國元帥,為何只有他是個上將?
    1937年,為了抵禦日方的侵略,在國共兩黨的商議下決定合作,國民政府把紅軍主力改為八路軍並且分成為3個師來管理。這三個師分別是由師長林彪和副師長聶榮臻帶領的115師,師長賀龍和副師長蕭克帶領的120師;和師長劉伯承副師長徐向前帶領的129師。
  • 面對日軍酷刑絕不屈服的師長,卻在目睹8個女人死法後,當了叛徒
    他年輕的時候曾積極地參加過一些革命,17歲還加入了共青團,之後他還因為優秀的表現還當上了團省委的委員會。當時的關書範對抗日也是充滿了鬥志,尤其在他22歲被日本憲兵隊抓進獄中的時候,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沒有動搖過自己一絲一毫的決心。後來逃出來之後,他就參加了抗聯,積極參加戰鬥,每次都衝鋒在前。
  • 亮劍:王副軍長為何會怕李雲龍一個師長?因為他心虛
    大家理性的分析一下他對田雨聊天的內容就可以得知李雲龍的性格,就不講那麼多了,簡單的分析下:首先李雲龍不怕他的官銜,官兵平等對於愛情也是,那個軍長是利用官銜壓迫田雨理虧,再者李雲龍火爆脾氣急了啥都做得出來的,還有就是他也明白田雨對他沒意思,何必自討沒趣。
  •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的最倔師長:寧可被罷官,也絕不放過一個俘虜!
    該師是豪傑並起、英雄同袍,在戰鬥中共有4個單位、7個個人榮獲榮譽稱號,勳章、喜報、大紅花可是讓這支部隊光彩照人、無人可比。好兵好將帶,孬兵孬將慫。按理說,戰功如此卓著的部隊,師首長應該殊榮等身,不一定名滿天下,但總該厚賞嘉獎。可現實卻和人們想得有些不同!
  • 「中國笛王」陸春齡97歲高齡辭世 一代民樂宗師尚有「心願未了」
    新華社上海5月22日電題:「中國笛王」陸春齡97歲高齡辭世 一代民樂宗師尚有「心願未了」新華社記者孫麗萍記者從上海音樂學院獲悉,以「中國笛王」蜚聲海內外的著名笛子演奏家、作曲家、上海音樂學院教授陸春齡22日在上海中山醫院病逝,享年97歲。
  • 蔣介石:不求勝利,多守一天,就是大功!
    守住廣德一天,國軍主力部隊的撤離時間就多一天,因此蔣介石命令: 就算只剩一兵一卒,也不準撤退!現在,就看守衛廣德的川軍第145師的表現了。 就是這樣一支部隊,卻在抗戰全面爆發後站了出來,用145師師長饒國華的話說: 「都說我川軍好內戰……在此國難之際,深感慚愧。此次率軍出川,抱必死之決心,當血戰倭寇,不負兩川父老之恩情。」 (下圖:川軍死字旗)
  • 損失慘重的志願軍180師,師長和政委分別是誰?後來結局怎麼樣?
    然而由於戰線拉得太長,後勤補給跟不上,第五次戰役後來宣布結束,部隊開始撤退。180師奉命掩護主力撤退,但在美軍的快速穿插下,部隊深陷重圍,損失慘重。全師入朝時有1.1萬餘人,但戰後歸建只有四千餘人,近七千餘人戰死或被俘虜。那麼損失慘重的180師,師長和政委分別是誰?後來結局怎麼樣?我們接著往下看。
  • 經典動漫《百變雄獅》:不一樣的Warpath-「前線衝鋒」長弓阿帕奇
    百變雄獅中的Super Warpath-前線衝鋒阿帕奇曾經充滿歲月回憶的動畫片《百變雄獅 Gobots》,是最早的可以變形的幻想機器人為主角的動漫作品。其中存在不少有趣的角色人物以及衍生品,但是整體的《百變雄獅 Gobots》並沒有很多的劇集延續,有更多內容的變形金剛系列故事將其取代。
  • 「邱老虎」邱行湘,1959年被第一批特赦,晚年的結局如何?
    在四平保衛戰中,國軍方面有一位將領讓蔣介石連連誇讚,這位將領就是國軍94軍第五師師長邱行湘,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邱行湘晚年的結局。  邱行湘在黃埔軍校時就受到了校長蔣介石的賞識,他也被蔣介石稱為黃埔軍校的模範生,蔣介石甚至當著眾多同學的面,說邱行湘將來肯定是模範將軍。蔣介石這麼欣賞邱行湘,讓邱行湘引以為豪,邱行湘也逐漸對蔣介石心生崇拜,以效忠蔣介石為榮,並且還在生活上處處模仿蔣介石,也因此被人稱為「小蔣介石」。
  • 對越自衛反擊戰,這位偵察兵犧牲後,班長才知道他是師長的兒子
    但不同與四野時期,在三十四年後的張志信,已經由曾經林帥麾下的一名小兵,成長為了一個獨當一面的師長,面對上級交給他的作戰任務,張志信一絲不苟的執行著。但是在這期間,張志信卻不同於其他高級將領,他在操心前線軍情的時候,卻還在擔心一個人,這個人便是他的兒子張立,對越自衛反擊戰爆發前正在華北集訓,此時卻是他160師主攻團裡面的一名偵察兵。
  • 人死後託活人的嘴說出以前未了的心願
    吃過晚飯,我們和親戚的家人一起聊天,突然,親戚的女兒臉色大變,眼睛發直,嘴裡很清晰的說讓我們去叫大娘(老人年齡大了,忙乎一天,累了,當時正躺在臥室床上休息)過來,他有話要說,我們趕快喊來大娘,只見大爺(借孫女兒的嘴)撫摸著大娘的手,很溫柔的說:"夥計,我心裡掛著你,臨走也沒能給你說句話(當時老人已經無法說話,並且神志不清了),心裡難過,我脾氣不好,這輩子讓你跟我受委屈了",當時大娘聽了,也來不及害怕了
  • 北朝鮮的局勢不明朗,指揮官卻讓部隊衝鋒,陣地上傳來陣陣哀嚎聲
    這種想法是非常不現實的,但北朝鮮的高官們陷入了這種盲目,前線的失利讓他們失去了清醒。2 衝鋒在北朝鮮指揮官的盲目下,整個北朝鮮的防線紋絲不動,就這樣一直擺著。南朝鮮的指揮官開始在北朝鮮的防線上面發起衝鋒,整條防線上面都發生了混戰。面對物資已經不多,後勤幾乎被打掉的情況中,前線的北朝鮮指揮官詢問後方的意見。後方卻給出了一條非常危險的命令,就是發起反衝鋒。
  • 國軍有個「趙子龍師」,塔山阻擊戰中被打成了「趙子龍團」
    西北軍閥馬鴻逵也率他的私家軍隊歸順馮玉祥,任第4路軍總司令兼第4軍軍長。他們離開寧夏,出潼關,一路打到山東。 戰後,馬鴻逵被蔣介石任命為第15路軍總指揮,其部隊改編為甲種師國民革命軍第35師,轄九個團,馬騰蛟任師長。 隨後蔣介石採用擅長的手段削弱各地軍閥,馬鴻逵帶著5個團被打發回寧夏省任主席,留下的4個團和新編40旅合編為第95師,95師的番號第一次出現在國軍戰鬥序列。
  • 敵人打到家門口,士兵想要出擊,師長:打什麼仗,開會!
    敵人打到家門口了,作為一支部隊的指揮官,應該做什麼?當然是領導士兵發起反擊啊!這本是一個幾乎人人皆知的常識,可是到了這位老兄身上卻失了效。這位老兄一頓操作,坑慘了無數人。他到底做出什麼樣的操作呢?時間回到1941年6月22日。
  • 將軍洗臉時看到一隻兔子,馬上拿上槍說全軍撤退,違令者槍斃
    長達七年的抗日戰爭中,侵略者在我中華土地上做盡了傷天害理的事情,南京大屠殺的陰影至今都留在我們心中,成為日軍暴行的最有力證據。但最終,侵略者還是夾著尾巴回到自己的一寸土地,這讓小編想起了黃渤在電影中層說過的一句話:「這麼多年了,有多少想欺負我們的外國人,總之最後就倆字,滾蛋!」
  • 此人毀譽參半,是「八百壯士」的師長,活103歲,兒子是影視巨星
    88師師長孫元良! 事後,蔣介石很惱火,在軍事會議上怒道:「這次打仗,第一團團長孫元良沒有得到命令便退卻,應照革命軍的連坐法來槍斃。這次失敗,是我們革命軍最不榮譽的一件事,也是北伐史上最恥辱的一頁。」 不過,蔣介石沒有真槍斃孫元良,因為孫元良對他忠心耿耿。老蔣一面下令通告全軍槍斃孫元良,一面卻給路費讓孫元良化裝逃跑,安排他到日本留學。
  • 一位NHK記者在中國的未了心願:只想還原歷史真相
    原標題:一位NHK記者在中國的未了心願  此後4個多月的時間裡,劉豆數次來到童增辦公室,埋頭於大批信件中,仔細翻看受害者的控訴。終於,一封吳建綿女士於1993年2月7日寫給童增的信引起了他的注意。劉豆被信中的內容所打動,他決定就以這封信作為拍攝紀錄片的素材。
  • 74軍榮獲「飛虎旗」,在常德保衛戰勝利後,為何師長餘程萬被判刑
    然而令人不可思議的是,"虎賁師"獲得了飛虎旗,而他們的師長餘程萬卻在戰後幾乎被槍斃,還是通過74軍軍長王耀武等人的說情和擔保才被判處兩年有期徒刑。餘程萬身為57師師長,在團體獲得飛虎旗的同時而被判刑,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